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人类灵魂工程师外衣的魔鬼 Devils under the Guise of Engineers of the Human Soul

P1050826.JPG

我特地去问了度娘,才知“人类灵魂工程师”一词原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才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了教育界。人类灵魂工程师是老师特定的称谓,这也是社会给予老师的崇高赞誉。

可并非每一位老师都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而我曾经的所见所闻,最近的网络报道,倒是使我看到了披着人类灵魂工程师外衣的几个魔鬼。我只想把他们身上披着的神圣外衣扒下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世人看一看那一副副虚伪丑恶的嘴脸。

女儿上中学时有一位班主任,正常的课堂时间他不讲课,却在暑假里租用校外的场所办补习班,讲的却是应该在课堂上讲的课程,并美其名曰赶时间赶进度,挤出时间进行复习。可他这补习班也不是免费的,全班大约50个孩子,每个孩子400-500元的费用(具体费用我忘记了),一个暑假20000元收入囊中。逢年过节,孩子家长们总喜欢给老师意思意思,唯恐自己不意思就会变得不好意思。最流行的就是给班主任送购物卡了,至于谁送了,这位班主任已不记得了,只是谁没送,他记得清楚,因为没送的寥寥无几。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位老师竟打着幌子把学生变成了榨取钱财的对象。人们心中辛勤的园丁,灵魂的工程师,就是这副模样?

几天前,我看到一篇关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自杀的文章,只是大体浏览了一下。说实话,这样的事件在大学里时有发生,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给人一种麻木、无奈、悲愤的感觉了。可待写这篇文章时,我要找出来仔细翻看以求感慨,却发现找不到这篇文章了,倒是看到了关于南航几年前学生跳楼的帖子。看来这样的事件,在南航不止一次了。

极端事件的发生,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我认为在学校里发生这样的事情,校方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忙于自己的业务,对学生疏于管理和关注、关心,尤其是手中掌握着权利的那些导师,论文能不能通过,让你能不能毕业,全由他(她)一人说了算。拿不到毕业证书,就无法找到工作,何时毕业,遥遥无期,寒门学子又怎能不心急如焚。

这就是学识渊博,衣着光鲜的大学老师?

P1050829.JPG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因性骚扰女学生而红火起来。这位教授出的考试题难,学生如不想挂科就要提前请他的客,而这位教授也会不断制造和利用这时机,把魔掌伸向了那些鲜艳花朵般的女学生。

我上中专时,教我们《电子学》的那位老师曾在课堂上坦言:如谁觉得自己考得不理想,拿上盒烟到我那里坐坐,一切好说,好说。其言之真,其情之坦,虽引来一片笑声,但我还是能够接受的,这是贪小利。

可上海财经大学的这位副教授的所作所为,确实不能原谅的,这不是贪利,而是道德败坏,不可饶恕。我努力想着这位教授的样子,戴着一副表征着满腹经纶的眼镜,西装革履,风度翩翩,衣冠楚楚,高谈阔论,可在这样的外表下,竟是一个邪恶的灵魂。

学识广博者并不一定内心善良,衣着光鲜者并不一定道德高尚,这个道理浅显易懂。我们不断教育孩子们警惕那些危险的动物,比如疯狗,甚至还要教给他们打狗棒法,可为何我们不行动起来,群策群力,将那疯狗般的害群之马清除掉呢?

一个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一只苍蝇、一只臭虫,也会坏了一锅汤。我们在谴责那个老鼠屎、那只苍蝇或者臭虫的时候,最应该考虑的事情应该是,如何不让老鼠屎、苍蝇或者臭虫之类恶心人的坏东西落到锅里去。

P1050830.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披着人类灵魂工程师外衣的魔鬼 Devils under the Guise of Engineers of the Human Soul’

汉语言文化中的虚指 The Implicit Mean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mmexport1566079621346.jpg

我实在无力也无能,从学术上去研究汉语言文化中的虚指现象,只是通过我肤浅的认识和理解,尽管可能是狭隘或偏颇的,来说明一下汉语言文化中的有趣现象。

一、数词的虚指

汉语中的许多数词,在固定的词语搭配中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使成语押韵或者朗朗上口,表示信誓旦旦的决心、持之以恒的毅力或者历经的艰难险阻,起到一种夸张的作用。

