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学生喜欢扶老人过马路谈起 Talking about How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ike to Help the Elderly Cross the Road

由小学生喜欢扶老人过马路谈起 Talking about How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ike to Help the Elderly Cross the Road

我的小学时代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印象最深的是,做好事是要受到老师们的夸奖的,就连受到帮助的老大爷老大娘开口也是“你们真是毛主席的好孩子啊”。这句赞誉之词,好长一段时间频繁出现在我们的作文中。

小学生做好事也要费脑筋的,那么多同学都争着去做,哪会有那么多的好事要做?孩子们挖空心思,想方设法,除了为孤寡老人打扫院子以外,最常见的就是扶老人过马路了,这也是最容易做到的。

可为何孩子们喜欢做类似于扶老人过马路的好事呢?我想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真正善良,发自内心,为老人服务,排忧解难,但这毕竟是少数。二是学校或者老师把做好事定为衡量好学生的标准,是否做过好事,做过几次好事,在老师那里就成了好学生评判的标准,甚至由此老师也可以一票否决。

老师或学校的评判标准,就是定目标定任务。为了获取好学生的称号,得到老师的赞誉以及同学们的认可和羡慕,人人争着去做好事,甚至把学习和功课放到一边。更甚的是,没有困难可以创造困难,没有好事就不可以创造好事去做吗?

这正应了相声中讲的笑话,老太太要回到马路对过的家中去,可待走过马路就有小学生搀扶着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了。小学生们在做好事,只要扶着老太太过马路就是做好事,而至于老太太是否需要,是否南辕北辙,是否适得其反,就不是这些小学生们要关心的事情了。

倘若那个年代有手机,定会把自己做好事的过程来个自拍,或者请同学或者路人帮忙拍照留作证据的。可惜,那个年代只能让同学作证,让被帮助者作证,让老师知晓了。

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要的过程和形式,而不管做事的本质。比如,创建卫生城、文明城,全民皆兵,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为了证明单位人员到岗到位参与创城,到所分配的社区督导、服务,要求每天都要报送到社区服务的照片。所以,就上传捡烟头、捡垃圾的照片,若实在找不出可以作秀的内容了,就会把原本盖得好好的垃圾桶盖掀开再盖上,以便为拍照取个作秀的动作。为何会这样?因为考核的标准要求如此,要的是数据和图片,而不是问题的实质。

再比如扶贫,考核的是对贫困户情况的知晓程度,表格项目的完善情况,填写的内容是否达标等。甚至将贫困户情况表格中的“关系”一栏,填写为“夫妻”也被视为不规范,并要求全部改为“配偶”。至于贫困户如何脱贫,是否真正脱贫,并不关注。

到贫困户报到、走访的次数也作为衡量的标准,每次去都要留痕,拍与贫困户在一起的照片发到工作群。致使贫困户应付疲惫,苦恼不堪,出现“各位领导,本人已脱贫,请勿再扰”的笑谈。

歪曲变异的形式样子,都是受到压力而变形的,如挥舞着“一票否决”的大棒,不分青红皂白,不问客观实际,只要达不到标准要求就一棍子打死。

如果不抛弃唯政绩观,不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初心,“扶老人过马路而老人回不到家里”的闹剧以及“本人已脱贫,请勿再扰”的笑话还将重演。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由小学生喜欢扶老人过马路谈起 Talking about How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ike to Help the Elderly Cross the Road’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