明白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更重要

哥哥十岁,弟弟五岁,哥哥喜欢带着弟弟玩,弟弟喜欢跟着哥哥跑,但在玩耍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情况,小摩擦,有时弟弟可能会受点轻伤,但据我平时观察,首先,哥哥肯定不是故意为之,即使有意也是有分寸的,闹着玩的,除非是确实不小心,一旦不小心伤到弟弟,哥哥肯定会第一时间就冲上前去关心,也一定会自责的,但如果这个时候大人出面(不是说不能出面),斥责或者数落哥哥的话,“味道”就完全变了,如果我是哥哥,这个时候我自然也会有两点疑问:

一、 我和弟弟玩耍,大人为什么要介入呢?

二、 粑粑麻麻是不是更疼爱弟弟一些呢?

如果大人一定要出面,建议采用下面的办法来处理:

一、 首先关心伤势,即使没有伤,也要问一问,摸一摸,不是说这种情况下才这样做,任何情况下都先要关心有没有受伤,伤势重不重? 绝不能呵斥。

二、 可以问哥哥或弟弟,分别描述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毕竟自己没有亲历整个事件,所以不能妄下定论,在让他们讲事情经过时也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这一点比讲很多所谓的“大道理”更有效果,可以帮助他们冷静下来,往往在他们描述事情经过时就已经释怀了。

第二个办法我曾经在一次兄弟冲突中实际应用过,之前的一天,哥哥和弟弟坐在一个凳子上,依偎在一起看动画片,其乐融融的样子,我和妈妈也就各忙各的,相安无事。突然,弟弟很伤心的大哭起来,声音有些震耳欲聋。

我们赶紧跑过去,发现弟弟已经站在地上,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流,哭声愈来愈响,哥哥在忙着修手机,好像是手机摔在了地上,有些裂痕,哥哥一边给手机粘胶条一边还余怒未消的样子。我问哥哥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指着弟弟说道:“他把手机随手扔在了地上,把手机摔坏了!”,弟弟情绪也很激动,继续哭泣着,只是小声嘟囔:“哥哥打我,哥哥打我!”,停顿了片刻,我对哥哥说:“以我的理解,如果手机摔到了地上,弟弟会和你的心情一样,也会很难受的,你说对吗?”

哥哥若有所思,没有对我说的话提出异议。又过了一会,哥哥的心情平静了一些,他和我说:“弟弟咬我!他兴奋过头了!”,哥哥继续说,他甚至还还原出当时的情景,他把动画片恢复到之前的某个场景,接着说:“就是看到这里,他兴奋过头了!咬了我一口,我袖子现在还湿着呢!”。听了哥哥说的这些话,我已经有些忍俊不止,但仍然强忍住笑之后,接着问哥哥:“那你就打弟弟啦?”,哥哥继续说:“他咬了我一口,我就轻轻的拍了他脸一下,他就把手机扔地上了”。

此时弟弟的哭声已经小了很多,他也在认真听哥哥描述事情的缘由,大概停了十秒钟,我先自言自语的说道:“噢,原来是弟弟兴奋过度了!但我想,弟弟也不会是故意摔手机的吧?很有可能是你打了弟弟脸,弟弟本能地想反击,但不小心碰到了手机,如果手机摔坏了,弟弟会和你的心情是一样的,你说对吗?”我继续问哥哥。

弟弟听了我说的话,一边抽泣一边使劲的点头,哥哥没有直接回答我,但看得出,他已经释怀了。我想事情发展到这里,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了。让小朋友自己描述事情经过,在描述的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平静心情,很多事情本身没有对和错之分,明白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比很多所谓的“大道理”更重要。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明白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更重要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