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除了党委、政府下面所有的部门外,还包括各种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一般享有财政拨款。当然,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职工的收益是建立在企业利润之上的。机关事业单位自是旱涝保收,并且工作压力不大、相对清闲,加之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福利待遇等,便成了很多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削尖了脑袋,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挤进机关事业单位里来,竟成了一件可以炫耀和自豪的事情了。
目睹机关事业单位之怪现状,只是腹诽得很,最初以为只是个别现象,不具有代表性;渐渐才知早已是不公开的事实了,只不过谁也不愿把那层窗户纸捅破,更没有人认真去思考一下,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了。
我只不过是举上几例现象,目的还是要找出这现象后面的本质来,也只能摇旗呐喊几声,为彻底改变这种现状的变革的设想和努力。
一、受到批评最多的,往往是干得最好的
按理说,谁最兢兢业业,谁付出的最多,理应受到表扬和提拔才是。可结果往往并非这样,干得多自然就会出错多,不干事的人自然也就不会出错。机关事业单位里的人大多都有着一定的背景和关系,而他(她)在单位里的地位与他(她)的那种关系和背景是成正比的。所以,我没看到这其中有一些人什么也不干,也无多大的能力,人家照样活得滋润,活得潇洒,甚至随心所欲。
为何?人家有关系,单位里的领导对其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倘若人家背后的那层关系比本单位领导的级别还要高,还要牛气,恐怕领导也要让其三分了。而那些兢兢业业干事的人,往往是没有任何背景的人,为了在单位里能够立足,唯一的办法就是实干、苦干,别无选择,而一旦出了错,领导为了杀一儆百,为了杀鸡给猴看,实属无奈,只能拿这些实干的人开刀。觉得委屈,觉得是替罪羊,可又有什么办法呢?为了生存,为了家人,只能忍气吞声。
二、得到提拔重用的,往往不是最优秀的
学而优则仕,可能只是一句设想。无论书面还是口头上,我们都是这样强调的,有为才有位。可优秀的人始终在那里优秀着,很多并不看好的黑马常常脱颖而出,让人大跌眼球,也很出乎意外。
我认识某开发区的一位局长,正科级,既有工作能力,为人也公道正直,每次组织部来测评拟提拔重用的人选时,他都是民主测评第一。可每次测评结束,待到集中时,最终提拔的人员便是花落他家了。后来开发区领导找其谈话,面露难色,深感愧疚:我只带你干得好,人也好,应该提拔了;可在这关键时刻,xxx 领导的秘书来电话,言外之意要提拔xx 了。我也无奈,也不能违背领导的意思,只能委屈你了,你先让一让。下次吧。可第二年,历史还是在重演,不变的还是这位局长测评第一,改变的是另外的领导要求提拔另一个xxx 了。
让来让去,这位局长最后超了年限,最终提前离岗而去。
还有每年年终的测评,民主测评为优秀的,未必到领导那里集中时还是优秀,甚至人人都不知最后报上去的优秀人员到底是谁。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必须排好队,一个个来,这是领导们在谈到提拔重用时常说的话,可至于如何排队,谁先谁后,那就不得而知了,也不能用常理来推断。讲大局,看风格,讲奉献,只把你说的无言以对,而若你愤愤不平,吃亏的最终还是你自己。
我实在不愿再继续举例子来,大的方面讲,这两条就足矣。为何这种奇怪的现象一直存在呢?气象万千,都是源于本质。毋庸讳言,机关事业单位绝大多数都是靠关系和背景的,很多人并无真才实学,也无良好道德思想品质。他们混进革命的队伍中来,不过是混碗饭吃,逍遥过日子,甚至有百害而无一利。领导们投鼠忌器,也不敢对其动真格的。
另一方面,某些领导们整日的工作就是为自己的子女、亲人以及各种关系,说情走关系,大开便利之门,任人唯亲。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败坏了风气,也影响了他人。
彻底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严格刹住不正之风,严把机关事业单位入口关,来一场大的变革;要公开、公平、公正地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人选进来。同时,在选拔重用人选时,要破除任人唯亲的恶习,严厉监督,对违反者严厉惩处,把那些有能力有担当有责任、真正为民着想的老实人重用起来。
不动摇陋习的根基,不打破谁的饭碗,不让谁出出汗、红红脸,不让谁丢了乌纱帽,改革就很难有大的效果。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目睹机关事业单位之怪现状 Witnessing the Strange Status of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Public Institu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