走遍千山万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想了千方百计。三心二意,三令五申,三思而行,五颜六色,七嘴八舌,七上八下,九生一死,十年寒窗,百读不厌,十分感谢,十二分感谢,万分感谢等等。这些短语里的数字没有实际意义,只是一种虚指,烘托气氛罢了。

我们常说“南来的北往的列位看官”,仔细分析一下,不过都是北去的过客,南北相对,放在一起只能这样用了。常见影视剧上的那些战争场面,下级指挥员向上级指挥员表示决心和信心:“请团长(营长、连长等)放心,我们保证不让一个敌人漏网,连一只蚊子也飞不出去”。大炮打了出去,炸死了几个人,还有几只蚊子。看来这两种说法有着同样的效果,只是都心知肚明,至于一只还是几只蚊子,是没有意义的。

柳宗元的《江雪》,令人叫绝。“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开首都表示数字,千山,万径,孤舟,独钓,合起来就是千万孤独。千山万径就是虚指,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寒冷幽静,万籁无声,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

还有汉语中的“两”字,往往并不表示实际数字二。赵本山小品中的“走两步”,是走上几步的意思,而不是二步。类似的还有讲两句,喝两盅,吃两口,喝酒时说的走两个,并不表示实际数字。

有一年举办客商签约活动,曾有一位领导让我“拿两个”贵宾佩戴的胸花递给她,我照实拿了两个,可那却不是领导的意思,她要的是好几个。

这是数词的虚指,值得一提的还有称谓上的虚指。

mmexport1566079578793.jpg

二、称谓的虚指

称谓上的虚指更有意义了,有时会离谱得没有边际,甚至跑到对立的意义上去了。

送快递的年轻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是称呼其为“快递小哥”。既然是哥应是年龄稍长一些的,可前面又加个小字,还是说明这小哥不如自己年纪大,只是为了出于尊敬的意思而显示出自己的知书达理,才会这样称呼的。

我在小区的路上走,后面一位60多岁的人竟喊我一声“大哥”,我知道不是我的年龄比他大,而是他要向我打听一点事情。我去小区桥头上的小市场买菜,那些比你年长好多的人竟会称呼你“大哥,老哥,俺的哥人家哎”。只是我知道,并不是真正地叫我一声哥,而不过是一种尊称,一种套近乎的手段了。

我曾与土地局的老李,一块去丈量征收的老百姓的土地,有一位老人,大约70岁了,冲着40岁的老李大喊:“老李哥啊,你那尺子松一点啊!”尺子松一点,就能多丈量一点土地面积,多一点补偿,老人着急,急中生智,降了自己的辈分,以显示对老李的尊敬。

无论丑俊,不论老少,男的会被人称呼为“帅哥”或者“帅锅”;女的会被称呼为“美女”。万不可沾沾自喜,真的以为自己很帅很美,在我看来,“帅哥”“美女”只是一种性别上的表示了。

“老师”这个称呼,至少在山东济南、泰安一带,大多情况下并不表示“教师”的意思,而是对人的一种尊称,一种不知如何称呼人的情况下,最为保险万能的称呼方式。这老师的“师”字拉着长音,尾音重,听起来有点类似“婶”。

我曾给天津的一位快递小哥打电话,询问一下快递的信息,我称呼他为“张老师”,他一愣,说自己姓张,但不是老师。

淘宝上常用的“亲”,是啥意思?想必是“亲爱的”意思,对谁都称呼为“亲爱的”或者“亲”,也就失去了其真正意义了。

“总经理”,“老总”,几乎成了对经商办企业人的一种统称了。我们的工作经常与客商联系,只知姓氏而不知如何称呼对方的情况下,我们就称之为“X总”,对方哪怕只是副总甚至一名管理人员,也不会不接受的。因为大家明白,这只是一种尊称了。

累了,真想美美睡他一觉,可这“他”指的是谁呢?谁也不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反映着文化。如有能力有时间好好探索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实在是一种乐事,我努力向着这种乐趣奔去。

mmexport1566079631707.jpg

注:图片来自网络。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汉语言文化中的虚指 The Implicit Mean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问君拥有几张卡? How Many Cards Do You Have?

