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纪念我们共同奋斗,共同忍耐,共同消磨,共同无聊,共同迷茫,共同酱油,共同装逼过的那段大学岁月。
孔庆东其文《47楼207》不胫而走,令无数英雄竞折腰后,我也不幸受其所伤。于是,没日没夜计划毕业了也写一本《北四228》以表示我对大学无法言说的怀恋。
大一,我们开始住在北十6020,后学院调整迁到了北四228。228在三楼,地下一层是停车的。宿舍为公寓,可住四人,有一阳台,厕所在宿舍外是公共的。
228朝南,所以228宿舍的气候是冬暖夏热。
228阳台对面是北三女生宿舍。这是莫大的幸福,想来闲时可以张望对面风光,指点美女,美哉啊!
刚迁到228时,其它宿舍对228也饶有兴致,也不乏过来偷窥的。小虎便是一个有点“经历”的一位,小虎高高的有些清瘦,外表普通,一看就知道是个老实人,住在229,喜欢拉同学包夜去网吧。
总是装出一份很慷慨地说:“请包夜,有人去么?”,当有人应声时,他又丢出一句:“只请初夜”。大学里,去网吧估计很多人老早就献出了“初夜”了。
想当日,小虎手握小小望远镜,很悠闲的找了个凳子坐在我们宿舍阳台上,如一个尽职尽责的哨兵,开始扫描对面女生宿舍。 呵,发现不明物体,通过那个小小的望远镜,小虎看到那女生很气愤的一个转身,很迅速用力的拉上窗门…… 据当事人小虎讲述,其心灵受到了严重创伤。
我一听“又在装装逼了,你到好,可冤了我们宿舍,破坏了228在对面女生中美好的形象”。
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和很多同学一样小虎喜欢来228的阳台晒太阳,然后眯着一双贼色的眼睛,常常感叹:“对面五光十色,很是美啊!”。
一群趴在阳台上的单身狗每每听到这句除了丰富的共鸣外,就是莫名的伤感。
写作还涉及:读书笔记、诗歌、有效沟通、随笔。
希望 @yellowbird的文章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快乐!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喜欢偷窥的小虎 | 《北四228》(1)
“小说、诗歌、随笔”是“写作”应该是大家的共识。很早听过一个讲座,是这样定义写作的:
一切围绕文字的表达,就是写作。比如工作文档,朋友圈,日记等等。
发朋友圈,发新年祝福短信等也是写作,确实让我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把“一切围绕文字的表达”,都定义为写作,有个巨大的好处,把写作的门槛降低了也让我看清更多的事实:
写作是人人都可以做,也应该人人要学习的一个技能。
在我们的误区里,总觉得写长篇的,有文学造诣的,在steemit发个文章的才算是写作才需要学习。不做这些所以也没必要学习写作了吧?!其实不然,如果依据前面的定义,其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写作,比如发朋友圈,微博。
“啊,发微博和朋友圈也是写作啊,那我也会啊,这还要学吗,这不是很简单的事嘛”。
但是对我来说,还真不是,早期我不怎么发朋友圈,我搜了下,我最早发过的朋友圈,大多是“今天天气不错”,“体育中心今天人真多”之类的图文陈述句,显得太无趣。比如有一天,我发现空气不错,拍了张照片发朋友圈圈,但是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又来句“啊,今天天气不错”。
然后一条朋友圈发出去,回复寥寥,点赞寥寥!
