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伴孩子有效学习?

100.jpg

陪伴孩子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做好自己,并与孩子有有效的深入的沟通,孩子自然会看到并感受到。但如果各种原因错过了,比如当初自己不够成熟,孩子小时没有在自己身边等等,就很可能在孩子读书过程中面对一些棘手且痛苦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如何陪伴孩子有效学习呢?本人有一些失败的经历和体会,这里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下,也请大家多多指教。(这里不谈有老人在场的情况,那将是另一个更棘手更痛苦的场景,你懂得)

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比如:快写作业… 赶紧复习… 这样多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知道小公举是不是会好一些?我家公子是既淘气又皮实),这样说的多了,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孩子还很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

应该如何做呢?我觉得首先要尽可能分析清楚孩子的实际状况,我家孩子比较贪玩,但根据他在学校的表现,作业其实是不用太担心的,只是由于贪玩,很多时候他会拖到最后时刻才去写作业(想想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这样么),但也有很多时候,他在学校就完成了大部分作业,我认为不必和孩子过分强调作业,原因有二: 一、根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完成作业应该问题不大; 二、从学习角度讲,完成作业是最低级的要求了,法乎其上得其之中,立上等的目标得中等的结果,立中等的目标只能得到下等的结果,对孩子来说,应该有更高的目标

那么,又应该如何陪伴孩子学习呢?我建议,直接深入主题,每年我都会看看他的课本,数学语文英文,还有科学、思想品德等等,平时就和他聊具体的知识点,比如quiet是什么意思?某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三角形面积公式是什么?等等,特别注意,除了通常大家认为比较重要的课程之外,一定要和孩子多聊聊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是用的上的,最好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有针对性的侃一侃。这样做主要是以下两点考虑: 一、任何事情都要从具体的小事情上开始,从点滴做起,引导他踏踏实实,而不是好高骛远,空想太多; 二、孩子对正在学习的内容会比较有感觉,聊起来也言之有物,有助于他思考和总结

另外,我还有点小经验,有一次我看孩子一直在玩,很多作业还没有开始写,我忍住急躁情绪,对他说,我帮你做作业吧。孩子开始以为我是和他开玩笑,或者以为我是说反话和气话。他没有说什么,但最后,半推半就地我还是帮他做了,是一张数学卷子,当然我是很认真地在做,大约30分钟完成的,然后给了他。没想到他说了一句,我也能做,然后很认真去看卷子了,估计是怕我写错了吧。

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每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是很负责任的,孩子也不例外。只是有时需要大人更有耐心一些,有时还需要再用一点计谋,斗智斗勇。没想到,帮孩子写作业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次继续,再做错两道题,孩子的收获可能就会更大一些。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如何陪伴孩子有效学习?

和小朋友斗智斗勇篇:用拖字诀应对无理取闹

小朋友爱激动,经常会想一出是一出,想到什么就马上要实现的样子,今天试了一个新办法:”拖”字决,但要心平气地沟通,比如,一大早,弟弟就给爷爷打电话,非要爷爷来接他过去,自己还收拾好了书包,把最近喜欢玩的玩具全放进了书包,感觉爷爷马上就会出现似的,弟弟今年5岁,和他沟通说,一是空气质量差,外出会对身体不好; 二是爷爷住得离我们很远,跑一趟会比较辛苦,弟弟似懂非懂的样子,我猜八成是不明白的,一根筋上来几头牛都拉不回,这样说了有近半个小时,弟弟有些着急了,于是… 换招… 我又问他喜欢玩minecraft吗?

果然,minecraft引起了他的兴趣,因为他最近一直在玩这款游戏,而且很上瘾。弟弟问我可以用ipad玩吗? 如果现在就给他,岂不有些轻言放弃?而且还得不偿失,继续用”拖”字决,我说找一找,之前妈妈帮爸爸收起来了(这时候把妈妈引进来是有效果的,因为妈妈不在家 TIM截图20180315162839.png),弟弟从刚才急急忙忙的情绪中逐渐平静了一些,而且还帮我一起找, 我说给妈妈发信息了,问ipad放在哪里? 估计妈妈现在工作忙还没看到,再等一等,继续拖~~~,又过了10多分钟,聊着聊着弟弟随手拿起一本彩泥书看了起来,和我说想玩彩泥,正如我意TIM截图20180315162839.png,我一边回答说,问妈妈家里有没有彩泥,一边又说如果没有就出去买一盒(正要出去买菜TIM截图20180315162839.png),20分钟后我们决定出去买彩泥,楼下超市逛了30分钟,边买边聊,回家后弟弟就迫不及待的开始玩彩泥了,边看书边动手,现在我也可以安心准备午饭了,并且特别叮嘱他说,等他作品完成了别忘了让我也看一看,小家伙很兴奋,专心致志地做起事情了。

