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emit上小鱼生存之道︱月旦评 The Way of Survival of Minnows on Steemit

面对Steemit浩瀚的海洋,初来乍到的新手,还有虽来了一些时日但级别较低的非新手们,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条条小鱼。海浪波涛汹涌,小鱼又该如何生存下去,渐渐长成一条大鱼,而不致迷失在海洋中?

一、调整好心态

Steemit上高手如云,大鱼们随便写一篇文章,就有几十、上百、甚至几百美元的收入,而你辛辛苦苦,精雕细琢,花了些许时日写出的作品,到最后却只有不超过$1.00或最多$2-$3的收益。如再看看大鱼们随手发的一张图片就有几十美元的收益,或许你就更来气了。

这种心态造成的后果,使你愤愤然,情绪低落,茶饭不思,本职工作也提不起精神,在Steemit上的写作或者经历也就画上了句号。

每一部奋斗史都是一部辛酸史、血泪史,不能只看到大鱼们的成功,而看不到其背后的艰辛。更不能拿自己的短处去比人家的长处,要自己跟自己比。因为,你与大鱼们不在一条起跑线上,没有可比性。你若硬去做些比较,那是自寻烦恼了。

所以,要在Steemit上混下去,就要有良好的心态。

二、踏踏实实,从一点一滴做起

如果你没有专业技术去搞一个机器人点赞,也没有大把的银子投入,使自己瞬间成为一条大鱼,那就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要耐得住寂寞,切忌浮躁。

练好基本功,写出优秀的文章,终有一天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大鱼们的青睐,也许,这一过程很漫长。不要怕收益少,饥饿之时,虾米也是食物啊。重要的是坚持写作,慢慢把声望(reputation score)提上去,哪怕每天以0.01的速度前进。蜗牛爬的慢,但总有到达彼岸的那一天。

级别上去了,关注你的人也就多了,自然就会引起大鱼们的注意。

这个过程就如炼狱,是一种考验,一种磨难。只要能坚持住,俯下身子,从一点一滴做起,一定会迎来曙光。

三、积极乐观,懂得取舍

最终收益提现是与比特币关联的,不能随比特币的大涨大落而大喜大悲。收益自由自己把握,不为得不到的收益而惋惜,也不为失去的收益而烦忧。懂得取舍,也是一种智慧。对Steemit的前景,对自己的未来,要积极乐观。

时刻不忘自己的本职工作,Steemit上的写作与本职工作相冲突时,要懂得分清主次,有取有舍,不能犯糊涂。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沉下心慢慢来,量变到一定的程度,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20131027_102857.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Steemit上小鱼生存之道︱月旦评 The Way of Survival of Minnows on Steemit

中西文化差异(一) 汉语的“动”与英语的“静”︱月旦评

虽说题目是中西文化,但在这里我主要还是指的是汉语和英语的差别,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语言,也是西方语言的典型代表。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大陆,气候适宜,很少有台风、海啸、地震等大的自然灾害。所以,古人一直倡导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规律,敬拜保护黎民百姓的各路神仙,祈求上苍保佑。

这是一种安静舒适的生活,也许就是在这“静”中,我们的祖先油然而生了一种对“动”的向往。

每逢节日或重大事项,例如:婚丧嫁娶、开业庆典、房屋上梁、奠基竣工、乔迁新居、庆生祝寿、升学留学、参军就业等,都要鞭炮声声,锣鼓齐鸣,还有喇叭唢呐,秧歌高跷,甚至扎上戏台闹它个三天三夜。比的就是谁的动静大,那是实力的象征。

春节就更不用说了,礼花鞭炮,窜天猴,二起脚,还有各种炸天雷,动静越大心里越高兴。曾有外国记者在北京过春节,着实被三十晚上的鞭炮声吓坏了,那感觉与伊拉克的炮声不相上下。

英国人生活在纬度较高的岛屿,海啸、飓风、地震频发,资源也不富足,伦敦又是有名的“雾都”,加之天气寒冷,英国人走起路来行色匆匆,而且从不多说一句话,不苟言笑,即使说,口也张得很小,有些音节能省就省了。如:My Lord 就读成了[mi lɔ:d]。

