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一个农村大集般拥挤的地方 Hospital: a Crowded Place like a Village Fair

每个乡镇(原来的人民公社)都有一个农村大集,相隔5天,有的在农历的1和6,即农历的1、6、11、16、21、26;有的在农历的2和7, 3和8,4 和9,5和10。这大集颇为热闹,人头攒动,水泄不通,临近春节时更是拥挤。寒暄声、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也只能一步步挪动着前行,人们脸上洋溢着的是喜悦,这就是农村大集留给我的印象了。可待我工作进入了城市后,也就离开了农村,也远离了农村大集,早已感受不到那份拥挤的热闹和快乐了。

我在城市的另一个地方,却找到了儿时的那种拥挤,看到是焦虑、担心和忧愁,这个地方就是医院。

这样一个三四线城市里,医院人满为患,到底有多么拥挤?早上不到7点,中心医院的门诊挂号的几个窗口前已排起了长龙,你需要小心从人之间穿过去。电梯口一大堆人等着慢悠悠上下的电梯,等电梯门打开发现里面早已满员了。候诊区里还是满满的人,更为不堪入目的是重症监护室外面的那副景象。十几个小小的木板床、折叠床,马扎子、衣服被子、包裹等沿着监护室外面的那个空间的墙壁摆开,还有一群面无表情、愁闷苦脸、心神不宁的病人家属、亲人。病房的走廊里有时也要按上床位,从中间走过,给人一种感觉,感觉这不是在医院,是在荒郊野外临时搭起的救助站。

一、 城市医院如此拥挤的原因

1.基层医生以及医护人员的缺乏,人人都往城市或者大城市里跑,使得农村基层医院专业人员匮乏,人员水平不高,医疗设施不完备。也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状,人们有一点病就直奔城市里的医院。

2.有的医院从自身利益出发,对病人重复检查,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使用或过量使用并无多少意义的药物。

3.人们求生怕死心理,认为用一些好的药物,做一些手术,托人找好的医生,就是最好的办法。而医院有时也模棱两可,或暗示或说得严重一些,只让你跟着感觉走了。本是吃药就能解决的,人们却打点滴;本是保守治疗的,人们却要求动手术;本是一般药物能够治愈的,人们抱着快速见效的信条,要求立竿见影,不惜本钱和身体的代价。

4.尽管医院不断改建扩建,可人们还是认为老医院好,而且大部分新建医院不在市区,距老医院较远,杯水车薪,意义不大。

国民健康素质状况令人担忧,医疗健康成为一项盈利的事业,世界上这样的国家为数不多,可我实在想不出什么对策来,只能是自己的一点梦想了。

f603918fa0ec08fa45198aa2c3bdeb6855fbda77.jpeg

二、 几点想法

1.加大教育,从思想上彻底改变人们的那些不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开始健康生活,如吸烟、饮酒、多油、多盐,暴食暴饮,山吃海喝,熬夜等恶习。

2.还身体于自然,按照自然规律,不要追求短平快的治疗方式,不能饮鸩止渴。该吃药解决的就不要打点滴,吃药打针解决的就不要动手术。

3.医院的天职是治病救人,而不是挣钱。要提高医生及医护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要将人员、资金和设备等向基层倾斜,鼓励人们就近就医。

4.严厉惩处那些违规用药、医治,借机从中谋取利益的医院和人员,加大监督力度,让患者能够看懂费用清单,让患者能够随时知晓。

5.学习先进国家的医疗改革和管理经验,加大对医院的改革力度,不只是使患者的就医费用降下来,更重要的是把管理提上去,把患者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从患者健康状况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而不是从经济利益出发。

世界上最不该忙碌拥挤的地方,应该就是医院,医院里冷冷清清、门可罗雀,而不是人山人海,才是我们国家、民族希望之所在。

ac4bd11373f08202012a00d50e4350e8a9641bd9.jpeg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医院:一个农村大集般拥挤的地方 Hospital: a Crowded Place like a Village Fair’

“大恩养仇人,小恩养贵人”之我见 Thoughts on “Great Favor Makes an Enemy, While Petty Favor a Gentleman”

1227a59f198a4f65a962dea706c2d235.jpeg

苍茫大海之上,落水之人,哪怕就是一根稻草也会拼命抓住,或者靠着海上漂浮的一根圆木,最终能够逃命,他会时时记起那根救命的稻草或者那块漂泊的木头。倘若稻草或木头都救不了那个人的性命,而被路过的船只救起,那人会指责稻草或者木头的无能或者不尽力。

