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应最痛苦? Who Should Be the Most Painful?

2004年的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事件一度轰动了全国,可关于这个事件的很多东西久久在我的脑海里徘徊,挥之不去,却又无可奈何。是什么把一个原本善良、曾是学霸的孩子变成了杀人魔鬼?

从广西农村大山里走出来,马加爵也曾有过许多美好的梦想,可严酷的现实却使他走投无路。他连一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助学贷款没发的日子,他就光着脚逃课,许是怕被同学看到笑话吧。到了天气变冷时,有的同学便出一两元钱让他替他们洗衣服。如果说这一切都能忍受的话,最让他心生仇恨的便是同学们的讥讽和嘲弄了。来自贫困的农村,本来就自卑、自尊、敏感,而同学们的变本加厉使他愤恨至极,走上了不归路。

记得事后曾有记者采访他的父母,父母痛哭流涕:如果他没有走出家乡的大山,老老实实在家里做个农民,就不会出这样的事情了。

当年,在看到那篇文章时,我几乎落下泪来。世世代代做个愚昧的农民,没有思想没有理想,可能就是个幸福之人。可一旦走出大山,走出农村,走到了外面的世界里去,你的痛苦便来了。

路遥《平凡的世界》里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谁让你读了这么多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从小你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经过几年的辛劳,像大哥一样娶个满意的媳妇,生个胖儿子,加上你的体魄,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庄稼人。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

这又何尝不是路遥的痛苦呢?路遥只活了43岁,我真的无法想象,倘若他能够活下去,他能否没有痛苦地走完人生之路。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记述了与钱玄同的一段对话:“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鲁迅还说:“最悲哀的,莫过于一屋子的人都睡着了,而只有一个人醒着。”

抛开时代背景来谈,鲁迅和路遥实际上在谈论一个事情,真的是英雄所见略同。

处在极端贫困和逆境之中,总有几个心不甘的人要挣扎着起来抗争,他们要改变现状,改变命运。世俗的桎梏牢固不破,冰冷得让人不寒而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改变现状和命运就是一场变革。有思想有想法才会有变革,有变革就会有痛苦甚至牺牲。

要么就是糊涂地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安心于大山之中,一生不曾有走出的想法。要么清醒地活着,可面对外面精彩世界的诱惑,能够做到难得糊涂,心无杂念。以上这两种情形总能摆脱掉痛苦,不受其扰。可最痛苦的是,清醒地活着,却又不愿难得糊涂,难以抗争,也无力改变。

我渐渐明白,为何尘世间那么多人高悬“难得糊涂”的牌匾,视为做人的最高境界。

逝者已逝,生者尚存,死者把自己的痛苦带进了天国,却把更多的痛苦留给了生者,使清醒的生者遭受了更多更重的痛苦。

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他们的痛苦因何而生?他们不应承担着这沉重,那么,谁应该是最痛苦的?谁又应该负着主要的责任?是我们这个社会!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谁应最痛苦? Who Should Be the Most Painful?’

面子是给狗吃的 Saving Face Is for Dogs

我一直以为和“面”沾边的东西都是好东西,不是吗,面条、面包、面点、面粉、面皮等等。可“面子”就颇受争议,有的人视为至宝,敬奉有加;有的人却视为粪土,任意抛弃。

“面子是给狗吃的”,这句话是任正非发明的,而任正非也是这样做的,这才有了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华为公司。

任正非不爱面子,连朱镕基总理的面子也不要。朱镕基总理曾许诺要给华为3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可事后任正非却拒绝了,至于原因,却是不想和政府“挂得太紧”。说白了,就是不想要一些虚无缥缈的面子,要面子自然要丢掉一些实际的东西。

华为公司也不要面子,无论你是屌丝还是富二代官二代,来到华为都是一样的,说到底就是凭真本事吃饭。华为创造的是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只要你努力,你的梦想就能实现。华为内部没有外面世界里的那些无奈和不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让人无可奈何。关系网、人情网,各种面子,各种利益交织,潜规则以及看不见的各种背景,只让你伤心欲绝。

