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中文区网友之家的设想 ︱月旦评 My Idea of Setting up Family of Chinese Netizens on Steemit

近段时间,随着SBD和Steem 的一路高歌猛进,中文区活跃用户一下子升至500人以上,发帖数量也有明显的增加,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景象。而自10月24日 @Ned 收回SP代理权后,中文区曾一度变得萧条和冷落起来——活跃用户降到了300多人,发帖数量明显减少,大鲸数量骤减,投票能量大幅缩水,小鱼们的发帖收益剧降,还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而且投票的人数少之又少……

如今这一切都有了改观,呈现出火热的一种局面。作为Steemit上一条忠实的小鱼,这是我最最希望看到的事情,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个方面,那就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新手或小鱼们获得升级和收益的机会更加渺茫。

这不只是根据我个人的经历得出的结论,因为大鱼和大鲸们少了,而且能够每日都能给予优秀文章点赞的大鱼们更少了,当然,我们并不否认优秀文章无时不在。

尽管我也承蒙几位前辈点赞,但终因投票能量的缘故,20多个人的点赞,收益还不到$1.00。就我而言, @rivalhw、 @lemooljiang、 @deanliu等前辈的点赞,才使我的收益有了一个飞跃,才不致那么惨不忍睹。

也许,在目前SBD一路攀升的情况下,$0.1也是不错的收益,但这种状况能够走多远,谁也无法预料。偶尔得到前辈@sweetsssj的光顾,大神@abit 近两个月来在中文区的点赞较之前也少了许多,而我本人更没有幸运得到一点机会了。

虽然我不十分清楚Reputation Score 是如何计算的,但我知道升级与大鱼们的点赞是紧密相连的。曾有一段时间,我的Reputation Score每天只前进0.01,有时甚至几天一动不动。照这样计算,恐怕三个月也升不了一个等级。

无论如何,我还是幸运的,能够得到几位前辈的厚爱,而对那些同样勤奋,机遇和机会还不如我的小鱼们来说,那就更加艰难了。

所以,为了给那些勤奋小鱼、青年才俊、有志青年一个机会,一份希望,不致使他们找不到组织,心灰意冷,我特此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那就是成立中文区网友之家。

中文区的每位成员都是网友之家中的一员,由多位前辈组成管理层。正如前辈@lemooljiang曾在以前的一篇文章中所言,每天发现一篇优秀作品,有意识地支持一位新人。如果管理层的前辈们每人每天发现一篇好文章,然后有重点地培育写作该文章的新人,这样就增加了小鱼们得到大鱼们青睐的机会,更增加了小鱼们的信心,也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最终会带来中文区的发扬光大和繁荣。

实际上,@rivalhw 大伟老师等前辈开展的月旦评活动,正是做了这样的工作。我的设想是不仅仅局限在担任评委的几个前辈之间,也不仅仅针对标有“月旦评”标签的文章,而是针对能够无私奉献的大鱼们和整个中文区。

也许,我是站在一个小鱼的位置上提出了这样的设想,而结果可能是给小鱼们带来了好处,而却增加了大鱼们的辛苦。如果真是这样,我倒是有些不安了。

不过,我认为,真正的强者应该是无私奉献的人,是能够帮助他人的人,也是值得我们追随和信赖的人。

IMG_20171118_095946.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关于成立中文区网友之家的设想 ︱月旦评 My Idea of Setting up Family of Chinese Netizens on Steemit

家风影响后人︱月旦评 Family Tradition Influences Later Generations

老文不姓文,与我们同姓,只是名字中有一个文字,为便于称呼,只好叫他老文了。老文如果能够活到今天,大概也有近80岁的样子了,与我父亲差不多的年纪,只是与我的辈分相同。在我幼时,与我们家同属一个生产小队,两家隔着一个胡同,所以对老文家还是有所了解。

在我的印象里,老文个子不算高,同他妻子一样,两口子喜欢站在大街口与人闲聊,东家长西家短,评头论足,扯舌头,惹是生非。我曾见老文学着女人的样子奚落别人,满嘴的巧话、脏话,那时幼小的我就觉得他不像个男人。

