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sue 07 |《文化讀癮.一週譯報》第7期:憤怒女神的愛情故事

Culture Vulture (#culturevulture) is a Steemit writing challenge initiated by @eroche. You may read here for more details and the latest update.

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 a cross-culture translation project in collaboration with @eroche and carried out by @deanliu and @ygern. We’ll pick at least one article every week and translate it into Chinese, aiming to bring cultural diversity to the #CN community. All translated articles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s from the original authors.


《文化讀癮.一週譯報》是一個翻譯行動,我們每週將至少精選一篇來自 #culturevulture 的文章,經原作者同意後翻譯成中文,以 #cn-culturevulture 標籤刊出,希望把這些有趣、多元的內容透過我們認真的篩選與精細的翻譯,帶到cn社區人面前呈現,拓展視野、豐富生活。

各位CN區的朋友,大家好!

這是我們開始《文化讀癮.一週譯報》以來,花最多時間翻譯的文章!

印度敎的神話故事,展現的是印度人那多元龐雜、絢麗璀璨,而且邏輯跳躍的宇宙觀;來自異文化的讀者,若想單純只靠文字進入那個世界,往往得花上一番功夫。

本文作者 @harshameghadri寫的,只是這個神話系統裡的一段小小插曲,倒是不難理解。然而,文中的神名、人名、地名卻得花不少時間在網路上查找資料。而且,現代印度是一個沒有統一語言的國家,同一個概念由不同語言轉譯成英文資料上的羅馬拼音,總有出入,因此查找資料時又增加了些許難度。不過,在這翻譯過程中,卻也讀到了許多有趣的故事!

本期文章:女神安噶拉曼的故事——


Original title: Indian Mythology: Story of Angalamman Mayana kollai
Authored by @harshameghadri, translated by @ygern

印都教的各種節日與節慶活動,背後是個極其複雜的象徵符號與敘事體系。無論是廣為人知的節慶如侯麗節(Holi)、達薩拉節(Dussehra)、排燈節(Diwali),或是較少人知曉的「盜墓節」(Mayana Kollai),述說的都是代代相傳的神話故事。

盜墓節是敬奉安噶拉曼女神(Angalaamman)的節慶——這是一個有關背叛與仇恨,以及從這一切枷鎖中解脫的故事。

節慶背後的故事

代表宇宙初元創造力量的無形女神夏克提(Shakti),顯化為雪山神女(Parvati,或譯帕爾瓦蒂)。當時,阿修羅孫陀(Sunda)和烏普孫陀(Upasunda)正在催毀著人間與神界。創造之神梵天(Brahma)為了對抗惡魔,創造出飛天女神提絡塔瑪(Tilottama),試圖以美色挑撥這對阿修羅兄弟。飛天女神提絡塔瑪確實國色天姿,這兩個惡魔與梵天開始情不自禁地緊緊追隨著她。提絡塔瑪只好躲到吉羅娑山(Kailash)(註1),梵天也跟隨前往;那裡是濕婆神(Shiva)的居所。

年輕女孩裝扮成女神安噶拉曼

梵天跟濕婆一樣,都有五個頭,雪山神女(即濕婆之妻)才會認錯人,誤以為梵天是她的丈夫,因此跪在他腳下,以示服從。(註2)濕婆見狀勃然大怒,隨即化身為樓陀羅(Rudra),毅然決然砍下梵天的第五顆頭,但也因此遭受詛咒——這顆頭顱將永遠附著在他的右手上,而且不讓他進食。從此,每一次濕婆肚子餓想吃東西的時候,得來的食物必定先被梵天的頭吃下去。 濕婆只好餓著肚子,走遍大地乞討食物,晚上則睡在墓地裡。

此時,雪山神女只好向他的兄長,即保護之神毗濕奴(Vishnu)尋求幫助。毗濕奴最終想到一個方法來擺脫梵天的頭,他跟雪山神女說:「親愛的妹妹,帶著你的丈夫,一起到Thandakarunyam墓地去吧。你在那裡挖一口池塘,將之取名為『Agni kula theertham』。準備好以Agathi keerai(蜂鳥樹的葉子)烹煮的美食,以及雞血,然後給頭顱喂食,並且將這些食物四處撒在墓地上。頭顱將會離開濕婆的手,去吃下那些食物。這時候,帶著你的丈夫到池溏邊,用池裡的水潔淨身體;這樣,頭顱就不會再附著在他的手上了。(來源:wikipedia

