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em上的小鱼生存之道 The Way for Minnows to Survive on Steem

622762d0f703918f4fef7bba0e854b9258eec4c6.jpeg

动笔写这篇文章前,我先思考了两个问题。

新加坡,弹丸之地,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也不过是一条小鱼,可为何能够成为发达的富裕国家呢?

东汉末年,狼烟四起,群雄纷争,势单力薄的刘备,又是如何在三足鼎立中占得一足的?

或许,新加坡深谙小鱼生存法则;或许,我们看一看那个胸怀鸿鹄之志,却在菜园子里耕作的刘备,就能找到答案。刘备的雄心壮志,尽管深藏不露,却被奸雄曹操看破,煮酒论英雄,最后刘备只好带着关张二弟远走高飞了。

这两个问题里却蕴藏着小鱼或者说弱者的生存之道。

尽管我来到Steem 已两年有余,声望值也升至了64.8级,但我明白自己不过是一条小鱼,甚至是一只浮游生物。Steem上的人来人往,币圈的跌宕起伏,由此而生的悲喜哀愁,倒使我似乎悟出了Steem上小鱼的生存之道。

一、Steem是一个不错的平台,尽管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毕竟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我们首先应对Steem做出肯定。

二、来Steem的目的或者说目标是为了写作和交流,不为名利;当然如能够有名或有利或名利双收时,岂不是意外收获,多收了三五斗。

三、给自己自由的空间,不能把自己搞得疲惫,也不必为自己制定每日一篇或几篇的计划。可以视情况而定,不要给自己压力。

四、坚持原创,不搬砖,不发水文,更不能抄袭。在Steem上的终极目标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写作能力、外语能力等等,而不是赚取小利。倘若因在Steem上的坚持而有朝一日成了作家,你还会在乎眼前的这点利益吗?不按套路出牌,违反了规则,会有被大鱼吃掉的危险。

2446258169376390361.jpg

五、写作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喜好和擅长的领域,如对区块链的研究、旅游、美食、人生感悟等。完全是因人而异,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跟风,有时自己内心的那些真实感受,倒更能吸引别人的瞩目。

六、不计较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能为自以为精辟文章的那点可怜收入消极颓废,更不能为某一篇文章的意外收获而沾沾自喜。只要相信,是金子终会发光,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七、踏实做事,老实做人,不能走捷径。买赞、拉关系、奉承迎合大鱼们的点赞,即使有也是暂时的,不长久的。

八、浩瀚大海,一条小鱼又如何能够得到大鱼们的垂青?唯有靠自己的实力!一次、二次、三次……或者更多次,只要你是发光的,纵然在海底深处,也会引起大鱼们的关注的。即时收入平平,但大鱼们的点赞却会让你的声望值直升。试想一下,到了70级,你还觉得自己是一条小鱼吗?

九、小鱼的生存法则就是“简单”,让别人一眼看透,毫无秘密可言。既然弱小,不如把真实的自己显露出来,决不可耍花招,因为在高手面前,那是自取灭亡。倒不如一个真实透明的自己反而更安全。

这样,弱小的你在别人的眼里,就是一个诚实本分的人,一个好人。可言外之意,老吴可能是个平庸之辈。但我不会给人产生这种想法的机会,他们看到的只是我的外表,察吾言观吾行。可又有谁能够看到,我内心深处藏匿着的那种不羁、那种执着和坚韧?

实力不济,唯有韬光养晦,不显山不露水,志存高远,进取奋斗。而这也同样适用于任何环境下。

谨以此文与小鱼们共勉!