4a36acaf2edda3ccc820e75dec5f5404233f92c7.png

随着各类卡的诞生,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初带来的是便利和快捷,而后来不加以控制却是泛滥成灾,渐渐演化成一种负担、累赘,甚至烦恼。无卡时代,费时费力;卡多泛滥,累人累心。正是应了古语,凡事应有节制,不可过度,否则会适得其反。

在我的印象中,家里最早用的卡应是电卡,需要到电业公司给卡充上钱,然后再把卡里的钱刷到楼下智能电表里去,钱没了自然电也就断了。后来,电费、燃气费便是通过银行代扣了。无论如何,总比到市里的电业公司、煤气(燃气)公司排队办理强得多了。

既然是代扣,就需要办张银行卡,有时要指定银行,各个银行的卡需要自己记下来,哪个卡是用来交电费的,哪个卡是交燃气费的,哪个卡是交水费的,哪个卡是工资卡,哪个卡是贷款卡,还要记住密码。

妻子离开原来的单位后,曾在不同的单位干过,自然也是一个地方有一家银行的工资卡。又因为工资是后发的,甚至出现了这后发的工资滞留在卡里被遗忘了好多年的现象。

不知何原因,工资卡有时还要换银行的,这大约是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协作吧,在我们看来通过哪家银行来发放工资无所谓,可对银行来说就不一样了。

以前的社保卡和医疗卡是分开的,属于两家银行,也就拥有两张卡。加上工资卡,水、电、气卡,再加上妻子的几张工资卡,已经超过10张了。

可这才是一个开始,乘公交车办了两张公交卡,商场购物还有会员卡,一家商场一个,也有三四张。就连连锁餐厅、理发店、书店、药店、景点也办起了会员业务,那就是办卡。

060828381f30e924998609c7a1be03031c95f766.png

最值得一提的,是医院看病要办的“医卡通”卡,先用身份证办理张医卡通,再把钱打到卡里去,拿着这张卡可以在这家医院里就医了。去一家医院要办一张卡,你究竟要去哪家医院,有时并不能完全确定的。全市有名一点的医院也有四五家,也就办了四五张卡。可总会有问题的,你每次去看病未必记着带上那张卡,也未必明确要带哪一张。我的家里就有这样的医卡通卡在10张以上,我的,妻子的,女儿的。

近来让我关注的,是那些银行里的工作人员来单位里办理信用卡的。金融领域改革开放搞活,地方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争相竞开,方兴未艾。可市场就那么大,狼多肉少,僧多粥少,如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就需要有非常的手段了。

不时有银行里的工作人员来单位里办理信用卡,最终的目的应是让你消费、贷款,可那些工作人员似乎奔着办卡的目的,而至于你将来是否用的上这张卡,好似并不在他们关注之中了。

为增加办卡的诱惑力和成功率,他们带来了礼品,小至春节时的台历和对联、福字,运动手环,大至旅行水杯,咖啡煮锅,旅行箱等。只要你办卡,就有礼品相送。不同银行里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同的礼品,你方唱罢我方登台,银行主动来找客户,而不是客户去求银行,这是称得上天翻地覆的变化。我的很多同事办理了不同的信用卡,而能不能用得上,就不得而知了。

曾与一位来办卡的银行人员攀谈,说他是有办卡任务的,每月要办理100张卡。这家银行里有多少这样的业务人员呢?又有多少家银行在办理这样的卡呢?

不知是否清点过,聪明的你有多少张卡呢?是否清晰记得每张卡的用途和密码?还有多少躺在抽屉、钱夹里或者某个角落,好似被遗忘,又似鸡肋般不舍得丢弃?

现在,许多卡的功能被网络、app替代,比如支付宝就可以缴纳水电气费用了,而无需使用各类卡了。医院里只需要一张身份证,也不用医卡通了。或许,有那么一天,这信用卡也会失去今日的风采。

就像水葫芦,最初的引进是为了美观和净化水源,可待其泛滥却带来巨大的危害。

在探索中发展,不保守不冒进;在服务中求真,不虚夸不作秀,真正做到为老百姓服务为人民服务,才是办卡主体方心之所系。

d1160924ab18972bebe275c8127b168c9f510a17.png

注:图片来自网络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问君拥有几张卡? How Many Cards Do You Have?’