所以,英国人就倡导向自然索取,同自然作斗争,提倡个性和人的自由发展,注重科学研究。

也许是自然的动静太大了,英国人才向往一种安安静静的生活。

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出现了有趣的现象。

英语句子趋向静态,系动词be 用得很多,许多“系动词be+表语”的结构都可以译为汉语的动词,因为这样翻译符合汉语趋向于动态的特点。

如:He is ill,汉语翻译为“他有病”或“他病了”。

He is a real nuisance. 他实在讨人嫌。

That eight years was a hard time. 那八年日子过得很难。

I think we are on the wrong track. 我看我们走错了路。

名词在英语中大量被使用,特别是常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各种动作概念,而动词在汉语中随处可见。如:She has a great taste for music. 她十分爱好音乐。

汉语中动词出现频率很高,动词甚至可以充当几种句子成分,因此常常是一句出现若干个动词。相反,英语中的动作意义常常借助于名词、形容词、介词或副词来表达,句中少有动词。了解了英汉语言的这种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适当地将二者语言特征加以转换,可以使译文既能更好地忠实于原文,又符合各自的语言习惯。

CoolShow_A000023.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中西文化差异(一) 汉语的“动”与英语的“静”︱月旦评

跟着央视英语频道一起成长︱月旦评 To Follow the Growth of CCTV English Channel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央视英语频道的发展历程。

1986年12月25日,《英语新闻》(CCTV NEWS)在CCTV-2首次试播。

1992年10月1日,CCTV-4开播,《英语新闻》在保持CCTV-2播出的同时,进入CCTV-4。

2000年9月25日,英语国际频道CCTV-9正式开播。

2002年9月2日,随着CCTV-4改版成为全中文国际频道,英语节目全部从CCTV-4撤出 。

2010年4月26日,英语国际频道改为英语新闻频道CCTV-NEWS。

2016年12月31日,央视旗下的中国环球电视网(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CGTN)正式成立。

在1992年至2000年间,也就是在CCTV-4改为CCTV-9之前,我与央视英语频道相遇、相识。

大约是在1993年,那是我刚结婚成家,因而也就有了电视可看。我在CCTV-4上第一次看到了英语新闻,当时只是听懂了几个单词,不知所云,而这英语新闻也只是在固定的时段播放。

1997年,刘欣开始主持英语频道节目,她那纯正、流畅、字正腔圆、快语速的播音,一下子吸引了我。随后,我就上网查找看到了刘欣的介绍。

刘欣,1975年11月10日,出生于江苏镇江,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1996年3月代表南大参加首届“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得冠军。1996年5月代表中国大学生首次参加在伦敦举办的世界英语演讲比赛,获得冠军。1997年8月进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英语新闻栏目工作,做编译、记者和主播。

英语频道改为CCTV-9后,好像只有有线电视才能看得到。幸好那个年代广电搞活动,缴上880元就赠送一个机顶盒,然后就可以收看大约100多个频道的节目了。

一有时间我就收看英语频道,主要是从新闻开始,感觉这是容易听懂的内容了,因为看着画面能够大体了解一下发生的事情。最难听懂的,就是dialogue了,每个人的发音、语速都不一样,只看着他们哈哈大笑,但却不知所云。

反正起就坚持听,从听懂几个单词,一句话,一段话,到听个大概。看到字幕上不认识的单词或者认识但不知其确切含义的单词,我就马上查词典。听到一个不知何意的单词时,我就慢慢琢磨一番,联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内容,再确定一下是哪一个词。

这样边听边记,边查词典,总算能够完全听懂了。2013年,我们搬进了新家,用上了宽带网络,把电视与网络连在了一起,这样每天就能随时随地看到英语频道了。

屏幕上也出现了几个老外的面孔,主持人地道的发音,幽默大方的主持风格,感染了许许多多的观众,也让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的学习者受益匪浅。

感谢央视英语频道,感谢辛勤工作着的主持人、记者、编辑,感谢所有的工作人员。

CoolShow_D0000016.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跟着央视英语频道一起成长︱月旦评 To Follow the Growth of CCTV English Channel

那些科学无法解释的故事 Stories That are Inexplicable by Science

昨天,受@rivalhw老师那篇帖子的启发,酝酿了一个晚上,也准备写一篇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说实话,尽管有了腹稿,还是有所顾虑——文章会不会受欢迎?会不会有搞迷信之嫌?正在踌躇之时,今早就看到了大伟老师的征文活动,一下子就打消了我的顾虑。还是前辈求真务实,高瞻远瞩。