老文去世的时候,也就50多岁。那一天我和爷爷在院子里坐着,突然听到了外面的哭声。我出去一打听,原来是老文因病去世了。忠厚老实的爷爷一辈子也没跟谁打过架,我也从未听爷爷说过谁的不是,只是这一次爷爷静静说了一句:这就坏到头了。也是从这句话里,我才能够想象到老文的卑鄙和小人。

老文的妻子照例还是好吃懒做,习惯于站在街头闲扯。个子高高的,又肥胖,头发乱糟糟的像一窝草,脸上的灰尘、眼屎好像天天固定在那里。她也满嘴的脏话,二姐小时候就因为从她那里学来了一句骂人的话,被母亲扭着嘴打了一通。

有一年临近春节,老文妻子照样站大街,无所事事。腊月二十九日这天,她吃过午饭,来到大街上站了半天,也没有看到一个人,感到很纳闷。直到走过的一位妇女问她,为何不回家过年时,才明白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今年是小年没有腊月三十日。这才急急赶回家,准备过年。

老文两口子生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我只知道他们的两个女儿好打架,也算是一霸,人称“母老虎”。有一次,我从地里拔了几颗葱夹在腋下,走着回家,路上碰上他们家的二女儿吃着煎饼从我身边走过。我突然觉得被拽了一下,回头一看,二女儿手里拿着一把拽下来的葱叶子,正朝我得意地笑着,然后把葱叶子卷进煎饼里,吃着走了。

看着被薅掉头顶的葱,我那个气啊,什么东西!

老文家的大儿子原来同一墙之隔邻居家的女孩子结成了夫妻,可后因老文与亲家婆的不清不白,两家成了仇家,婚也就离了。大儿子又好喝酒,前几年差点脑血栓拴住,现在总算走下了轮椅,可总有一只脚不听使唤,像是瘸了一样。

大儿子家的田地原来与我们家的土地靠着,他常把中间一家各种一半的一陇地,全部种上或者到收割时全部收走。给庄稼拔草时,他又把拔下的草扔到我们家的地里来。为此,两位姐姐没少生气。

二儿子与我年龄相仿,随她母亲,又高又胖,人送外号“蛤蟆”。小时候常见他用煎饼卷上猪油吃,也许是这样吃胖的。他到处惹是生非,还欺负过我瘦小的弟弟,为此我曾搬起一块半头大的石头要砸开花他的脑袋,吓得他喊娘跑掉。看来,再横的人也怕不要命的。

上次回老家听母亲说起他们家的事情,两个女儿早已离婚很久了,也不知近况。大儿子照例瘸着腿在村子里干着农活,二儿子的孩子也不小了,刚买了辆车,在村里到处显摆,胡开八开,把一老太太撞了,赔上了几万元,至今还没完事。

说完这些,母亲直叹气,直说这是老一辈造的孽。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风影响后人,忠厚才能传家,真的是至理名言啊!

IMG_7797.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家风影响后人︱月旦评 Family Tradition Influences Later Generations

《翻译漫谈》书评︱月旦评︱品乐书会 A Book Review to On Translation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翻译漫谈》一书,是由庄绎传编著的,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庄绎传,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教授,历任北外英语系主任、副校长和高级翻译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翻译实践和教学工作,曾参加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著作英文版的翻译和修订以及国内重要文件的英译工作,还从事外国文学作品的汉译和双语词典的编审工作。

一、《翻译漫谈》一书的由来

今年元旦假期间,我出差去了上海,大学毕业后已在上海工作的女儿陪我去了繁华的南京路。逃离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和女儿去了附近的一家外文书店,据说那是上海最大的外语书店。就在那里,我遇到了这本《翻译漫谈》。

