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早上开车上班,广播里播放着一段小故事:
说的是一个在大学里教书的教授,白天他是在武昌的魏教授,一身严肃和端重,穿梭在线形几何和高等函数间。
而到了夜晚,他是在汉口的小魏,一身时尚潮流,活跃在酒吧里玩音乐。
一江之隔,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故事最后,撒了碗鸡汤:不要禁锢在自己的职业里。
这让我想起了阿肆的故事:
阿肆就是那个唱《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的女孩。
最开始的阿肆,是一边在工作一边玩着音乐,就她自己的话说,她在单位里是小王,“小王你过来给我打个报告表,小王我要请个假,你给我开个假条,小王我们来做下体检表吧……”,回到家里以后,就继续写歌创作,在网上唱歌。
她写歌、唱歌在单位里都是保密的,大家都不知道,有一天,《炸鸡》被选秀唱了,为了专心做音乐最后辞职的时候,才跟领导坦白。领导说:啊,原来是你啊!
对她来说那段时间是段很美好的记忆。
总有那么一批人,热爱音乐,虽然有着工作,但没有禁锢在自己的职业里,白天的工作满足生活,晚上干自己喜欢的事。
这可能是一种更自在的状态。
我知道很多年轻人为了音乐北漂,街头卖唱,用灵魂支撑着自己的梦想,当梦想不能当饭吃时,对那份热爱的坚持也许会慢慢变质。
这又让我想到了写作,steemit上的写作。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职业之外的另外一个身份。对我来说,我正经的工作是做桥梁设计的,写作只是业余的兴趣。
我身边有太多曾经写作的,参加工作后就慢慢不再动笔了,即使当初是一份热爱,工作后就禁锢在忙碌的上班生活中了。丢掉了兴趣忙碌工作,对我来说这不是理想的人生状态。但是,人也不能为了兴趣而全然不顾生活,那样压力会很大。
于是,我白天工作,忙碌,晚上写写文章,扯扯淡,这反而是一种轻松。
有人对@tumutanzi说,你现在steemit上写作,收入已经这么高了,完全可以开始自由职业,靠写作就可以过得很好,但是他说:
有正式工作收入的保障,才有条件保持自己的兴趣,而往往兴趣可能不能带来收入方面的物质保障,却带来我们需要的快乐。当兴趣演化成谋生的手段,兴趣也就很难再保持为兴趣,它可能是压力与苦恼的来源——而兴趣本来是为了缓解这些压力与苦恼。
高人见解就是高。
文末,总结下熬的这碗鸡汤:
不要禁锢在自己的职业里而放弃兴趣,工作职业之余,让兴趣只是兴趣反而更加自在轻松。
写到这里,好像有个声音在说:
“不好好画图,写啥文章啊,你以为你是作家啊”
呵呵,其实我这样应该叫做不务正业,我应该好好工作专心画我的CAD图。
写作还涉及:读书笔记、诗歌、随笔等。
希望 @yellowbird的文章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快乐!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我把我的不务正业熬成了一碗鸡汤|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