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和我说,你总整一些人面桃花相映红呀、江郎才尽黔驴技穷啊,要么是什么诗词曲赋,要么是和古人有关的成语故事,一个小学语文都没学好的,整那么复杂的驾驭得了嘛?
咳咳,人艰不拆、人艰不拆,说的这么含蓄,我都不好意思“蹄之”。其实驾驭得了驾驭得不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又水了一篇文章,感觉自己离作家坐家越来越近,偶尔想想也有那么一点沾沾自喜。
(图源 :pixabay)
不过说到“蹄之”,我倒想起一个和蹄子有关的,还很浅显的故事,适合我这种小学没毕业的文化水平的,那就是小马过河。
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想必大家都知晓,原文其实也挺长的,我要都复制过来有凑字数的嫌疑,所以我粗略精简一下,精简后的内容如下:
有匹小马想要过河,但是不知道河水深浅,于是问老牛,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小马听了以后放心了,准备过河。这时有只松鼠看到了,连忙阻止他:“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 并且松鼠说昨天有一个小伙伴就在河里淹死了。
小马无奈,只好回家问妈妈,妈妈回答:“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会明白了”,于是小马试着淌水过河,发现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图源 :pixabay)
在我小时候,听过这个故事以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要勇于尝试,实践出真知。在生活中,我经常遇到类似像小马一样的朋友,有的甚至年龄比老马还大,问我一些很白很肤浅的问题,我往往并不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反问他们,为何不试一下呢?只要简单的试试,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可是他们宁愿费劲周折找很多人请教,也不愿意自己动手试试。
当然了,如果一些所谓外行,遇到一些特殊领域的问题,自己没法测试或者不好判断,这也很正常。但是我经常遇到一些内行或者所谓的科班出身的人士问一些一试便知的问题,就忍不住呵呵了。
我曾经和一个搞开发的朋友聊天,他问我很多技术相关的问题,有些自己写两行代码验证一下就可以了,有些动动手指用百度Google一下就行。于是我问他,你为啥不自己试试呢?他说因为我的时间很宝贵啊,不能浪费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我晕,你的时间宝贵,我的时间就不值钱是吧?😵
不过如果我们只从小马过河看到了试试看,那其实还是很危险的。就像河水,有时候是真的会淹死人的。其实就这个故事本身而言,我挺支持这个故事中小马的做法,充分调研之后再去尝试,比如老牛说水浅,妈妈说让他试试(妈妈肯定不会害他),这时候试试是安全的,是没有生命危险的,如果是滚滚长江,小马下去试试,估计就会变成死马了。
生活中也时不时的有这种问题,比如说220V的家庭用电能不能电死人?从5米的高处蹦下来会不会摔伤?锋利的刀片会不会划伤手指?浓硫酸可不可以当饮料?如果这时候去试试看,那么只能用一句网络流行词汇赠予了:不作不死!所以知识的搜索以及传承还是很重要的。有个笑话说:“当年神农尝百草,最后的遗言:这草有毒!” 笑罢仔细思索,意味深长。
再来看小马过河,如果小马从能对比老牛的身高,松鼠的身高,以及自己的身高,再对比他们说的水的深度,不难判断出河水的实际深度以及自己是否可以安全过河。但是小马放弃了思考,被二者貌似相悖的言论弄糊涂了,还得回家问妈妈,这真是一个不善于思考的温室宝宝。
(图源 :pixabay)
从小马过河这则寓言当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去找寻一些已有的答案(传承),有没有根据各种已知的情况和条件做出自己的判断(思考),有没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去做一些尝试和探索(实践),还是说我们把问题抛给别人,得到一个答案后就笃信之,直到啥时候碰壁为止呢?
如果你是小马,该如何过河呢?要是我的话,要么走桥,要么待在这边不过河,然后再配个风景这边独好(咦,又扯出毛诗了呢),为毛非要过河呢?又或者,我们可以摸着石头过河?😀 (小马怒,你给我摸摸看,蹄之!)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小马过河 / Pony across the r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