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電影之二

[閒聊] 電影之二

photo-manipulation-1825450_640.jpg

聊起電影,似乎可以聊個不停呢。光是電影對於(我)人生的意義,就可以好好聊聊,還不需要去聊到特定喜愛電影的情節噢。

但我並不是對於電影特別有研究那種電影迷,我其實跟大部分人一樣,看熱門院線片,看大片大明星,對於藝術電影,通常是敬而遠之。倒不是說我對於藝術類電影有意見,而是電影通常對我而言,主要是放鬆的功能,並不是用來思考人生的(至少進電影院時沒這想法,看完開始思考人生,那就是人之常情了)。

所以,其實嚴格說起來,我是一個愛聽愛看故事的人。看小說也是一種方式,只是我後來太懶,總覺得看小說好累,不像是看電影,坐在那裡,人家把東西餵給你,你只要張開眼睛就行了,哈哈,就是懶。

我從非常年輕就開始看電影(對,大約是十年前,還是其實不到?)。台灣早年有很多所謂二輪電影院,價格非常便宜,通常是一個放映廳兩片輪流放映,不清場,等於你可以一張票看兩片。我印象中,票價大概是台幣100元一張,所以,單價大概是院線片的1/6到1/7左右。

比較早的時候,還沒有DVD這種東西(對啦,十年前還沒有DVD啦,怎樣?),也沒有第四台像現在播這麼多電影。所以,二輪電影,就像是一部電影的告別式吧,基本上就是now or never,所以我常常都很關注新的二輪電影的上映動態。那時,電影的時刻表啦,哪部電影在哪個戲院放,只能在報紙的某一版找到,或是你打電話去問,什麼www,還沒有啦!(對啦,十年前還沒有網路啦,怎樣?)

當時報紙的放映資訊,是每部電影一小格,下面有個放映戲院的時間,好一點彩色,不然就是黑白。小小的方塊裡,承載多少年少飢渴的眼光,盼望著,能找到自己喜愛的電影,在二輪戲院播放。

當時年紀小,零用錢也不多,要去看一部院線片,那實在是太心疼了。後來跟一個也好電影的同學一起,開始幾乎每一兩個禮拜週末,就到一家附近的二輪戲院看片的習慣。挑哪一廳看有時頗為頭疼,因為都是兩片合搭,我們鐵定是要看兩片的,心裡計算的價格都是一片50的概念,所以如果有一片很喜歡,另一片卻很不怎麼樣,那就很痛苦了。

所幸,店家似乎很清楚它的消費者心理,通常都會是同類型的兩部搭在一起,例如愛情浪漫配愛情喜劇(然後我們當然不看這種),動畫配動畫,科幻配冒險等等。所以,我們不常面對這種抉擇的痛苦。

一次看兩片,其實是非常累人的。如果又有一片長一點,那五個小時才能看完,也不是不可能。進去一定要先吃飯,或是帶一堆零食進去吃,出來就吃飯。在一個座位坐五個小時,年輕人都會覺得累,所以等年紀大一點,也很少這麼幹了。

二輪戲院,戲院本身的品質,座位啦,放映設施等等,不會輸給一輪戲院太多。差一點是一定的,但還可以。其實,我自年輕養成看二輪的習慣開始,後來對於看院線片,還會覺得莫名其妙何必呢?(追女友例外囉)我後來自己分析了一下,給定放映設施差異不算太大,頂多90分與70分的差別,那大部分人還是看一輪戲院是為什麼呢?我的答案是:趕流行,時髦,以及能夠在談話時跟別人討論最新電影情節。所以,其實是在為時間付費,而時間,主要是出於一種同儕的渴望,一種社會化的需求。

我們看電影,純粹是為了自己娛樂,所以,樂於讓這些願意付高價的人去支持電影產業,我們搭搭便車,付一點場地費,卻有接近一樣的享受。所以,這也解釋了我們年輕時,瘋狂在週末看電影的心理狀態,賺嘛~~ ^_^

於是乎,我就這樣被好萊塢,洗腦了我的年輕歲月。什麼叫做文化輸出,什麼就做軟實力?這就是了。我對於美國,或是美國夢,美國精神的許多嚮往,後來發現,都來自於這些主要產自於製造美國夢的基地,洛杉磯的好萊塢。

即便後來長大後,知道美國有許多邪惡的一面,但那電影裡的美國精神,自由奔放的個人主義,帶一點點英雄執著,以及許多幽默,就是我心中永遠的理想美國。這種年輕時的潛移默化真的很厲害的,我一直到現在都還認為,美國無論如何墮落,它的裡面,永遠會有那美好的一塊。我不曾真正在美國生活過,沒什麼資格評論對錯(其實這種事也通常沒有對錯,只有看法),這只是我的個人體驗而已。

很久以後,我才知道台灣受到美國影響之大,其中,電影又是很大的一環。當然,全世界都受美國電影影響的,我說的是相對,以及在那久遠的年代,當網路什麼的內容管道都還不存在時,電影可是一種非常厲害的思想傳播工具(無論是否刻意)。可以說,我就是跟著美國電影文化長大的,在這地球的邊陲島嶼上。也是後來我才知道,世界上,討厭美國,嘲諷美國的人可大有人在。並不是所有地方的人,都對美國人事物買單。這就有點政治層面了,按下不表。

回頭再說一下二輪電影。

週末下午(通常最早場是11點左右才開始),看完兩片之後,重新回到人間,或許還有陽光,你會感到很刺眼。仿佛剛剛去很遠的地方旅行回來,非常疲憊,大腦也被刺激過度,整個人會非常精神萎靡,恍恍惚惚地去吃飯,才漸漸回到這現實世界的認知裡,腦中還在想著剛才電影裡的情節。看片時間過長,對於健康有點不好,或許是看二輪片最大的缺點,但人年輕,也就無所謂了。看完如果去吃飯的時候,其實也不一定會聊很多情節,似乎大家都還沉浸在剛剛的電影裡… 除非,實在是有什麼劇情太扯了,就會忍不住要說一說,抱怨一下。

後來我覺得,我看電影容易太進去,但電影終歸是電影,不是人生。常常結束時,儘管非常疲累,但我總還是會有點失落感,失落於怎麼那個世界就到這裡為止啊,就這樣了嗎?後來呢?這似乎是一種,你對於劇中人物付出感情認同了,卻在兩小時之後被告知:抱歉!Game over,請你回去吧!這一切都是假的。不過,這算是一非常潛意識的分析,我直到書寫這一刻才發現這似乎有點道理,以前倒是從沒這麼想過….

無論如何,電影,之為一種說故事的內容表現方式,是我年輕歲月的一部分,與我之為我已經無法分開了。但是後來,我又漸漸脫離了電影。一方面是,人生不會讓你一直待在這裡面(除非你做這一行工作),另一方面則是,我所感受到的,電影內涵的下降(比較精確地說是熱門電影內涵的下降,我相信還是很多好電影不熱門的,但我也沒去深究了~~)。

其實,後來感觸是,人生其實比電影還電影,在劇情方面。機器人大戰外星人這類就不算了,其實本質上,這種等級跟我兒子拿起湯瑪斯小火車跟麵包超人打架,其實是一類的,只是前者砸下重金去搞而已。電影的極限,其實在於你人生的閱歷,而這,就因人而異了~~

感覺還能繼續聊,那就先不喊結束吧!^^

architecture-3276886_640.jpg

images - pixabay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閒聊] 電影之二’

# busy, cn, movie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