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品读这个系列接近尾声了,我首发于steemit这个平台,然后在别的一些平台也有分发,得到了不错的反响(相对于我其他文章来说)。
其中有一个读者这样回复我:
哲学在哪里?讲清楚!
意思是我写了那么多艺术相关的文字,绝口不提哲学,而书名是《艺术哲学》啊,哲学呢??!!
我看了以后挺想笑的,但是又不能以“你还想从老婆饼里吃出老婆,夫妻肺片中找到杀人凶手遗留的蛛丝马迹”这样的调侃来回复——万一这个读者是很认真地在提问呢?
很显然,这位读者对“哲学”是什么还比较陌生,我们就先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哲学。实际上,这个问题本来就是个哲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有争议的。
哲学的字根是希腊文philosophy,可以拆成philein和sophia,即是“热爱”和“智慧”。所以,从字义上来看,哲学就是爱智慧。也可以说,哲学是一个研究根本问题的学问。
而丹纳受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界的影响很深,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论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可以解释;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循。丹纳的这本书,从种族,时代和环境等三要素分析了意大利绘画,尼德兰绘画以及希腊的雕塑等艺术作品,希望借此来探究艺术发展的规律。
丹纳认为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固然是兴之所致只凭个人的幻想天马行空地完成艺术创作,完全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看和风一样变幻莫测,但即便如此,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而揭露这些条件和规律是相当有益的。
结合上面“哲学”的解释,这本书叫《艺术哲学》就很清楚了——这是一本想研究艺术作品根本问题的著作。
艺术中的理想:
之前的品读说过,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所表现的更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事物的基本特征先有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过这样改变的物,就是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变成了一个“理想的”物。
这就引发了几个问题:
- 艺术家的观念有高低之分吗?
- 基本特征一定比别的特征更有价值吗?
- 是不是每样东西都只有一个理想的形式,别的形式都是歪曲的或错误的?
- 能否发现一个原则给不同的艺术品规定等级呢?
这个更适合每个人具体去思考,去探索,丹纳的观点未必是绝对正确的,一千个读者里面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实际上,这正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别:
前者就是要与众不同,脱出惯例,另辟蹊径;而后者追求的,就是标准答案,要的就是千篇一律。
我们来看看3幅不同的《利达》:
(达芬奇:doubanio.com)
(米开朗基罗:aihuahua.net)
(高雷琪奥:wikimedia.org)
以上的三幅画,到底哪一幅更好更高级点呢?
是无边的幸福所产生的诗意呢,还是刚强悲壮的气魄,还是体贴入微的深刻的同情?
实际上,它们都有符合人性中某个主要的部分,或者符合人类发展的某个主要阶段,
艺术品的目的是使一个显著的特征居于支配一切的地位。那么几个特征里面,如何区别出哪个更显著?哪个更重要?这就和需要科学来解决了。
特征的从属原理:
某些特征被认为是比另外一些特征重要,是“不容易变化的”特征,具有比别的特征更大的力量,更能抵抗一切内在的/外来的因素袭击,而不至于解体或变质。
生物学中的界门纲目科属种就是按照这样的主要特征来区分的。
特征不变性的大小,决定特征等级的高低:
- 持续3~4年的生活习惯与思想感情——流行现象的产生与消亡;
- 持续几十年的风貌——不同世代之间的认知差异
- 存在于一个完全的历史时期——比如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时代等
特征的重要程度:
以人物绘画为例,它的精彩程度取决于它所表现特征的重要程度:
- 最低等级:在人身上不表现人而表现衣着,比如各种时尚画报,只迎合一时的风气,很容易过时;
- 稍高一些的:只描写心灵,精神,情绪。这属于超越了正规的画种,文学侵入了绘画。而任何一种艺术,一旦放弃了它所特有的引人入胜的方法而借用别的艺术方法,必然会降低自己的价值。
- 最高等级:依靠透视学的发现,造型技法的探究,解剖学的研究等,画出的完美人体。
艺术品表现特征,特征本身价值的大小决定作品价值的大小。
特征的有益程度:
特征的评估,和别的特征相比,是看重要程度,而对于事物本身,就要看有益程度了。特征有益程度,是看是不是使自身发展而更强,这就与道德相关了。在相同的表现手法下,表现有益特征的作品价值必然高于表现表现有害特征的作品。
以文学为例:
- 最低等级是写实派文学与喜剧特别爱好的典型——狭隘,平凡,愚蠢,自私,懦弱,庸俗的人物,比如《堂.吉柯德》里的桑卓。
- 稍高一级,描写一批坚强而不健全,精神不平衡的人物,比如堂.吉柯德。
- 最高等级是完美的人物,真正的英雄,比如葛朗台的女儿欧也妮.葛朗台。
效果集中的程度:
分清了特征的重要性和有益程度以后,决定一件艺术品价值的就是艺术家的表现方式了,需要看表现效果的集中程度。
一般艺术佳作多产生于艺术繁荣期——在初期,技术幼稚,缺乏经验;而在后期,则是由于桎梏太多,艺术家不够天真。
总之,艺术家运用作品所有元素,把元素所有的效果集中的时候,艺术品所感染所表现的特征越居于普遍,支配的地位,作品越美。
Posted using Partiko iOS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艺术哲学》品读(五):终结篇——艺术中的理想 | 品乐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