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逻辑》多了解点货币知识 / 品乐书会#18--阅读经典,分享创作

《货币的逻辑》多了解点货币知识 / 品乐书会#18--阅读经典,分享创作

https://steemitimages.com/DQmWWRJfJLRyTW6bB95aFzYvV46rkmKDYJWQAhET8bX8EWf/currency.jpg

        今天刘美女 @deanliu 在哀叹自己现在没功夫读书了,没生活了!其实读书、生活纯在一心,有那么个心思就行,当然可能是刘美女在反省自身,以悟大道。还好了,我并没有这方面的困扰,还是能下午泡泡咖啡,看看书,看看币价。任它风云变幻,我自喜乐随心。

        《货币的逻辑》,作者:庞忠甲 / 陈思进 。不懂就要多读书。对于经济方面自己确实是个门外汉,当然我也没指望读个一两本书就能成为专家,不过,读读书,解解惑还是能勉强做到的。社区中喜欢比特币的人很多,比特币是不是货币呢,还是很多人口中的传销?带点问题读读看。

钱是怎么来的,钱是怎么没的?
进化得好好的,钱为什么会突然“变异”的?
钱是怎么“造”出来的,又是怎么运行的?
复杂的货币经济理论是怎么演变的?
各类财经政策是怎么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货币是一种怎样的权力,能决定国家的命运?
危机再现,信用货币什么时候会变成“废纸”?
货币,从无到有,从实物货币到纸币再到电子货币,从一般等价物到金融投资再到掠夺大众财富和垄断控制的工具,不是在“进化”而是在“变异”。

        对于不懂金融的人来讲,货币都是神秘的。在我们看来,只有辛苦工作才能赚钱。其实这多少是个误区。再比如比特币,为什么一个比特币这么值钱,这些买比特币的人傻吗?细细读来,有不少体会。

        首先,比如说“钱”这个概念。早期的“钱”是价值相等的等价物,比如黄金,白银。社会总体价值变大了,“钱”就成了一种价值的流通物,成为一种信用,比如美元,人民币。在社会的总体运作协调下,每个人都是以一种信用等价的方式来创作财富。社会总体的信用增强,财富增加,金钱也就越多了。

        再比如说,比特币也是信用货币。很多人称人民币是白条,比特币才是现金。我认为其实两者都是信用。人民币是以中国政府的信用为背书,比特币是以全网的算力为背书的。两者在本质上的意义是一致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货币危机的原因是掌权者抵不住利益的驱使进行货币超发,从而引起严重的贬值和通货膨胀。历史上除了07年引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其实还有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为偿还战争赔款,从而超发货币,引起货币危机,其通货膨胀率达325000000%,最后1923年,希特勒引发慕尼黑啤酒馆政变;还有1948-1949年国民党金圆券崩溃,其亦是国民党在大陆迅速崩溃的直接原因之一;还有2004-2009年非洲津巴布韦的货币大危机。

        这也许是比特币值得称道的地方,总量限定。但是限定总量其实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的,特别的经济体量很大的情况下。你无法想像,每年人民币不增发是个什么场景,难道中国人们不要GDP了?不要经济增速了?!

货币层次划分。 以金融性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将货币流通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而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的能力,即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流动性程度不同的货币在流通中转手的次数不同,形成的购买力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其他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就不相同。在现代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流通范围不断扩展,流通中货币形式多样化,除现金和 银行存款外,定期存款、国家公债、大额存单、人寿保险单等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而各种形式的货币流动性有所不同,欲预测和组织整个社会的货币购买力,稳定货币流通,必须按流动性大小进行货币层次划分。 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 依本国情况而定。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形成以下划分的基本原则:按照货币的流动性划分,以存款及其它信用工具转换为现金所需时间和成本作为标准。凡所需转换时间越短,所费成本 越低,则货币层次越高。 我国的划分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决定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并与1994年第三季度开始,正式确定并按照季度公布货币供应量的指标,我国划分为以下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M1是狭义货币,M2是广义货币,两者之差是准货币

        看完总算有点明白M0、M1是什么东东了。对于没什么经济常识的人来讲不太好理解,现在来补下课倒也不算晚。后面的知识还有很多,大家不妨找本来慢慢读吧。说不定,你对比特币,司币(steem)就有更深地理解了。


品乐书会—阅读经典,分享创作
欢迎爱好写作和阅读的朋友加入,专用标签 #cn-book 和专用帐号 @cn-book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品乐书会”

cn-book.jpg
扫码关注,“品乐书会”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货币的逻辑》多了解点货币知识 / 品乐书会#18–阅读经典,分享创作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