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很多国人都背过,其中有这么一句: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只是,现在“五常”比较罕见,而不仁不义,礼崩乐坏,利令智昏,言而无信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为了一己私利,可以造假药;可以为了骗保而杀害父母;为了发泄可以对孩子无差别屠戮,路边有人倒地再也不敢施与援手,老太太最好也不要独自出门了,因为“老太太”几乎成了“老虎”的代名词。这些或许是个案,但是明显的,现在“个案”呈现频繁发生的趋势。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的“五常”。我们是信奉儒家的大国,我们来看看这五常的形成。
首先是仁义礼出现在《礼记. 中庸》: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 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
有仁爱之心,方可称之为人,爱自己的父母是最重要的;重道义,是合适的,尊敬贤者是第一位的;以上二者的地位等级,是源自礼。
后来是仁义礼智: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
再后来,董仲舒在自己的著作中又进一步完善,提出了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并被汉武帝采纳了他“推明孔氏 抑黜百家”的主张,使得儒家学派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至今。
当然,被皇帝看中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三纲”,我对这个没啥兴趣,暂且不表。
由上面可以看出,“五常”由战国到西汉几百年的时间,在文字上得以成型,并流传影响至今。
流传了千百年的东西,消逝需要多久呢?目前看来,短短几十年而已。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不知道,或许答案藏在这里,这是孟子的学生公都子和孟子的讨论,从而引发了“仁义礼智”的出现: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 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省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 曰‘性善’,然则被皆非与?”
(图源:dpfile.com)
Posted using Partiko iOS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五常”的产生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