我不要面子,也不看谁的面子,面子是给狗吃的。可见这面子在任正非那里不仅不名一文,而且还非常的讨厌,恐怕都沦落到狗屎一样的地步了。

可总有人就是好面子,甚至看得比自己的命还要值钱,他们活着就是为了一个“面子”。

古时,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追求就是金榜题名,衣锦还乡,荣归故里。这样不只是自己脸上有光彩,家人也有面子;光宗耀祖——使自己的祖先也有面子,才是最终的目的。还有打肿脸充胖子的,说穿了也是为了面子。一贫困地区的一户人家因为借了一万元,而变得更加贫困了。究其原因却是买了价值一万元的一个大门,当被问到为何不买普通的价值2000元的大门时,此人振振有词:邻居家都装上了价值上万的大门,自己装个价值2000元的,岂不是太寒碜了吗。为了面子而攀比,不惜借贷,变得越来越穷,真的是可悲之至。

有一种现象也值得关注,北方人,比如我们山东人,就很注重形式上的东西,其实这就是注重面子问题。有南方的投资商来山东考察,山东人特别讲究吃住,尤其是吃。由谁来陪,吃什么菜,喝什么酒,喝几个酒又是如何喝,更是有说法。不把人家喝倒,不算是尽了地主之谊,也没有显示出山东人的豪爽大气,而至于投资大事已不是谈话的内容和主题了。

而北方人到南方去考察,南方人的接待又简单也很直接,随便找一地摊就坐下吃起来。吃前人家轻轻一问:饮酒否?如回到是,那你就自便,人家才不会同你对酒当歌呢。然后就转入正题,边吃边谈,或者草草吃完再谈。人家注重的是正事,而绝不会碍于面子不好意思。
北方与南方经济上的巨大差异,从面子上就能找到答案。

面子是自己给自己制作的枷锁,把枷锁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又怎能不付出沉重的代价?!又何谈取得怎样的成功!放下虚无的面子,才能摆脱束缚轻松上阵,最终才有可能成功。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面子是给狗吃的 Saving Face Is for Dogs’

遥想初恋 Looking Back to My First Love

我们总是记得自己的第一次,第一次去上学、第一次游故宫、第一次爬长城、第一次吃到某种非常好吃的东西…… 当然,可能最难忘的就是自己的初恋了。为何会这样呢?第一次,我们往往只顾着享受那种兴奋的心情和激情的体验,而把本质的内容忽视掉了。所以,游了多次故宫、爬了多次长城后,才有了对其内容或是内涵上的了解和探索。初恋也是如此,当那段爱得死去活来、肝肠寸断、彻夜难眠、疯疯癫癫的感情,最终昙花一现化作虚幻的美景,渐行渐远,飘离出了我们的记忆时,我们才会回过头来清醒地回味一下。

得不到的东西往往才是最珍贵的,这句话只是一个人自身的感觉,是针对他自己而言的。初恋之所以让人恋恋不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得到的缘故。由此可见,对初恋的怀念,也恰恰是对一种遗憾的回味。只是离得太远了,更是能够开始从理性上本质上来看待当年的那份感情,所以才会淡然,才不会伤感。

1985年——1989年,我的四年中专生涯是在省内的沿海城市潍坊市度过的。相较于泰安市这个内陆地区,沿海城市更为发达,给人的感觉就是城市干净、有活力,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思想开放、大方、善谈,见多识广。班里的同学来自省内的各个地市,除了青岛,因为青岛也有一所纺织学校,好似不对青岛市外招生。

虽然都是来自农村,但这农村与农村却有着差别的。渐渐地,我就发现了一种现象,来自内地农村的同学都像我一样的老土,灰头土脸,一年四季也就只有一两件衣服;而且羞涩木讷,更不善交际。总之,给人一种不大方也不大气的感觉,依然没有甩掉那种乡里乡气。班里有几位来自烟台的同学,且都是女生,而他们就明显地与我们不一样。尽管长得不是多么出众,但是皮肤白皙,关键是能言善辩,也很善交际,丝毫看不出扭扭捏捏的状态来。放眼整个学校,几乎也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凡是长得好看一些的女学生,若再能说会道,也很大气的话,那一定是来自烟台的。我的这种猜测几乎没有失误过,烟台女孩在校园里独领风骚。

班里有位来自烟台的女孩,高高的个子,比我大一两岁,长得算不上多么俊俏;但她性格外向、爱说也爱笑、做事果断,也很善解人意。因是邻桌,就有了多次的交流,也就有了她对我的关心和一些事上的劝导。直到毕业前夕,我才给她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她的好感。毕业分离后,她的信寄到了单位,她的回复更为理性。她是独生女,泰安烟台相隔遥远,她不可能到泰安来,我也不可能到烟台去。我时时拿出那封信来,一字一句地慢慢读来,可每次总是泪如雨下。

