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硬分叉

image

到底什么是硬分叉呢?根据我有限的区块链的知识,查阅了一些网络上的资料,用非专业人士能够看懂的话来说:

硬分叉是指虚拟货币区块格式或交易格式发生改变时(游戏规则改变了),未升级的节点拒绝验证已经升级的节点生产出的区块,不过已经升级的节点可以验证未升级节点生产出的区块,然后大家各自延续自己认为正确的链,所以分成两条链。

有硬分叉就有软分叉。

软分叉是指虚拟货币交易的数据结构发生改变时,未升级的节点可以验证已经升级的节点生产出的区块,而且已经升级的节点也可以验证未升级的节点生产出的区块。


昨天 @ned发帖说成功地完成了HF20这个硬分叉,但是完成以后大部分人都动弹不得了,因此纷纷质疑这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分叉。不过,依鄙人所见,这次硬分叉是非常成功的。

我们重新来看看“软”,“硬”的定义。

“软”,通常指无力,软弱,能力差;而“硬”,通常指坚硬,坚定,坚决或执拗地(做某事),勉强地(做某事)
比如:

不让他去,他硬要去
他一发狠,硬爬上去了

看到没,从这次分叉的结果来看,准备工作其实没有充分做好,一群码农写出了一堆bug,但是时不我待啊!定好时间要分,就一定要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steem要分叉!!!

所以整个steem生态系统就这样被生生的分叉了,拒绝着陆,分得很彻底,非常成功,非常血腥。

那些说这次分叉“失败”的人,显然是还不明白“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的人生大智慧。在steemit,我们要坚持“两个凡是”:
1. 凡是 @ned说的,都是对的
2. 凡是 @ned做的,也都是对的。

坚决拥护 @ned!!!

这是一次成功的分叉!!!

图源:baidu


希望喜欢我文字的人,去看看这个吧,说说对我的看法,请我吃星星5 cred stars,谢谢啦~
我的 @ReviewMe 凭证留言板!


Posted using Partiko iOS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一次成功的硬分叉

【新手村猜猜猜】猜猜这款仪表是干什么用的

之前说过,我是一个电子研发工程师。

我主要从事的是工业便携式仪表的设计,而且比较全面。一个完整的仪表出来,基本上只有塑胶外壳和外包装不是我设计的,其他从硬件线路图,pcb绘制,到软件编写,debug;到生产作业指导书,产品说明书的撰写都是我一人完成。

工作了这么多年,我做的大部分东西都没人知道是干吗用的,这让我也曾经郁闷过——别人看不见的,就和不存在没什么两样。

我也努力过想要设计一些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meter,只是身在公司,身不由己。这款仪表总算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了点关系(这是我手边的工程样品),看到 @ericet发起的新手村猜猜猜挺有意思的,我也来凑个热闹:

好了现在开始猜谜时间
猜猜上图的meter,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第一个人猜对的获得1 SBI的奖励,并且所有参与者都会分享帖子得到的STEEM/SBD 收益。


规则 - Rules



    - 给帖子点赞


    - 留下你的竞猜答案


    - 第一个猜中的人获得 1 SBI


    - 七天开奖


希望喜欢我文字的人,去看看这个吧,说说对我的看法,请我吃星星5 cred stars,谢谢啦~
我的 @ReviewMe 凭证留言板!



Posted from my blog with SteemPress : https://kissfirer.000webhostapp.com/2018/09/%e3%80%90%e6%96%b0%e6%89%8b%e6%9d%91%e7%8c%9c%e7%8c%9c%e7%8c%9c%e3%80%91%e7%8c%9c%e7%8c%9c%e8%bf%99%e6%ac%be%e4%bb%aa%e8%a1%a8%e6%98%af%e5%b9%b2%e4%bb%80%e4%b9%88%e7%94%a8%e7%9a%84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新手村猜猜猜】猜猜这款仪表是干什么用的

