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来参加【跨文化活动】(更新版) + CN文化项目汇总

#157 来参加【跨文化活动】(更新版) + CN文化项目汇总

请以2019最新版本为准: https://steemit.com/cn/@itchyfeetdonica/171-partiko

以下为2018旧帖:

前几天,我回答@team-cn访谈问题后发布了庆祝一岁的“跨文化”活动,有留言和征文两部分供选择参加。如果你没看懂我上次写的,请不要怀疑人生,也不要被“跨文化”这几个字吓到~ 😆 我用它来命名活动,因为三个字比较简洁,可以笼统概括。不用在别国生活或旅行过,也可以比较自己所处的同一国家的不同环境,比如你所经历的其他民族,或者邻村、邻市的某一方面的不同(这一点留言中还没有出现哦);或者拿电影、音乐、书报、网络等处接触到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东西来比较。

也就是说,日常生活、旅游见闻、影评书评…… 随便你聊什么,只要加入比较的元素就可以啦!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习惯的文化或生活环境。我觉得不管哪里,人性都是一样一样的,只是文化的各方面有些差异。在我看来,包容差异、接纳不同并为我所用,就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
这次我就来点补充说明,也整理一些这几天的留言供想参加的朋友参考。

⭐ 举例说明 ⭐

##

  • “文化”并非只是哲学、艺术等貌似高深的东西,而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所有文化都为生活所用,除了精神层面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信仰、风俗习惯、社会关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思想道德、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制度等,也包括衣食住行的日常用品等物质方面。(我列出这么多关键词,不是在吓唬你,而是在提供灵感……😃)
  • “跨”是指留言或征文里需要你来比较至少两种东西,看得见的、摸不着的,都行。你也可以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有没有给你的生活带来改变。下面一些例子供你参考:

##
1)🌞
你可以选两个大的文化圈,比如,
@starrouge在留言里说到中国和法国,具体比较的方面可以归为上面那些文化关键词里提到的“社会关系”

拿法国人和中国人来做比较,我所认识的法国同学,大部分性格比较外向开朗,而大部分中国人还算比较内敛、或者是只是在自己的朋友圈放得开。
比如参加party,法语叫soirée,法国同学可以跟大部分人玩在一起,一聊可以聊上一个晚上,玩的很high。而中国人多半不习惯这种节奏,可能礼貌性的体验一下,就回自己房间了。
当然,我这里不是贴标签,只是描述我经历的一种现象^_^

##
P.S. 我很赞同@starrouge这里说到的只是描述自己的“经历”,并非“贴标签”。毕竟我们不可能接触其他文化或地域的所有人,每个人也是不一样的,只能说说自己眼中多数人的共性。我也说了活动本意是比较差异,获得启发,并非贴标签或辩论孰是孰非,因为各地有别,无谓对错。

##
@sasaadrian在留言中讲到香港和法国、北欧人在“时间取向”、“生活节奏”方面的差异:

從小媽媽就教我們買東西時她排一條隊,我排另一條隊,這樣買東西便快很多了。這就是香港人冠絕全球的”效率”,是從小培養出來。香港人做什麼都比較快人一步,荷李活拍一段片要10日,給香港人拍一日搞定。
我以前公司是法國人的公司,跟法國人最大差異的地方就是食飯,他們食一餐午飯可以食上四個小時以上,這種差異大得難以想像。
不過忙了半生之後,人就會反思,為什麼我們做事要這麼快?
我從北歐人的慢活生活中產生了些啟發,就是自由,他們追求真正的自由,不受人擺佈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真正的自由是不需要競爭,不需要太多的競爭就不需要超高效率,下一步我就是追求自己真正的自由,這就是我最大的思想改變。

##
类似的还有@yanyanbebe的留言:

對我來說….應該是香港跟澳洲的life style吧!香港什麼事都是要快狠準…有時候也真的很大壓力很壓迫…坐車要快點上/吃飯要快點吃..要不會被不停盯著/要走快一點,說所有都是快
但是去了澳洲…大家都真的是很懂享受生活!早點工作..準時下班!可以多享受跟朋友跟家人的時間…而不是下班再在家繼續做
吃飯時也是慢慢享受..可以真的好好享受那個胖餐環境跟食物! :)
香港是多元化…但是真的變得越來越不吸引了