4ec2d5628535e5ddca62b850be0bcceacc1b62c1.jpeg

注:图片来自网络。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Steem上的小鱼生存之道 The Way for Minnows to Survive on Steem’

英语听力学习之路 My Way to Learn English Listening

4a36acaf2edda3ccc820e75dec5f5404233f92c7.png

听、说、读、写、译,这几个方面的能力是英语学习中必须掌握的,是齐头并进,不能割裂开来,尽管在学习中程度上有所侧重,时间上有先有后。正如大学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翻译、写作是放在高年级阶段的,但行走在英语世界里,很难说你只会听而不会写,只会翻译而不会说。只有研究方向的差别,而在学习上是不可能顾此失彼的,必须兼顾,必须全面发展。

我之所以把英语中的听力专门拿出来,谈一谈自己走过的坎坷历程,是因为英语听力的学习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可以用那些有形的所谓的学习工具,来描述无形的英语听力的学习过程。实在算不上经验之谈,如能对英语学习者有所借鉴,就算是一知半解,我也愿毫无保留地把这砖抛出来。

一、无任何听力工具阶段

我开始接触到英语,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我升入了初中阶段。那个时代的师资比较匮乏,不要说英语老师,就是其它课程的老师也有很多是民办教师。教授我们英语的老师,能够在师范学校接受过三个月以上的英语培训,那就是很专业的了。曾有高考落榜生来给我们上英语课,那场景可想而知。

我们就跟着老师念,听老师如何发音,可后来才意识到当时我们是多么一塌糊涂。比如:words [wɜːdz]这个词,老师逐个发音,把[d]也要用力发出音来。还有down [daʊn]这个词,老师连读三遍,让我们跟读。“当—当—当”,似鞭炮的声音,又如空谷传响,引来一阵哄笑。

二、收听收音机阶段

伴随着改革开放,广播中便有了英语广播讲座,主要是对英语教材课程的讲解。我曾见到我们的英语老师在办公室收听讲座的情形,许是信号不好的缘故,他把耳朵几乎贴在了小小的收音机上,老师也在听人家专家是如何发音、讲解的吧。

父亲不知从何处搞来了一个小收音机,有时也播送英语教材的讲座,只是我不知教材何在。那声音时高时低,有时竟没了动静,需要你不时敲一敲桌子,或者拍打一下它的后背,以便让它把那口气喘上来。

再后来,父亲买了一台收音机,好似烟台产的,声音倒是固定了,也清晰了。有时会播送陈琳主编的《电视英语》教程,好在哥哥有套教材,跟着学,认真听就可以了;有时是国际关系学院申葆青教授的讲座,说实话,一点也听不懂,没有教材,关键是没有基础。

d1160924ab18972bebe275c8127b168c9f510a17.png

三、收听收录机阶段

进入了中专以后,录音机大放异彩。上英语课时,老师也会提着一个大大的录音机来课上播放磁带,主要是课程的辅导。专家的发音标准、流畅,抑扬顿挫,真的是一种享受。

毕业工作后,我便花费了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美观的收录机。除了收听英语磁带外,更多的是用来收听短波频道的外国台了。VOA, BBC,这是我第一次收听到外国的广播,也第一次感受到了纯真的英美音。BBC字正腔圆,比较正统;VOA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尤其是Voice of America [vɔɪs əv əˈmerɪkə]的连读发音,真的是美极了,还有美国之音的Special English。尽管那时只听懂了一点,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听力上也进入了一个实质阶段。

四、收看电视阶段

1993年结婚成家后,我们便有了一台海信的电视机,也能看到央视4台的节目了。那时会在整点时段播出英语新闻,印象最深的是主持人刘欣。她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冠军,也在伦敦拿了奖,那时刚刚加入央视。刘欣的发音快速、流利,令人耳目一新。尽管只听懂了一部分,但我还是很乐意听。

后来有了专门的英语频道CCTV9,可惜我们搬家后只能用卫星接收器(锅盖子)了,因为加密收不到央视9台的节目了。

过了几年,我们便用上了移动网络,电视节目也有了CGTN,这是由CCTV9改变而来的。我如鱼得水,每天坚持听,至少2个小时。即时字幕上出现不相识的单词或词组,我也会接着查找词典弄个明白,听到不懂的也会仔细咂摸。

