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中年囈語 (警告: 內含可能引起飢餓之文字)

我是什麼時候開始失去生活的?

這個問題,是在我發現我已經失去閱讀能力的時候,接下來問自己的問題。

我沒瞎,腦子也沒壞,既然我都還在發文寫作,你可以知道我並沒有失去認字的基本功能。

我說的是讀書的能力,或者說的準確一點,是好好讀一本書的時間,餘裕,悠閒與渴望。沒有,都沒了。

narrative-794978_1280.jpg

怎麼搞的?我雖然不能算是特別愛看書的人,但看書還算是我挺喜歡的一項活動。我還隱約記得,帶著一本書,在咖啡廳看著,消磨一下午,或是就在有陽光的一個角落(夏天請改成樹蔭),泡一杯茶,進入書中裡的大千世界 … 啊,那真是很享受的一種渡過時光的方式啊~

周末跟老婆去了一間二手書店(老婆是我這輩子見過最愛看書的人),很特別的店。曾幾何時,連二手書店這種我以為要被淘汰的商業活動,都能開成這麼簡單俐落,具有時代風格的樣子?很好,那表示看書的人還所在多有。我走在書架間,隨意地看,竟沒有任何一點拿書起來看的慾望。而這令我傷心,

原來,我已經沒有看書的能力了…

於是我開始回想,竟然想不起最後一次好好看書的時候。書房裡,滿架子的書,生活的、工作相關的,以及更多是舊時所留下的,幾乎都開始蒙塵了。當然,關於這個問題,大背景是花在電腦上的時間,大量取代了你對於書本的主要需求:旅行資訊,上網;找餐廳,上網;找養兒秘笈,上網… 但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

我思索之後,得到的結論是:因為我已經沒有生活了。沒有生活,沒有餘裕,所以沒有看書的想望。

ribblehead-viaduct-2443085_1280.jpg

此刻往前接近兩年:進入幣圈世界,更別想有生活。那是什麼?一個生活幾多聰

往前五年:孩子出世,已經忙碌的生活,得硬生生切出一大塊給他。沒關係,我愛他,勝過世界上一切。但,對,生活byebye囉,只勉強剩下家庭「生活」。跟孩子看書,那不叫看書,叫做「讓圖形刺激他視覺,隨時預防他撕壞書頁,阻止他拿筆亂畫,抱著他趕緊休息一下」~~~

往前十多前:出社會開始工作,初入職場,沒有多少悠閒時光。這事那事,這人那人,達成一個目標,就得開始下一個,大大小小目標不斷;好不容易到年終,過年了,你可知道過年是所有成年人的噩夢啊?生活?別瞎說了你,快快過來幫忙這

似乎只有追到學生時代,才能想起曾經的讀書經驗。金庸一本接一本,一套接一套,飛雪連天射白鹿;倪匡科幻衛斯理,一本接一本,找我的白素在哪裡;看著詩集,寫著給她的情書;帶著旅行書,走遍城市與小鎮;啃著教科書,裏頭包著這期的漫畫書…

唉!

wall-art-2317143_1280.jpg

不需要對誰負責,不知道要對誰負責,世界只有自己,所以很開心。看書,原來是人生的奢侈品。

隨著人生進入真刀真槍階段,於是世界展露它無比的猙獰,以無比縝密精心策畫的邏輯:想好好工作有表現,穩定存錢買房嗎?好,簽這裡,放棄你1/4的生活;想當個好丈夫,好爸爸,好兒子嗎?好,再簽這份,放棄你1/2的生活;想賭一把,多花點時間買個人生改變的可能嗎?可以,這一份合約真的超划算的,簽了吧!剩下的人生你全都得waive了…

一句謝謝都沒有,你TMD這世界,就這麼把我的生活給吃了。

餓了,任性想吃碗泡麵。該選哪一本書來墊著呢?


