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都早早上班去,这已形成了一种习惯。早上7点钟,我一般就准时出发,这也让我看到了并不常见的一种场景。有个老太太每天早上用拉菜的一个小车,拉着一个小男孩上学去。
老太太看样子有60岁左右,高高的个子,瘦瘦的,满头白发,给人的感觉一副多愁善感的样子。那个小男孩大约七八岁,白白胖胖,身后背着一个大书包。那小车就是一个简易的拉东西用的车子,两个轮子,两根边柱,中间一根凹下去的横梁,我怀疑这原来是用来拉煤气罐的小车子。他们从另一条南北路上拐到东西这条主大道上来,看来是住在附近的小区里的。从他们居住的地方到就近的小学,走着大约需要半个多小时。
小男孩脸朝后坐在小车的横梁上,老太太两手用力拉着小车,弓着身子努力前行,那小男孩胖胖的,看样子体重轻不了。从冬天直到现在,老太太还在继续着,至少要拉到那小男孩上了中学吧。
看到老太太在前面苦撑的样子,我有时真的想停下来,去给那老太太、那小男孩谈一谈。老太太应该是小男孩的奶奶,也应该是跟着儿子儿媳来城里生活,或者来城里照看孙子的。可为何要这样子呢?即使坐公交车不方便,完全可以由老太太陪着小男孩一块走着去上学,这样也能锻炼一下,冬天里还能暖和一些。再者,小男孩的父母就那么忙吗?连十几分钟的时间也抽不出来,去送孩子上学?老太太如此年纪,应该是安享晚年了,为何如此劳累?下午的时间,我没有见过老太太和那个小男孩,大约是我们时间上不一致,所以没有碰到。想来,那老太太应该是下午放学后也要再去接孙子回家的。
从这件事上,我看到了小男孩,他不知道疼他的奶奶;看到了小男孩的父母,他们对老人不管不问,只是溺爱自己的孩子;我也看到了老太太自己,她或许当年就是这样溺爱自己的孩子,才有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我既同情老太太,又感到悲伤,是老太太自己没有一个很好的家教,是自己酿成了今天的后果。可我还有着一种担忧,或许她的儿子儿媳还有着二胎,或许老太太不止一个儿子,也不止一个孙子孙女。
清明前,我因事要换乘39路公交车回老家,在岱庙站上来一个老太太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坐在了我附近的位子上。小女孩长得很是精神,大大的眼睛,很是可爱。还未坐稳,小女孩就在那里自言自语起来:“39路,你可来了,你终于来了。”39路跑的路线长,时间间隔也长,看来老太太和小女孩等了不短的时间。看着小女孩子,我就想起了女儿这么大小时的样子,也主动与老太太攀谈起来。
老太太是小女孩的奶奶,小女孩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生,爸爸在烟台一家公司做销售,妈妈在本地一所大学当辅导员。小女孩自顾玩耍,一副小大人样子。奶奶也夸奖起来,很懂事,还会讲价钱。有一次,小女孩去买爆米花,一般是3元钱一桶,可小女孩不知从哪里学会了讲价,竟2.5元购得一桶。
小女孩懂事,有礼貌,一看就是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老太太也一副很开通的样子,容易接触,快人快语,也没有那么多的闲事。从老太太的身上,我看到了她的儿子、儿媳,还有他们的孩子,那个小女孩。反过来,从小女孩身上,我也看到了她的父母,看到了她的父母的父母,看到了整个一个家庭。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良好的教育不但影响着孩子,也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尊老爱幼、品行端正、尽职尽责、尽心尽力,这样才能忠厚传家,才能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好下一代人。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孩子 Different Families, Different Child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