这样坚持了几年,从听懂大概到能完全听懂。

五、收听收看手机阶段

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多样化,更加便利了英语听力的学习。原来需要在手机、电脑上下载央视音影的APP的,可现在自中央宣传部开发了强国学习软件以后,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收看收听了。除了大量的英语慕课,还可以直接在上面打开CGTN来收看收听。

我在努力着,进入不用刻意去听就能听懂的状态。

任何方面的学习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要自己用功用心。尽管可能漫长了一些,但回望走过的历程,那些艰辛与坎坷,拼搏与汗水,却会交织成美丽的画面,不会让你的人生如此苍白。

060828381f30e924998609c7a1be03031c95f766.png

注:图片来自网络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英语听力学习之路 My Way to Learn English Listening’

困惑与机会 Confusion and Opportunity

0b7b02087bf40ad1ed7aab0a86e17adaabecce94.jpeg

我是2017年7月加入到steem中来的,而我的@bring这个账号是前辈@myfirst一哥慷慨相赠,所以这个账号显示的注册日期是2016年10月。尽管一哥早已离开了steem,可我的感激之情未曾遗忘。

作为中文社区的新人,自然要准备一份见面礼,那就是自我介绍。字体、段落间隔,也不知如何操作,倒是诚惶诚恐地如实把自己描述了一番。最后,还不忘插入了一张照片。许是天生对照相鲜有兴趣,更许是长相平庸难以上得厅堂,连张像样的风景倩影照也难寻觅,无奈只好把标准工作照上传交了差。深色西装、红色领带,看不到革履,表情严肃,照的效果也是自我感觉良好。不想一哥独具慧眼,一语中的:“一看你就是体制中人。”

一哥的意思大致就是,中规中矩,一板一眼,连风景照都不敢发表出来。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一直未曾觉得自己还是“体制中人”,难怪我有那么多的烦恼和忧伤。

一、困惑

我无意贬低这种体制还有自己所处的环境,只是感到困惑。

(一)上升空间有限。许多事情都有着条条框框,可见的不可见的,你不能随心所欲,任意发挥,你努力的结果又是也并非你心所愿。成长的空间有诸多限制,仕途之路并不好走,可能到退休都走不通。

(二)干事创业的氛围不浓厚。凡事只要按部就班地工作就可以了,谈不上创新和激情,死气沉沉,热衷于吃喝玩乐,混日子的人大有人在。

(三)工作成了谋生的手段。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端人家的饭碗就得受人家的管制。更多的时候感觉工作是谋生的工具,养家糊口的手段。无论是不是喜欢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兴趣,你得照着要求去干。

这使我想起了养在笼子中的鸟儿,只要安心呆在笼中,时不时扑腾几下翅膀,不忘偶尔扯上嗓子喊上几声,就会得到主人的夸奖和美食。还有蒙着眼罩,围着磨盘转的驴子,只要不停地往前走,就会有饭吃。

可那些不甘寂寞和不愿受约束的鸟儿,脱离了笼子后,大多饿死在野外;也有的不堪饥饿,又飞回了笼中。他们已失去了自我生存的能力了。

体制中的很多人宁肯忍受着委屈和领导的训斥,也不敢辞职离开。即时有想法,也前怕狼后怕虎,犹豫不决。真的有能力的人,倒是一声不吭地远走高飞了。

这就是我的困惑,身处其中,有自己的想法,却迫于生活,不能挣脱这笼子,展翅飞翔到外面的世界。

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在这困惑中,我却找到了机会。

3b292df5e0fe9925197700f7046536da8cb17174.jpeg

二、机会

朝九晚五的生活,尽管按部就班,忙忙碌碌,可有的是可以利用的时间,就看你是否能够发现和利用起来。

(一)仕途如走不通,可以从经济上考虑走职称之路。中级职称就能拿到正科的工资了,也是不错的出路。只是这资格证书也不容易考,但只要勤学苦练,用功学用心钻,一定会成功的。这是继续留在体制内的一种算是补救的办法,但若志存高远,有朝一日展翅高飞的话,就需要卧薪尝胆,作长远打算了。

