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愚公,面太行、王屋山而居,出入之迂也。愚公便开始率家人移山,他的观点就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是我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学到的内容,心中有宏大理想,而又为之不懈努力,我觉得愚公是了不起的,他立志把一座山移走。
而在泰山的盘山道上,却有着这样的一代代人,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却是把山挑起来的民族精神,这就是泰山“挑山工”。自古以来,就有轿夫、车夫、纤夫、挑夫,但唯有泰山这里不叫“挑夫”,而叫“挑山工”。
“挑山工”成了泰山上的一道风景,他们挑着百斤重的货物,要走7公里的山路,每天从山脚的红门到中天门,再到南天门,直至最高处的玉皇顶。烈日暴晒,扁担压磨,肩膀变得又黑又硬。
从古至今,泰山上的所有建筑、石碑、山上居住者的货物、生活用品,全都是挑山工一担一担挑上去的。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泰山开始兴建现代化设施,砖石、砂土、水泥都得由挑山工挑上山,钢筋、大块的建材要由十几个、几十个人往上抬,一个索道设备曾需要上百人一块抬上山。
从山脚到山顶,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提升,尤其是到了十八盘,更是险峻陡峭。单单空着手爬到山顶,对一个人也是极大的考验,我曾接受过这样的考验,爬到山顶时已是筋疲力尽,如一滩泥了。
挑着百斤的重量,即使走在平路上,走很远的路程,一般人也是难以做到的,何况是负重渐渐上升,把自己把重物提升到海拔1500米以上呢!我感到了泰山挑山工的伟大,也感到了他们的神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信念坚定
信念是指一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了坚定的信念,就能精神振奋、克服困难。泰山挑山工之所以能够坚定不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走,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必须到达山顶。目标就是山顶,只有信念坚定、心无旁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路边的行人、花草、美景,可以说,已不在挑山工的视野了。在他们的心中和视野里,只有远处的山顶。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便足以杀人。可见,信念有多么重要。
二、有韧劲和耐力
有了目标,剩下的就是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地向前努力了,可这需要韧劲和耐力。担百斤重量,远距离爬山,仅仅有力气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只有一股子劲,一时的情绪高涨、精神抖擞,不会支撑走到多远的路程。这就需要有韧劲和耐力,需要有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稳稳地前行。“挑山”就是长征,泰山挑山工咬定目标不放松,不冒进不落后,均匀发力,就是凭着韧劲和耐力坚持到了终点。
行百里者半九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走走停停,没有恒心、毅力,是不会实现目标的。
三、会干巧干
有力气,还会干、巧干,不蛮干,这也是挑山工能够坚持到底的一个关键吧。
首先是气不散,挑山工一路前行,几乎不说话,因为一说话气就散了。气散,力就聚不到一块了。
二是保持身体及重物的平衡。走在高低不平已被磨得滑溜溜的石阶上,尤其是在陡峭的十八盘上,能够稳稳前行,是需要一番技巧的。这技巧非一朝一日之功,而是长年累月地靠摸打滚爬摸索积累下来的,是靠实践一步步走出来的。
三是把握好时机,知道在哪里用力在哪里歇息。一张一弛,有紧有松,才能把握好全局。在不该休息的时间地点休息,贪图一时的安逸,就会影响后面的路程,很容易前功尽弃。
挑山,看似简单易学,实则复杂艰难,而挑山工就是山的形象,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联系到自己的工作,也应发扬挑山工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持不懈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创新方式方法,勇挑重担,为全区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敢把大山挑肩上 To Carry the Heavy Load on Both Shou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