心愿像飞翔的鸟儿 My Wish Is Like a Flying Bird

83025aafa40f4bfbee1388175e7725f5f636186a.jpeg

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
你看,你看
我那66.89的声望
是不是走得太慢
还剩下十余天的时间
它怎么不阔步向前

自由自在的鸟儿
若成为谁的心愿
它就会变得焦虑不安
它要向着目的地飞翔
那里才是它的蓝天

我的心愿就像那只鸟儿
蹦蹦跳跳
就是不迈进我的小院
飞翔的鸟儿啊
你是否背负着谁的宏愿
没了往日的欢乐和笑脸
只顾向前

心愿未能实现
令人扼腕感叹
心愿像鸟儿飞进小院
是否也感到有点失意惆怅?
因为又开始了下一个心愿
一个又一个心愿

倘若我是一只鸟儿
我绝不成为谁的心愿
我要自由自在
展翅翱翔
能飞多高
能飞多远
尽力了
便是了了心愿

8218683565511982951.jpg

注:图片来自网络。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心愿像飞翔的鸟儿 My Wish Is Like a Flying Bird’

给自己颁个奖 Awarding a Prize to Myself

50e51ac56cc94683889b25f7cd634823.jpg

前两天,突然发现自己手机上的Wherein登录不上了,也能点赞,收取奖励,就是打不开文章内容页面了。以前从未出现过这样的事情,在Wherein交流群里看到有的网友与我有同样的遭遇,我才知道这是被“墙”了。在Steemit萧条、惨淡的今日,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好在此前从哥哥那里搞来了一个“翻墙”软件蓝灯,可打开蓝灯后,直接就是显示“网络异常”了。我便又用手机试着登录http://steemcn.herokuapp.com,一直显示“当前网络不稳定”,最终就是加载失败。弟弟@xiaoshancun那里却是一直正常,他把网址发给我,让我试着登录一下,仔细一看,我的网址原来少了个s,应是https://steemcn.herokuapp.com。好不容易登录上去了,可总觉得不方便了许多。

一、就是在这坎坎坷坷之中,我却学会了许多对于我来说看似天书的东西,也知晓了一些曾觉得是海天之遥的用语。

墙这东西本来是用作防护用的,用来保护住在里面人的安全,可对于外面的人来说,却是一道屏障,一条鸿沟,阻碍了外人的进入。而这时就需要搬来一个梯子,才能翻墙而过。就是在Steemit上,我明白了“墙”、“翻墙”、“梯子”的另一种意义,同时也不禁赞叹这用语发明者的聪明和才智。

在Steemit上众多精彩的帖子中,在Steemit微信交流群中,我还看到了诸如水文、搬砖、打卡、打call的用语,不知其所云,或者最多就是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倒是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和刨根问底、探索知识的欲望了,我便上网去问度娘。

水文:是不是就是口水文?为了方便和效率,没有经过推敲和修饰,粗制滥造,如同用嘴巴说出来的白话文章,没有文采,缺少美感,缺乏阅读性。是否可以理解为水分太多的文章?

搬砖:想不到“搬砖”网络用语是指工作辛苦、重复机械、赚钱不多的工作,而在Steemit上我更倾向于认为是转帖的意思,就是把自己曾经发表过的文章,拿来再发表一次。

打卡:这个词好理解,原指把考勤卡插入磁卡机中记录到达或离开单位的时间,也就是签到的意思。说到底,就是我来过,我走过,我拍过,我读过等等的意思。

打call:这个词不太好理解,至今我还认为是类似打电话的意思,拿着话筒打电话的样子,是不是看起来信心坚定,显示出对某人支持的坚决态度?想不到原来是一种呐喊、挥舞的方式,来表示对某人的喜爱和应援。

年过半百,想不到还学会了年轻人的用语,不见其人,你能从文章中看到我的年龄?我真的要感谢Steemit,也感谢好奇好学的自己。

二、自2017年7月30日加入Steemit至今,我也写了大约900篇文章,算起来几乎一日一篇。我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有四个文件夹,都是Steemit上发表的文章,然后同步到百度文库上,最后就是保存起来,四个文件夹共计510篇文章。在家里的电脑上,有三个文件夹,共计360余篇,有的可能至今还保存在电脑桌面上,并未转到这三个文件夹里区。所以,总的文章数量要接近900篇了。这些文章除了极少的算不上诗的诗以外,都是自己的所感所悟,最少的也在500字左右,一般都在1000字左右。