(二)好多年前,有志王姓青年边打工边自学,经常到山大学生食堂去捡学生吃剩的饭菜,最后考取了山东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在建筑工地打工休息时,他便拿出书本来苦读,成了建筑工地上的一道风景。他曾感慨:最幸福的事,就是衣食无忧,能够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书。

机关事业单位里,尽管工资不高,但足以养家糊口,还有那么多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王姓青年比起来,我们该是多么幸福啊。

当年明月曾是一名小公务员,他就是利用别人游戏、侃大山的时间,博览有关明朝的那些书籍,最后凭着《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一举成名,让他的那些同事大跌眼镜。

有充足的时间,好好利用,钻研自己喜欢的东西,久而久之,定会有所成就的。这就是机会,抓住时间就等于抓住了机会。

身在体制中的你,只要不丢掉青云之志,不荒废掉好时光,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那曾经的困惑,还有看似对自己发展的约束和限制,最终会有利于你的成长和进步。

最完美的境界就是:你可以留在体制中,但要保持随时离开的能力。

3368226427819964064.jpg

注:照片来自网络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困惑与机会 Confusion and Opportunity’

月是故乡明 How Much Brighter the Moonlight Is at Home

初读大诗人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时,总觉得是诗人的笔误,抑或是杜甫的矫情,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从“秦时”就一直挂在天空的明月,为何就数他故乡的月亮明亮呢?我并不认可,可总比妄自菲薄,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那些人好多了。再者,谁不曾有自己的故乡,谁又不曾珍藏着一份扯不断的思念。况且,谁也不会把自己故乡的月亮搬出来比试一番,也就默认了这样的说法。

女儿大学毕业后便留在了上海,她也渐渐习惯了那里的生活,并很快地融入其中。我也常借着出差的机会或者节假日时节,去女儿那里小住上几日。

繁华都市上空也挂着一轮明月,这与故乡小河边老柳树梢上,还有邻居瓦房顶上的,不是同一个月亮吗?可我总觉得还是故乡的月亮皎洁有暖意。飞机、高铁,便捷的通讯方式虽说拉近了距离,可自己的根在遥远的故乡。那里有熟悉的风景、空气,相识的人,更主要的是有自己的亲人。这明月是一面镜子,照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亲人故友,照着你回家的路。海天之遥,浪迹天涯漂泊的游子,唯有通过这明月才能寄托自己的思念和乡愁。故乡的亲人也凝望着月亮,寄托着心中对亲人的挂记和祝愿。难怪,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人千古传诵。

通过了英语自学考试的本科后,为了拿到学士学位,我去了山东师范大学参加学位日语的考试。为了赶上第二天一早的考试,我提前去了一天。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女儿,去了另一座城市。那时,女儿一直由我照料着。

不愿几个人挤在学校公寓里,更不愿到外面的旅馆里去住宿,不只是舍不得那几十元的费用,更多的是怕不安全。晚上漫步在幽静的大学校园,最后在校园里的石椅上度过了一个晚上。

已是九月底,正是“高柳老蝉,说西风消息”了,夜里颇有寒意。我上身只穿着一件短袖衫,半夜里醒来,明亮的月光照得如同白昼,真的好似地上的霜。我不觉得这月亮的可亲可爱了,只觉得这月光白的让人心碎,亮的让人心痛。

回家后,我从妻子口中得知,女儿晚上找不到我时,竟抱着我床头的那本英汉词典哭了好久,说爸爸在家时晚上就看这本书,好似她的爸爸已经走得很远很远。

诗人余光中写的那首《乡愁》,让多少游子热泪奔涌,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突然明白了杜甫说的“月是故乡明”并非是笔误,而恰恰是诗人内心真实的感受。