科学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科学一时无法解释,只是处于发现问题的阶段,有待于未来的解决。人类解决了一个难题,上帝会抛出另一个更难的问题。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道最终会战胜魔,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我在这里讲述的故事是我的亲身经历或者说是已经既成的事实,不是宣扬迷信,而是时时提醒我们要积德行善,慈悲为怀,爱惜生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一、我爷爷生于1903年,1999年去世时虚岁97岁了。爷爷奶奶共生了7个孩子,5个女儿,2个儿子,所以我有5个姑姑,一个叔叔。爷爷还有一个妹妹(我姑奶奶)活到94岁,一个弟弟(我二爷爷)也活到92岁。据我母亲讲,我爷爷的父亲也活到90岁。

1989年夏天的某一天,爷爷、奶奶、母亲还有我,在大门口乘凉,还有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等人。一会胡同里来了两个叫喊着替人看相的南方人,撇着腔。我们北方人不喜欢走街串巷,更不会远游,也没有南方人的那种商业意识。所以,来我们北方做生意的几乎都是南方人。

大娘婶子们不愿意算命,爷爷更是不接茬,只是说南蛮子就是精。“老头,算一卦吧。”那个高个子南方人对着爷爷说。见爷爷不答话,南方人端详了爷爷一会说:“老头儿少闺女多,别看老头年纪不小了,十年八年还没事,十年八年以后就不好说了。”我记得清清楚楚,果真十年后爷爷就去世了。

也许一个人的子女、寿命都写在了脸上,只是我们一般人看不到或看不懂罢了。

二、我小时候,村子里有个张姓大娘,也是给人掐掐算算,做些善事的。谁家的孩子闹,谁家有了疯癫奇异的怪事,找到张大娘准能给解决了。

而张大娘似乎对自己的寿限也清楚得很,去世那天,她让儿媳早早下地干活,而她穿上早就做好的新衣服,端坐在椅子上,待其儿媳回家来,张大娘已经去世了。

她是如何知道自己要去了?没有人能够解释。

三、农村里的神婆(神妈妈)一般年纪也不大,也没有什么文化,就是一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可等他们点上香,念叨上几句,请了神来(这叫下神),就完全不一样了。说话的声音变了腔调,有点快,就像说唱,看那神妈妈似有点痛苦的样子。更让你惊奇的是,她能够知道几年前的事,说得很准。待其下完神,也就恢复了原样。

她从大老远的一个村子里来,与其不相识,也无人告诉她什么事情,她又是如何知道的呢?难道她有特异功能?

后来,我与一位练气功的人交谈,才大体有了理解。

有些动物,比如:蛇、狐狸、刺猬、乌龟等,都是有灵性的,他们也想修炼成正果,也在积德行善,替人做善事。可他们无法直接出面,只能通过他们选中的人来出面,被选中的人得到钱财,他们得到善报,提升能量,能够早日成正果。

所以,这些有灵性的动物,人们一般是不轻易伤其性命的。这也解释了为何那些神妈妈请来神后就变了腔调,为何他们具有神奇的能力了。

神妈妈能够知道自己的寿限,因为“神”知道,“神”要离开了,说明自己的寿限到了,“神”要去寻找另一个合适的人选了。

四、日本鬼子攻占了河北,我忘记了具体的地方了。见有两个高高的建筑,一开炮就把左边的建筑夷为平地。又对着右边的建筑,一连发射了13枚炮弹,可一发也没有爆炸,全成了哑弹。有的炮弹穿墙而过,有的射入了树干中。日本人大为吃惊,上去一看,原来是老子的讲经台——老君台,里面还供奉着老子的塑像。

日本鬼子全体跪拜,祈求老祖宗的原谅。

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可又如何解释呢?

我想,善良、正义才是最高的境界,能够解释一切,最终也能战胜一切。让我们崇尚正义,让我们倡导善良!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汶口古镇.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那些科学无法解释的故事 Stories That are Inexplicable by Science

关于英语语法的学习︱月旦评 On the Learning of English Grammar

英语语法是保证英语准确运用的一整套规定和用法,是在英语世界里不偏离航向的灯塔。语法的学习到底有无必要?如有必要,又如何学习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语法是限制初学者的,初学者必须严格遵守。这正如开始学习骑自行车一样,也有着一套法则的:身子要直,眼睛直视前方,然后用力向前蹬。可待你熟练之后,可就不必照这些规定行事了。一步跨上就可以飞奔,弓腰,侧身,甚至连把都可以不用扶,而那些高手甚至倒骑,还可以在上面站立,玩杂技一般。