雪山神女遵循哥哥的指導,為丈夫解除了詛咒。濕婆經過了池水的淨化,頭顱無法再靠近他,於是詛咒就落到了雪山神女身上。雪山神女開始起舞,聚集了女神夏克提的宇宙初元創造力量,狂暴且徹底地毀滅了這個詛咒,狠狠將頭顱踩在右腳下。雪山神女顯現憤怒相的這個化身,就是Angara Rubam,而她後來也就被稱為安噶拉曼女神(Angalaamman)。印度卡韋里帕蒂納姆(Kaveripattinam)的宇宙,供奉的即是雪山神女的這個化身——「真摯虔誠的神明之妻,猛力擊退一個侵占另一個神明頭顱的惡魔」,最終把丈夫從詛咒中解救出來。

盜墓節

與安噶拉曼女神相關的節日,就是每年在坦米爾(Tamil)曆Maasi月份(大約在西曆二月或三月)慶祝的「盜墓節」(Mayana Kollai)。動物獻祭是慶典的一部分,信眾為女神供奉山羊與雞。盜墓節的日期落在Maasi月的新月日,而新月日的前一天就是敬奉濕婆神的節日——濕婆節(Maha Shivaratri)。在印度南部坦米爾納杜邦(Tamil Nadu)的Malaiyanoor,居民一連十天慶祝盜墓節,期間信眾把女神神像裝飾成各種化身,在街上繞境遊行。

以下是這個節慶的一些照片。

石雕女神像被裝飾成安噶拉曼女神的形態。

年輕女孩換上服飾,並且化妝成女神的憤怒相Angara rubam

一名婦女在節慶中呈現恍惚。類似的出神狀態相當常見,但原因不明。

這是另一個遊行隊伍。一位婦女打扮成迦梨女神。虔誠信徒從家裡步行到神廟,途中唱頌著為女神而寫的讚詞。

金屬掛鉤刺穿信徒的肌膚,掛鉤另一端連接著木塊,信徒將拖著木塊繞著神廟行走,而這木塊通常不輕。進行這項活動的,大部分都是前來還願的年輕男性。

鐵鉤帶著酸柑,鉤在這個信徒的背部。他就這樣走到廟裡,進行祭拜。


註1:(譯註)即西藏普蘭縣境內的岡仁波齊峰(藏語拼音:Kangrinboqê),梵語稱此山為吉羅娑山(梵語拼音:Kailāsa Parvata)。西藏人相信這裡是苯教的發源地;印度教認為這裡是濕婆的居所,也是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視此地為祖師瑞斯哈巴那剎得道之處;藏傳佛教相信勝樂金剛住在這座山裡,而且也是密勒日巴戰勝苯教徒的地方。

註2:(原作者註)女神跪在腳下的原因不明。或許是梵天施了法術,讓女神誤以為他是濕婆,兩人之間可能發生了更親密的行為。

—-

—-

  • All translated articles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s from the original authors.
  • Author’s liquid reward (SBD)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used for supporting the Culture Vulture Challenge project (60%) and the selected participating original author (40%). The remaining author’s reward (SP) will be shared among two project collaborators.
  • Article selection for this translation series is independent of, and hence has no impact on the Culture Vulture Challenge winner selection.
  • Articles pertinent to the Chinese culture would only be considered under special circumstances, as our primary purpose is to enable people from the cn community to see beyond their usual surroundings and connect with the versatile cultures around the globe.
  • 文章發布皆已取得原作者同意。
  • 這系列文章的作者收益,SBD部分60%將資助Culture Vulture Callenge項目,40%則回饋給原作者;SP部分則由兩位合作者共享。翻譯工作主要是由 @ygern負責。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sue 07 |《文化讀癮.一週譯報》第7期:憤怒女神的愛情故事’

[MEME] Why Don't You Like ERC20 Tokens?

Made with https://imgflip.com.


By the way, feel free to tip me: 0xce184b491c549811f825688f4cf3e2e618dc7006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MEME] Why Don’’t You Like ERC20 Tokens?’

