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四”和“三”一样,有时是实指,有时是虚指,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中国人最喜欢玩文字游戏了。
像《笠翁对韵》,就是对诗歌,辞赋写作这种文字游戏启蒙学习的最佳读物。
《笠翁对韵·三江》里面,就有一句:
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
这里就用“四”和“三”做了对仗,是水平很高的用法。
它包含了两个典故:
北宋的大将曹彬,帮助宋太祖平定了南唐、西蜀、南汉、北汉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天下。这里的“四”,意思是四面八方的割据小国都被收服了;
唐朝的大将张仁愿,曾经与边境突厥进行战斗,三次建了高高的受降城以威镇北敌,保了一方太平。
图源:pexels
这里的对仗,“四”是虚指,“三”是实指,而且平仄相对,“四”是仄声,“三”是平声。
平仄对仗在诗歌,对联中是很讲究的一种应用。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也就是我们声调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声比较复杂,简单点来讲就是声调中的第三,第四声啦!
这里面的讲究很多,绝对不能将就。
比方说,很多人看到一幅对联,往往分不清哪句是上联,哪句是下联。
实际上,大家只要记住这个准则:
上联末字要收仄,下联末字要收平
就可以了,这是辨识上下联的基本依据。
比如:
云影波光天上下
松涛竹韵水中央
这副对子,似乎怎么读都挺好,但根据上面的规则,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应该先读“云影波光天上”,因为这才是上联。
零一二三四歷史匯總:
列表太長,具體請看:
四(三十四)
支持馬來西亞中文博客,歡迎關注 @cn-malaysia。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四(三十五):四收列国群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