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sue 17 |《文化讀癮.一週譯報》第17期:亞齊咖啡文化魅力

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sue 17 |《文化讀癮.一週譯報》第17期:亞齊咖啡文化魅力

Culture Vulture (#culturevulture) is a Steemit writing challenge initiated by @eroche. You may read here for more details and the latest update.

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 a cross-culture translation project in collaboration with @eroche and carried out by @deanliu and @ygern. We’ll pick at least one article every week and translate it to Chinese, aiming to bring cultural diversity to the #CN community. All translated articles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s from the original authors.

《文化讀癮.一週譯報》是一個翻譯行動,我們每週將至少精選一篇來自 #culturevulture 的文章,經原作者同意後翻譯成中文,以 #cn-culturevulture 標籤刊出,希望把這些有趣、多元的內容透過我們認真的篩選與精細的翻譯,帶到cn社區人面前呈現,拓展視野、豐富生活。

—-

CN區的朋友,大家好!

亞齊社群一直以來都是「Culture Vulture」徵文活動的最活躍群體,透過這一群來自東南亞「千島之國」的寫作者,我們對亞齊社會文化的認識似乎也越來越豐富了。

除了傳統與宗教方面的文化記錄,另一個亞齊作者最常提及,而且津津樂道的,就是咖啡文化了。

愛喝咖啡的人,對「曼特寧」(Mandheling)咖啡一定不會陌生,而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的亞齊,就是曼特寧咖啡的主要產區之一。

本期《文化讀癮.一週譯報》的內容來自三位不同的作者,同時以照片說故事的形式呈現了亞齊咖啡文化的不同面貌—— @maskur2840 帶我們遊覽咖啡產區迦佑高原(Gayo); @budifatria 則為我們介紹當地常見的家庭式咖啡豆烘焙工廠;最後, @taufit333 讓我們看到亞齊在地不同於歐洲或東亞地區的咖啡店文化。

今天的咖啡旅行,就讓我們從迦佑高原開始⋯⋯

—-

迦佑高原:馬來群島的咖啡故鄉

Original title: Natural coffee from aceh
Authored by @maskur2840, translated by @ygern


圖說:印尼亞齊省迦佑地區生長的咖啡果實。

各位Steemit的朋友大家好,這次要分享的是我到迦佑(Gayo)的旅程;迦佑就位於亞齊中部的Bener Meriah區。


圖說:這是勞特塔瓦爾(Lut Tawar)湖附近的景色。

這裡除了擁有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區美景,也是各種在地農作物的產地,其中聞名世界的是迦佑的咖啡種值。

咖啡園成了這個地區民眾的經濟活動,大多數迦佑人的職業就是咖啡農。這裡種植的咖啡品種有阿拉比卡(Arabica)和羅巴斯塔(Robusta),這兩個品種的咖啡豆即可以製成各種風味的咖啡。

「迦佑咖啡」是來自亞齊的馬來群島特產,百年前即開始在這裡種植。迦佑咖啡風味獨特,沒有一般咖啡所常見的苦澀味,許多外國遊客慕名而來。

迦佑高原的咖啡採用有機種植法,不使用化學農藥,因此也被稱為「綠色咖啡」,意指其生產過程對環境友善。迦佑咖啡甚至是世界最好的有機咖啡之一。


圖說:同樣位於亞齊省Bener Meriah區的Burni Telong山。

如果你想要品嚐最好的咖啡,請來到亞齊的迦佑山區,這裡有很多咖啡烘焙廠,也有無數在地風味的咖啡店。

也別忘了亞齊市,這個被喻為擁有1001家咖啡店的城市,你確實可以在這個城市的任何一個角落遇見咖啡。

(文章中所有照片以Canon DLRS 700D拍攝。)


亞齊的傳統咖啡烘焙坊

Original title: Traditional Aceh Coffee Processing
Authored by @budifatria, translated by @ygern

亞齊的特色之一,是為數眾多的咖啡店。在亞齊,市區裡的任何一個角落,或任何一個村莊,你都可能遇見一家咖啡店。每一天,店裡都坐滿了咖啡愛好者。咖啡店成了人們相聚的場所,也是一個可以免費上網的地方;想要在Steemit上發文章,更應該來到咖啡店⋯⋯ :)

你知道我們每天享用的咖啡,是怎麼來的嗎?這些照片記錄的是羅巴斯塔(Robusta)咖啡的製作過程。亞齊生產兩個不同品種的咖啡——羅巴斯塔和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都在亞齊中部的迦佑(Gayo)地區種植。

在這篇文章裡,我將呈現一些羅巴斯塔咖啡粉生產過程的記錄,這些照片拍攝自大亞齊區Meunasah Papen村的傳統家庭式工廠。這類工廠每天都在運作,把咖啡豆烘焙加工,製成咖啡粉,供應給大亞齊區和班達亞齊的咖啡店。

(照片以Canon 5D Mark III 相機和16-35 mm鏡頭拍攝。)


亞齊的咖啡店風景

Original title: Diversity at an Aceh coffee shop
Authored by @taufit333, translated by @ygern

在一家咖啡店的前院,芒果樹下,一群青少年圍坐一張兩米長的桌子。他們靠在椅背上,有些人在閒聊,有的低頭看手機。桌上擺著喝了一半的咖啡、香菸盒,以及好幾份小塊的蛋糕。

這群年輕人聚集的地方叫「Solong Premium」,是班達亞齊市Beurawe區的一家咖啡店。店裡的木桌子整齊地排列著,有的坐滿了人,有的則空著。

這個地區還有幾家較大間的咖啡店,包括Cut Nun、Cut Zen、Check Yuke,以及Romen。在Lambhuk區,咖啡攤子毗鄰相連,通常從早上營業到半夜。

咖啡店的主人Haji Nawawi(58歲)說,他的父親Haji Muhammad在1974開始投入這個行業。店名中「Solong」一字就來自當時聘請他父親的華人老闆的名字。

亞齊的咖啡文化發展跟當地的華人後代關係密切。

對這個區域的飲食文化稍有認識的人,不難發現亞齊的咖啡店所使用的濾泡技法,就跟馬六甲海峽兩岸的華人聚居地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檳城(Penang)和馬六甲(Malacca)、印尼的巴淡島(Batam)、北干巴魯(Pekanbaru)和棉蘭(Medan)等地的華人咖啡店(Kopitiam)一樣。

亞齊的咖啡店和上述那些地方的咖啡店一樣,都使用錐形濾布沖泡咖啡,這可能是早期華人帶入亞齊地區的咖啡沖泡方式。

—-


  • All translated articles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s from the original authors.
  • Part of the author’s reward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used for supporting the Culture Vulture Challenge project and the selected participating original author. The remaining author’s reward will be shared among two project collaborators.
  • Article selection for this translation series is independent of, and hence has no impact on the Culture Vulture Challenge winner selection.
  • Articles pertinent to the Chinese culture would only be considered under special circumstances, as our primary purpose is to enable people from the cn community to see beyond their usual surroundings and connect with the versatile cultures around the globe.
  • 文章發布皆已取得原作者同意。
  • 這系列文章的作者收益,部分將資助Culture Vulture Challenge項目,部份回饋給原作者;剩餘部分則由兩位合作者共享。翻譯工作主要是由 @ygern負責。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sue 17 |《文化讀癮.一週譯報》第17期:亞齊咖啡文化魅力’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