淡黄色的封面,清新典雅,厚厚的约有450页,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籍都是有深度和高度的作品,再者,编著者也是我熟悉的英语专家。翻看了一下内容,甚是喜爱,可一看定价45.00元,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更不会打折。在亚马逊上一般会打到八五折的,我便找了个借口没有买下。

回来后没过几天,我突然收到了这本书的快递。原来是女儿在书店里拍下了这本书的照片,直接从网上给我买来了。我曾为女儿的有心和善解人意还高兴了好一阵子。

二、《翻译漫谈》使我获益匪浅

时至今日,我才把这本书断断续续细细读了一遍,尽管时间稍长了一些,但我自认为学到了这本书的真谛、名家真传。在我三十多年的英语学习中,这是我遇到的最实用,讲解也最透彻明了的翻译书籍。

(一)全书内容都是作者在不同时期在实践的基础上写成的,自然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独具匠心,也是每一个翻译爱好者要极力学习的东西。

作者几乎没有空洞的理论,只是通过一个个实例来讲解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同,以及如何写出地道的译文来,详细解释又为何这样翻译。同时,通过《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英译本,来分析学习优秀的经典译文。这些著作涉及到了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也最贴近我们的生活,著作的英译本也最能代表汉译英的最高水平,值得我们国人研读。

(二)尽管有的书籍也做过汉英两种语言的对比,但大都重理论,只指出两者的不同,却不讲述如何运用,使之形成地道的文字。

我感到特别受益的就是如何做到避免中式英语,而作者就给出了详细的说明:替代、主谓、主从,在英译中要使用这三种方法。

英译汉时,如何理解、如何选词、如何安排句子;汉译英时,如何断句、并句等等都做了详述。

作者讲述的要点都是通过大量的例句来加以说明的,容易理解记忆,就像一位博学的老者娓娓道来,动听而又难以忘怀。

(三)这本书也让我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说实话,在我30多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许是我孤陋寡闻,还是首次遇到这样有趣恰当的论述。这也促使我写成了那篇《有趣的翻译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教授在其所著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的,同样由庄绎传教授翻译成中文,译本题为《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乔治•斯坦纳认为翻译包括四个步骤:信任(trust)、进攻(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恢复(restitution)或补偿(compensation)。

也使我开始由环境的不同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是该书中“《鹿鼎记》英译本学习札记”一文教授给我的知识,也便有了我的那篇《中西方文化之差别》。

“学习过翻译的人都知道,老外喜欢开门见山,写作时都是先说什么人做什么事,然后再说周围的环境。可我们国人喜欢转弯抹角,喜欢迂回,把周边的环境大加渲染、描绘,无非是为了引出一个人一件事来。”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翻译漫谈》是翻译爱好者、学习者的良师益友,让你学到了很多在其它地方学不到的东西。

三、一点拙见

如果我不自量力,真的要吹毛求疵找出这本书的一点不尽善尽美之处,那就是最后所附的两篇汉语的译文——《我和丈夫是怎样相识的》(汉译)和《大卫•科波菲尔》(汉译)选段。

这两篇汉译文章应是作者的译作,只是在没有英语原文的情况下,单纯去看汉译似乎对翻译学习难以有大的帮助,况且这部分占了40多页的篇幅,几乎占全书的十分之一了。在以翻译对比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书籍中,单单附上两篇汉语的译文,总觉得有点牵强。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粗浅看法,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1.jpg

2.jpg

IMG_20171219_170025.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翻译漫谈》书评︱月旦评︱品乐书会 A Book Review to On Translation

读余光中的《黄河一掬》︱月旦评 | 品乐书会 On Yu Guangzhong’s The Yellow River

我不是一个泪点低的人,拜读了余光中先生的《黄河一掬》后,却有三次戳中了我的泪点。掩上书,我在泪眼朦胧中看到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千里迢迢,跨过半个多世纪的乡愁,来看望他从未见过面的老母亲。为的是亲眼看一看母亲的样子,拉一拉母亲那粗糙的双手,摸一摸母亲脸上那饱经风霜的皱纹……

