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一次碰到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就一直等在树桩旁等待后续的兔子撞死,想要不劳而获。这个词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
文化是很有意思的,只是,小时候学习的时候,还不明白这其中的精妙。那时,看到诸子百家,就觉得头痛,那么多人名,那么多流派,距离我们实际的生活那么远,还要去背,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比如这个韩非子,有些啥主张,是哪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完全就靠死记硬背,傻拼记忆力。
而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小故事。
百家争鸣,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大师有什么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商鞅韩非子等等,目不暇给,但是,如果知道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就很容易记忆和分辨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平日里小桥流水岁月静好的时候,大家都安居乐业也懒得想那么多,现在一下子天下大乱,所有的习惯被打破,人们便开始寻求意义,思考人生了。由此,产生了诸子百家,各有各的想法和主张。
儒家推崇传统,认为天下应该恢复到原来那种井井有条的生活制度中;法家认为传统都是糟粕,不然社会也不会发展成现在这个屌样,需要推倒重来,进行变革;道家则认为一切都无所谓,应该顺其自然不要强求。
明白了这个,再来看“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就知道这明显属于法家这一派了,农夫不应该傻傻地守着历史,传统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现在的实际情况了,不能再墨守成规,而是要找新方法去逮兔子。推广开来,看到那些搞变法的,商鞅之类,肯定是法家啦!
同样的,看到“克己复礼”,要恢复过去的,那就是儒家文化,“无为而治”,就是道家了。
先有礼崩乐坏导致人们思考,思考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派别,故事,法家的守株待兔就是其中之一……
怎么样,把知识放到文化的大背景中去,就很清楚了吧?当然了,每个流派之中,还有自己不同的派系,要想了解清楚,就不是一两个成语故事可以概括的了。
图源:pexels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守株待兔与礼崩乐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