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的酒文化︱月旦评 The Wine Culture of Shandong People

山东人的酒文化︱月旦评 The Wine Culture of Shandong People

mmexport1508504729239.jpg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几千年来,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姜尚、孔 子、 墨 子、 孟 子、 庄 子、孙 武、诸葛亮、王羲之、李清照、辛弃疾、戚继光、焦裕禄、孔繁森、梁山好汉等等。受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山东给人的印象就是尚礼、厚重、朴实、坦诚、憨直。

“父母在不远游”,使山东人有了顾家的观念和责任担当,同时,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山东人的守旧传统思想。按南方人委婉的说法,就是山东人的思想观念解放还有很大的空间。

这一传统思想的另一体现,就是对酒文化的厚爱、执迷不悟和乐此不彼。

许是没有其它营生可做,总是有大把无事可干的时间,如何打发、消磨,除了站大街闲聊、吹牛外,自然就是吃吃喝喝了。

光吃喝还不够,时间不够长,氛围不够浓厚,场面不够热烈,总得弄出点讲究来,才足以显示出场合的隆重和主人的热情。

首先是酒场座次上的排序,就如那梁山好汉排坐交椅一般。八仙桌,左为上,右次之,先左后右,与尊者斜对者为最轻者,俗称为“把席口”,一般为上菜的地方。

菜也有讲究,几菜几汤,几荤几素,鸡、鱼、肉丸子何时上桌,都有着讲究。

排好了座次,摆好了菜肴,接下来就是最讲究、最繁琐、最让外地人头疼的酒文化了。

我小时常用的那种喝酒用的小酒盅,现在已退出了酒文化的舞台,三个小酒盅的酒量大约等于一两酒。一开始至少要共同喝12个酒,这叫“喝一年”,一年有12个月吗。然后,互相找酒,晚辈还要给长者,下级给上级敬酒。敬酒一般点到为止,只求数量不求酒量,表示出那个尊敬的意思就够了。我喝干,你随意,方显尊重、大度、豪爽。而要互相找酒就大不一样了,那有点煮酒论英雄的感觉。一个酒不够,怎么也要加深一下印象,再喝一个,有的地方叫“走一个”。一圈下来,又是一年的酒量了。这样,加上一开始的一年的酒量,就已经喝了8两的酒了,一般人也就到了极限,快撑不住了。

此时,如觉得还不够尽兴,那还可以划拳和猜火柴棒,输者喝酒。烟雾缭绕、熏人酒气、划拳声、起哄声、吆喝声、附和声,应有尽有,不大战几个小时不会罢休。

借着酒胆和醉意,平日藏在心里的话,也开始发泄出来。伤心者有之,苦笑者有之,一言不合大打出手者也有之。人间之真实百态,淋漓尽致。黄酒能使白娘子现了原形,这白酒也能使人露出了本来面目。

最后,在东倒西歪、跌跌撞撞、相互搀扶、拉拉扯扯、吆五喝六的不服声中,散了酒场。

曾有广东的客商来山东某地投资,这本来是好事。广东方面的董事长来山东面谈,敲定最后的投资事宜。地方政府为表示热情,尽地主之谊,搞了隆重的接待。

饭桌上,地方领导开始讲话,略备水酒以表寸心,为不耽误商议投资之大事,今天就只喝三杯。只见领导端起酒杯一干而净,那一杯大约有二两半酒。客人面面相觑,推三推四,架不住主人盛情。三杯下肚,直接醉倒,三天才醒过神来。本来来谈大事,却醉了三天,一事无成。

最后,客商再也不敢来山东:山东人喝酒不要命啊。

比之山东更厉害的,还有河南。有客商从河南归来,更是感慨。你若喝了第一杯,再推说不胜酒力不能再喝了,主人方会一直给你端着酒杯,甚至会跪下,直到你喝了为止。一条鱼端上桌来,头三尾四,腹五背六,喝吧。意思是说,鱼的头部、尾部、腹部、背部冲着谁,谁就要喝相应杯数的酒。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这些俗语套话在有些地方还大放光彩。条条框框,繁琐无用的讲究,劳民伤财,费时费力,思想落后,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束缚和障碍。

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开始追求健康、美满的幸福生活。相信,山东人的观念也会与时俱进,山东人的酒文化也会朝着更加健康、理性、务实的方向迈进。

timg (4).jpg

timg.jpg

timg (2).jpg

timg (3).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山东人的酒文化︱月旦评 The Wine Culture of Shandong People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