亂入推薦一下台灣熱門泡麵:台灣菸酒出品熱賣的「花雕雞麵」,來台旅客不可錯過。一定要到超市去買一碗來嚐嚐,就像當年到大陸一定要去買碗老罈酸菜牛肉麵來吃吃一樣(很早前就開始在台灣賣了,但最開始時沒有)。調料理有陳年花雕酒,我個人是很喜歡的。


images - noodle from here; else from pixabay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看書:中年囈語 (警告: 內含可能引起飢餓之文字)’

反指標要如何出奇制勝?

反指標,誰?是誰?

好多人舉手,統統給我放下。我要是自稱反指標,誰能跟我比!

昨夜又開始讓我想起,前幾天那個狂殺的夜晚。比特大哥踉蹌跌破萬元心理關卡,幾乎所有幣都隨之沈淪,Steem/SBD一不例外地一路下探。而我們常常鼓吹的比特股,更因為抵押槓桿特性,而加速向下 …

我一直都對於槓桿比較小心,但後來漲兇了,還是忍不住多借了點去追價。但我一直以為,我的爆倉價格,一直維持在 1 CNY/bitshares 以下,應該很安全。真的跌破,爆了,也就認了。

那夜,我看著滿頁面的紅,雖說早做好心理準備,仍然還是憂心忡忡。打開比特股錢包,看看行情,一路跌的過程裡,早已把手頭的CNY再加倉了,加完續跌,也就漸漸空無子彈了。再次檢查我的爆倉價格,嗯,0.79,安全安全 …

不知哪裡來的感覺,仔細一看,不對啊!什麼!單位竟然是:

bitshares/CNY

bitshares/CNY

bitshares/CNY


OMG, WTF, WS!!! 我怎麼不知道單位是這個!意思是我的爆倉價格其實是 1/0.79 = 1.266!!

1.266

1.266

1.266



當時,市場行情已經岌岌可危,在 1.5 上下掙扎,還有一筆不知道是千萬還是億級大賣單,一直壓在市價上方不遠,隨時就像是要崩盤的樣子…

我趕緊賣出一些,還一點債務,讓爆倉價下調一些,但下降有限,這批東西就是低價了,你賣也賣不到什麼好價,當然也難以降低太多債務了… 賣掉 1/3後,我的心情比較穩定了。還留著2/3,青山仍在。只是市場一直沒見起色,我一直盯著比特大哥的盤,卻等不到我想看見的觸底反彈…

當時已經晚了,夜裡十點十一點了,該是睡覺時間。想起過往,種種投資失敗又傷身體的經驗,我覺得是不是該壯士斷腕,讓夜裡能好好睡覺?一方面心裡想著:反正這盤看起來一時也活不起來,甚至有更下探的可能。賣吧!一種愛惜自己的心情,隱隱一種賭下去,賭明天崩更大的念頭。我按下賣出。

全數出清,價格:1.4 CNY/bts。

賣完之後,心情確實解放了,還輕鬆地看了會兒電視,準備好好睡覺。第二天起床,…

全面復甦。春意盎然。窗外鳥兒歌唱著:賣比特股兒賣得早啊!賣得早!低低低,低低低!

是的,我幾乎就賣在最低點。而且全數出清。好清爽。比特股致富仿如昨夜的一場夢,夢醒了無痕。

此後,比特股一直就在 2 CNY/bts 多一點整理橫盤。1.4跟2,比你想的還要遙遠呢…

我其實第二天Steem/SBD反彈後,在 $4 附近也賣了一些,賣完後,Steem/SBD像是吃了炸藥一樣,在我名單內的幣中漲勢最猛 …

這次的經驗,讓我再次認知到,自己反指標的命運,不會因為從股市換成Crypto就改變。

其實,我這一篇寫的一點點都不傷心。一方面,事情過了,也就釋懷了。二方面,賠錢都沒關係,沒賺到錢也沒關係,重點是:從這裡面,我們是否又長進了,不一定就要關於投資,也可以是關於人生常態 … 沒有什麼經驗是沒有價值的,頂多是沒有金錢價值。

這讓我想到我記得之前寫了一些瀑布文章,總是有朋友留言說類似:

跌多好啊,這樣可以才買得起;沒錢買,沒感覺;很開心,逢低買入了!…

我當然不會不開心,一點也不,如果你買到便宜的,也替你高興。但我只是感到,或許你錯過了一次學習的機會。這樣的反思,不是針對這些留言,甚至可能是對我自己說的:

我們是不是都太容易放棄,從別人經驗裡學習的可能性?