我后来观察,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状态,我的同事中有相当一批是很少发朋友圈的,即使偶尔发张吃了大餐或者晒自己的小孩子玩耍的照片,也都是空空的图片和一个不知道表达啥的汉字。
你可能觉得没什么大事,但是我想说的是:
也许大部分人连发朋友圈和微博都憋不出来几个有趣有料的文字。
所以,我们都应该学会写作。因为学会写作,你可以更好的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传递价值观,更好的发朋友圈和微博……..现在更绝,steemit会写作让普通人都能赚口饭吃。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学习呢,其实也没什么技巧,最实用的技巧就是:
现在开始写,写得多了,也就自然会了。
不用担心开始写得烂,大家都是从很烂走过来的。
我后来朋友圈发消息多了,慢慢的写多了也就会能发上更多的文字和有趣的表达。我发现身边那些能在朋友圈写一长段文字的都是经常没事就发的。
包括写了一年的公众号也是,我还记得自己最开始写文章,一千字要憋我好几个小时。后来写得多了,也就没那么困难。
写作涉及:读书笔记、诗歌、有效沟通、随笔等,
希望 @yellowbird的文章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快乐!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人人都应该学会写作
昨天周末,一个多月没修理头发了实在看不下去,决定去剪个头发。
剪头发的店我办了会员,算是老客户了。到店后,他们先安排了一位小哥帮我先洗头。
洗头是仰躺着的,整个的服务过程,先是询问水是否烫,洗头的力度是否合适…..如果剪头发的比较多,为了不让顾客无聊排队很久,他们会给部分顾客在洗完头后继续做个头部按摩。
当然,头部按摩他们也会询问,给您做个头部按摩可以嘛?我当然答应啦。
虽然是老客户,但是随机到这种机会对我来说也很难得,那是一种享受。我清晰的记得我第一次被按摩,脑力工作了一天,在此刻大脑被彻底放松,那一次如果不是我克制自己我可能就舒服的睡着了。
昨天也是一样,头部按摩是一种享受,我克制自己不要没礼貌的睡着。
然后,昨天,我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在那位小哥服务完后,我对那位小哥说了句“按得很舒服,我都差点睡着了”。同时,当我说出这句话时,我猛然发现,我好像很久没赞扬过别人了,即使每次我内心觉得值得赞扬,但是我就是没有说出来。
我好像习惯了不点赞,即使对我来说是值得点赞。我习惯了对于服务表达不满,投诉,而对于好的服务我习惯了理所当然。也许是因为花钱买服务所以觉得好就是理所当然?!
理性的来看这件事,不吝啬给他人点赞,对自己完全没有什么损失。但是也许对别人来说就是心情不错的一天,也许就是改变人生的一次被认可。因为我真的发现过这样的例子,有一个程序员因为被一个牛人点赞了一次,从此越来越自信最后完成逆袭。
虽然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些许罪过,好在,steemit的世界里,我还是挺喜欢赞扬别人的,没事就点赞(坏笑)。
我会通过标题对文章进行分类,比如现在的随笔类。
主题写作还涉及:读书笔记、诗歌、有效沟通
希望 @yellowbird的文章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快乐!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发现很久没赞扬过别人了 | 随笔
中国区块链的监管终于还是来了,来得突然而且严厉,市场一片海啸。
9月4日下午,央行在官网公布一个重磅消息:取缔所有ICO,并将ICO定性为非法融资。
看了下总市值上的情况,一片红。想来中国money的力量还是很强大,一个喷嚏,世界都在颤抖!我steem是不是也会受到些影响?
权利的游戏这一季,异鬼攻破了长城,寒冬将至!
还是回家洗洗睡回归生活,在steemit上写写文章来得幸福。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黑色星期一,中国打个喷嚏世界都在颤抖
前一段时间,一个朋友找我谈跟我们公司很早前合作过的一个项目。
QQ上一上来就说:“你们那啥要修改设计图”
我一脸懵逼,回了一个问号:“?”
他继续说:“那个项目要修改设计,周五要完成”
我还是猜不到他说的是什么:“什么项目,你说的啥?”
让后他继续:“上次那个项目”
我还是想不起来:“什么项目?”
