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孔子周游列国,屡屡碰壁,很担心他的学说始终不被认可,遂吐个槽:“要是这路走不通,咱就坐木筏子漂洋过海,另找行得通的地方。”
《说文》曰:“浮,氾也。从水孚声。缚牟切。”
从字义上来看,氾、汎现在都简化为“泛”字,但其意义似乎有着微妙的差别。
前者有《氾胜之书》,是一个氾水人写的农书。“氾”常训作“滥”,也就是“泛滥”一词的来源。形容水本身。后者就很常见了,“汎彼柏舟,亦汎其流”,是漂流、浮动的意思。形容在水上、水里的东西。
现在看来,“浮”字明明是用了“汎”的意思。这部分的是由于古代没有一个“普通话标准”,同一个字异体迭出,有些时候作者不知道某种写法,又忽略了意义上可能存在的差异,便常常写出“通假字”来。反过来讲,也可能氾、汎本来没有意义差别,是后人在传抄过程中有意识地区分了它的用法。无论如何,最后两个字真是相爱相杀,同归于尽,都变成“泛”了。
“浮”字便是“泛舟”而不是“泛滥”。
从读音上看,“浮”的读音是“缚牟切”,用缚的声母f和牟的韵母óu相拼,应该接近fóu。但还有一个问题,牟的韵母真的是óu吗?于是查“牟”字,好吧!《说文》:“牟,莫浮切”,这不是循环定义嘛,反切法最大的弊病正在于此。
好在我们还有韵书,“浮”字和“尤、秋、头、舟、牛、侯”等等在一块儿,看来读作fóu是没有问题啦。
“浮”很早就有相当多样的用法,虽然带着三点水旁,却经常通过隐喻往和水无关的东西里插一脚。
《礼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礼记》大约是汉代成书,这里的“浮”字是“溢出、过度”的意思。全句说,君子与其让俸禄超过自己的所能、所为,还不如少拿点、多干事儿。
后来“食”变成“事”,“人浮于事”是一个贬义词,人比事还多,不能不让人想到现代的某些情况。
《诗·小雅·角弓》有:“雨雪浮浮,见晛曰流。”讲雪花纷扬(雨读第四声,动词,下雨下雪,诗经中的“雨”字多半这么用),但见到太阳也就冰消雪融,乖乖化作流水了。“浮浮”是非常巧妙的措辞。从形象上来说,好像整个世界都是雪,在空气中漂浮、旋转,然而一旦太阳出来,就全部消散,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内涵上说,“浮浮”正与全诗所说小人的行径一致——不踏实、轻巧、肤浅、多变。
此外,古人还喜欢用“浮”字来命名。浮水、浮山、浮竹、浮石、天浮星、罗浮山、云浮城等等。
“浮”字最耳熟能详的用法,可能在以下这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林逋《山园小梅》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浮”字漫谈|三个一|月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