Day 463

未看先說,這是一個水帖。歡迎你來游泳。沒有結構,隨意分段,胡言亂語,只求發洩。


前一陣子也有人發了這樣的游泳帖,我還很看不起他(不點名了),如今我也來了。

先交代一下,標題是我至今在Steemit上活動的日子,要是你想計算兩個日期之間到底有多少天,可以用這個線上工具。到底是463還是464,我也不管了,這裡的時間系統總是令人頭暈。

竟然也快要500個日子了,如果一個日子變成一秒鐘,500個日子竟然也要過上8分鐘哪!天啊!如果用縮時攝影的概念來看待我在這裡的463的日子的所有活動,那該是多麼一段……. 的旅程啊!(想不出來形容詞)。

但畢竟還是會撞牆。那個人看似也撞牆了。你說是因為收入嗎?怎麼可能呢?我還要做人哪!是因為幣價低嗎?怎麼可能,土蠔我這些錢還沒放在眼裡,更何況低十倍的日子都經歷過了…

回憶一下(之前還似乎跟justyy提過),我大約也是去年這時候,那時我根本就是個路人甲,還自顧自的玩得很開心,一陣之後,我也發現我過度沉迷了,下定決定要暫停所有發文/回帖活動一整週,還起了個名字,弄了tag,叫做 One-Week-Off ( # owo )。雖然沒多少人關心,我還是以「區塊鏈」上的承諾來對待,真的一周不出現,當然還是會偶而看文章啦…

那一週,我印象中,真的是有一種refresh的感覺,可以暫時解脫無止境想到這裡寫些什麼的衝動,然後好好把生活給整頓一下。或許我最近也該再來一次?當然成本是不一樣了….

講古結束。

其實就是一種倦怠感。什麼事情都玩透了,看過了,看淡了,該放下的放下了,放不下的,繼續著巴著耗你的能量。最近Steemit這不成材的網站可能也推了一把,最近真的是我看過最不穩定的時候,這時候寫水帖,最是適宜了。爛站加爛帖兩相宜!

不誇張地說,我甚至對於有倦怠感到倦怠了。以往,在職場上,這時候就該請長假出去度假一陣子,充充電了,偏偏最近又不適合這樣做。甚至自己的人生,在這個時候,其實也是充滿倦怠的。台北這一兩周來,無止盡的下雨,也已經有人以此為藉口寫過文章罵過了,發霉了,鞋子不會乾,小孩不能放出去玩,在家裡吵… 煩哪!

這種倦怠感,並不是失去興趣。相反地,其實也是因為在乎。我腦中還有大把想寫的題目啊!想做的事啊!但我要不是沒有那種好整以暇的大段落時間,要不就是缺乏好好地利用片段零碎時間來做好一件不零碎的事情的心情餘裕。再加上我又是一個,好好的想法,就不想隨便想寫了的個性,畢竟每篇給我這麼多錢,我也不能太對不起它這個爛站吧…

真要說的話,還有一件事。

今天去參加了一個喪禮。一個離職已久的前同事,年紀並不到他過世的消息會讓你覺得時間到了那種。離職已久,感情也並不深,但畢竟曾經共事,也跟著同事們一起過去參加公祭。人與人之間,就是這個一回事兒吧!很多資深的同事,或許都曾在他還在職時,跟他有過許多不愉快,背後說過壞話,人前罵過兩句云云,人走之際,我相信大家還是會有一種能夠互罵過也是一種緣份的慨歎吧!

願他安息。

參加喪禮,對於在這裡的多數人來說,可能都是比較少的經驗。而我,其實已經到了喪禮漸漸似乎要多於喜宴的階段了。參加喜宴,通常你會想去感受新人的喜悅;而參加喪禮,多半,除了對於亡者與家屬的哀悼之意,一定會觸動你一些,關於人生,關於死亡,關於自己的感受…

有空的話,我想多多研究死亡。我以為,研究死亡是面對死亡最好的方式。在一種想像裡,如果要選擇在幼兒園或是在殯儀館工作的話,現在的我會希望在殯儀館工作。了解死亡,研究死亡,面對死亡,然後用力地,活著,活好。

Every day is a blessed day…


此刻,我只想買張火車票,每站都停的那種列車,一路搭到宜蘭,花蓮,台東,或許經過Nicole住過的那家海邊旅店 哪裡都無所謂。在一個荒涼的小車站下車。下車的時候,車上已經幾乎沒有乘客了。車站裡只有一個站長,低頭在看著報紙等下班,甚至沒有人要驗你的票。

車站外是一個小鎮,在這深秋的時節,這裡沒有遊客。已近黃昏,只能從偶而亮起的窗戶知道,這裡還住著一些人家。走到事先預約好的民宿,以一種都市人應該有的禮貌接受了民宿主人無止盡親切的解說跟好多小包裝土產後,放下行囊鎖上房門,到就要關門的雜貨店買好晚上跟明早的食物,然後…走20分鐘,到達海邊,選好一塊突出的岩石… 喂!你該不會以為我要幹嘛吧?我都說我買好食物了啊!笨蛋!

