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了翻《易经》,看到卦象阴阳的表现,不由联想到计算机中的二进制。到网上查了下,还真有关于这方面的介绍。
据说,莱布尼兹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最初由欧洲来的易经,后来其发明了二进制,但是苦于没有强有力的数据来证明,所以一直没有发表。直到在他31岁的时候,他与法国的一位传教士白晋相识,随后通过通信交流对《易经》的看法之后,才使他看到古老《易经》的六十四卦和二进制的数码相对应,给予他极大的启发和鼓舞,并于1705年把论文发表出来,题为《关于仅用0和1两个符号的二进制算术的说明,并以此解释古代中国伏羲图的探讨》。
当然二进制的发明在当时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作用,直到计算机的发明。计算机使用二进制来表示基本的字符编码,学过编程的朋友想必第一次学习时也是要费不少心思的。我们要把现实中的一切都映射到计算机的世界中去,主要是通过文字。这时一帮编码的人员就开始想办法去做这件事。
二进制只有两种状态,0和1,这是一位时的表示。想要增加,就相应地增加位数,比如二位:00、01、10、11,有二位时就可以表示四种不同的状态,有三位时可以表示八种不同的状态…….以此类推,在八位时可以表示256种可能(即2的8次方),在英文的世界中已经足够使用了,这时产生了ASCII表。如下图所示:
用这些基础的编码字符就可以表现出强大的计算机世界,使现实与虚拟相映射、相关联。这是国外的科学家做的事情。在中国,相似的表现世界的方法《易经》出现于西周时期,约公元前1046年,也就是比二进制的诞生早两千多年。可见,老祖宗的智慧不容小视。
如上图所示,《易经》的表示和二进制的表示相同,用阴和阳来表示两种最基本的状态,用阴阳变化来衍化万物。阴用“- -”阳用“—”,阴阳只有两种状态,那么如何表示更多的状态呢?和二进制一样,增加位数。用二位表示四象(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用三位表示八卦,用六位表示六十四卦。用这六十四卦来表示最基础的世界变化,即天文节气的变化。所有的变化流动都在这六十四卦中,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六十四卦的变化,反映了一年中的阴阳二气的变化,反映了事物总体的变化规律。
《易经》是基础的天文学说,经过一些变化,应用于人文、社科、五行、建筑,就产生的相应地学说,我将在后文中和大家一起分析下。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二进制与卦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