为腹不为目

image

《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意思是说:

过分追求色彩的享受,会导致视觉迟钝,使人视而不见;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会导致听觉受损,使人听而不闻;过分追求味道的享受,会导致味蕾过于刺激,使人食不知味;过分纵情于驰骋于野外打猎,会导致人的心神不宁;过分的追求稀罕的珍宝,会导致品德丧失,身败名裂。
所以圣人的生活,只求饱腹而不求享受。他们宁愿追求质朴宁静,而不愿意追逐奢侈浮华;他们主张拒绝外界的诱惑,追求原本固有的天真。

这其实就是在告诫人们,莫忘初心。

只是,现在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品读一下圣贤书,喜欢看一些精选,看一些貌似高深实则已经被人咀嚼过好多遍的现成的营养读物与鸡汤。这些内容,只能作为感悟的引子,永远成不了盛宴。

人的第一要务是生存,吃饱是第一要务。人的本性就是获得足够维持自己生命的能量,而在原始人类阶段,自然资源的获取并不容易,所以“取”这个动作,被写入人类的DNA才得以使得人类繁衍至今。

在追逐的过程中,接触到的世界也来越大,越来越精彩,很容易被迷惑住原有心智。大家都有类似的经验,原本若只有一个目标,那么人在追求的过程中还算平和,倘若突然目标成百上千倍地出现,反而让人会失去目标,感觉不知所措。最终会像那只进入玉米地的熊瞎子一样,万花丛中过,真的片叶不沾身。倒不是有着徐志摩般的洒脱,而是迷花了眼,不知掰哪个苞米比较好。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往往会因为外物而改变自己的本性。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各位看官,切莫被花花世界迷住了感官,切莫纵欲过度,记住人生“为腹不为目”,莫忘修行。

图源:pixabay


希望喜欢我文字的人,去看看这个吧,说说对我的看法,请我吃星星5 cred stars,谢谢啦~
我的 @ReviewMe 凭证留言板!


Posted using Partiko iOS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为腹不为目

有涯和无涯

大概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 :

人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这句话往往被当作求知的格言挂在教室里,用以鼓励莘莘学子“学海无涯苦作舟”。

后来,小学生长大了,发现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是说:

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体乏神伤,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可真是十分危险的了!

然后这帮人就开始大呼小叫:当年幼稚啊!被老师们骗着学习,可是古人们早就知道了,知识是学不完的,还费那力气干嘛啊!!!

看似很有道理,但是这帮人恰恰是学得浅了,他们没有注意到,这句话的出处是《庄子·养生主》,在这几句的后面,庄子还讲了一个小故事,由此诞生了好几个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这个故事就不具体展开了,大伙应该都知道。重要的是结论。

皇帝问庖丁:

你丫怎么这么厉害,几秒钟就肢解了一头牛,看你的动作简直就是享受啊!

庖丁说了:

我追求的不是宰牛的技术,我探索的是事物的内在规律。这牛在我眼里已经不是一头牛了,而是毛皮,骨头,牛筋牛腱按照一定规律的组合而已,所以解决起来很轻松。

这个故事想要说明的是:这个世界上事物纷繁复杂,各有各的表象体现,但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我们需要学习的,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其中的规律。

所以说,看书要看全,学习要深入。切不可被过程中某些具体的问题枝节搞昏了头脑,迷失了方向,要以学习,总结规律为主,不要“以有涯随无涯”。

图源:timgsa.baidu.com


希望喜欢我文字的人,去看看这个吧,说说对我的看法,请我吃星星5 cred stars,谢谢啦~
我的 @ReviewMe 凭证留言板!



Posted from my blog with SteemPress : https://kissfirer.000webhostapp.com/2018/09/nothin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有涯和无涯

过节,送礼

image

今天有人在群里问,中秋节了,应该给未来的婆婆送些什么?发微信红包合适吗?应该发多少?
回答的人很多,答案也是五花八门。

不过,客观地说,别人的答案其实没什么参考价值,因为他们完全不了解送礼者和收礼者平时的状况,以及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倾向。

你肯定要说:这是什么鬼?礼多人不怪!!送个礼都和世界观价值观扯上关系了?!!!你TNND就会整天瞎胡扯!!