街头的乞丐饿得奄奄一息,你如分给他一个或者半个烧饼吃,日后发达了,这个乞丐会记得你的好,对你感恩戴德。而对经常施舍他的那个人,他可能早已记不起来了,即使记着也满是埋怨甚至仇恨,恨他不能提供更进一步的相助。

我还记得那个好人,自己掏钱为早起的清洁工免费提供热汤和热乎乎的馒头,甚至也给乞丐们送上一份。可渐渐地,有人对馒头的变小开始不满,有人甚至不要热馒头,而要变换成人民币。最终,好人难做,一颗爱心善心伤心痛心而去。

大衣哥出了名有了钱,村民接踵而来,除了要帮助就是要钱。你如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要求,他们就会恶毒攻击你,视你为仇人。

为何会这样?为何大恩养仇人,小恩养贵人?我苦苦思索。

漆黑之夜,伸手不见五指,哪怕是一丝萤火虫之光,也让人感到温暖和慰藉。人处绝地,落难之时,给点阳光就灿烂,那些保持中立而不对立者就是朋友了。

这里面有个能不能改变现状的问题,就是受助者能不能靠自身努力而脱离现有状态或境地。

能够改变自身者,他会记着别人对他的帮助,哪怕是一根稻草、一个烧饼,或者一个保持中立的态度,他都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念念不忘。无论怎么看,这些都是小恩。比如,艰难上坡者,那些能够爬过坡的,你只需要轻轻搭一把手,他就过去了;而无力爬过坡的,你帮他多少把,他也爬不过去,最后你气喘吁吁,他反而还埋怨你不给力了。这不就是大恩养仇人,小恩养贵人吗。

无力改变自己的现状,只能从别人的施舍或者恩惠中来暂时缓解一下状况的人,会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哪怕也同样是一根稻草,一个烧饼,几个馒头,几个小钱……为了继续享用,为了继续不劳而获,为了心安理得、理直气壮,他可以这样说:帮人帮到底,好事做到底,好人当到底。给你扣上好人善人的帽子,而他可以安心享受,并可以对你的不进一步的善和好而可以大加指责。他无力改变一切,只能维持现状甚至日薄西山,你的善行的横空而出让他有了希望:那就是紧紧抓住,不仅维持现状,还会有上升的可能。

所以,善行也要给那些能够自助之人,不感恩者如同《农夫与蛇》中的那条蛇,还有《东郭先生与狼》中的那只狼,你的恩惠他们永远不懂得报答。

但是,一个人能不能自救,能不能自我努力,有时真的是难以辨别。此时,我们应不盲目行善,不随便行善,不做老好人、烂好人,做好人要有底线,要善良有度。

经验丰富的救生员,在救溺水之人时,往往会游到溺水者的背部,抱住溺水者的脖子,将溺水者头部抬出水面,并且往后游将溺水者拉向岸边。因为溺水者一旦抓住了你这最后的一根稻草,你也会失去了游泳的能力,最后一起沉入水中。

与人为善,救助他人,就如同救这溺水之人。

4458c13784e540e3998ac622ee2f0d41.jpeg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大恩养仇人,小恩养贵人”之我见 Thoughts on “Great Favor Makes an Enemy, While Petty Favor a Gentleman”’

树的眼泪 A Single Tear of the Tree

那人把根铁丝套在我的身上
那一年
我才有现在一半高
他就是为了挂个横幅——
“保护环境,保卫蓝天”

几年过去
横幅早已不见
可那铁圈犹在
它已箍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盼啊盼
盼着有人来替我解下这紧箍咒
可行人匆匆,路人无视
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那紧箍咒已扎到了我的心里
我疼痛难忍
我用整个身躯将其包容
不愿让人看到
我的伤痛
我曾经的悲戚

可我还是落下了眼泪
一滴永远抹不掉的眼泪
一个永远抚不平的疤痕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树的眼泪 A Single Tear of the Tree’

灯下漫笔 Articles under the Lamplight

单元里的六楼房主,是一位带领着几个人包揽工程的小老板,许是房子多的缘故,难得来此住上一回,我们更难得见到他的影子,最近这小老板干脆把房子租了出去。

来租房子的是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又黑又瘦,满是沧桑,原来是跟着这小老板在工地上打工的。晚上8点多了,我同妻子下楼逛上一圈,顺便提点井水回来。在1楼撞上这位年轻人,他两手分别提着一袋子大约是仿瓷涂料,吃力地往上走,身后还跟着一个约5、6岁的男孩子。楼前的小型卡车上还有几十袋子涂料,还有大袋子白白的粉末,也应是粉刷墙壁的东西了。

