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7年7月31日加入到Steemit中来的,粗略算来,至今已有近20个月的时间了。我把在Steemit上发表的文章保存下来,同时发布到“百度文库”上,也收获了上万的财富值。从保存的四个文件夹来看,我已在Steemit上发表了近700篇文章。这些文章的素材来自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再加以整理就变成了我的文字材料。
我上小学时特别害怕写作文,把肠子搜刮几遍了,也找不到可用的材料。用词不过是“年过半百,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老大爷”、“你们真是毛主席的好孩子啊”、“在一个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等等,所用的素材千篇一律,大都是扶老大娘过马路、老师冒雪到学生家里补课、走过老师窗前看到老师批改作业时疲惫的身影云云。就那几个样本,几个典型的例子,被同学们嚼来嚼去,还有什么味道吗?
许是那时候的人比较简单,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几乎还没有走进人们的生活,那时候能够有一本小人书就是可以炫耀的资本了。就像井底之蛙,何谈想过外面的世界。
上了中学,正是全面改革开放的年代,新思想新面貌,也让我接触到新的东西,有了新的想法。
那印有各种插图的塑料皮笔记本让我爱不释手,我便开始学着别人的样子记起了日记来,可那也不过是流水账式地记录着自己一天的学习和生活。直到我上了中专,看的书多了,我便开始摘抄那些美妙的句子和文章;接触的人和事也多了,也便开始有了自己的思维和看法,掏心掏肺,毫不保留地倾倒给了那一本本日记。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发现自己真真喜欢上了写作。我的那篇《月光下的回忆》,获得了校园征文乙组一等奖,奖品是一个厚厚的塑料皮日记本,还有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那本日记本更增加了我写作的兴趣和爱好。
有一天,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作家赵树理的一篇访谈,使我顿开茅塞,也使我开始更多地思考人生、细细地观察生活中的一切,包括那一草一木、飘落的叶子、水中荡起的涟漪,还有身边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
“如果你遇到一个人,让你非常生气,然后你逢人就讲,不吐不快,那就到了非写不可的地步了。”
文以情动人,要有真情实感,要有东西可写。从何处着手,要写什么东西,首先要在心中有个大概或者框框。把基础的框架打好了,就需要往上添加血肉,否则干巴巴的骨架子勾不起人的食欲,要有血有肉,要变得丰满,人们才会有兴趣读下去,才能感动人。
我的很多文章素材来于自己的直接经验,那就是自己经历过的生活,再加上自己的感悟。但总归阅历浅薄,思维有局限,慢慢就把自己的东西掏空了。
不断阅读书籍,从生活中捕捉那些感人的故事,就有了我的间接经验,这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鲁迅、巴金、余光中、梁实秋等众多名家的作品,还有《读者》、《青年文摘》、《特别关注》、《萌芽》等,甚至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4册)中的中文原文也成了我学习的材料。
在我不断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渐渐感受到中西文化的差别,也就有了我那几篇关于文化比较的文章。非常感谢@robertyan兄弟,多次留言鼓励,并推荐我看一下《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一书,看书名就知道书的质量,我一定拜读。
创作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别人无意中说的一句话,讲的一个故事,都能成为我写作的素材。我也更加感受到,善于观察,认真倾听,静心思考,用心感悟,就能发现生活中那些触动你心灵的东西,也正是它们,让你的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做一个有心人,做一个勤于思考的人,做一个特立独行,悠闲漫步于繁杂世界之人。
http://img2.ph.126.net/9yW7M16_T61uFd_jW99faQ==/1564156445581530512.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问君哪得清如许 Why is the Water So Clear in the Dy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