手中有股到你在乎,剛好股又大跌。這樣的機遇,人生幾何?如果空手的你,甚至沒想過入手的你,可以稍微試著進入分享者的文章脈絡(不是專指我的),或許你以後就不需要先賠過再學習?很難,對。看戲很輕鬆,事不關己,但就像看電影,看完就完了。下次碰上,你照樣犯錯了,受傷了,看那場電影,還真只是一時娛樂呀。

哎呀,說著說著又歪樓了。這個投資失敗者,還膽敢在這裡裝老師呢!還不快給我滾!?

且慢且慢別生氣!再等我一下下,讓我這標題黨,完成標題交付的任務嘛!

反指標如我,要如何出奇制勝?



希望你們都相信了,我真的是個超級反指標。而我是沒有辦法解除這個詛咒的。任何時候,如果我心裡想應該賣,那麼所以我應該勇敢反向買?沒用!因為買就會變成我的想法,然後買完就跌。懂嗎?這是一種無法脫離的東西。

所以,我想出一個辦法。

出售我的反指標。

我反正怎麼買怎麼跌,怎麼賣怎麼漲了。那就開放大家:『樂捐任何你希望漲的幣,送給我賣,然後你手上的幣就會漲了!

超級有道理吧?我是不是很有犧牲奉獻的精神,貢獻自己於他人利益之上。太感動人了!我保證我不會賣你的自己又偷偷進,賣幣所得當然也是你的。拜託,我已經認清了我不可能賺投資財的,早早開始賺服務財,才是正辦哪。

大爺大土豪們,賺得滿缽滿盆之餘,分點紅給我就好。小爺小散戶們,一樣無任歡迎!


  • images - pixabay
  • posting from busy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反指標要如何出奇制勝?’

關鍵資源 - 致未來 之 14 📡「致過去」子系列誕生

親愛的未來,

今天早上,2018年1月22日早上9點28分,我很激動。

因為我在信箱裡發現了一封來自於你的郵件,像是在演電影一般,我竟然收到了,來自未來的信。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信件時間寫著「2068年1月22日,50年後」。

寄件地址是 no-reply@dearfuture.time。

我知道去追查這信是怎麼來的沒有太大無意義,在這個時間點只會找到類似於系統出錯這類的答案吧!


現在我就按照指示,把這封信的全文跟「致未來」的讀者們分享於下。

親愛的過去,deanliu,所有看到這信的人,你們好,

經過幾次討論,我們認為或許透過你向世界傳遞一些訊息會是一件好事,在不破壞時空連續的前提下。因此,最後這個時代決定這麼做,並確保一切作為在此刻人類所掌握之知識的範圍內不至於造成明顯風險,期待此一作為能讓這世界再更好一點。

請不必追究我們是誰,或是我們如何能向過去的時空傳遞訊息,以及探聽我們任何事情。我們經過評估,認為你是適當的人選,所以,也請擔任好這個角色。如果傳遞之後,效果良好,也不排除第二封,第三封等信件繼續寄出,但一切將由我們來決定。記住,你們的一切,已作與未做的行為,我們早已都知道了。

第一封信我們還是簡單告訴你們一些關於未來的基本事實。

首先,人類還存在,我們不是外星人,也不是高度發展的AI,儘管人類存在的方式已經與你們的時代有不小的差距,但請放心,我們還是一個一個的人類,在基本的特徵上與你們並無太多差異的。