不发水文,不搬砖,更不会抄袭借用,尽管有的文章看起来有点幼稚甚至可笑,但却是自己辛勤努力的结果,尽管丑陋却是自己的作品,凝聚着自己的心血。

能够坚持到今天,能够低头辛勤耕耘,实实在在而不慕虚荣,能够看着自己文章的那点可怜收益而不灰心丧气,也不动摇,我倒是佩服起自己来了。

中文区@rivalhw大伟老师的“好文天天赞”,还有“飞鸽传书”,还有无法一一列举的致力于中文区繁荣的各位前辈,在这惨淡的冬季,在Steemit的冬天,给人一丝慰藉和暖意。

如果能够,理应给他们颁一个奖项,可惜我无力做到,除了心中的感激和敬仰。

为默默无闻、似老黄牛般拉车前行而不知抬头看路的自己,为弄懂了时尚的网络用语、新奇词汇而兴奋不已的自己,颁发个年度辛勤工作奖项,鼓励自己前行吧。

ce0094b3f1af4690a04b381da300d6a6.png

注:图片来自网络。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给自己颁个奖 Awarding a Prize to Myself’

生命中那些闪光的记忆 Those Shining Memories in Life

166b76ae9fdb59abb0629ec2471dd55.jpg

家里阳台上有一个大的纸箱子,装着杂志和女儿上学时的语文阅读材料,大多都已陈旧,但总不舍得当做废品卖掉了。喜爱文学写作的我,也会不时翻找出几本来,寻里面那宝贵的文章来读。

昨日,妻子在整理纸箱中的书籍时,竟想不到有意外的发现,那是女儿在一个本子上留下的类似“证明”的东西。

女儿上小学时,正是我工作失意、彷徨、为难之时。企业不景气,女儿又小,实则是自己高不成低不就,辞掉工作另谋高就,又没有那样的能力和胆量,可心又不甘。对现实无能为力,除了郁闷,蒙头大睡,忍气吞声之外,又能做些什么呢?许是女儿放了假在家无聊,又许是不愿面对我的那张愁眉苦脸。她便想着去农村里的奶奶家,与胡同里的那些年龄相仿的孩子们玩耍。去了她姑姑家一次,发现姑姑家还养着一只别人送的宠物狗,白色的毛,名字叫点点。女儿喜出望外,算是找到了乐趣,便总想着去奶奶家,然后再去姑姑家,去跟那“点点”玩,牵着它在大街上遛。

每逢假日,女儿怕自己的愿望落空,怕我不答应再去她姑姑家去跟“点点”玩,她便用画画的颜色笔起草了一份证明:“我去姑姑家后,必须给我姑姑说,让我去我姑姑家。”不放心,立此为证,在下面用红色笔写上“证明”二字,就是要让签名者承诺保证的,看样子我当时是签了名字的。可女儿还不放心,就在页面边用红色笔写下了“如耍赖就扣35元”的字样,只是耍赖二字不会写,便用汉语拼音代替了。上了小学的女儿,也知道钱的重要了。

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尽管一直还留存在我的记忆中,只是对女儿写的内容有点模糊了,看到这样的原稿才会更清晰地记起当时的情景来。

年幼的女儿自有她自己的快乐和小世界,也以她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美好前景的追求,也在用笔描绘着心中美好多彩的世界。那时,女儿年少无知,她不可能懂得多愁善感父亲心里的烦恼和忧愁。

那时的我被女儿的这种“创意”逗得一乐,也便爽快地在上面签字画押了。我曾为我的忧伤给女儿和这个家带来的沉闷而懊悔,终是无法补救,好在随着女儿的渐渐长大,我的工作和事业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脸上也难见到愁云密布了。

人的生命中总有一些难以忘怀的记忆,有的还闪着光,在黑暗中给孤独的行者一丝慰藉和温暖。

cd6df81cfc206be6de2676e27a469e6.jpg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生命中那些闪光的记忆 Those Shining Memories in Life’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