2002年,余光中有了山东之行。事后写成《山东甘旅》四章:《春到齐鲁》、《泰山一宿》、《青铜一梦》、《黄河一掬》。在离开山东大学前,山大的同志安排余先生一行去看黄河。

“……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

本是一件令人激动、高兴的事情,主人不经意的一段如实告白,却让我的泪水落了下来。

一位在外漂泊了半个多世纪的游子,终于可以回家看看老母亲了。刚到家门口,却碰上邻人说,你母亲病了,瘦得不成样子,没有人样了,你都快认不出来了。

这儿子心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啊?心如刀割,泪如雨下。儿子心中原本有一种心理准备,不想竟有如此的落差。

远远地眺望着黄河,除了敞开的河景,寂寞、空旷、辽阔,几乎什么也没有。余先生就走近些,去摸一下那河水。儿子回家了,他要近近地、仔仔细细地看一看老母亲的面容,拉一拉老母亲的双手,感受一下老母亲的温暖,哪怕就此一回。

“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读到此,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余先生的女儿大约也就四、五十岁的样子吧,由此推断,余先生在二十多岁时就离开了祖国母亲。半个多世纪,弹指一挥间。女儿那么大了,才有机会带她来见见她那位传说中的老奶奶。

年轻人憧憬未来,愿意向前看,因为前面的路还很长;即使忆起过往,那都是让人笑破肚皮的事情。老年人容易怀旧,总是向后看,因为前面的路快到尽头;每每谈起过往,却常常更让人感伤。如果说老年人也能向前看,也有期望,那就是对孩子的爱和关切了。

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位老人对年迈母亲的爱恋、不舍和牵挂,也看到了一位老人对子女的愧疚和疼爱。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这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再一次让我的双眼模糊起来。与老母亲的相见,这是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拉着老母亲的手,抚摸着她脸上的皱纹,做儿子的又能带走点什么,来解对母亲的思念之伤痛?母亲身上的泥沙,哪怕是衣服上的尘土,也属于母亲,也藏着母亲的影子。

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那是母亲河的声音,那是母亲的呼唤声,呼唤着天各一方的儿子。

黄河.pn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读余光中的《黄河一掬》︱月旦评 | 品乐书会 On Yu Guangzhong’s The Yellow River

有感于中兴工程师的跳楼︱月旦评 A ZTE Engineer Jumping off a Building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兴公司一位42岁的工程师,因被公司裁员辞退而跳楼自杀。对其不幸的原因,我也不想过多地涉及,更不愿妄加评论。中兴是以公司化运作的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无论为了降低成本,还是提高效率,进行裁员原本无可厚非。正如同游戏规则,如果加入到游戏中来,就要遵守游戏规则,要按套路出牌,否则就要被淘汰出局。至于是否缺乏人性化的管理,那就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了。

有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本科学历,又是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具有这样的优势,换个地方也不会混得多差。尽管42岁的年龄在华为、中兴这样的公司算是高龄了,可40多岁正是人生青壮年,黄金年华。纵然知识过时,可也毕竟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换一个地方或许有更好的发展,尽管薪酬待遇比不上原来的公司。

可如果时刻抱着非华为、中兴不嫁不娶的信念,怀揣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坚定决心,非要一棵树上吊死,那我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在我原单位附近的办事处,有一所小学。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全国减员增效、下岗再就业活动搞得火热的时候。这所小学里唯一的一名本科生被下岗了,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更不会拉拢关系,奉承迎合领导,被减员自在意料之中。这位老师整日郁郁寡欢,甚至还想着回去竞争上岗。最后,跳入了家乡附近的水库里,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给亲人带来了终身的痛苦。

这叫什么?执着?痴迷?走火入魔!宁抱枝头残香死,不随落叶舞西风。这不是可歌可泣的气节。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任何时候我们都能感受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伟大。如果我们的革命前辈一遇到挫折失败就寻死觅活,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还不如放下文人的矜持和文明,大骂一通,然后卷铺盖走人。相信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还不致让自己还有自己的家人没了饭吃。

再者,知识日新月异,尤其是IT行业,竞争也非常激烈。如要站得稳,就要不断学习,不能躺在以往的知识和学历上吃老本。

知识要拓宽、更新,不断给自己充电,还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能英雄气短,而这恰恰是知识分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既要有高智商,也要有高情商,否则会毁了自己。

mmexport1507472330988_结果.jpe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有感于中兴工程师的跳楼︱月旦评 A ZTE Engineer Jumping off a Building

为何我们写出的文章那么骨感?︱月旦评 Why are Our Articles So Skinny?