总结:在小朋友着急的时候,”拖一拖”还是很管用的,但要注意要心平气和的沟通,有问有答,如果家长也比较着急,不能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效果就会大大折扣,甚至背道而驰。

继续和小朋友”斗智斗勇”~

My recent relevant post:

1、应对兄弟冲突理论篇:https://steemit.com/cn/@andrewma/3nxh4o 2、应对兄弟冲突实战篇一:https://steemit.com/cn/@andrewma/4oavqy 3、应对兄弟冲突实战篇二:https://steemit.com/cn/@andrewma/4py7uz

@andrewma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和小朋友斗智斗勇篇:用拖字诀应对无理取闹

和儿子的一次对话

 昨天送哥哥回姥爷家的路上,哥哥若有所思地,用很低沉的声音和我说:“爸爸,我们学校最近总放一些很让人震撼的宣传片,画面甚至有些恶心”,他接着说:“有一个人酒后驾驶,结果撞车了,人也死了,画面很血腥很恶心;还有一个人开车非常快,带着女儿,结果在拐弯的时候和其他车挤在了一起,女儿和他都没能幸存,车毁人亡;还有一个……”,哥哥在讲这些的时候语速比平时要慢很多。 我知道他想说什么,但竟然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过了片刻我似乎才反应过来,对他说:“爸爸知道你想说什么。”哥哥突然提高了语调,语速也快了很多,问我:“那你为什么那天开那么快?…”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画面回到哥哥所说的那一天,因为开车的时候和他母亲有些口角冲突,让我突然很激动,情绪一时失控不自觉的把车开的飞快,当时他还在睡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由于车急急停停,哥哥被急速的加速和刹车惊醒了,开始还很淡定的问我,“开跑车呢!?”,后来感觉车越来越快,他也愈来愈紧张,并且害怕起来,不时惊叫出声来。终于到了目的地,哥哥下车的时候似乎还没回过神了,不知所措地问我,为什么开这么快?我当时没有回答,便又一个人开车去了其他地方,期间他又给我打过电话,虽然没有直说,但我知道他在关心我的安全。 原来这些天,这件事情一直在他的心里,所以和我提起了他们学校里的宣传片… 

 我还是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他,所有的缘由曲折在哥哥想要对我表达的意思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并且不值一提。我像个小学生一样地对他说:“爸爸知道你想说什么,爸爸下次不会了….”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和儿子的一次对话

哥哥新手作:弩 New manual work:crossbow from older brother

越玩越危险啦!汗!!!

IMG_20180101_190245.jpg

mmexport1514808078905.jpg

IMG_20180101_190353.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哥哥新手作:弩 New manual work:crossbow from older brother

如何化解弟兄冲突——实战篇二(续)

如何化解弟兄冲突——实战篇一 https://steemit.com/cn/@andrewma/4oavqy 如何化解弟兄冲突——理论篇 https://steemit.com/cn/@andrewma/3nxh4o

一天傍晚,弟弟坐在自己搭建的工作区里,一边听故事一边玩拼插,非常专注。哥哥则躺在床上看手机视频,不时传来阵阵笑声。之前多次发现,哥哥看太久手机视频后会出现“大脑缺氧和短路”的情况,这次也不例外。哥哥放下手机,来到弟弟的“工作区”,一屁股就躺在了弟弟搭建的“睡椅”上,弟弟还在认真地做自己的事情,没有注意到哥哥的举动。哥哥左右环顾了一下,貌似有种“不被重视”的感觉,于是,他随手拿起了弟弟放在书架上的,还未打开封口的薯条包,大声地对弟弟说,“我吃薯条了啊?!!!”,生怕弟弟听不到似的。我不知道之前的故事,是不是薯条是专给弟弟买的,或是两人共享?但这时的弟弟显然被“刺激”了,一下子就站了起来,一边委屈的叫嚷着:“这是我的,这是我的”,一边伸手开始去抢。哥哥可能没想到弟弟会有如此大的反应,但此时此景,自己又怎能轻言放弃呢?两人便似“慢动作”的打架状,扭在一起抢薯条。我和弟弟讲:“你就说,哥哥!你吃吧,还想吃再找我”,这时夫人从厨房走了出来,夫人的观点是,弟弟应该严厉的讲出来,我的东西不能动!看到我们两人都参与了进来,哥哥站起身,嘴里嘟囔了一句,回自己屋里了。

针对此次冲突,是非很明显,但应对的方法却有很多种,值得仔细思考和交流。事情由哥哥而起,无理取闹,故意挑衅等等。但,如果还是一句批评揉三揉,后面可能还会加倍的“讨好”,夫人此后感觉说的可能有些严厉,睡觉前又特别关心安抚了一下哥哥,第二天一早又特意亲自给哥哥做了早餐。这种做法,我觉得对哥哥来说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了,他会是什么感觉呢?没有“痛”,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对!

