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Steemit上的六个月 Six Months on Steemit

DSCF1400.JPG

光阴荏苒,突然意识到,今天是我来Steemit整整六个月了。2017年7月30日,我有幸与Steemit相遇,然后就是相识、相知,成了形影不离的知己。我把自己心里从不轻易向人吐露的忧伤和感触,却滔滔不绝地一股脑倾倒给了这位静静的倾听者,到最后它还拿着美元来犒劳我,说是讲的不错,作为酬金。此后,我便天天来Steemit上发表些东西了。

六个月的时间,我的声望值(reputation score)达到了62.97,followers 有743人,发表文章300余篇,也在Steemit上捞到了第一桶金,已提现30000元。

说起值得高兴的事情,就是加入了 @rivalhw大伟老师发起的“全球翻译计划”、“2018年个人年度计划”、“写给十年后的自己”;参与了“月旦评”活动,曾有几篇文章入选,获得过“最佳建议(贡献)奖”;“谷歌点名”其中一期的第三名;文章“英语茶馆系列之一:词汇和词典”被前辈 @htliao 和 @travelgirl 推荐到了OCD International Daily,使该篇文章的收入超过了$40。

最近又参与了 @chann发起的“2018年每月小结”以及 @davidke20发起的“照片诵唐诗摄影比赛”活动。

我也尝试写了几篇英文的或双语对照的文章发到了非中文区,多走出去应是我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信我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

小成绩不值得大张旗鼓,倒是有些问题值得注意了。对别人指出的问题,纵然做不到闻过则喜,也应虚心接受,抱一颗宽容、大度之心,而不能刀来剑往,针尖对麦芒,伺机痛打一番,寻找心理上的平衡。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恕为上。英语译文以表达、传递信息为主,尤其是对并不作为出版书籍的英语译文,不能吹毛求疵,过于严谨和教条。钻牛角,撞南墙,本不可取。对于新人和新生事物,应该给予的是鼓励和支持。

春天已向我们走来,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就要到来,我们在欢度佳节之际,也能感受着Steemit春天的气息——热火朝天的各种活动,熙熙攘攘的人群,这也是Steemit的节日啊。

末了,我就摘选毛主席诗词中的一段话,来作为本文的结束。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So many deeds cry out to be done,
And always urgently;
The world rolls on,
Time presses.
Ten thousand years are too long,
Seize the day, seize the hour!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我在Steemit上的六个月 Six Months on Steemit

我的2018年元月小结 My Personal Summary for January of 2018

IMG_20171003_072523.jpg

正当我抓耳挠腮之际,看到了 @chann 发起的《2018年每月小结》活动,感到欣喜,这为我送来了很好的写作素材。

这时才突然想起,2018年1月仅剩下2天了。时光悄悄溜走,我急急忙忙伸出手,只抓住了它的尾巴末梢。尽管不无遗憾,可我还是有信心,因这还有2月的到来。错过了1月的尾巴,可我还有2月的牛头,不对,是狗头。

顺便说一下,2018年是我弟弟 @xiaoshancun和我女儿 @wing1995的本命年,我祝愿他们更加幸福。

一、《我的2018年个人计划》https://steemit.com/cn/@bring/2018-my-personal-development-plan-for-2018

二、对照着我的那篇《我的2018年个人计划》,我多少还是有点欣慰。自2017年7月30日加入Steemit,至今整整6个月了,在这半年间,我保持每天发文一篇,有时还超过一篇,至今发文数量已过300了。因我同时将文章发表在“我的文库”,积累了上万的财富值。

每天还会抽出时间,收看央视英语频道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英文简称CGTN,别称中国环球电视网),尽管有时时间上可能多点少点,但是我还能坚持的。

阅读方面,《余光中散文精选》已快读完;英语方面,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只读了几篇,还要抽时间阅读,这是一本不错的英汉对照的书籍,非常有利于翻译学习。

三、每年的元月都是一个不平凡的月份,过去一年的总结,新的一年的计划和展望,都在这个月里忙碌进行着。也是人员调整、升迁的月份,几家欢乐几家愁,在考验锻炼着每个人的内心、耐力和涵养素质。

2018年,我开始步入知天命之年,一切都变得淡然和平静。对父母的孝顺、对老婆的关爱、对女儿的呵护、对家庭的责任,还有对亲人的关心和挂念,才是我最重要的东西。闲暇时间,在Steemit上写写文章,翻译材料,看看帖子,也是一种乐趣啊。

四、我最大的期待?唉,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No news is good news. 我最大的期待就是没有期待。因为有期待就会有要求,如不能实现,就会失落。还是一切随缘吧。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也许在不期待间,惊喜就悄悄降临了。

一位务实的领导曾说过:“表决心不如看表现,看表现不如到年底兑现。”是啊,落到实处才是最关键的。祝愿我的下一个月的小结不留遗憾。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我的2018年元月小结 My Personal Summary for January of 2018