这就是我的初恋吗?或许这段感情一开始就结束了,我把这段感情一直藏在心底,直到要离开了,知道若再不把它说出来,可能连说的机会也没有了。我急急说出,便分手而去,因为我知道那不会有任何的结果。

是我开始的太晚了,还是本来就是一场单相思,我不想再去思量了。

时间真的是一剂良药,最终能医治一切的心灵创伤。三十年过去了,现在再回首起来,不知为何心中难以泛起涟漪来,平静的心让我也难以相信。

毕业后,我再也没有回过那座城市,也没有参加同学聚会,一次也没有。不只是没有混出个人样来,更是不知如何面对故事中的那个人了。去年,偶尔在微信上相互问候一下,可问候以后便再也没有可谈的东西了,也就渐渐沉默,直任各自的微信号默默挂在那里。

三十年前的我曾经爱过三十年前的那个她,可三十年后的我已不是三十年前的那个我了;或许三十年后的那个她,还是三十年前的那个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有些东西总让人唏嘘不已。

有些人是拿来让你成长的;有些人不过是你生命里的过客,她闯进你的世界,无非就是给你上一课,然后潇洒地转身离去。

有些事无需解释,有些事只在你的心里。可无论怎样,无论悲喜,能够在后来的日子里坦然面对而心静如水,那说明就已经放下了,走出来了。

倘不能拥有,就永远放手,让她走。走出记忆,走出回忆,走出自己。

当下的生活才是实实在在的,才是最应珍惜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这样遥想自己的初恋。

753ca7327823899040b9ee7adad8d75.jpg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遥想初恋 Looking Back to My First Love’

捕捉生活中的场景 Capturing Scenes in Real Life

生活就是一幅大的画面,而这画面是由一幅幅小的场景组成的。我们写文章就是把这些小的场景织成一副大一点的画面,最终才能够织成更大的画面。可如何去捕捉这些小的场景呢?首先,要勤于观察,要有一双犀利的眼睛,能够洞穿事物表象下面的本质。再者,要善于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才能抓住闪现的灵光,才能不断地发现和领悟生活的真谛。

一、美景与煞风景

夜幕初降,华灯初上,社区广场上载歌载舞的大妈们便跳起了轻快的广场舞,这是一幅幸福祥和的场景。暮色笼罩,却感祥和;音乐声起,却感宁静。逛街的人们,漫无目的,悠然自得。即便是忧心忡忡之人行走在这夜色中,深呼一口气湿湿的、泛着花香的空气,也会减轻了心中的郁闷。

可若是从谁家的窗户里传出激烈的吵架声、叫骂声,这便是大煞风景了。因为挡了汽车的道,司机急促长久地按着喇叭的刺耳尖鸣声,破坏了这夜幕下的宁静,也是大煞风景。

夕阳洒下一路的金黄,林荫下暗红小径,弯弯曲曲伸向远方。绿叶红叶,红花白花,槐花正飘香。我便把这美丽场景织进了我的故事中——《槐花正飘香》。

美景和煞风景皆是你写作的场景,关键是能否观察得到,该选取哪一部分,然后织在哪一个位置。

二、穷人与富人

穷人总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因为他的生活中充满了令人不安的事情:缺衣少食,时时担心漏雨的破草屋会坍塌下来,担心家人生病,生病了没有钱治病,害怕遭受坏人的欺辱,总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这对于穷人来说才是恰当的,穷人难得有好消息的。于是,穷人的担忧便写在了脸上——拘谨胆小,不苟言笑,多愁善感,眉宇间凝着一丝忧伤;总是喜欢静静地坐着,也许没有任何消息,能够静心而坐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了。

富人就不一样了,自幼荣华富贵,含着金汤匙降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有任何的担忧,一切早已被父辈们铺就好了,剩下的就是享受了。所以,如果有什么消息,那一定是好消息。富人很放得开,一点也不拘束,夸夸其谈,整日里眉开眼笑;总喜欢热闹,狐朋狗友,前呼后拥,海吃海喝,热热闹闹,才是最幸福的事。