我觉得,对于已经6年级12岁的小男子汉来说,应该培养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意识了。所以,昨天晚上,我没有象往常一样,给哥哥准备好热的洗脚水,也没有为他洗学校用过的筷子和勺子,在一起去学校的路上,往常总会和哥哥说说话,聊聊天,而今天,我只问了他一句话,“看太久手机视频后,是不是有一种自己特“牛逼”的幻觉?”。不需要结果,不需要他回答,只需要他去思考。

而对弟弟来说,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来思考,其一,如果哥哥只是无聊,只是故意无理取闹,你越激动他就会越兴奋,而如果严厉拒绝,哥哥没有“台阶”可下,他又会是什么反应呢?不如“欲擒故纵”,让他去吃,这样不是更好?其二,一个人如果格局,胸怀足够大,又岂会在乎一包薯片?对弟弟来说,还有很多重要,有意义的事情要去处理,区区一包薯片何足斤斤计较?这对于一个6岁小朋友来说,确实很难。我也是在而立之年才多多少少有了一些这样的体会。但我是真的希望,弟弟能有这样的胸怀和格局。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如何化解弟兄冲突——实战篇二(续)

The influence from father to his son is profound and magic 父亲对儿子的影响是深刻又神奇的~

父亲对儿子的影响往往是在不经意间,但确是深刻又神奇的,可能儿子喜欢足球恰恰就因为看到爸爸看足球比赛时的兴奋,可能儿子对音符的感觉就是看到爸爸对音乐的痴迷,可能儿子的为人待物就是在不经意间感受到了爸爸与他人的谈吐,以及面对问题时的态度。

最近发生的两件事情让我很有感触:

举例一,儿子喜欢带手表的日子正是我喜欢研究手表的时期,等我兴趣过后,儿子对手表的热情也就逐渐淡化了 举例二,最近儿子做事情总感觉有些丢三落四,但他却不以为然,甚至还有些”以此为荣”,还总很大方的说自己记性不好。这和我们在旅游时,我有两次忘记车钥匙放什么地方有关吗?开始没有意识到,现在想想感觉非常微妙。如果是这个原因,那儿子这样表述的真实情感其实是在向我示好啊?!小孩子就是这样单纯和天真!

IMG_20170312_093008.jpg

父亲对儿子影响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该体现在更深更广的层面,真正的影响应该是深层的,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为人待物的态度,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举个例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尤其需要父亲的熏陶,那父亲在表达或者阐述具体事情时就要变现出一种魄力,这种魄力不再于声音高低,而是要展现思维逻辑的力量,和论点论据的完整,能够经得起推敲和挑战,正所谓”靠逻辑取胜”,真正打动人心的是逻辑的完整,再加上平易近人,谦逊随和的态度; 如何展现自我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父亲在塑造孩子良好性格方面应该担当更大的责任,比如一味的自信就有可能变成刚愎自用,很多事情不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为自己懂,但实际并不懂,在这方面更需要熏陶孩子良好的心态和面对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问题时的处理方法。某年的冬天,在海景房的阳台上,我指着海滩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假装轻松地儿子提起说,看密密麻麻的人群真就如同蚂蚁一般。这样说是不希望儿子把自己看得太重,把自己看得过重就总会患得患失,影响自身发展,最后痛苦的还是自己,这样的引导方向我认为是正确的,但效果还不明显,因为这个道理对小朋友来说还是比较难理解的 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可以感受到,听其言观其行,很多大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更何况小朋友呢,我自己也是在而立之后才慢慢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儿子能早日明白,早日变得洒脱一些。

培养好的心态也是塑造良好性格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如何面对和处理问题是另一项需要提高的重要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懂或者不擅长的领域,不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自以为自己懂了或者本能的排斥,在还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就预下定论,当今社会新情况,新问题,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更需要我们要有远大胸怀,要有海纳百川的情怀,还要有洞悉万变的认真态度和技能才可以。关于这一点我认为是比较难的,还没有太好的理解,所以暂时只能说一些空话,喊喊口号了,但我想因为难所以值得去做,一起努力吧,这是个自我修炼的过程。遇到问题时,是不是可以把自己摆在不懂的位置上,首先多问几句“为什么?”,或者找了解人的咨询一下?先经受住自己的挑战才能面对别人的质疑,要努力把它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IMG_20170312_094903.jpg

经常说到的教育就是熏陶,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你和他人如何谈话,如何交流沟通?和领导,同事,下属,朋友如何交流?做一件事情,如何从计划,到执行,其实潜移默化东西,儿子都是看在眼里的,肯定也都是有感受的。真正的教育就是生活,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The influence from father to his son is profound and magic 父亲对儿子的影响是深刻又神奇的~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