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abay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大賣空》(英語:The Big Short,中國大陸譯《大空頭》,香港譯《沽注一擲》),是描寫美國2007-2008次貸風暴前,幾位提早看到美國房貸市場崩盤跡象而去放空的人的故事。
電影很精彩,由於我對於金融知識不是很熟悉,節奏蠻快的,所以我得很專心看,還不一定能夠都懂。但可以感受這要表達的那些華爾街貪婪、腐敗與荒謬與人性之間的交織激盪。推薦各位可以去看看。
看完之後,我開始對於放空這件事產生興趣。放空概念上蠻簡單的,不過,我從來也沒有在投資上做過這樣的動作,任何跟放空有關的動作,都沒有。
於是我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是放空?
以最簡單的股票來說,一個投資人,面對一檔股票,在性質上,可以有幾種姿態?我想是三種:1. 持有,2. 不投資,3. 放空。(有點類似我之前這篇談的邏輯概念)
我以前都只會 1. 跟 2.,可能是因為放空太麻煩跟風險比較高吧?
後來仔細想想,沒有放空的話,市場或缺少一塊利用各種訊息優勢的功能:例如,假如你非常看壞某間公司的未來,沒有放空的話,你頂多能“不買”這支股票,而沒有機會從你的看法獲利,也就是說,市場(股價)沒有辦法最大程度地吸納最大的信息量,那麼,就會損失一部份的效率了….
話說回來,我卻感覺要能夠有放空機制,就得要一些條件機制的配合(有人可以借你股票,有方式保證你不會不還…),不像是看多就直接買入那樣直觀與單純….
嗯,放空,或許應該多多研究一下這東東。有哪位空頭大師可以分享一下嗎?^^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