好,然後盤腿坐下,看海。聽海潮。一個人。靜靜地,什麼都不想。一分一秒地看著餘暉轉成黑夜,月亮出現,星光閃爍。累了也可以躺下睡一覺,張開眼是銀河,閉上眼是海浪。一直一直,到我不再需要空白為止。

或許,到時候,我可以不再倦怠,瞪著這一大片無垠到爆的太平洋,心裡可能會想著….

我的文章,什麼時候能夠,比你還水?


噢!又過了兩小時了嗎?可惡……………………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Day 463’

Steemit Weekly for CNers - Issue 08 / 《社區"週"邊事》 - 第 08 期

https://i.imgur.com/2Qlx6uK.png

The Steemit Weekly series initiated by @deanliu and @wilkinshui aims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whole community and the CN-subcommunity by summarizing important events, projects, announcements and etc on Steemit in the past week and present them in a concise way in Chinese for all CNers to keep up-to-date with others out there. On the other hand, 25% of author’s reward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accumulated for funding future worthy projects that aim to onboard more users from the worldwide Chinese using population. We sincerely hope that this little act benefits Steem as a whol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Steem-CN for many years to come.

第 08 期 | 19 October 2017



——


###
STEEMIT 重大事件

Answers: steemit development and ICOs w/SMTs [VIDEO]

by @ned

@ned 對目前Steemit.com 的發展進行簡單的報告,現時 Steemit的團隊已經擴大至約有三十人,其中有二十三名負責開發前端和後端系統,另外有八人負責Steem的 Blockchain。這是成立以來投入最多的資源,期望努力在2018年上旬可以把Smart Media Token上線。他同時亦提醒各位不論在任何的平台發行ICO也應該注意法規的風險,如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應該諮詢律師。


by @ned

@ned認為現在有很多跟Steem類似的概念正在發展當中,由於技術的分差,Steem最大的優勢還是在於非中心化的Token Distribution System。而隨著Smart Media Token的誕生,一些企業家很容易便可以享用到非中心化的Distribution System帶來的好處從而為公司增值。


STEEMIT 動向 / Apps 消息


DSound v0.2: Streaming, Sound Edit, Performance and Layout Improvements. Just one month and such Big News!

by @prc

很快 Dsound 已經來到 Version 0.2了,新的版本可是比舊的版本快很多啊。開發者還做了好幾個更新,其中最重要的是現在你可以編輯你上載的音檔如封面,音檔的描述等。另外,留言部份現在也支援 HTML 和 Markdown。


Announcing: APPICS | The Next Generation Social APP | First Smart Media Token!

by @appics

雖然 Smart Media Token還沒有正式發行,可是第一個項目已經在最近公佈了。此項目的主要人物也是 Steemit.com 內的神級人物,甚至有 @ned作為顧問和我們熟悉的女神 @sweetsssj 擔任大使,看到這團隊真的打了一支強心針。Appics 會設計手機應用程式並開發像 Instagram 一樣的快速社交分享模式。


Bitshares 消息


Bitshares - State of the Network - 10th October 2017

by @steempower

筆者報告有 4000萬的 BTS 從 Top 100 的持有者轉至 Top100以外的賬戶,這代表有更多人參與並投資到 BTS,長遠來說是一件好事。

經過 @richcg 的努力,Bitshares 的網站終於全面更新了,還沒有看過的趕快去看一下啊!

@kimchi-king發了一篇介紹 Bitshares 的文章,內容非常詳細,除了有對Bitshares的不同功能作介紹外,還有對 Bitshares現時的價值進行討論。有興趣了解更多關於 Bitshares的資訊絕對要看這一篇啊!