不过,我还真是没有吹牛逼。

东西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意义是人赋予的。同一样东西,对不同的人意义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你的朋友生病住院了,你去医院探望他,到底是应该送水果呢?还是送花?

有些人是实用主义,你捧一束花去看他,当面他不说什么,转身就说:

“我病了,这家伙也不送点营养品过来给我补补身子,搞几朵没用的花来,吃又不能吃,几天以后枯了,屌用都没有!这个人好虚伪,以后不和他交往了!!”

如果你给他送2瓶“脑白金”,他一定会觉得你这个人实在,可靠,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是个值得交往的人。

有些人崇尚精神享受的,你送他花,他开心得不得了,说

“本来就生病了啥都不想吃,看到这些花喜欢得不得了,心情顿时好了许多,谢谢你啊!!”

你看看,同样一束花,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效果。简简单单的送个礼,把你的价值取向和对方的喜好都暴露出来了,是不是有些可怕?人们就是从这样的一件件小事,开始筛选自己的朋友圈的。

只是,现在大部分人都比较懒,不愿意思考这些问题,认为礼物送出去了就完事了,典型的只表达自己而不顾对方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今年过节不收礼啊,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个广告能起作用的原因。

今天中秋节,希望大家送礼都送准了啊~

图源:pixabay


希望喜欢我文字的人,去看看这个吧,说说对我的看法,请我吃星星5 cred stars,谢谢啦~
我的 @ReviewMe 凭证留言板!


Posted using Partiko iOS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过节,送礼

这么厚的一本书,竟然不是字典

之前说过,理工男觉醒需要补习艺术理论,几乎只能依靠阅读来学习了。

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但作为一个24k的宅男,还是相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不喜欢看电子书,冰冷生硬没有感觉,去年买的kindle在看了半本书以后就被打入冷宫了,再也没有点亮过。

我喜欢闻新书打开后的那股“书香”,小时候还为此着迷过一番。现在想想哪里有什么“书香”,都是油墨的味道,之所以还健在,大概是因为那时候化学工艺还不是很发达,油墨的毒性还没有很夸张吧。

买书,买艺术类书籍,只要稍微用心查一下,那么这本《艺术的故事》无论如何也是跑不掉的。只是这么厚的一本书,当初没敢买,怕自己看不完。这已经没有办法当作枕边读物了,甚至于什么车上,厕上的读物都当不成,这个厚度,这个重量,只能端坐在书桌前才能打开它了。

可是,万恶的京东懂我,昨晚偶然间打开app,一张满200减50的书券跳了出来。是可忍,孰不可忍,事已至此,除了下单,还能何为?

今天一早就到了,这也是我这辈子到现在买的最厚的一本书(字典除外,它甚至厚于大部分字典)。可是儿子今天整天有课,我得陪着。

现在到家了,我先去沐浴更衣,然后看看能否阅读一二,能否扒在井沿朝着艺术世界窥探几眼……

BTW:正版书籍的质量还是不错,纸张厚实,印刷精美,有一股“书香”。


希望喜欢我文字的人,去看看这个吧,说说对我的看法,请我吃星星5 cred stars,谢谢啦~
我的 @ReviewMe 凭证留言板!



Posted from my blog with SteemPress : https://kissfirer.000webhostapp.com/2018/09/%e8%bf%99%e4%b9%88%e5%8e%9a%e7%9a%84%e4%b8%80%e6%9c%ac%e4%b9%a6%ef%bc%8c%e7%ab%9f%e7%84%b6%e4%b8%8d%e6%98%af%e5%ad%97%e5%85%b8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这么厚的一本书,竟然不是字典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