##
此外,@cn-malaysia有“中马文化大不同”的专题,比较中国和马来西亚生活的方方面面。

##
@livinguktaiwan和@jrvacation等朋友组织的@ladiesofasia也有做几个亚太国家间的比较。

##
2)🌞
你也可以选同一文化圈中的亚文化来比,比如同属中华文化圈的内地、香港、台湾、大马、新加坡等其他华人文化间也是有差别的。然后再选具体的某一方面来举例,同样可以从上面列出的那些提示词里找灵感,比如比较: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生活节奏……

##
最近看到@alvin0617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来比较台湾和香港的教育、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异。

印象中,@honoru等几位朋友也说到过香港和台湾的繁体字、用语之类。

3)🌞
你还可以聊聊自己从各种媒介看到读到听到的跨文化跨地域的东西,推荐让自己受到启发的这方面的书籍、电影、视频、音乐等。

比如,
绘画能手朱师傅@angelina6688就聊到:

我觉得中外画画最大的差别是想象力和脑洞。可能因为教育环境不同,太多创造力和想象力被扼杀在应试教育中。

##
人间稀有女码农@shine.wong说:

美剧爱好者,婚后家里的饮食种类增加了很多西方菜肴,几个西方节日,也会瞎凑热闹!

最近在看《iZombie》给这次万圣节大餐造就了不少灵感~昨天又去宜家败家很多圣诞装饰!


##
@kona在留言里提到几位华人朋友合作的@ccp-hk:

通过唐詩多媒體制作,希望透過音樂、圖畫、文字、翻譯賞析,用一個全新的方法,向不同國家民族的朋友,認識中國文化,以及保留廣東話,作為一個香港人,其實很害怕,在不久將來,廣東話會完全被抹殺,香港文化會完全被融合消失,所以希望在 steemit 繼續可以保留一些香港文化特色。

这是个很有意义的文化项目,我也有关注,只是在这条留言里好像并没有比较的成分。

##
类似的活动还有@aaronli的”A City a Story”,和@kimzwarch的@archisteem,大家也来踊跃参加吧!

##
华人圈还有什么文化活动/项目我刚才没提到的,欢迎各位留言补充哦~

##




【跨文化活动】包括两部分,可以二选一或两个都玩:
##
1). 留言送分题;

2). 发帖作文题。

截止日期:2019年2月10日


##

⭐ 活动规则 ⭐

##
1). 送分题

  • 在此贴留言,举例比较文化差异,字数不限,发图片或音/视频也行。

  • 比较完后请@你觉得可能感兴趣的朋友来参加。

  • 奖励 - 截止后我会选出符合条件的留言者平分10Steem。

##
2). 烧脑题

  • 以“比较文化差异”为主题,用Partiko发贴 (华人团队开发的酷炫app你不会还不知道吧?If not, 点此下载),形式不限,可以是图文、音频、视频等。内容可以参考关键词:差异、比较、启发、改变。

如果发图文:至少300汉字 + 一张原创图(自己拍的照片或画/设计作品等都可以)
如果发音频或视频:时长至少1分钟 (不要求图文)

  • 标题请包括【跨文化活动】,使用cn-crossculture标签,请在文中包括活动链接。

  • 把你文章链接丢在我当周活动帖的留言处。

  • 请转发此文,让更多小伙伴看到。

  • 奖励 - 截止后我会选出8篇,分别送出:

金奖1名 - 10Steem + 1000 Partiko points (我出7Steem + Partiko赞助3Steem)
银奖2名 - 各 6Steem + 800 Partiko points (我出8Steem + Partiko赞助4Steem)
铜奖5名 - 各 3Steem + 500 Partiko points(我出10Steem + Partiko赞助5Steem)



欢迎你关注我和@Partiko、点赞此帖,或者赞助奖金(给大佬倒橙汁. gif),来鼓励更多人参与,让我们一起为现在这低落的平台活跃一下气氛吧~!💪


All content by @itchyfeetdonica
图文 by Donica多

Thank you for visiting! Please tell me what you think. Exchange makes change!
If you like my content, please support me by commenting / following / upvoting / resteeming.

感谢来访!你的关注/点赞/留言/转发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下次见!


##
Here are some of my travel shots. Check out my posts on Steemit World Map, and follow me for more adventures around the globe!

下面是我的一些旅途摄影。欢迎查看我的Steemit世界地图,跟我一起环游世界~!

https://steemitimages.com/DQmWSyM6PcNQJ9LL5UciWHWdZjHvcKQwP63HHMyJzvzvobB/4.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157 来参加【跨文化活动】(更新版) + CN文化项目汇总’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