其他社區的發展


Sndcastle & Steemit Community Growth [Update 1]

by @sndbox

為了支持全球發展各自的Steemit社區, @sndbox 成立了Sndcastle Projects。這一次他們介紹了目前參與此計劃的社區:包括來自土耳其,馬來西亞,尼日利亞,印尼和菲律賓。而Sndbox 會利用不同的策略(如:Curation,mentoring 和一些特別計劃) 來協助他們的社區慢慢成長。


Contribute to Busy.org and Get DOUBLE Rewards!

by @elear

你有參與busy.org的 Beta Testing 嗎?你可以考慮先從 utopian.io登記再參與 Busy.org 的測試項目,這樣會獲得更多的獎勵啊。你還可以利用 utopian 的平台參與其他 open source 的計劃從而獲得更多獎勵。


Rehearsing for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Steemit Presentation at The London Investor Show on Friday. If you are in London and fancy coming along, please register for your free Complimentary Ticket.

by @stephenkendal

你這星期五會在倫敦嗎?如果是的話,你可以免費得到今年 London Investor Show 的入場門票。而其中 @stephenkendal, @anarcotech 和 @starkerz 更會針對 Steemit的投資價值對進場人仕進行演講,希望他們能獲得大成功!


關於〈社區週邊事〉

〈社區週邊事〉是由 @deanliu與 @wilkinshui 發起合作,我們將會定期總結整個Steemit社區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或項目進展等,例如Steemitblog的新公告,社區重要人物的談話,社區重大事件或活動,Steem重要Apps的發布與進度,其他Steem相關社區的發展新動向,或是一些界面的更新等。主要目的是希望協助各位CN區的朋友們,能夠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掌握社區動態,讓大家能夠不只是來發帖賺錢,也不要只單單關注CN區內部的消息動態,好好利用這一平台的國際化特色,與其共同成長。另一方面,也期許大家多多以此為基礎,去向外互動與發展,促進CN區與大社區的和諧共榮。因此,本系列作者收入的25%將持續累積於 @angelfund,作為未來支持任何可以強化全球中文社群在此發展的專案開發項目。敬請支持並給予任何反饋建議。

accumulated fund to date, stored in @angelfund, is … ( 293.783 SBD )

Disclaimer - images from respective sources. please notify us if you do not wish to share the image and accept our sincere apology for not asking you in advance as we do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ask permissions one by one; logo and boarders designed by @nicolemoker.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Steemit Weekly for CNers - Issue 08 / 《社區”週”邊事》 - 第 08 期’

看《Kenchung學數學》學人文-Why Do We Prefer Even Numbers?

cube-2031512_1280.jpg

數學大師建宗的開示


喔,打錯了,是 @kenchung,不是建宗。Kenchung數學大師是本社區知名的數學專業人士,想必喚醒了不少人的數學噩夢… (到底為什麼世界上要有這種學問啊?知道打幾折怎麼算就好了啊!何況還有計算機可以算啊… 我畢業以後就沒算過數學了…那東西根本沒用嘛!…)這種不懂數學之美的市井小民們,活該在底層活到老 可能其實不是太能領會這學問的美啊!

好在劉美女我還是年輕爛漫的少女時,數學也算是我的強項,人稱天才數學美少女,揪咪!喔,抱歉,是萌萌噠!(<–與時俱進)… 我也算是能領略數學之美的人啊…

我其實想寫這篇很久了,是因為看到K大師的這篇文章:

看《中國新歌聲》學數學

K大師在這篇文章裡,從生活中擷取靈感,告訴了我們數學知識的妙用,把那些數學不入流的什麼周杰倫、那英這些俗人的無知識,好好地數落了一番,告訴我們應該要當一個有知識水平的人!51人的評審團投票兩人,最後會差6票?會差10票?不可能嘛,對不對,在心裡用mod稍微算一下都知道一定會是奇數的嘛… 怎麼這麼沒知識呢… 偶像也是有社會責任的,傳播正確數學觀念也是必須的,真該請他們都去上一下國民基礎數學,才准再上節目的嘛!真是….

哈哈,沒有啦!這麼酸是我故意的,K大師人很Nice的,怎麼可能這樣說話啦!他只是想教教大家數學觀念而已啦….