冬日的夜晚渐渐变得寒冷和冷清,只有零零散散、吃饱饭后来遛弯、散步、消化食的人了。可这年轻人却带着孩子,吃力地在楼道里爬上爬下。我顿时感叹起生活的不易和打工者的艰难,妻子将其归为不好好学习者之列,也为不用功者有此结局而唏嘘不已。

第二天发现,楼道里撒落了一层白白的粉,在那年轻人上楼时的歇息处更是厚的一层。不只是脚下发滑,而这东西还会把脚印带进家里去,弄得地板上满是脚印子。我把楼道扫了一遍,又用拖把简单拖了拖。

可第三天,楼道里又撒落了一层白色的粉末,从一楼直到六楼。

我最初的同情,慢慢变得僵硬和麻木起来。

mmexport1504274698544_结果.jpg

年轻人在工地上打工,早已司空见惯了那些杂乱和喧哗,也就对身边的脏乱视之为正常的东西了。他不觉得脏、累,也感觉不到哪里不合适,也不觉得自己悲苦,他安于现状,甚至说是认命了,听命于命运的安排。

一种习惯,慢慢变成自然,再逐渐形成性格,最终成了无法改变的命运。

国人习惯于高声喧哗,从来不觉得对他人有何影响,可去了国外才意识到这种行为不文明的严重性。

啃老族现象在国内很多年轻人身上演绎得很是完美,儿子吃老子,天经地义,有何不正常?又有何脸红的?啃老族心安理得,习以为常,丝毫没有羞耻之心。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坐轿去了西湖。当时正值夏日,几个轿夫抬着轿子,道路崎岖难行。到了山顶,几个轿夫停下休息,坐在一起,掏出烟袋来,有说有笑。

鲁迅先生为此曾有一段感慨:“……但是,轿夫如果能对坐轿的人不含笑,中国也早不是现在似的中国了。”轿夫没有感到不公,更不会对坐轿的人横眉冷对,来控诉他的剥削了。

如果轿夫们能够意识到差距和不平,能够一声呐喊,砸烂那轿子,起来砸烂这吃人剥削人的社会,早就该是一个新的世界了。

我在这灯光下,静静地思考着。一个人的改变首先应是思想上的改变,是因为意识到不适和不同,并努力改变和摆脱这种现状,才能最终脱离开而上升到一个高的层次。

700451f7314a43be9abf228c2f2f8e86.jpeg

注:图片来自网络。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灯下漫笔 Articles under the Lamplight’

为什么要投坏人一票? Why Do We Vote for the Bad Guy?

黄鼠狼,我们称之为黄鼬,一身黄皮,身材细长,不像老鼠也不像小小的花猫,只是有那么一点相像。可黄鼬要狡猾、阴险的多,除了会偷鸡吃,还能放出一股奇臭无比的气味来。故此,也就有了一句俗语:黄鼠狼放不出好屁来。

黄鼬也就被视作坏东西,比过街老鼠还要可恶,可老人常常告诫我们,黄鼬是仙家,是黄大仙,不要伤害它,否则会受到它的报复。

长大后,我才从书中了解到了有关黄大仙的故事和传说。那细长且又小小的黄鼬,是如何把那一只大老母鸡拉走的?老母鸡的重量应是黄鼬的好几倍了。原来,黄鼬会趴在老母鸡的身上,咬住鸡的脖子来控制鸡的去向。老母鸡惊慌失措,使劲逃命,简直是乱窜乱跳,而黄鼬用嘴控制着鸡逃跑的方向,到了荒郊野外,那就是黄鼬的天下了。

有一年,家里的一只鸡半夜里哀叫起来,母亲害怕没敢出门,天明后发现一只鸡被咬死在大门的阳沟附近。黄鼬把鸡赶至大门口,可那阳沟太小,无法把鸡赶出去,只好把鸡咬死后逃走了。

黄鼬还有灵性,修炼到一定地步,需要向人讨封来大大提升自己的法力。人处于动物的最高端,如能得到人的认可,黄大仙就能功力大增,将来列入仙班也未可知。

它就挡住人的去路,学着人的样子,甚至也能说出人话来:“你看我像不像人?”你若说像,它千恩万谢,你若说不像,它会瞬间崩溃,多年的心血化为灰烬,而你就可能遭受这黄大仙的报复。

