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拼爹时代  A New Age of Competition of  Family Background

新拼爹时代 A New Age of Competition of Family Background

每一个牛哄哄的儿子背后,都有一个给他撑腰的爹,而给他这个爹撑腰的,不是权力就是金钱。这是对旧拼爹时代最尖锐最击中要害的抨击,赤裸裸地把这些人的爹拿到火辣辣的太阳下面,慢慢煎熬,又让人一览无余。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大放光芒,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里,那时人们的思想上几乎实现了共产主义。一切大公无私,找不到半点不正之风的影子,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走后门,找关系,拼一拼老爹?

进入八十年代,我也成了懵懂少年,正赶上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权力、金钱粉墨登场,开始上演着一场场荒唐的游戏和悲剧,而这些荒唐闹剧的导演就是这些有权有势的爹。

正如标题英文翻译的那样,不只是仅仅拼爹,而是拼的家庭、社会背景,只不过拿爹来作为代表了。

我上中专时,有一位比我低两级的老乡,他就直言不讳,他来上这所纺织学校的目的就是毕业后去市技术监督局,而后来也证实了他没有说谎。他之所以能够如愿以偿,是因为他有个叔叔在市政府。而我们这些农村来的孩子,尽管学习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的,也只能去了企业,再后来就是企业也倒闭了。

我在企业工作时,更是亲眼目睹了这种拼爹的百态万象。厂领导、中层干部的太太们、公子们、小姐们,都在办公大楼办公,次之在车间实验室工作,唯有那些无依无靠从农村来的女孩子,在车间里干着繁重的工作,而且还经常加班加点。我的妻子就曾是这样的一名女工。

企业里这种现象,尽管也不罕见,但还不至于泛滥和露骨得遍地皆是,令人生厌。后来,我考入了政府机关,算是漏网之鱼,侥幸之侥幸了。

整个局里几乎全是官二代、富二代,他们也不用考试,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了一名机关工作者。而且,以后无论干得好孬,无论人品如何,照样再通过其爹的神威和久远的影响力得到提拔、升迁。

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是旧拼爹时代里最好的标签。之所以称之为旧拼爹时代,是因为拼的只是爹的金钱和权力。而后来出现的新拼爹时代,拼的不只是权势,更是家庭的教育氛围、学习环境和言传身教。

有媒体采访了今年全国各地68个高考状元,发现状元多集中在省会或次省会的名校,来自于家教极好,家境殷实,有素质教养的家庭,而只有不到5%的孩子来自农村。

这使我想起了几年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说北大清华里的农村孩子明显地越来越少了。

那些穷人家的孩子,能够填饱肚子,能够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就已经心满意足了。他们或许还有父母、爷爷奶奶要照顾,还有弟弟妹妹要帮助,还有地里的农活等等。考个好成绩,是他们唯一的梦想,没有精力更没有财力去研究学习课外的东西,那些对人生成长有着未来影响的各种活动、经历……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人家一出生就在罗马。人生刚刚开始,就已经分出了输赢。只有极少数的农村孩子,凭着自己的天分,走进了名校,可这样的例子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穷人的孩子在进入大学后,败在了拼爹上?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上海海事学院的杨元元,还有大学里因为论文没能被导师通过而不惜跳楼者。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新拼爹时代,拼的是家境和素质教养。可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穷人永远都难以赶上富人。说到底,新拼爹时代不过是比旧拼爹时代文明进步了一点,并没有质的改变。我倒有点担心阶层固化的加剧了,难道真的应验那位专家或者教授的言论:农村孩子不要上大学,应去上职业技术之类的学校。如此往复,好者更好,差者更差,差别越来越大。

我们无力改变这种事实,能够做到的就是自我努力奋斗,也能给孩子将来的拼爹增加些分量。

我合上眼睛,静静地坐着,心有不甘。去年的那位河北女孩家庭极其困难,生活非常艰难,她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意志,考入了清华。为此,她编写了那篇催人泪下的《感谢贫穷》,受到广为关注。

在这个新拼爹时代里,还会有谁能够心甘情愿、能够底气十足、能够毫无自卑地感谢贫穷呢?

有了大师,才有了大学名校。真正的名校应该是开放的,她张开双手拥抱着那些孜孜以求的学子,给每一个人以均等的机会,无论穷人还是富人。

来自于WhereIn Android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新拼爹时代 A New Age of Competition of Family Background’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