那轮明月就是乡愁,是你对故乡亲人的挂惦和思念,无论你走到何方,它都挂在你的心头,挂在你故乡矮矮房屋上头。

注: 图片来自网络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月是故乡明 How Much Brighter the Moonlight Is at Home’

千万不要“学”英语 Never Learn English in a Mechanical Way

83025aafa40f4bfbee1388175e7725f5f636186a.jpeg

无论是国内的英语教学还是英语学习,都不乏一些奇怪的现象:有的学英语多年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可到最后,尽管通过了各类考试,却根本无法与老外交流,不是听不懂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连简短的英文信件或者简历、通知都不知从何处下笔;翻译出来的东西生硬晦涩,让英语国家的那些老外颇觉得难以理解,一眼便看出译者或者作者就是个老外。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还是把英语当成了一门学科来学习。把自己的英语学习定下了目标和目的,仅针对着考试类型,展开了有时间限度的英语学习。一旦目标达成,证书得手,功成名就,那些证书连同英语方面的学习便束之高阁了。

我们的英语学习,包括英语教学,制定好了目标、范畴和时限,好似要攻取堡垒一般,学习者为完成任务而攻城,为学习而学习,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一、从英语学习的高度上看

英语学习的高度,指的是学习英语的目标或者目的,就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或者高度,是获取毕业文凭,英语四、六、八级证书,还是为了应付职称评定,出国进修,抑或完全是兴趣使然,不由自主,无法割舍?

有目标或者目的,这是好事,可以促使自己的英语学习,使之看得见摸得着,不那么迷茫,有动力,有奔头。可就恰恰是这目的目标限制、阻碍了你的学习,你也就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

二、从英语学习的宽度上看

有了较低的目标,为达目标便会寻找捷径,便会依照着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而学习,大纲不涉及或不做要求的便不再涉足。最后就是照着考试的题型,一遍遍地模拟作答,也不忘搞上几套押题宝典试题,临时抱佛脚。

对英语语言的学习,这样就局限在了很窄的范畴内,不是学习语言,而是练习如何打赢一场猜题蒙题的战争游戏。就算侥幸打赢了,不过是考试制度的悲哀。

三、从英语学习的长度上看

这长度指的是学习英语时间的长短,高度不高,长度也就不长。待到英语学习的目的达成,证书在手,便停止了对英语的学习。短则几个月,长则三年五载,一时的热度和劲头,任务完成便万事大吉。从此,英语学习便与己无缘。再过上几年,学到的那点可怜巴巴的英语知识,慢慢就生僻了,连自己都不认得了。

当年证书今犹在,只是自己朱颜改,问君还识英语否?似曾相识燕归来。最后,就变成这种尴尬的境况了。

5839180268801052213.jpg

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就造成了英语学习方面的怪现象。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需要终生不懈为之。

有目标,有理论规则,有方式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这只是调味品,不能用作主食的;有些东西也只是拿来限制初学者的,不能长盛不衰,也不能屡试不爽;更不能仅停留在口中念念有词,而不去付诸于实践。

我们不应“学”英语,而要“用”英语,这样才是自然的而不做作的,这才是修炼英语的“六脉神剑”大法。一句话,就是把英语当作母语来用。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可我们是如何学习汉语的?我们无需制定学习计划,也不用去考汉语等级证书等之类的考试,不用拘泥于汉语语法的学习和运用,也不用死记硬背某个字某个成语。因为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使用着这种语言,与人交流,听到的语言、广播,阅读的报刊书籍,观看的电影电视等等,皆是使用的汉语。一个人的每时每刻都处在汉语的海洋之中,怎能不会被融入其中?

语言的学习如学骑自行车、学游泳一般,如只钻研规则和条条框框,只在理论和陆地上用功,而不去实际运用,终不会学精学透。

当你整日里翻看着英文报刊、书籍,收听收看的是英语节目,提笔写的是英文材料,与己交谈的是同样操着英文的人们,你还需要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和目标吗?