每一个牛哄哄的儿子背后,都有一个给他撑腰的爹,而给他这个爹撑腰的不是权力就是金钱。说得真好,这一说法把纨绔子弟看得真真。

三、善良与邪恶

善良和邪恶其实与年龄不相关的,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我们又怎忍心将其和邪恶联系在一起。来自上海的一个女研究生,因为体验生活踏上了去外地的列车,可不想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竟被这个女孩子卖到了山东省里的一个偏远农村。花季一般的年纪,还未成人的女孩子,竟是一个泯灭人性的人贩子。

女研究生生在富裕安逸之家,一直被呵护宠爱着,她感到了这个社会的安全和生活在其中的自由自在。她未经历人间的险恶,甚至连听闻都没有,没有一丝的防备和戒心。她的单纯,她的善良,就来自她生活的那个环境。

善良的人没有谎言,也不做作,没有花言巧语,也不会迎合耍心机,善良的人都是发自内心,没有任何目的,也不求任何的回报。

美景与丑陋,穷人与富人,善良与邪恶,都有着迥乎不同的背景或者环境,而正是这些内在的本质才成了我们要捕捉的东西。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捕捉生活中的场景 Capturing Scenes in Real Life’

曾经的邻居 My Former Neighbors

我没有预示未来的能力,但一件事情的结果必然有着其之所以成为此的缘由,并非事后诸葛,而是能否注意观察、联系和分析罢了。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远的,也许需要等到多少年后才能显现出来。有的父母就能洞察到这一点,也能言传身教,起到表率作用;可有的父母我行我素,丝毫不注重和培养孩子的成长,只顾自己游戏人生,对子女不管不顾,听之任之,而过去了多年后,我们就能看出这其中的天壤之别来。

1989年,我中专毕业后,分配去了一家大型国营棉纺织企业。在这单位的十多年间,我共有两家隔壁的邻居,还有一家楼前的邻居。严格来讲,这楼前的邻居本是算不上邻居的,只是我与他的熟悉,还有他的代表性,我便拿来作为邻居了。

一、单身时的邻居

虽说住的是单身集体宿舍,可却是职工的家属楼,自然也就与厂里的职工成了邻居。邻居是位纺织女工,车间里的小班组长,其丈夫没有工作,在家里干着点维修家电的生意。他们有一个女儿,大约六七岁的样子。

邻居比我年长,自然我就称呼她为嫂子。快言快语,性格开朗,也很好客,但就是好玩。晚饭后,就会有三三两两的人来她家里打牌,那大概是她的同事。那场面很是热烈,我在自己屋里也听得清楚,常常是打到深夜。他那小女儿没有事干,也无人照看,就时常推开我的门来我这里溜上一圈。冬季晚上9点就已经是很晚了,可这小女孩还没有睡觉。我问她原因,她说她的爸妈还在打牌呢。

后来我就成了家,然后搬走了,那小女孩也渐渐长大,但那牌局是不是还在继续,我就不得而知了。

再后来就是这位邻居的丈夫去世,小女孩也没考上大学,2008年企业倒闭,我的这位邻居也就四处打工。前几年,还见到了这位邻居,在一所大学里干着保安的工作,只是明显老了许多。

只是我不忍打听她女儿的境况,不愿去想象那个曾经天真的小女孩变成了啥模样。

二、成家后的邻居

我成家后的邻居,也是厂子里的纺织女工,其丈夫原在本地的一家电池厂工作。电池厂倒闭,他也就失去了工作,到处打零工,后来发现他也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他们也有一个女儿,上小学了。经常听到他们夫妻的吵闹声,为家庭的碎屑,也有时听到这女邻居的哭泣声和她女儿的哭声。后来隐约听到,女儿时常偷拿了钱去买东西吃。

她女儿常常来家里问我一些作业题,有时让我替他爸妈签上名字。我知道那是考得不好,怕爸妈看见。可我给她讲解时,她眼睛却盯着电视或者其它地方,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有一次,我和女儿在看电视,吃着瓜子和花生。邻居家的女孩又来问作业题了,看到一堆剥皮的瓜子,她竟全部拿起来塞到了嘴里去,又觉得噎得慌,便咕咚一下把桌上杯子里的水喝光了。这本是给女儿准备的,可竟全让她解决了,女儿噘着嘴泪水都出来了。我只好去安慰女儿,此外还能说些什么呢。