照片诵唐诗摄影比赛 Chinese Poem Photo Contests 2018

很喜欢这个活动,用我们精美的图片,配上大诗人的佳句,感受春天的气息,聆听春天的脚步……

这就是春天啊,阳光明媚,万物复苏,花开绽放。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神奇的原始部落--二起楼.JPG%E7%A5%9E%E5%A5%87%E7%9A%84%E5%8E%9F%E5%A7%8B%E9%83%A8%E8%90%BD–%E4%BA%8C%E8%B5%B7%E6%A5%BC.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照片诵唐诗摄影比赛 Chinese Poem Photo Contests 2018

中西文化差异(十) 汉语的“主动”与英语的“被动”

mmexport1516777746616.jpg

汉语用“人称”,常采用意义被动式,少用结构被动式;而英语用“物称”,常采用结构被动式,少用意义被动式。主要原因是因为:

一、汉语被动式的使用受到限制。

古代汉语是用“为”字或“为……所”结构来表示被动的,到了近代,汉语才有了“被字式”。在汉语中,“被”字是从“遭受”的意义演变而来的,被称为“不幸语态”,用以表达对主语而言是不如意后不企望的事,如:“被捕”、“被害”、“被剥削”等。大多数情况下,汉语一般不用结构被动式,而用意义被动式。

It was well done. 这件事做得好。(不说“这件事已被做得好”)

The crops were washed away by the flood. 庄稼让大水冲跑了。

汉语的“被字式”或类似“被字式”的表达一般表示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情,但英语的被动式所表达的意义不受此限制,它可以表达不如意的,也可以表达如意的,还可以表达中性的。

The glass is broken. 玻璃杯破了。(不用被动式)

汉语的被动式除了受到意义的限制外,还受到形式的限制。汉语的被动式必须把主事者说出,这种限制使得许多难以说出施事者的句子不能变成被动式。与此相反,英语大多数被动句却不必说出施事者。

He is respected by everybody. 人人都尊敬他。(不能译为“他被人人尊敬”)

汉语的被动式既然受到意义和形式的限制,大多数被动意义就必须采取其他形式表达。

二、使用受事主语导致大量的“当然被动句”。

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人的行为,必须是由人来完成的,事或物不能完成人的行为。这种思维模式使人们在表达时常常把施事者隐含起来,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受事者及行为本身,因此,受事者便充当了主语。因此,“受事+动词”的格式变成了我们中国人的一种表达习惯。

昨晚我盖了两条被子。(不说“昨晚我被两条被子盖着”)
Last night I was covered up with two quilts.

困难克服了,工作完成了,问题解决了。
The difficulties have been overcome, the work has been finished and the problem solved.

三、当不需要或不可能说出施事者的时候,汉语可以采用无主句或主语省略句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英语注重句子结构,不能没有主语,只好采用被动式或其他句式,以便于把施事者省略或隐含起来。

为什么总把这些麻烦事推给我呢?
Why should all the unpleasant jobs be pushed on to me?

四、当施事者难以指明时,汉语还可以采用统称或泛称(如“大家”、“人们”等)作主语,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英语也有不定代词(如someone, somebody, any, every 等),但其用途与汉语的统称不尽相同。英语在许多情况下宁可采用被动式也不用这类代词作主语,如大量的非人称被动式用“it”作形式主语:

It is said that… 有人说,据说

Voices were heard calling for help. 有人听见呼救的声音。

五、当不便使用被动式时,汉语可采用某些转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如:

她被人杀害了。She was killed.

有人把她杀害了。Someone killed her.

他被花言巧语所陶醉。
She is intoxicated with sweet words.

这些产品是我国制造的。(我国制造这些产品)
These products are made in our country.

接见我的是一位秘书。(我是由一位秘书接见的)
I was received by a secretary.

这必须在适当时候予以处理。
It must be dealt with at the appropriate time.

被动态在英语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在某些文体中,使用被动句几乎成了一种表达习惯,主要原因有:

一、施事的原因。当主动句的施事者不需要或不可能指明时,英语常采用被动句:

He was run over by a car. 他被汽车压了。

At the party only tea and cake were served. 茶会上只供应茶和饼。

二、句法的要求。英语重形合,处于造句的需要或修辞的需要,往往采用被动式:

I was astounded that he was prepared to give me a job.
他准备给我一份工作,这使我大吃一惊。

三、修辞的需要。为避免句型单调,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英语可使用被动句式,以减少“it”、“there”引导的句式。

四、文体的需要。 使用被动句,以迎合其表达的需要。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中西文化差异(十) 汉语的“主动”与英语的“被动”

人欠你,天会还你︱月旦评 If People Owe You, God Will Pay You Back

bad80b8748926c81bd1b84a16994e905.jpg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说到底,就是善恶皆有果,人若欠你,老天会还你。