其次,我們不能透漏太多具體的事情,關於是否有地球以外的生物,地球是否已經向外殖民,人是否已可長生不老,科技已經到達什麼境界等等。這些具體事情可能都會導致情況的改變,事關重大,不能多說。

那麼,可以說什麼?可以說一些讓你們放心的事:人類此刻面臨滅亡的威脅並不比你們時代要高,人類還是地球主導的優勢物種,全體人類之間的相處已經更為和諧與一體化。儘管人類基因中所留存的劣質本性並未完全消失,但我們已經透過許多方法來減輕其影響。

簡單的說,你們可以放心期待一個更好的未來。

這封信除了開頭的來意說明與簡單介紹之外,要開始談論的議題是「關鍵資源」。

再次提醒,毋須去想為什麼要談這議題,我們自有安排與道理,你們的後代到時也會自然得知這件事的,遲早。就請好好讓命運安排你們吧!

在你們的年代,資源的有限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導致了許多暴力與不幸的產生,對於人類集體平和的存在,是一個很嚴重的根源。但根據記載,正是約莫在你們的「現在」的時間點,資源不足這個限制開始鬆動了,當然,「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是一個很關鍵的力量,甚至是唯一的力量。

在你們時代之前,人類的集體存在可以被概念分類為: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等領域。

自此之後,漸漸會向以下的概念轉變:政治(科技)、經濟(科技)、社會(科技)等領域,甚至是世界(科技)

在我們這個時代,「科技」這詞已經在很多年前就不用了,意思是這是一種自然的存在。有更多新的重要詞彙出現,但你知道,不能說的。

科技的作用與範圍開始擴張,是從你們這年代開始加速的。世界很快就面臨一波極大的變革,但是當時人類普遍缺乏足夠的心理預期(這事後被研究證明是人類基因設計的缺陷,但幸運的是其他基因的設計彌補這方面的不族)。

這即將來臨的大變革,事實上是多面向多類科技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其過程是非常隨機與難以預測的。根據考證結果,2008年底區塊鏈這項技術的誕生,是這一波變革裡非常關鍵的一項。這是因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科技發展,在這時候是與資源所有權變動緊密相關的,而區塊鏈正是把科技與資源相連結的樞紐。

無論如何,你們的世界很快就要天翻地覆了(很快這詞不太精準,但我們不能提具體時刻),資源財富也將隨之有極大的轉移變化,資源的內涵概念、分配的方式,也將面臨數十年以來的大調整。

相信你們已經開始感覺到:資源有限這個命題,開始逐漸有鬆動的可能。

資源當然不會永遠無限供應,甚至有許多資源是從概念層次就是有限的。但是,對於人類要舒服存在所需的合理資源,將漸漸不成為問題。

慢慢地,你們會逐漸了解到,什麼才是真正的關鍵資源

第一項,這封信要分享的就是:「預先掌握趨勢的能力」就是一項關鍵資源。說來簡單,做到很難。世界複雜度指數性上升,預言家與分析師供給不斷上升,但能夠掌握世界變化趨勢的人還是很少。誰能更精準地抓到世界變化的方向,誰就能被世界以豐厚的資源獎勵。

說大話亂槍打鳥人人都行,但要能抓住世界脈動,你必須對於人類的過去、現在以及可能實現的未來選項,都有深刻的掌握與觀察。歷史、人性、政治經濟社會軍事、科技、數學物理等等,都是可能協助你的學問。

這世界的存在,當然只能用這世界的學問來解釋。知識,可以換成等值的黃金這種金屬在未來已經沒有特出價值了,這點訊息透露應該是無所謂的),人腦內的東西,比你手上的東西更有價值。

學習吧,以更不被舊時代拘束的觀點與想像力。

這封信,就是希望能夠喚起更多人投入對於未來的學習熱情。為什麼?再說一次,不要問了。

希望很快還有下一封信。

敬祝 學習愉快!


