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和政治

文人和政治

《丁玲传》一般把丁玲受难写得很冤,但丁玲就那么清纯吗?丁玲也是在政治的浪尖上起起落落几十年。她追求光明,必然在政治的漩涡里撞得遍体鳞伤,别人整你,你又整别人,冤仇相报,至后无解。

周杨被鲁迅称作四条汉子,这是因为在上海成立左联时他是左联党团总负责,是代表党颐使气指,连鲁迅都不放在眼里,于是矛盾就免不了了。于是鲁迅退出左联。

这时的丁玲与周杨就有了矛盾,看法不同,义不投合。二人先后到达延安,各有风头。以至后来发展成山头,小宗派,小团体。这种情况一直带到北京,周杨做为文化部的主要领导,一定要给丁玲盖上历史不清变节的帽子,借着反右的东风,把丁玲彻底打翻在地。

但四人帮倒台后二人其实都重新站了起来,周杨这时接受教训,重新阐述马克思的文艺理论,很有一点右的表现,后被说成是典型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周杨一下从左变成了老右。而丁玲这时纠集一帮老作家向邓小平写信,告周杨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时的丁玲一下变成了老左的代表。真是三十年河东,又河西。人们不免要问:风雨几十载,为公乎为私乎?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中国的文人或前苏联及东欧的文人都有个特点,就是大半精力都在政治的漩涡中折腾,耗尽了自己宝贵的时间生命,而作品却寥寥无几。

什么原因呢?那就是经济不独立,作家等本身是一个自由职业者,写什么或怎样写那都是他自己的事,由市场决定价值与以回报。

但是当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诞生后,他们全都被装进了干部的笼子里,成了端人碗吃人饭看主子眼神的打工者。这样问题就来了,首先要吃饭你待听指挥,个人智慧必须收敛,要让他人高兴。于是乎拍马溜须,插队抢位,相互撕咬,看人出丑,等等操人心之事便大量涌现。

吃饭是分等级的,官高者薪资高,待遇好,风头足,旱涝保收,那么为此便争权夺利汹汹势不可挡,如同赶集。这一切都由主子决定。如此每人就象附在政治这棵大树上的附庸,绝大多数都成了失语者,或帮凶帮闲者流,再就变为沉默的大多数。

总结一点:就是翘首以盼,吾皇万岁万万岁,谢主龙恩,赏钱,活命。可见一个没有自己的私产你永远都是巴儿狗。所以鲁迅为什么那么看重自己的钱,啥时都把钱袋子捂得紧紧的,不就是为了自由!

图源:pexels

来自于 [WhereIn Android] (http://www.wherein.io)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文人和政治’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