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居住的房子是2009年交付使用的,然后经过简单装修后,就隔三差五来这里住下,真有点像来此度假旅游。直到2013年女儿上大学去了上海,我们才算正式搬到了这里来。
说是旅游地,一点也不过分。这里三面环山,中间有一座小水库,山环水抱的风水宝地。唯一没有山相环的东面,现在是一所高校,应该是高校也看中了这里优美的环境。
来这里度过的第一个晚上印象特别深刻,正赶上一场大雨过后,夜里出奇地静,只有齐鸣的蛙声,早上是被不知名的鸟儿鸣叫声吵醒的。童年里的蛙叫声不想又在这里出现了,还有那周边的宁静,好似自己来到了桃花源,过上了神仙般的生活。
居住的小区与一个小村庄紧紧连着,没有围墙的小区倒也出入自由自在,我们的这栋楼房在小区的最前面,与小村庄最近,那楼房的墙角与村民的房子只有几米远的距离了。
我们时常到村子里转转,看一看那里的环境和村民的生活,如此仙境般的地方,是不是也住着神秘的仙人?
村庄不大,有160余户,大约有420人。村庄建在一个小山岭上,低矮的房屋随坡而建,没有次序。村内只有一条宽的土路,弯弯曲曲,通向村民家的小路更是崎岖不平的小道,却是曲径通幽。偶有鸡犬相闻,家门口、道路边,有老人在那里乘凉,面目和善,微笑着与我们点头打着招呼。
妻子曾在附近的荒地上种点蔬菜,也因此与村里的一位老太太相识,老人腿脚不便,拄着一根木棍。有一天,门铃响起,是这位老太太给我们背来了一大塑料编织袋的白菜,说是自家种的。妻子也和我有同样的感受:这里的村民就是朴实、善良。
后来才知,这个现在称作岩庄的村子,此前叫阎家庄,因为我曾在楼前的空地上见到过写有“阎家庄”的一块石碑。这个村子最初的名字,应该是叫做赵家林的,不知为何改成了阎家庄。这个村应大多是王姓人,而何来的阎家庄?我至今没有搞明白。
能够称之为林的墓葬,应是属于具有较高等级地位的人了。赵家林,顾名思义,应是一位赵姓的大人物的墓地了。果不其然,村子西边相邻的山上就曾是赵国麟的墓地所在。赵国麟(1673年-1751年)为清泰安人,康熙年间进士,历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后人尊称为“阁老”。据说,曾任过康熙的老师。可惜,文革期间,墓被扒,碑被炸。
这个村庄的先人应是为赵国麟守墓的人家,故此才有赵家林一说。最初守墓的可能是一个人或者一家人,经过近300年的繁衍生息,最后形成了一个村落。
守墓人有着一种特殊的使命,所以最讲究“诚信”二字,这一祖训也就被一代代后人所继承。村民和善,民风淳朴,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相处,只闻鸡犬声,未听吵架声。这是我对这个村子一直以来的印象。
如今,赵国麟墓地所在的赵家林山已被夷为平地,上面建起了高高的楼房,那是碧桂园的高档住宅小区。岩庄村昔日破落的土房子也变成了整齐漂亮的居民小区。另外,村里还为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再补贴500元,除了国家每月给予的120元以外,这个村子里的老人每月就有620元的收入,老两口每月就有1240元的收入了。钱虽不算多,可在一个三四线城市,对一个农村家庭,这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诚信为本,忠厚传家,这是岩庄村民——一群守墓人后裔,过上美满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守墓人的后裔 Descendants of Graveyard Kee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