此致,過去。

wormhole-2514312_1280.jpg

看完信,我感到很激動,感到人類未來仍充滿希望。開心自己走在對的道路上。信件全文已公開如上,他們沒多說什麼,所以我決定,在「致未來」系列中,另起一個子系列,名為「致過去」( #dearpast),以此期待 未來 能夠有更多來信,讓我們跨越時空,一起為人類美好而永恆的存在而努力!

#dearfuture #dearpast

photo credit - pixabay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關鍵資源 - 致未來 之 14 📡「致過去」子系列誕生’

🍪 Bakki - delicacy in the alley 🍪

We visited Taichung, the central city of Taiwan, a few weeks back. A friend highly recommended a local bakery to us. She cannot praise them enough and call them pride of Taichung. The store’s name is Bakki and it offers handmade cakes. We love to try new things so we found the store and bought some cakes back home.

幾週前我們來到台中,有個朋友高度推薦一間手工蛋糕店,她稱他們為台中之光。我們剛好有時間,也喜歡探險,就去找到這家店,買了點蛋糕回家去。


Our friend warned us that its location is very hard to find. Glad we had Google Map. See this alley? It really doesn’t look that there is any business inside…

朋友跟我們說這間店不好找,但我們有Google地圖帶路,順利找到。可是,巷子入口還真的很不像是有厲害角色在裡面哪!

_20180113_144355.JPG

EAT ME READ ME. Ok, I think we had found it! Seems a really cool store!

看來沒錯,一間清新脫俗的小店就這樣出現在眼前…

_20180113_143455.JPG

_20180113_144004.JPG

DSC_3497.JPG

_20180113_143547.JPG

A lot of green before you enter the store nicely brings out the warmth of this delicate bakery

門口綠意盎然,襯托出烘焙店的溫暖。好期待喔!

_20180113_143512.JPG

_20180113_143425.JPG

DSC_3516.JPG

DSC_3502.JPG

DSC_3511.JPG

DSC_3513.JPG

They offer handmade cakes, some fruit jam as well and there is a cafe upstairs. The store is very cosy and hipster.

店內主要賣手工蛋糕,還有果醬,樓上是咖啡廳。兼賣一些文青小物等。很俐落又溫暖,簡潔又文青的一間糕點咖啡店。

DSC_3505.JPG

DSC_3509.JPG

DSC_3514.JPG

Passion fruit cake is the cake of this bakery and my friend recommend it too!

『百香山丘』聽說是鎮店之寶啊!帶回家!

DSC_3507.JPG

DSC_3512.JPG

DSC_3509.JPG

DSC_3508.JPG

DSC_3506.JPG

DSC_3517.JPG

_20180113_144225.JPG

Lovely card!

很有設計感的名片喔!

_20180113_144253.JPG

Our ride home - Taiwan High Speed Rail.

我們回家搭高鐵車上拍的。

DSC_3523.JPG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se devils! First is original and the second is the passion fruit cake, which is a must-try!!

看看這兩個被我們帶回家的手工蛋糕:先是原味,第二是百香果口味。兩個都超棒的喔!

DSC_3580.JPG

DSC_3581.JPG

DS C_3582.JPG

DSC_3583.JPG

Come visit Taichung, Taiwan to taste yourself! You can also arrange a meetup with @livinguktaiwan, who seems to be the only one Steemian in this city. :)

想嚐嚐?來台灣一遊吧!到台中找這間店去,還可以順便跟 @livinguktaiwan約約看見面,她可是目前Steemit在此城市的唯一代表喔!:)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 Bakki - delicacy in the alley 🍪’

Everyone can be a photographer:攝影,可以不是專業,而是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想寫這篇很久了,這些照片我看都快要是一年前了吧!

攝影。我們常常覺得這是項專業,然後也有很多人業餘,但很專業。像是中文區的 @shieha跟 @hazeliu都是高手啊!

