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地看同类书籍的好处现在初步显现出来(之前看了《艺术哲学》和部分《美的沉思》),有一些艺术品看起来比较熟悉了,脑海中留存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再次看到,有久别重逢的感觉。希望自己的学习能够坚持下去,估计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再进入博物馆或是打开艺术画册,不会再一脸懵逼状。
埃及
我们现在的艺术,和大约五千年前尼罗河流域的艺术之间,是有联系的。
那时的艺术,源于人们的信仰。
埃及人相信,如果灵魂要在冥界继续生存,就必须保持完整的身体。因此他们制作木乃伊防止尸体腐烂,举全国之力建造金字塔来存放国王的身体,帮助他走向另一个世界。
吉萨金字塔,公元前2613~前2563年
这还不够,他们认为如果国王的肖像也保存下来,便能进一步保证国王永生。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永生,因此雕刻家得以塑造更多的肖像。在埃及,雕刻家的本意就是“使人生存的人”。
这些肖像并不原始,但也不像前面说的尼日利亚的自然主义肖像那么逼真,在真实和总体均整之间取得了平衡。
男子头像,石灰石,约前2551-2528年,出自吉萨的一座墓室,高27.8cm
埃及艺术的特点是将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二者相互兼顾,达到合理的平衡。
人像艺术的发展,还得益于陪葬制度的废除。正如之前在《美的沉思》品读(二):人像艺术的欣赏说的一样,在埃及陵墓中就发现了替代真人陪葬的图画和模型。
因为这个用途,因此墓穴中的图画最要紧的不是好不好看,而是完不完整——要让真实世界尽可能多的元素陪伴主人。实际上,这些画作更像是地图。
他们是根据记忆作画,所遵循的一些严格规则使他们能把要进入画面的一切东西都绝对清楚的表现出来。
图中的池塘是俯视的角度,而池塘中的动物和边上的树木,用的是侧视图。埃及人无论画什么事物,都是从它最具有特性的角度去表现。
赫亚尔肖像
像这个浮雕,头部是侧面,眼睛是正面,肩膀和胸膛则是正面最有特点,四肢又是侧面最容易表达,两只脚都是从内踝侧向外的角度。
希腊艺术不是立足于艺术家在一个特定的时刻所能看到的东西,而是立足于他所知道的一个人或一个场面所具有的东西。他以自己学到和知道的形状去构成作品,非常近似于部落艺术家用他所能掌握的形状去构成人物形象。
艺术家表现的不只是他对形式和外貌的知识,还有他对所画之物的意义的知识。这样埃及人所画的主人就比他的仆役大,甚至也比他的妻子大。
当我们知道这些规则时,就不会再对埃及的艺术品感到别扭,甚至于可以饶有兴趣地看整个画面所讲述的故事:
克努姆赫特普墓室壁画
埃及艺术最伟大的特色之一就是,所有的雕像、绘画作品和建筑形式仿佛都遵循着同一条法则,各得其所。如果一个民族的全部创造物都服从于一个法则,我们就把这一法则叫做一种“风格”(style)。很难用语言来说明一种风格是由什么构成的,但是用眼睛去看就容易得多。支配全部埃及艺术的那些规则使每一个作品的效果都是稳定的,质朴而和谐的。
埃及的艺术风格先是一成不变地保持了几千年:
坐着的雕像必须把双手放在膝盖上;男人的皮肤必须涂得比女人的颜色深;每一位埃及神的外形都有严格的规定:太阳神荷拉思必须表现为一只鹰,或者要有一个鹰头,死神阿努比斯必须表现为一只豺,或者要有一个豺头。每个艺术家还得练出一手优美的字体。他得把象形文字的图形和符号清楚无误地刻在石头上。他一旦掌握了全部的规则,也就结束了学徒生涯。谁也不要求他别出心裁,谁也不要求他“创新”(be “original”)。相反,要是他制作的雕像最接近人们所备加赞赏的往日名作,大概就会被看成至高无上的艺术家了。
有豺头的死神阿努比斯正监督称量死者的心脏,有灵鸟头的神使在右边记录结果
在这几千年当中,只有第十八王朝的国王阿米诺菲斯四世曾短暂改变过埃及艺术的风格。他喜欢的画作完全摒弃了之前那种神圣刻板的尊严气派,不要虚假的美观,缺陷也要画出来(长得丑):
阿克纳顿(阿米诺菲斯四世)和妮菲尔提提抱着孩子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对两河流域的称谓,意为“(两条)河流之间的地方”,这两条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摇篮之一。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已有较发达文化,曾出现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不像埃及艺术那样有名。有一部分是出于偶然的因素:那些河谷地区没有采石场,大部分建筑用砖建成,天长日久,就风化了。连石雕也比较罕见;恐怕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们跟埃及人的宗教信仰不同,他们并不认为灵魂要继续生存就非保存人的尸体和肖像,所以流传下来的早期艺术作品之所以较少。
苏美尔人爱好对称和精确,这从这架竖琴可以看出:
竖琴残部,公元前2600年
美索不达米亚的国王很早以前就习惯于竖碑勒石纪念他们的辉煌战绩,后来,这种纪念碑就成为了完整的编年史画了。
像下图的浮雕就完整展现了一个战役的全部情节,而且在死伤的人员当中,没有一个是自己人。这说明即使是一幅画(一座浮雕),还是有超越艺术本身的东西存在:具有宣传作用,甚至于有一点点迷信思想,把敌人画死有助于自身的胜利。
亚述军队围攻要塞(局部),约公元前883-前859年
在《艺术的故事》这本书里,第二章的名字是“追求永恒的艺术: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克里特。只是,我反复看了几遍,真的没有看到有关克里特的部分在哪里。
实际上,第三章开始是介绍希腊的艺术,克里特应该被包含在那里。为什么第二章会起这样的名字,我不明白,希望有人可以答疑。
希望喜欢我文字的人,去看看这个吧,说说对我的看法,请我吃星星,谢谢啦~
我的 @ReviewMe 凭证留言板!
Posted using Partiko iOS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艺术的故事》品读(三):追求永恒的艺术 | 品乐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