上学时写作文是我最头痛的一件事,首先勾勒出了一个大体的轮廓,或者说有了一个骨架子,剩下的就是添加上有血有肉的细枝末叶,使之变得丰满。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纵是抓耳挠腮也找不出有血肉的东西来,只好无病呻吟,还不忘时时数数已完成的字数,如还不够字数标准,那就只好再加上几句豪言壮语般的空话、套话,到最后就成了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了。

除了主干或者骨架,为何我们再也无话可说,然后就直奔主题?写出来的东西一不丰满,二不吸引人呢?读了余光中的《春到齐鲁》,可以说我们就找到了答案。

2002年,余光中有了山东之行。事后写成《山东甘旅》四章:《春到齐鲁》、《泰山一宿》、《青铜一梦》、《黄河一掬》。《春到齐鲁》主要描写了济南特别是山东大学校园的景色,在这里我们节选前半部分进行分析。

文章的主干清晰简单,就是从济南遥墙机场——山东大学——山大校园。

“从机场进城,三十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车辆稀少,但两侧的柳树绿阴不断,料峭的晴冷天气,千树新绿排成整齐的春之仪队,牵着连绵的青帐翠屏,那样盛况的阵仗,将我欢迎。那些显然都是耐干耐寒的旱柳,嗜光而且速长,而且绿得天真情怯,却都亭亭挺立,当风不让,只等春深气暖,就会高举华盖,欣欣向阳。”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速路两侧的柳树,余先生将之拟人化,像情窦初开、天真烂漫、亭亭玉立的少女,排成整齐的仪仗队迎接着远方的客人。

先生知识渊博,对这种树木有着准确的描述:耐干耐寒,嗜光而且速长, 当风不让,春风一吹,高举华盖……更叹服于先生的手法了,把毫无生气的旱柳写得有声有色,生灵活现,其中却又不失幽默。

来到了山大校园里的专家楼外,那争艳的群芳让余先生应接不暇,梨花、桃花、樱花、海棠,最让作者一见倾心而又大费笔墨的却是丁香了。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的名句谁读了能忘记呢? 至少我竟不知李璟为何方名士,更不用说借用他的名句了。

对于丁香的产地、历史、药用价值、科目类别、花朵盛开时的模样特征,都让我们大开眼界。没有对植物的爱好和渊博的知识,先生又怎能有此入微细致的描绘?

“……简直要亲人,依人。你怎能不停下步来,去亲她,宠她,嗅她,逗她。”

那繁花像可爱的小姑娘,让人忍不住要亲她、逗她,而余先生又像一天真孩童,透着俏皮。

“只恨被人簇拥来去,点指参观,身不由已,无法化为一只蜜蜂,周游众芳,去留连一花一天国。”

先生的心早已在那众芳之中,恨不能化为蜜蜂,飞入花的天国。先生对生活有着一颗童心,可爱之处,跃然纸上。

纵让我们去描绘这些植物,我们也很难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究其原因,就是对植物或者说描述之事物知识的匮乏,缺乏想象力,对自然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更做不到以诙谐幽默之心态来对待生活。

那些有血有肉的东西来源于生活,需要我们认真观察、思考;同时要博览群书,把可用之才拿来为我所用;更要有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当然,如能透着点俏皮和天真,那应是锦上添花了。

mmexport1505629733090_结果.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为何我们写出的文章那么骨感?︱月旦评 Why are Our Articles So Skinny?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