數學是黑白的,人生是灰階的


K大師的文章,邏輯上毫無錯誤。只是,少了一點人味。

這點要從數學或是更廣的科學說起,科學,或者自然科學類,的世界是黑白的。這黑白比喻的是絕對的邏輯,一切科學都是以可邏輯化的知識做為基底的,或者說是可以在自己的體系內,證明真偽(true or false)的。透過幾代科學家的累積,堆疊出越來越正確的知識體系,使得科學成為人類近代史上改變世界的最大利器-飛上太空的火箭爆炸了,絕對有一個科學上的原因可以找到,可能是製作過程的問題,可能是計算參數時出錯,甚至是理論其實有問題(那就要去做更多實驗提出新的理論),總之不存在一種邏輯上不可解釋的空間,頂多是人類還沒找到答案。

但,這世界其實真理並不存在。當然這句話其實也有問題,因為我聽起來像是在說「這世界其實真理並不存在」這句話是個真理,那,就進入了無限矛盾的迴圈了,且先按下不表。

簡單地說,至少,世界觀不只有科學觀。你愛的他,為什麼愛上她,卻又在她冷淡之際,回來找你?

這類的問題,當然你也可以套用科學觀點,去分析云云,但只要你是正常人類,你就會知道,科學此時請退散,是想找碴嗎?不然你會被揍啊!… 這裡需要的是人文觀點,愛情沒有對錯,那世界只有深淺不同的灰,且人見人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但是,**「51人的評審團投票兩人,最後會差幾票?」**這是數學問題啊?你問... 啊!很好的問題,有在仔細看文章,你座號幾號?老師幫你加分!

是的,這是數學問題,但這問題是K大師提出的,不是倫英好聲音的問題。

****

## 一加一等於?

<br>聽過一個笑話大概是這樣:

>**拿一加一等於多少去問不同專業的人,數學家說「二」,物理學家說「那要看那兩個"一"是什麼東西而定,問到會計師時,他會把你帶到小房間,拉起窗簾,小聲問你,「你希望它等於多少?」。**

說這笑話,要說的是,以文字所表述的問題,它的現場意義,有時候要看更大的背景,以及發問人與要回答的人的動機與心態。當然,這樣的說法是很不科學的,所有的科學問題,都只需要看表述的內容,語言不一定是自然語言,例如數學本身就是一套語言。

所以前述的問題,並不只具有單一意義的可能性,進入數學,就會有數學上的單一意義;進入人間,他就發散如這世界的多彩與...無奈?

![](https://steemitimages.com/DQmVBPQ1rGfmFEB4R4xXoBmcGLgcAwrfGWDt5AdcZBvpt3M/concert-336695_1280.jpg)

顯然周杰倫與那英,並不在科學的語境內。他們既不關心mod的奇偶問題(數學的mod,不是media on deman的mod,因為藝人可能會關心這個mod),也不關心總數與差異數之間的關係。我想,他們只是想have fun,看看誰猜得準一點,是否完全命中(數學上不可能 by K大師),他們一點都不在乎的。

如果哪天他們兩人到香港, @aaronli剛好可以見到他們,跟他們說起這篇文章,我想反應大概是這樣:

>**杰倫:唉呦,這個kenchung很屌喔,很酷,下次我把這寫到我的歌裡面吧!"51投票不會差偶,你他媽到底懂不懂,耶,喔耶~~~"**

>**那姐:唉呀,你說那什麼雞啊藕的,咱聽不懂,別說了別說了你,Aaron是吧?小伙挺精神的,怎麼樣,來跟著那姐混江湖吧?**

難道,我就這麼不關心這問題裡的學問嗎?

怎麼可能!我可能人稱 **天才智慧無邊多才藝美少女** 啊!天妒英才,我見猶憐... 咦?老是有話說歪的毛病....

好,我要說的是,在K大師的數學習題與倫英的無厘頭之間,還有更有人文味道的科學觀點....

****

## 為什麼我們更喜歡偶數一些?

<br>![](https://steemitimages.com/DQmesadixyhExBEJtN5HF86BP4pokQvjHd4UPsBHvRXQjFv/pair-777044_1280.jpg)
<br>具有無窮求知慾的我,則是對於兩人都猜測了偶數這件事感興趣,所以隨意找了一下資料,發現人類在猜數字時喜歡猜偶數,似乎是被驗證過的事,似乎也符合我自己的經驗直覺。

在這篇2014年的英文文章 [How odd: we're hard-wired to prefer even numbers](http://www.wired.co.uk/article/alex-bellos) 裡,作者以為何我們喜歡偶數,而非奇數,為題目,敘述了許多有趣的人類對於數字認知與感受的現象與研究,值得一看。裡面提到,在西方,通常與神祕、未知、特立獨行相關聯的數字都是奇數,例如13,101,而這可能與大腦認知偶數比較快速,奇數則費時久一些,導致偶數有比較容易親近的感覺有關。他提到大家都很熟悉的潤滑劑WD-40,如果改成WD-39或是WD-41,是不是還能這麼成功?而且40還是4*10,兩個都是偶數!4是正方形邊的數量,10是人類手指的數量...


