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好不容易不加班,老婆说要去看一场电影,她的同事推荐说《敦刻尔克》很不错,单看名字,不知道是什么主题一点兴趣都没有。同期还在热映的有《蜘蛛侠》和《猩球崛起3》显然更符合我的口味。
既然有人鼎力推荐,我还是去买了票,买票时也就剩下一个场次,显然是快要下映了,说不定我这还是赶了个末场。当我今天来写这篇迟到的文章时,发现这电影尽然还在上映。
电影是好电影,但是对于国内来说,更多的并不知道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段历史,我就是其中之一。电影开始前,我还在补功课,我甚至连导演诺兰是谁我也不知道,老婆还对我鄙视一翻。
我这人从来都是听歌不记歌手名,看电影不记演员和导演。查了下,原来诺兰就是《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和《盗梦空间》的导演。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二战时,纳粹德国闪电攻陷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后,整个欧洲战场大溃败,40万英法联军被德军包围在敦刻尔克,他们身后是汪洋大海。
让我记忆深刻的几个画面:
英国派来幸亏的唯一一架飞机,在没油了还在空中盘旋,利用最后一点在空中的机会还击落了一架敌机。
当用来运送撤退士兵的军舰一艘艘被击沉时,远方十驶来大批的民船,军官问将军望远镜里看到什么,将军说“Home”,正如电影海报里的一句话一样:When 400000 men couldn’t get home,Home came for them。
当成功撤退的士兵带着愧疚和沮丧回到英国时,他们以为人民可能会唾骂他们是失败的逃兵时,结果大家都在欢呼,幸存就是胜利。
幸存就是胜利,这是电影传达的对那段历史的意义。
关于历史,每个人对这段历史的解读可能都不同。那么这段观影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对我来说,无所谓怎样解读,历史就在那里。对不曾熟知那段历史的我来说,这次的观影等于是一次连接,让我与那段历史因为一部电影连接在一起。历史就在那里,而这次观影它与我产生连接,融入我的生活和记忆,是一次阅历的丰富。
这种丰富好像是从教科书上阅读无法达到的。就好像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去过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因为经历过,那些教科书上地理人文才觉得是跟自己相关并深刻在记忆。
我们的人生的丰富程度或者阅历,往往与我们自己跟这世界产生多大的联系有关,所以,一次观影,一次马拉松,一次steemit上的文章都是我与这世界的一次联系,都是在丰富我自己的人生。
写作涉及:读书笔记、诗歌、随笔等。
希望 @yellowbird的文章能给你带来启发!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敦刻尔克》观影 |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