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生活工作的地方不过是个四线城市,乘坐上公交车从城西到城东,道路顺畅之时,也不过是一个小时的时间。当然如若拥堵,就另当别论了。曾经有一次,我一大早乘出租车从我居住的城西到城东,去赶赴江苏的车辆,用了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你说这城市有多大?有多繁华?
乘坐公交车,东张西望一下,就能知道即将到哪个站点,而且公交车都是自动报站名的,即使你闭目养神,听到熟悉的声音也能知道自己的位置吧。
可最近一段时间,乘坐公交车却不是那样轻松了。
一、明明是到了“附属医院”一站,为何报的却是“公路广告公司”的站名?站牌就立在医院的门口,况且这个站名自通公交车以来,就一直未曾改变过。为何一下子就变了?这样一来,像我这样有点知识有点头脑的人,都不免四处张望,确认一下是否坐过了站还是未到站。再想想那些外地人,想想那些来医院看望病人或看病的农民同胞,还有那些奔波于家庭和医院之间的、上了年纪的城市里的老人,如还等着“附属医院到了”的甜美声音的报站,他们又该等到何时?
二、我坐的另一辆公交车经过中医医院,门口就有站牌,无需报站提示,我就准备下车,可报的竟是“岱庙办事处”的站名。我一脸惘然,以为下错了站,可医院明明就在眼前,哪里有办事处的影子?下了车,往对面眺望,努力睁大眼睛,还是看不清楚。求救于路人,才知岱庙办事处迁至了对面。可这“中医医院”的站名一直沿用,也为广大市民熟知,为何突然间就变了?
三、还有一次,我要去市中心的中百大厦转转,只能在“华侨大厦”站下车。可这酒店也不争气,几易其主、几易其名,可就是红火不起来,名字改来改去,连公交公司也不用其作为站名了。最后,只好将站牌边上的石桥“下河桥”拿来一用了,也算是就地取材、求真务实。
再后来好似一夜之间,这小小的城市竟遍地开花了许多银行机构,如济宁银行、天津银行、沪农商银行、兴业银行、青岛银行等等。银行多的让人目不暇接,真不知这小城市里有多少业务需要这么多的银行来办理。
我照例在“下河桥”站下车,可一听报的竟是“青岛银行”的站名。青岛银行在哪里?抬望眼,无处寻觅;猛回头,却在对面后退200米处。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我自我剖析,算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总觉得事实就是这样。
“公路广告公司”是一家以盈利为目的公司,不差钱,或者说,为了提升知晓度知名度,不惜花重金,有钱能使鬼推磨吗。如有人投怀送抱,主动送钱上门来,公交公司自然是求之不得。
“岱庙办事处”也是一个财力雄厚的办事处,富得流油,更不差钱,为了便于那些来办事处缴费交税的人,实现创收,办事处也会绞尽脑汁的。
“青岛银行”本来就是存钱放钱的地方,满眼里都是钱啊。更不会惜的花钱扩大知名度,岂不是方便了自己,也做了广告。
如有足够的投入,公交公司恐怕连“天安门广场”这样的站名也敢改,也敢报了。
想一想那些名人明星们做的广告,只要给足了钱,什么“做男人挺好、做女人挺好、酒好喝不上头、鞋穿着舒服脚不臭……”什么样的广告都敢做,闷着良心什么样的假话都敢说。广告商和名人都有着同样的需求,那就是金钱。
如果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一切都向钱看,一切以钱为价值标准和努力的方向,那这个社会就会很危险。
待到抛却了金钱利益,一切为民着想,为民谋利,这才是一个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从公交站名说起 Talking from Bus Stop N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