但其實,攝影,可以只是呈現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有更專業設備,有更專業的學習,只是讓你想訴說些什麼時,更容易一些而已。

買很好的筆,高級紙張,在原木的桌上寫作,不能就讓你變成作家。許多人常常覺得攝影是個有門檻的嗜好,我以為,重點在於,你是否有你自己獨特的視角?是否想要透過影像訴說?以現在便宜手機的相機品質,我認為都足以讓你好好表現了。

我說的是攝影,而不說拍照。因為,拍照就幾乎人人都做,也不覺得有門檻。差別其實在於按下快門的後面,是什麼而已:出去玩到此一遊,東西超好吃想放臉書,紀錄孩子成長… 這些是拍照,快門的後面,是眼睛;出去玩想留下那種感覺,走在路上被街景觸動,想留下女友的美… 這些是攝影,快門的後面,是你的心

大家都會拍照,因為用眼睛看幾乎是天天日常(不然會被車撞死);但是用心觀察生活,看待世界,則需要練習,不是花大錢買相機。人人都可以是攝影師,如果你學會用心看。

就像文字一樣,我也認為從拍照作品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就像是你的人生密碼一樣:一樣的景,每個人拍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

開始試試看吧!如果你如果你還沒,開始以自己的人生攝影師自居….


以下是我約莫一年前在台北市某邊緣角落拍攝的照片,很有意思的一個地方。我用的手機(應該是我上一支手機),價格大概這裡所有人都買得起,我想超過一半以上的人的手機都比我的貴。

IMG_20161224_111818.jpg

IMG_20161224_111035.jpg

IMG_20161224_111900.jpg

IMG_20161224_111231.jpg

IMG_20161224_111948.jpg

IMG_20161224_110913.jpg

IMG_20161224_111413.jpg

IMG_20161224_111615.jpg


Everyone can be a photographer. Yes, that’s what I think. You don’t need fancy equipments to be a photographer, what you really need is your unique way to observe the world. Nowadays the technology has made even the cheap smartphones good enough cameras for most people. There aren’t really excuses for not being able to express your viewpoint about the world through lens, except that you really don’t have anything to say. I tend to think - you just need practice, everyone has his/her own view about the world!

So why not pick up your camera phone, start narrate with it, record how you feel about the world right now!


——– Equipment used: Sharp SH837 Smartphone ———-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Everyone can be a photographer:攝影,可以不是專業,而是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sue 15 |《文化讀癮.一週譯報》第15期: 薩滿舞——盡顯雨林的豐沛生命

Culture Vulture (#culturevulture) is a Steemit writing challenge initiated by @eroche. You may read here for more details and the latest update.

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 a cross-culture translation project in collaboration with @eroche and carried out by @deanliu and @ygern. We’ll pick at least one article every week and translate it to Chinese, aiming to bring cultural diversity to the #CN community. All translated articles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s from the original authors.

《文化讀癮.一週譯報》是一個翻譯行動,我們每週將至少精選一篇來自 #culturevulture 的文章,經原作者同意後翻譯成中文,以 #cn-culturevulture 標籤刊出,希望把這些有趣、多元的內容透過我們認真的篩選與精細的翻譯,帶到cn社區人面前呈現,拓展視野、豐富生活。

—-

CN區的朋友,大家好!

《文化讀癮.一週譯報》又要帶大家去看世界了。這一次,我們要走進印尼亞齊省的高山地區,去欣賞一場特別、壯觀的巨型舞蹈演出。(警告:如果你是密集恐懼症患者,就⋯⋯自己看著辦吧!)