也如学习射击一样,要掌握射击的基本功,丝毫不能马虎,可那些神枪手自有自己的一套技巧,有时连看都不用看,照样打得很准。

初学英语的人,我个人认为,一定要把语法研究明白。当然,在初级阶段,要选择一本适宜的语法书,不能过于详细和深奥,否则会让你如坠云雾,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在这一阶段,薄冰和张道真的英语语法应该是首选,要细细研读。对书中出现的生词短语也不要放过,勤查词典,标上音标和词义,不但有助于你理解例句的意思,也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你的词汇量。

对于书中那些高深一点的语法知识点,我觉得你可以暂时放一放,留待你进入到中级阶段时再来研究。最好能细细通读两本语法书,既能有个比较,也能学到各自的长处,还能捡到另一本书中不曾讲到的知识点,这也是一件趣事。

比如,在谈到复数的读音时,曾有一本语法书特别提到了houses的读音[ˈhaʊzɪz],不读[ˈhaʊsɪz],这是一般人不易注意到的。

学到一定地步,进入中级了,你就可以对语法有个全面、深入的学习,比如对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的学习。这一阶段的学习是细化,是透彻的学习,是理解真谛。

章振邦的《新编英语语法》,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已伴我30多年了。这是一本很好的语法书,适合中级学习者使用。该书对英语语法点的讲述非常详细,适合慢慢消化。现在也许已有了新版,我那本是1981年版的,就是字体小了点。我在1985年参加完中专考试后,买的第一本英语书,定价才1.40元。那是我这个农村孩子第一次进城,不想一晃30多年了。

对那些印制的花里胡哨,吹嘘几日几月就可以速成语法、口语、翻译的书籍,我是深恶痛绝的。那不过是打着速成的幌子,干着捞取钱财的把戏。任何速成,都不具有生命力,都是唬人的东西。就像那些速生的瓜菜,不但无营养,还有害处。

购买英语方面的书籍,我推荐以下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

总之,英语学习没有捷径,非下苦功夫不可。

001SSRQ8gy6N90fQoi3cf&690.jpg

IMG_20171227_202853.jpg

IMG_20171227_202912.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关于英语语法的学习︱月旦评 On the Learning of English Grammar

我对月旦评社区投票的一点建议 My Suggestions for the Community Voting

今天看到了 @angelina6688的那篇《有关cn区“月旦评”的一点小建议》,很受启发,我在此只想谈一下月旦评社区投票的一点建议。

@angelina6688在文中写道:

“能做到不看威望不看人气不看人脉,完全只看文章内容质量的公平性的选举。(当然我也不是说现在的月旦评不公平,评委老师们的严格筛选还是很公平的,只不过大家在投票的时候还是融入了不少“社交元素”在里面)其实要是每个人发的中文“月旦评”都是匿名的。估计就可以做到很公正了。不过这好像在steemit上很难实现。”

我也在这篇文章后面留了言:

“就像招聘,笔试可以做到公正,但面试就很难做到。为避免出现“社交元素”的融入,面试可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面试队伍。如无法做到这一点,可降低面试所占的比重,不让面试来一票否决。在月旦评社区投票中,也可以考虑降低社区投票的分值,主要还是以评委的投票为依据,社区投票仅供参考,或占很小的比重。”

作品入围月旦评优秀文章,靠的是评委们的独具慧眼和作品本身的出众。但如果最终让社区投票来决定入围作品的获奖,难免会融入“社交元素”,这让那些默默无闻而作品同样优秀的作者多少有点为难。

在无法组成与任何入围者都不相识的面试团队的情况下,那只能降低面试所占的比重,改由评委票决。因为,评委的素质、眼界和敬业精神毕竟要高于一般的投票者,也更具有公平感。

社区投票只占小的比重,仅供评委参考,或在出现评委给出相同分值情况下的一种依据。

对入围的作品均可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获奖的作品再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当然,奖金总额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总之, @rivalhw大伟老师倡导、主办该活动实属不易,还自掏腰包,更是难得。我们本不该对此有过多的要求和言论,但正因我们深深爱着Steemit, 爱着中文区,爱着月旦评活动,才有了我们众多亲的建议和想法。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我们的中文区办的越来越好,越来越红火!

2345_image_file_copy_31.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我对月旦评社区投票的一点建议 My Suggestions for the Community Voting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