看來,倫英選擇6跟10,都很符合正常人類的行為啊!那集節目我沒看,選手實力差異不清楚,但這裡簡單做個試算:

```
1. 假設人性傾向中庸,亦即不極端,所以兩者票數倍數頂多是3倍;2.既為比賽必分輸贏,輸贏也必須有一定的認知差距,所以假設差距5票是必須的認知範圍(取總數約1/10);3.只會選偶數(不可能但是因為人性)...

```

<br>則推論可能的選擇集合為:**{6, 8, 10, ..., 22}**。在這些選項內,兩個猜測人會在答案上刻意做出區隔,所以不會選擇相鄰兩個可能選項。那麼,根據最後選擇猜測 6 跟 10,推論當天應該是實力接近的一次比賽。這可能性很高,原因是:明顯輸贏的話,還猜差距票數對於參賽者不尊重,以及這類比賽通常事前的規劃會讓選手實力接近的.... 所以**{6,10}**聽起來是極為符合科學預測的一個可能場景了。當然,這裡的科學,跟K大師的科學,是不一樣的層次了~

當然,以上的假設有些是有些隨意性與不嚴謹,只是提供思考練習用,不能細究的。但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道理呢!這又怎麼不算科學呢?是吧?



以後請繼續跟著K大師學數學,然後再跟著劉美女學K大師學數學裡的人間百態喔!


image credit - pixabay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看《Kenchung學數學》學人文-Why Do We Prefer Even Numbers?’

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sue 06 |《文化读瘾.一周译报》第6期:山的民族、海的民族

Culture Vulture (#culturevulture) is a Steemit writing challenge initiated by @eroche. You may read here for more details and the latest update.

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 a cross-culture translation project in collaboration with @eroche and carried out by @deanliu and @ygern. We’ll pick at least one article every week and translate it into Chinese, aiming to bring cultural diversity to the #CN community. All translated articles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s from the original authors.


《文化读瘾.一周译报》是一个翻译行动,我们每周将至少精选一篇来自 #culturevulture 的文章,经原作者同意后翻译成中文,以 #cn-culturevulture 标签刊出,希望把这些有趣、多元的内容透过我们认真的筛选与精细的翻译,带到cn社区人面前呈现,拓展视野、丰富生活。

各位CN区的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的目的地仍然在东南亚的马来群岛。婆罗洲(Borneo)是群岛里最大的岛,也是世界第三大岛,岛上覆盖着世界其中一片最古老、最原始的热带雨林,而肯雅人(Kenyah)就是一支世居于这座森林深处的原住民族。

《文化读瘾.一周译报》第6期的其中一位作者 @vaelriey就是来自马来西亚的肯雅人;读完她的文章,或许我们会对这个族群有更多的认识。

本期选文的第二篇,作者是来自印尼的 @keuudeip。印尼是群岛之国,国土近乎横跨整个马来群岛。这篇文章短小,却从一艘渔船的名称,连结到这个海上民族的精神面貌,读来可感受到些许诗意。


Original title: “The Asian Zone”
Authored by @keuudeip, translated by @ygern

在地球表面,连结着陆地的,当然就是那一片蓝色。海洋里充满生机,对我们而言却比沙漠还更荒瘠。这个蓝色地表常常摇身一变,即成了恶魔的巨大拳头,恣意挥手击垮一切。那里的风,随时可成为恐怖的锤杖,把所有存在之物敲打成散落漂浮的残骸,瞬间夺去一切生命。

我们或许想像着蓝色地表的美丽与浪漫,却始终无法摆脱那骇人的现实。

然而,总是有敢于面对的人。这些人有的是聪明才智,且行事慎密。

我们知道,因为我们是生活在群岛的人——我们,即是勇者存在的明证。若不是他们的勇气,我们必将隔离于大陆,而且可能早已不复存在。

不过,这一切特质,比如勇气、智慧,以及力求精准与敢于冒险的精神,实际上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我眼前的这些渔夫,即带着这样的精神,离开陆地,到海上探寻鱼群。他们甚至毫不犹豫地,将渔船命名为“Zona Asia”(“亚洲区域”号)。我似乎读懂了个中含意——在名为亚洲的这片蓝色疆域里,他们敢于悠游。限制他们的,仅是那些领土划分的法律。但是,纵然如此,他们仍然不失为海上的探索者——他们都是真正的探险家。