我常拿原单位的一些事情来作为例子,毕竟那是我亲身经历、亲耳所闻的东西了。

老沈哥大学毕业后来到了我们那个原单位,比我早来了几年,我也因此有幸得知了老沈哥的一些故事。老沈哥工作兢兢业业,业余时间就研究他喜爱的计算机,全部心思都用到了钻研学问上,完全是一个知识分子。同他一块来的同学,思想活跃,深知功夫在诗外的道理,大都成了中层,有的还成了副厂级,分到了大房子,夫人们也调到了相对清闲的岗位上。而老沈哥还是平头百姓一个,既没有分到大房子,也没把夫人调到好的工作岗位上,经济上依然如故,还有夫人对他的不满仍是涛声依旧。

可老沈哥没有怨言,也没有觉得上天对他的不公,陶醉在自己的计算机世界里,不亦乐乎。

后来,老沈哥考上了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现在上海微软公司。而我们的那个原单位因经营不善破产了,无论是工人还是干部都开始忙着四处寻找工作。

前段时间回原单位时,见到了原来的老领导,接近70岁的人了,可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老领导干事认真,为人耿直,最看不惯歪门邪道和不正之风,常常一针见血,铁面无私,不留情面,让有些人没了面子。在其分管房子分配时,公正无私,没收受任何礼金,与以前管房者天壤之别。到退休还是科级干部,可他身体、精神好着呢。

原单位也是一大型国营企业,全厂设备配件的供应也是一个肥差。全国各地的生产厂家,如苍蝇般盯着负责供应的W部长,供其吃喝玩乐,游山玩水,为的是拿到订单。生产商排着队,毕恭毕敬,无微不至,迎接着财神爷般W部长的到来。

W四十出头,意气风发,趾高气扬。可不想有一日晚,喝完酒OK一番回到家中后,竟一头从沙发上栽了下来,再也没有起来。

M 负责厂里的人事,人员调进调出,工资晋级,工作调整等等,大权在握。后又负责厂里的销售,可谓财源广进,日进斗金。既管过人事,又负责销售,要权有权,要钱有钱,风光无限。加之风扬跋扈,又爱张扬,工人多无好感:中饱私囊,糟蹋了多少国家财产!

企业倒闭后,M身体欠佳,也就在家修养,却不想竟是不治之症,58岁就走了。

也许,老人们说得对,一个人一生的享受都是有数的,等到你把一生的福禄早早享受了,上天也就该把你收去了。你欠别人的,天会来向你索取;人欠你的,天会来还你。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人欠你,天会还你︱月旦评 If People Owe You, God Will Pay You Back

“全球翻译计划”的一点设想 Some Ideas Concerning the “Global Translation Program”

“全球翻译计划”在@rivalhw大伟老师的积极倡导,不辞劳苦和身体力行下,注册了公共账户@cn-reader,并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取得的成绩可喜可贺。作为翻译组成员之一,我更为关注发表的每一篇文章,特别是译文。今天看到 @herlife 和 @icedream两位美女发表的自我介绍文章,突发灵感,便有了自己的一点设想。

一、我注意到 @cn-reader发表的翻译文章时间大约是在中午12点左右,英国此时是清早4点左右。美国有六个时区,西五区至西十区,阿拉斯加(西九区)和夏威夷群岛(西十区)人烟稀少,在此不予考虑。美国东海岸为西五区,西海岸西八区,比北京时间晚13—16小时。也就是,我们中午12点时,美国是昨晚的8点—11点。所以,此时的英美等国是在半夜或清早,如我们发文在晚上10点以后,此时英国为下午2点左右,美国为早上6点—9点,时间上算是正好。

二、在文章标签(tag)的使用上,第一标签最为重要,我曾试着改了几次自己文章的第一标签,结果发现第一标签无法更改。主要针对老外的翻译文章第一标签最好选择与文章内容有关的tag,而不是cn,好在这已经改了过来。

三、如能有好的英文文章,翻译成汉语在 @cn-reader上发表,既能让中文社区的我们看到汉语译文,也能读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同时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当然,这涉及到著作权问题,相信大伟老师正在策划此事。

四、 @herlife 的“全球翻译计划/我来了”和 @icedream的“翻译大家庭/前来报到”,两位美女的文章有图有文,让我们读到了清新文章,又一睹芳容,见到了庐山真面目。我想,在每篇翻译文章的后面附上作者和译者的简短介绍,配上倩影靓照,岂不是更能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呢?

五、可否将国内刊物上优秀的汉语文章,在解决版权问题后,由翻译组翻译,然后在 @cn-reader上发表呢?因为翻译文章的中文已在Steemit上发表过,中文社区成员对文章都似曾相识,而对英文恐怕大部分无法细细阅读。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设想,浅显或不当,敬请指正。无论如何,我都会抱着一颗热情而真诚的心,为大伟老师倡导的“全球翻译计划”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的文学走向世界,让世界文学走向我们。

mmexport1508504772710.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全球翻译计划”的一点设想 Some Ideas Concerning the “Global Translation Program”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