這個舞蹈被稱作「薩滿舞」(Saman Dance),是當地蓋約(Gayo)族人的傳統舞蹈,2011年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薩滿舞又譯為「千手舞」,舞者緊密排列跪坐,身穿繡上蓋約族花式的深色或黑色服飾,領導者以蓋約語領唱,然後舞者們彈指、拍擊雙手、胸口、大腿及地面。

文中有許多原作者 @zikmaulana 的攝影作品,不僅捕抓到去年那一場巨型演出的震憾,對舞者的特寫也讓我們更深入感受到舞蹈中的豐沛能量流動。

薩滿舞的特色是節奏快速,舞者時而同步,時而交錯,但在交錯中又展現和諧,像在傳遞著來自高山森林裡的生命訊息。

建議各位讀完這篇文章後,自行以「saman dance」為關鍵字搜尋網路上的影片來看看,親自感受一下。你或許也會為之著迷。


薩滿舞——盡顯雨林的豐沛生命

Original title: Saman Danc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and Leuser Forest Guard
Authored by @zikmaulana, translated by @ygern

這是一篇原創文章,講述的是印尼蓋約族人(Gayo)的文化遺產薩滿舞(Saman Dance),以及這個社群極力於保護列尤擇(Leuser)生態區的努力。

創下世界紀錄的巨型薩滿舞表演

12,262位民眾,包括公務人員、軍警人員,以及學生,參與了2017年8月12日在印尼亞齊省Gayo Lues地區的薩滿舞大型集體演出。薩滿舞在2011年11月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繼前一次由5,054位舞者組成的演出之後,第二次創新紀錄的薩滿舞演出。

薩滿舞是蓋約族人的傳統舞蹈,通常在傳統節慶或文化藝術活動中演出。這是其中一種傳遞古老教法的媒介。

舞蹈中的每一項動作以及唱頌的詩句,都在傳達著有關教育、宗教、禮儀、英勇精神和族群團結的訊息。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印尼巴里島舉行的「第六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委員會會議」(Sixth Session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Committee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中,將薩滿舞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是Gayo Lues區政府第二次舉辦此類大型活動,以12,262位舞者的規模刷新印尼世界紀錄博物館(MURI)的紀錄。上一次創下規模紀錄的,是2014年一場由5,054位舞者組成的演出。

這些舞者來自Gayo Lues區當中11個行政分區裡的144個村莊,這個地區被稱為「千山之地」(the country of Seribu Bukit)。這場活動預期將刺激當地旅遊業發展。

亞齊省長伊旺迪.尤索夫(Irwandi Yusuf)接受MURI的世界紀錄認證——這場一萬兩千多人的演出,被登錄為世界上最大型的舞蹈演出。


這意義不僅僅在於創下世界紀錄,名為「薩滿守護列尤擇」(Saman Guard Leuser)的舞蹈表演也是一項蓋約族以及所有亞齊人的社區行動,目的是保護這一片珍貴的「世界之肺」——列尤擇山區的森林和生態系統,

列尤擇生態區是印尼人,乃至全人類所應該珍視的天然熱帶雨林。這個跨越亞齊省和北蘇門答臘省的生態保護區,占地260萬公頃。

亞齊省政府,以及亞齊省省長,皆全力支持列尤擇地區生態系統的保護行動,也極力於開發Gayo Lues區豐富的生態旅遊潛力。

—-

—-

  • All translated articles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s from the original authors.
  • Part of the author’s reward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used for supporting the Culture Vulture Challenge project and the selected participating original author. The remaining author’s reward will be shared among two project collaborators.
  • Article selection for this translation series is independent of, and hence has no impact on the Culture Vulture Challenge winner selection.
  • Articles pertinent to the Chinese culture would only be considered under special circumstances, as our primary purpose is to enable people from the cn community to see beyond their usual surroundings and connect with the versatile cultures around the globe.
  • 文章發布皆已取得原作者同意。
  • 這系列文章的作者收益,部分將資助Culture Vulture Challenge項目,部份回饋給原作者;剩餘部分則由兩位合作者共享。翻譯工作主要是由 @ygern負責。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sue 15 |《文化讀癮.一週譯報》第15期: 薩滿舞——盡顯雨林的豐沛生命’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