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农村来 A Man from the Countryside

我从农村来 A Man from the Countryside

mmexport1506412651913_结果.jpg

我是从一部影片中听到“瓜兮兮的”这个词语的,那是一个四川士兵在数落他的战友,应该是“傻瓜”、“傻乎乎”的意思吧。瓜这东西,诸如西瓜、南瓜、甜瓜、地瓜等,虽好吃却实诚不开窍,给人一种呆呆的感觉,难等大雅之堂。所以,用“乡里瓜子”来比喻那些穷乡僻壤的乡下佬,是最合适不过了。

我来自农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是地地道道的一粒瓜子。小时候家里穷,上初中时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不良,整日就是煎饼和在咸菜缸泡了没几天的还发白的萝卜咸菜,喝的是白开水,回家后吃的菜也是如同水煮的白菜、萝卜、土豆,没有多少油星。瘦瘦的,我个子又高,难免驼背,好像一副忧伤、迷茫而又忧国忧民的样子,所以有的坏孩子便给我取了个“豆芽”的绰号。我倒觉得还是母亲说的“像个螳螂”一词较为恰当。无论是“乡里瓜子”还是“豆芽”,我都觉得一语中的,我倒佩服起这些人脑袋中的那点智慧了。

跟在父母、姐姐、哥哥的身后,脸朝黄土背朝天,挥着镰刀,抡着镢头,脸上频频落下的汗珠砸在干巴巴的土块上,后背衣服上因出汗冒出的白碱,还有手上磨出的血泡,辣辣地疼……贫瘠土地上的那点收成,也就勉强填饱肚子,如果把各种费用考虑进去,种地根本就是赔本的买卖,这还不算劳动力的成本。

直起腰,望着远处的山脉,还有一望无际的土地上日夜弓着腰辛劳耕种的人们,我便有了自己的梦想:一定要走出这农村。

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我就在煤油灯下熬过了一个个深夜,或许加上那么一点点聪明,我终于考上了中专,走出了农村,成了一名吃国库粮的非农业户口人士了。

可我的家庭、我自己依然还是很穷,上中专时只有一件泛黄的类似军装的上衣,春夏秋冬都可以穿,我戏称为“四季服”,轻易不敢洗,怕干不了没有衣服穿。如果说物质上的贫穷还能够忍受的话,那接触社会后遭受的种种待遇,几乎把人逼上绝境。

农村孩子进了城市,两眼一黑,除了在农村种地的亲人,没有任何的背景,也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人。在中国这个重人情重关系的社会里,这种窘迫尤其显得更为突出。

中专里有位比我低两级的老乡,他直言不讳,他来这里上这所纺织学校,为的是毕业后去我们那市里的一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因为他有个叔叔在市政府,后来也证实了他没有说谎。而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孩子,只能按分配去了企业。

mmexport1506412667290_结果.jpg

进了企业才算是真正步入了社会。而我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只知道干好工作,再没有其它任何想法,一个农村孩子也不可能有非分之想。可慢慢发现,工作调整、提拔升迁、分配房子、孩子入托上学、甚至看病就医,原来这里面都有猫腻,都可以变通。难怪自己一直是个平头百姓,也难怪到最后岗位却越来越差。

一个呆若木鸡、死脑筋、老实的甚至缺心眼的农村孩子,勉强维持着生计,哪有额外的钱财去疏通关系呢?好在我一直没有丢下自己喜爱的英语,一直在自学,我便萌生了通过考研走出这家棉纺厂的念头,并开始为之努力。

尽管事与愿违,我却凭着自己的英语优势考进了机关事业单位。尽管也同样存在着诸多不如意之处,可我毕竟向前迈进了一步。不只是收入上的提高,使我视野更开阔,眼界更高远,也使我有了更好的机会和更高的平台。

我的英语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和提升,我也试着用英语打开了一个个全新的世界:CGTN、做到网、Steemit等。

当我畅游在写作和翻译中,我有时还要感谢那些年遭遇的困境和窘迫,是它们使我走到了今天。

我甚至为自己从农村来而感到自豪,因为你身后的农村,你记忆深处的农村,才是你永不停息的动力和源泉。

知识和能力改变命运,而不是学历和证书改变命运。不忘初心,无怨无悔,凭着农村孩子的吃苦耐劳和聪明好学,你定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到那时,你一定会很自豪:我从农村来。

mmexport1506412656581_结果.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我从农村来 A Man from the Countryside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