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七) 汉语的“简短”与英语的“繁复”

中西文化差异(七) 汉语的“简短”与英语的“繁复”

汉语常用松散句、紧缩句、省略句、并列形式的复句,以中短句居多。虽然在书面语中也用长句,字数较多,结构较复杂,但常用标点把句子分开,与英语相比,还是属于短句。类似英语中的那种没有标点符号一气呵成的长句,在汉语中时时不正常的。甚至有的老外看见中国作品的译文,觉得简短可爱。

英语句子,尤其是书面语的句子,常常是环环相扣,盘根错节,句中有句。句子一般有完整的结构,许多有关的成分通过各种表示关系和连接的手段组成关系词结集,直接或间接地粘附在这个句子结构的里外、前后、左右或中间,使整个句子变成了庞然大物。

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少用或不用关联词,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是通过安排词序和使用助词来表达的。另外,汉语定语修饰语一般前置,一个单词所能承受的修饰词语是很有限的。汉语没有英语那样的各种从句等语法概念,还常用松散句、省略句、无主句、少于虚词和附加成分,句子显得简短。

而英语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出了安排词序来表达外,还常用各种各样表示关系和连接的手段,如介词、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连接副词、非谓语动词、词的形态变化(词尾变化、格的变化)等。另一方面,充当英语句子成分的,有长短几乎不加限制的短语和从句,从句中还可以有从句,再加上各种并列成分,附加成分,修饰成分,这样一来成英语句子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西方人写文章是把语言化零为整,、而我们中国人做文章可以说是化整为零。因此,在英译汉时要破句重组,化繁为简,例如:

There are many wonderful stories to tell about the places I visited and the people I met.

我访问了一些地方,遇到了不少人。要谈起来,奇妙的事可多呢。

In the doorway lay at least twelve umbrellas of all sizes and colours.

门口放着一堆雨伞,少说也有十二把,五颜六色,大小不一。

英语重形合,句子结构可以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加以扩展和组合,形成复杂的长句;汉语重意合,少用甚至不用连接词语,因而句子结构松散,但语意层次分明。英语长句的汉译常常要采用分解、拆散和重组的变通手段进行灵活处理。

汉语的分句或流水句,译成英语时,常常要化简为繁,组合成复合句或长句,如:

因为距离远,又缺乏交通工具,农村社会是与外界隔绝的。这种隔绝状态,由于交通工具不足,就变得更加严重了。

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我们不知不觉地朝公园走去。公园就在人行桥那边,桥下很深的地方,汹涌的河水滚滚而过。

Somehow our path took us toward the park, across the footbridge high above the rolling waters of the river.

mmexport1514772325121.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中西文化差异(七) 汉语的“简短”与英语的“繁复”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