1575582820924.jpg

所以,老人们都明白,遇到黄大仙讨封,万不可否定,为安全起见,要满足它的要求,也就是要投它一票。黄鼠狼是坏东西,为何要投它一票呢?我找不到答案。

曾有一位同事,为人尖酸刻薄,可依仗着身后的背景,恣意妄为,照样可以得到升迁和提拔。待到组织部门来考察测评时,这人竟动用关系拉起选票来。只要过半数票就可以了,即使你反对也没有任何意义。可一旦你投了反对票,不仅会被扣上不讲大局不讲政治的帽子,可能还会受到打击报复。如此情形之下,也只能勉为其难地投上一票了。直到后来,此人违纪,最后不得不辞职而去,我才想明白了答案。

就像那讨封的黄鼠狼,最终能否修成正果,不是人的认可所决定的。若是有劫,定是在劫难逃。决定一个人最终结果的,是其德行和善良。一时的得意和疯狂,有时却是灭亡前的回光返照。

我因我的修行和品行而投上一票,如你能从此步入正轨,有了良知,我将问心无愧;如你变本加厉,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那我的那一票会加速你的灭亡。

1575582817499.jpg

注: 图片来自网络。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为什么要投坏人一票? Why Do We Vote for the Bad Guy?’

麻雀 Sparrows

4.jpg

现在的冬天已难得见到厚厚的雪,有时一个冬天也就飘落零零散散的几片雪花,不是刀郎唱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而是这雪根本就没有来。

小时候,经常下厚厚的雪,白茫茫一片,麻雀找不到吃的,便站在树枝上有气无力地叫上几声,对着房子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发呆。这是捕麻雀最好的时机了。在被雪覆盖的院子里扫出一块小小的空地来,找一个圆形的笼子或者筐之类的东西,用绳子系在一个小木棍上将其支起来,下面撒些粮食,然后把绳子远远地拉到房子里或者隐蔽的地方。剩下的就是安心等待,等那麻雀进入到笼子下面吃食,然后猛地一拉,麻雀就被扣在下面了。把手伸到笼下去捉住那麻雀,可那麻雀性急,用尖尖的嘴巴来啄你的手。

院子里最西边的那间房子里,门上边的窗户上留着一个圆圆的烟囱眼,白天里面无人时,麻雀便会飞到里面去。有时会有四五只,哥哥在外面用扫帚把那烟囱眼遮住,我便猛地推门而入,把门关上。麻雀受到惊吓,便向着有着亮光的门和窗户扑来,结果被撞了回去。我便在下面吼叫,用手做着要跳上去的样子,那些麻雀便又开始俯冲。几番下来,就被撞晕了,只有被捉的份了,我真担心它们会把那玻璃撞碎。

麻雀曾被列为四害,大约是贫瘠土地上产的那点粮食,它们也要来分享,不劳而获,还与饿汉争夺食物,怎不被人消灭?

麻雀会从你身后擦着肩膀就飞过去了,直吓你一大跳,它们还会站在树枝梢头,粪便还会落到你的衣服上甚至脑袋上。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他们就在窗外叽叽喳喳,直吵得你心烦,打哈欠,而又无可奈何。

麻雀就是这样让人讨厌,它们目光短浅,不知鸿鹄之志,且又唧唧喳喳,扰人心境。

1.jpg

可这种观点,随着对麻雀的再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那时家里没有钟表,我们起床上学的时间,母亲是从麻雀的叫声中来判断的。天开始放亮,麻雀便聚在一起开晨会或者相互问早安。这原本让人烦躁的声音,不想竟成了母亲的帮手,来唤醒我们去上学了。

麻雀性急,应该说是性情刚烈,你看它被捉时拼命挣扎的样子,用力啄你,一次次撞击玻璃的样子,那就是视死如归。

老百姓都知道,麻雀是养不活的,被捉住的麻雀不吃不喝,就算是在其脚上套上绳子,放养在院子里而不是困在笼子里,它最后也会绝食而死。

困在了笼中,或者脚上绑上了绳子,如人身上的手铐脚镣,失去了自由,麻雀便用生命来抗争。虽不能像老鹰那样翱翔,如不能拥有外面的属于自己的天空,宁肯死去。

麻雀再从我的肩头飞过,我不再有任何的惶恐,再从树下走过,也不再有任何的担心,我也不再嘲笑那在低矮茅屋之上跳来跳去的麻雀了,我更不再去伤害它们了。

活的平平淡淡,但没有了自由,没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连生命都可以抛弃。

小小麻雀竟如此壮烈、悲壮,让人敬之。

2.jpg

注:图片来自网络。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麻雀 Sparrows’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