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可以生花,可妙笔生金却是我在Steem上学到的,想不到一支妙笔竟有此神功。可若想获此妙笔却并非易事,跋山涉水,历经艰险,说不定还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呢。
回顾自己走过的求学之路,虽说不上坎坷,却也充满了波折。对文学的好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浓厚兴趣,让自己从兴奋、浮躁中走出来,慢慢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
五十知天命,年过半百之时,方才看出这妙笔的些许端倪来。
第一阶段:梦想有支马良神笔
上小学时写的作文,也没感觉到费多少脑筋。那时,文革刚刚结束,一切百废待兴,而这写作文也似挣脱了束缚好久的缰绳,可以高歌猛进,可以振臂高呼,可以实施拿来主义……
写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有时,一边写,一边数字数,看看离要求还有多远。至于内容无关紧要,只要凑够字数就行了。
而到了初中就不能这样做了,老师也严格要求起来,有时会每周布置一篇命题作文。此时的我为此苦恼不已,呆呆地坐在院子里,抓耳挠腮,竟不知写些什么,或者写了两三行便没了下文。
我有个姑父是小学的教师,最高兴的事是姑父来我家走亲戚,来看望爷爷奶奶。我便缠着姑父替我写作文,我省心省力,写得好,说不定还要受到老师的夸奖呢。可母亲总是阻止我,况且姑父一年里才来几次,终归还是指望不上。
大约是在小学里的时候,学到了《神笔马良》的课文,马良得到了一支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那时的自己思想单纯,也许是幼小的缘故,梦想着自己也有这么一支神笔,不画车画房,就用来写作文。可终归明白,这不过是一个童话故事,而自己的梦想也不过是黄粱美梦罢了。
第二阶段:大家之作不过尔尔
我还是丢掉了幻想,回到了现实中,捧起大家之作阅读起来。
走进作家的作品中,浅薄的自己总觉得那些文章平淡无奇,没有华丽辞藻,没有豪言壮语,甚至还有些絮絮叨叨,故作高雅之状。
“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这不是大实话吗?“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为什么不直接写有两株枣树呢?这不是故弄玄虚,白费笔墨吗?鲁迅先生的文章晦涩难懂,竟不知其所云,好似在说些与主题无关紧要的东西,又似在影射着某些东西。还有赵树理的文章,简直是在记录着那些土得掉渣的老百姓的一言一行。大家之作,不过尔尔。
幼稚肤浅的自己竟将这优秀之作视作平淡无奇了,不知静水流深的道理,更不能理解平凡普通、平静淡然下面藏着的汹涌波涛。
随着阅读的增加,随着理解的深入,更是随着阅历的增多,才知这平淡作品下面蕴含着的深刻意义。
第三阶段:知耻而后勇
知耻而近乎勇,知道不足才能想法弥补,奋起赶上。只有大量阅读,看看作家前辈们是如何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他们是从何处着手,从哪一个方面来看待问题的。然后就是自己多观察、勤思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观察着世界里的一切,动物、植物、风景,还有风景里的人;思考人生,感悟生活,去捕捉那些闪光的东西。
作家赵树理的口袋里就时时装着一个小本子,一支笔。灵感突现,他就会奋笔疾书,记录下来,回去再整理。碰到农村里吵架的妇女,他也要在一边细细地看,认真地记下他们的言行。为了记得更多更详细一些,他还制止劝架的人们,让那两个妇女多吵一会。
自己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灵感就是这样,来时不打招呼,去时也是眨眼不见。
上中专时,我就在宿舍里还有教室里,准备了两个塑封的笔记本,摘抄那些美丽的文章和句子,随时记下脑袋里一闪而过的构思、场景……
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在家里在办公室里都有着这样的本子,只不过在床头多了一沓子纸和一支笔。进入梦乡之前,静静地躺在床上,这是构思文章的最佳时机。借着窗外微弱的光线,或是手机屏幕的光亮,实在不行就打开台灯,然后草草写下脑袋中一闪而过的东西。有时想着想着却不想进入了梦乡,第二天却怎么也记忆不起来了,只落了个悔之晚矣。
几十年的滚打摸爬,人生波折,倒是有了可以拿来写作的材料了。亲人的点滴,身边的人和事,就连天上的月亮和树梢上的知了,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感慨感悟,都汇集到我的这支笔头上。日久天长,坚持不懈,它会变成一支妙笔,你不能说没有这样的可能。我好似看见那妙笔的尾巴了,才露出一点点,一点点……
多读勤读,常写常练,努力捕捉呈现那些闪光的东西。闪光的,如火星,虽微弱却给人希望和勇气;如晶莹的泪水,饱含忏悔和痛苦,却让人改过自新,重头再来。
这就是妙笔的魅力,妙笔生花,妙笔生金。
注:图片来自网络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生花,生金,妙笔何处寻? Where Is the Magic 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