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水到渠成的过程,是一个无需刻意追求实现的东西。正如一个人有话要说,自然而然地就会写出东西来。曾有一批草根、农民作家,被送到北大作家班去培训,结果他们什么也写不出来了。拘泥于格式、步骤、规则,以及方式方法,就会阻碍灵感的迸发。

一心只想着当作家的人,永远成不了作家;倒是不想当作家的,却在不停地写作中成了作家。语言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刻意追求却适得其反,在自然而然的使用中,不知不觉却熟练掌握了起来。

6159252dd42a2834e2d3bda9398d94ef14cebfdd.jpeg

注:图片来自网络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千万不要“学”英语 Never Learn English in a Mechanical Way’

把苦日子过甜,把甜日子过苦 To Live a Good Life When Suffering Hardship

18d8bc3eb13533fae003296bc9eba01a40345bff.jpeg

一生都未曾吃过苦的人,是不幸的,也是悲哀的。他不是不成熟,就是还未开始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人生。有苦有甜,才是幸福而真实的人生。

一、把苦日子过甜

一个人年轻时吃苦不算苦,年老了吃苦才是真的苦。一个人年轻时所遭受的磨难,恰是促其自强不息的动力,是甜蜜的苦,是一笔财富,这也解释了为何那么多人要感谢贫穷。

历经艰难,穷则思变,就会有改变现状的念头和决心,便会有为此而艰辛努力的身影。

正如孩童病了吃下的药丸子,虽苦的很,让孩童见之色变,但却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先苦后甜,这种苦是值得的,也是必然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是要扛得住这种苦的折磨和打击,否则就很容易使人走上极端,万念俱焚,脱离苦海去了极乐世界。

苦日子也许很漫长,但坚信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坚强意志,终有一天会过上甜日子的。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落花无情,一人独立,却能忘记自己的孤单,心生暖意,羡慕起燕子的双飞来。是谁把自己原本孤独的精神世界装扮得如此甜蜜?

二、把甜日子过苦

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能把苦日子过甜,可要把甜日子过苦就没那样容易了。并不是要舍弃甜蜜的日子,而是说在幸福的生活中不能贪图安逸和享乐,丢弃了自强不息的劲头。乐不思蜀,不思进取,甚至骄奢淫逸,最终会毁了一个人,一个国家。

温水煮青蛙的道理,我们都懂。以为条件好了,就可以松一口气了,就可以享乐了。正是在松懈、安逸、寻乐之时,时光悄悄溜走,流逝的还有自己的不拔意志和奋斗精神。待到满头华发,纵然觉醒,已是悔之晚矣。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我在原单位时,很多大中专学生得到了提拔重用,分到了新房子,妻子也通过关系被安排到了清闲的工作岗位上。这些学生们便放弃了当年求学的那股劲头,热衷于迎来送往,请客送礼,痴迷于麻将扑克,觥筹交错,纸醉金迷。他们的人生真可谓达到了顶峰,可谁曾想在他们工作二十多年后,企业竟轰然倒下,关门大吉了。早已过了不惑之年的这些学生们还有他们的妻子们,一夜之间竟连饭碗都没有了。当年学校里学的那点专业知识早已过时,这个年纪再重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又谈何容易?倒是原单位里一直默默奋斗的少数的几个学生,凭着真才实学考取了研究生,在单位破产前几年就远走高飞了。

苦日子也好,甜日子也罢,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道道风景。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苦乐也在不断转化着,如何掌控把握,却完全在自己的手中。

无论怎样的日子,如能始终保持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就能把苦日子过成甜日子,把甜日子过成更甜的日子。

1842548401688822505.jpg

注:图片来自网络。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把苦日子过甜,把甜日子过苦 To Live a Good Life When Suffering Hardship’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