他继续:“你公司的”
……
好几个来回后,通过足够多的信息,我终于猜到了他跟我说的是什么项目(公司外包给我那朋友的一个项目),猜的我好是辛苦,我把那朋友数落了一顿“兄弟,能一次性把问题说明白嘛”。
事后复盘这次极不畅通的沟通,我认为其实一句话就可以解决问题,朋友应该这样说:
某某项目,业主要求修改设计,周五要求完成。
其实很简单一句话就把事情一次说清楚。
仔细想想,其实我和我朋友那样无效的沟通是在很多人身上是经常发生的,我也翻了翻工作群中的一些项目沟通历史聊天记录,也会发现类似的情况。
那么问题底层可能出错在哪,我认为:
1 、把面对面的交流习惯沿用到QQ在线交流上。
2、忽略了双方信息的不对称。
显然我和朋友在QQ上谈工作如果放到面对面交流的场景中,其实都OK,因为面对面下大家直接语言交流,可以快速的得到反馈。可能我们习惯了用嘴说话,但是QQ上打字就不一样了,需要打字的时间,需要停滞,处理信息的效率没那么快。
我这几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在线沟通和面对面的沟通显然是很不一样的,也让我对在线沟通上很重视,每每需要跟领导在线汇报工作,跟其他单位在线协调沟通项目,我都会对键盘敲出来的文字斟酌一番再发出去。
你可能会说,对于和朋友的沟通我不够默契。我也在想,为什么我一直就猜不到他想说的,为什么他会一开口“你们那啥要修改设计图”,显然在他说出那句话是基于自己的场景觉得对方应该知道。
这个项目后期我都没参与也没任何交集。所以当我朋友问我时,我完全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我甚至想到我正在做的一些其他项目上。
大家在不同的场景中,大家都不清楚对方现在正在干什么。如果在沟通之前,我们正在一起参与一件事,那么我肯定会猜到。这就是我所谓的沟通信息不对称,都没有最够的信息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想问题。
我想大家也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和同事或者朋友争论一件事,争得面红脖子粗结果发现原来大家争得不是同一件事。
我在工作中讨论问题已经不止一次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的理解这些都是沟通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所以,
提出一个问题开始一个话题,显然比回答一个问题延续那个话题更重要。正确的开始,让双方在一开始就建立在同样的信息量上,后面的沟通才是有意义。
比如我跟他人的在线沟通项目一般是这样开始的:
1、军纱大道项目的计算需要你复核确认,复核无误后再给其他人发通知。
2、期科伍大桥主梁布梁图需要调整修改。
你会发现,在线沟通最关键的是主语要明确。
然后我观察工作群里面很多人的说法方式,会发现一个现象,工作年限长的(有经验的),基本已经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明确主语+清单式表达。所以,所谓的工作经验有时就体现在一些你不知道的细节上。
清单式的表达就是,把要说的事情,1、2、3一条条分类列出,就像我前面的那两条一样。
另外,有效的沟通特别是对于路桥设计项目管理上的一些沟通,除了主语要明确,事情有条理的清单式表达,还有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时间。
这几年我带过团队负责过一些项目,特别是在带入职新人的过程中学到很多,其中一点就是,任务安排时,尽量给出任务完成的时间期限,宽松的时间反而会让人容易拖延。
所以,你又会发现,项目管理在线沟通的技巧是:清单式的表达和给定时间期限。
简单来记忆就是3W:
WHO(主语明确)
WHAT(什么事,清单式表达)
WHEN(任务完成的时间期限)
在给一些经验少的入职新人安排任务时,我自己的习惯也常常会用到
HOW(你可以怎么去做,给他方向)
所以也可以记做4W。
我会通过标题对文章进行分类,比如现在的有效沟通类。
主题写作涉及:读书笔记、诗歌、有效沟通
希望 @yellowbird的文章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快乐!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我猜猜猜 | 有效沟通
上篇发了一篇读书笔记,理性得也许让人看着文章脑壳疼,周五繁忙的一周结束了,放出小诗一首轻松一下。在之前文章《忆大学时写过的诗》里,我也说过,我写作挺杂的,感觉有些集感性与理性于一身。
九月开始了,八月结束了,以前在八月里写过的一首诗分享给大家,主要表达那时上大学,希望早些结束八月的假期,回到九月的大学校园!
《八月》
八月
太阳的诗句
写上我的臂膀
迷醉的风
打在叶的怀里
我小心翼翼的颓废着
害怕告诉你
我想念九月了
我想用我的思念作词
填写八月的蝉曲
鸣唱在九月的秋天
我会通过标题对文章进行分类,比如现在的诗歌类。
希望 @yellowbird的文章能给你带来启发和快乐!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八月|诗歌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