谨以此文献给 @curiesea。


Original title: Kenyah, the Indigenous People of Borneo
Authored by @vaelriey, translated by @ygern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我们引以为傲;即使我们的宗教信仰与文化各不相同,却始终和谐共处。

马来西亚社会由不同的种族群体组成。最主要的三个族群是马来人、华人及印度人。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族群是肯雅人(Kenyah),他们是居住在砂拉越州(Sarawak)的一个族群。我是肯雅族人,我因我的身分而自豪。

图片来源:隶属于荷兰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的热带博物馆(Tropenmuseum),CC BY-SA 3.0

背景

肯雅人也被称为“Orang Ulu”(意思是“内陆的人”),是婆罗洲的原住民。他们主要聚居在砂拉越州峇南(Baram)河流域的内陆地区,以及印尼加里曼丹(Kalimantan)东部。他们在婆罗洲的家园,部分地区被划入马来西亚领土,部分则属于印尼。

我父亲是来自砂拉越民都鲁市(Bintulu)的肯雅人,母亲则是来自峇南的肯雅人。

这条河就在我母亲的长屋前。

语言

肯雅人有自己的语言,我们称之为肯雅语,是南岛语系的一个小分支。肯雅语是个濒临死亡的语言,只有老一辈的人使用。年轻世代说的,则是掺杂了肯雅语、马来语及少数英语的混合语言。肯雅人分为不同部落,彼此说着不同的方言。以我为例,我可以听得懂母亲家乡的肯雅语(Long Selatong Lepo’ Gah),也可以理解父亲家乡的方言(Long Unan);但我只会说母亲的家乡话(当然也混杂了大量的马来语和英语 😅)。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肯雅语(Long Selatong)词汇:

  • 我:Akek
  • 你:Ikok
  • 吃:Kuman
  • 睡:Lurok
  • 母:Uwek
  • 父:Amai

信仰

基督教传教士到来之前,肯雅社会普遍依循的是“Bungan”信仰,这是一种万物有灵论的传统形式。然而,今日只有极少部分的肯雅人仍然相信Bungan。

文化

自古以来,肯雅是农业社会,同时也是狩猎者。即使到了今天,我的祖母仍然种植稻米、水果与蔬菜,我的舅舅们则在森林里打山猪及野鹿。

我的祖母还住在“长屋”(longhouse)里。许多年轻人早已移居到城市去,一年当中只是偶尔回到家乡。一栋长屋住着许多个家庭,住户们选出他们长屋的屋长。逢年过节,如丰收节、圣诞节,或举办传统婚礼时,居民便会聚集在长屋的长廊里。

这是我的长屋前的景象。

我们家空荡荡的长廊。

圣诞节那天,所有村民聚集在长屋的长廊,一起享用午餐。

音乐

肯雅人创作属于我们自己的歌曲与旋律,如“Lan E Tuyang”、“Leleng leleng”。常见的肯雅传统乐器是沙贝琴(sape)。一把沙贝琴的价格大约在马币480元(大约USD120)以上。

我想借此机会,为你献上一首来自印尼婆罗洲北部的肯雅人Uyau Moris的作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6LkJ_1V0Dk

肯雅人的传统舞蹈也以这种沙贝琴伴奏。

注:除非另有注明,所有照片皆由作者以Sony Xperia Z Ultra摄影。

—-

—-

  • All translated articles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published with permissions from the original authors.
  • Author’s liquid reward (SBD) from this series will be used for supporting the Culture Vulture Challenge project (60%) and the selected participating original author (40%). The remaining author’s reward (SP) will be shared among two project collaborators.
  • Article selection for this translation series is independent of, and hence has no impact on the Culture Vulture Challenge winner selection.
  • Articles pertinent to the Chinese culture would only be considered under special circumstances, as our primary purpose is to enable people from the cn community to see beyond their usual surroundings and connect with the versatile cultures around the globe.
  • 文章发布皆已取得原作者同意。
  • 这系列文章的作者收益,SBD部分60%将资助Culture Vulture Callenge项目,40%则回馈给原作者;SP部分则由两位合作者共享。翻译工作主要是由 @ygern负责。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Culture Vulture for CNers Issue 06 |《文化读瘾.一周译报》第6期:山的民族、海的民族’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