邻居的女儿大约连高中都没有毕业,再后来就成家在原单位里住了下来。

三、楼前的邻居

楼前一楼最西户住着一户人家,夫妻两,还有一女一儿。男的是厂里车间的设备保全工,姓贾,我称他为老贾哥;女的没有工作,在附近的市场上卖点布匹及日用百货。

老贾哥的楼前有一个石桌,实际上就是一块石板,下面垫着几块砖。这原本是用来下棋用的,因为上面画着一幅棋盘。每次上下班路过,我都注意到一个中年男人趴在上面读书,有时还做着笔记。不只是我自己也喜欢读书,而是我实在感到好奇:在这样的环境下,这样年纪的人,竟还伏案读书,这得是不多见了。

有一天,我主动上前攀谈,才知他是在备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专业的专科。我虽油然而生敬意,但总觉得这个年纪,这个专业,很难有什么改变。可他为何要如此努力呢?

直到她的女儿考上了山东大学(后来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北京的中国电信),他的儿子考上了西安的一所大学(后来也考取了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了西安的华润集团),我才渐渐明白老贾哥那番话的意思来。

老贾哥后来曾对我坦言道:我这个年纪,学不学没啥大用处了,可我那样是给孩子们做了个表率,影响了他们;我主要还是为了他们而学。

我离开原单位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偶尔还会去那里看一看,有时也能见到当年的邻居们。时光如梭,又似白驹过隙,尽管只是人生之途的短暂一幕,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那么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是这紧要处最紧要的一步呢。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曾经的邻居 My Former Neighbors’

与小人间的距离之我见 My Opinion on the Distance from Villains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对联应该是送给弥勒佛的,吾等平庸之辈决难有此心胸和度量。可即使做个君子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君子要胸怀宽广、心胸坦荡,更要忍受得住委屈和不平,还不能把这冤屈和愤恨发泄出来。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君子不计较,凡事淡然处之,看得开,所以才快乐;小人锱铢必较,凡事由己利益出发,蝇头小利也要抓住,处心积虑,所以才烦恼。

由此来看,做一名君子最后虽则是得到了快乐,可这个得到的过程却是艰难而又痛苦的。俗语常言,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这就是佐证。得罪了君子,无需担忧,君子不会与你理论辩驳一番,也不会以牙还牙,更不会念念不忘寻求日后的报复。纵是受了委屈,君子也不过嫣然一笑,好似事外之人。

可若是得罪了小人,那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了。小人不但斤斤计较,还会眦睚必报,更会躲在暗处打枪,一个冷不防你就被撂倒了。所以,见到小人,人人就如避瘟神一般逃之夭夭,如见到过街的老鼠,不是人人喊打,而是避之不及。这才有了小人的猖獗和久盛不衰,至今难以根除。我真的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伟大了,倘若我们都有他那种“痛打落水狗”的精神,何愁小人不绝?

可为何人们都不与小人过招?小人都是一无所有者,有的是物质上的贫乏,比如农村里的那些好吃懒做的无赖;有的是精神上的贫困,比如单位职场上的那些勾心斗角之人。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一贫如洗,也就无所顾忌,难怪说“光脚不怕穿鞋的”。他本来就一无所有,就不怕与别人同归于尽,最起码还能让你搭上一双鞋呢。所以,没有人会与小人纠缠,因为与之比拼到最后只能是招致自我的失败甚至是毁灭。不与傻子论短长,夏虫不可语冰,这傻子和夏虫也可视作小人来对待。

这便有了与小人的疏远,而“宁受小人仇,不受小人恩”却是讲的不能与小人太接近。小人给予的恩惠都是有目的的,要有回报的,一旦他的目的没有达成,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他就会翻脸不认人,结下冤仇。他就会报复,孤注一掷,不惜一切代价,最终还可能会同归于尽。

还有一种貌似“太阳型”的人,实则也是一种小人,这种人外表光芒四射,也是满腔热情,可这种人不过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你若靠的他太近,他就会把你灼伤,而且他的光芒也会使你的那些优点黯然失色。

圣人其实早有论断,孔子言:“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女子与小人,与之相处要有远近分寸,太近了容易失礼,坏了规矩;过于远离,又容易招致怨恨。

每个人其实都是一盏灯,当然也包括小人,靠这盏灯太近容易被灼伤,太远又好似天上的星星,扑朔迷离。唯有处在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才能捕捉到其柔和和光亮,还能感受到一丝温暖。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与小人间的距离之我见 My Opinion on the Distance from Villains’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