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守护公正?|月旦评|品乐书会

最近卖了一波书给多抓鱼,里面有《谁来守护公正》和《风暴眼》,再加上已经陆续卖掉的《九人》、《誓言》和《司法的过程》,差不多就是我上大学时了解美国司法系统的开端。 https://steemitimages.com/DQmQfG6wk4ynVT1ijgHZcvQWj1AXbHa37Kokzrh5rpy8fRb/abc.jpg


有个笑话说:

美国人可以自由批评他们的政府。我们中国人也可以……
自由批评美国政府。

是非对错且不论,当我们批评美国政府的时候,我们真的了解美国政府吗?


当然了解啦,三权分立嘛。

美国联邦政府总体叫做Federal Government,但Government只是一个抽象概念,实际存在的,是它的三个下属机构。以总统为首的行政分支Administration,也叫Executive branch,负责行政;以参议长和众议长为首的国会Congress,也叫Legislative branch,主要负责立法、监督和人事表决;以首席大法官为首的联邦法院Federal Courts,也叫Judicial branch,负责司法审查、审理案件。

在这里,三个机构都是联邦政府的分支,而中国人大体习惯把行政分支叫做政府。实际上(哦不,名义上),我国司法系统确实不是政府的分支,仅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只要理解了Government和Administration的区别(前者我一律叫联邦政府,后者为行政分支),就会发现美国宪法设计的架构非常清晰:

立法分支鼓捣出法律来,行政分支依法开展各类实际活动,法院不就是依法判案咯。

所以司法审查是什么鬼?

对,我国法院没有司法审查权。


美国从一开始就是依设计而建立起来的国家,这个“设计”最后定型为宪法。宪法以三权分立为原则,规定了国会与行政分支的结构形态,并要求设立联邦最高法院。第一条,立法权属于国会。第二条,行政权属于总统。第三条,司法权属于法院。

一开始好像这么一看没啥问题,除了立法、行政、司法,还有啥特别重要的不?没啦。

十几年转瞬即逝,法官们只管按照英格兰普通法传统、再辅以衡平法来断案就行。

直到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第三任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发现国会通过的《1789年司法条例》和宪法相矛盾。

宪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最高法院只对外国使节和州为一方当事人的案件有原始管辖权,除此之外的,只有上诉管辖权。也就是说,除非是涉及外国使节和州的案子,否则从程序上,你得先去地区法院或者专门法院作为初审法院提起诉讼,然后判决,不服,上诉,最后上诉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才可以管这事儿。

而《1789年司法条例》则表示,最高法院拥有针对行政机关的初审权和上诉管辖权。

宪法是不能错的,那怎么办,当然是你国会的立法“违宪”了。说来说去,这案子就不归最高法院管。

这倒是其次,关键在于,最高法院有权宣布国会的立法“违宪”,从而使得该法被废除吗?宪法没说,但美国是普通法/判例法和成文法并存的国家,法官做出的判决,就是以后审判的根据。从此,最高法院获得了“司法审查权”,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判决某部法律因违宪而无效。其核心功能也就此被定义为“宪法解释”。

宪法和《圣经》一样,时代过去啦,有些字面意思现在看来不太一样了,至于什么克隆人、电脑网络、航空航天,更是半句话没提,凭啥说我的法律违宪呢?只能说克隆人是不是侵犯人权啦?网络有没有言论自由啦?多少有点联系。具体怎么理解,各有各理,只能让九位大法官来投票,谁说服力强、票数多,就成了最高法院的决议。在这个案例被推翻之前,大家就这么干吧。


其实宪法就连隐私权也没说,这都是电话、电报、相机、摄影机通行以后,窃听、偷拍之类(水门事件,说的就是你)行为屡见不鲜。法官们没办法,只能通过绕圈子解释宪法,把隐私权确定下来。

这里面引出了很多问题,要司法克制还是司法能动呢?是原旨主义还是跟上时代呢?要继承英格兰普通法“法官席上立法的传统”吗(立法权属于国会哦)?正是在对这些理念、原则、权力和事件的争辩、协调之中,制度变迁才能慢慢跟上社会的飞速发展。

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美国三权分立感兴趣的话,可以看《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写的很精彩~

《谁来守护公正》是访谈录,采访了大概12位大法官(其中几位现已离世)。《风暴眼》是政治学者的专著,资料全面、深入,笔力矫健又不失趣味。《司法的过程》翻译不太好,专有名词屡现误译。也许格林豪斯的《美国最高法院通识读本》会好一些。《九人》和《誓言》更接近纪实小说,故事性好,但明显左倾(倾向自由派),学术水平相对有限。《谁来守护公正》的译者何帆老师还做了“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传记译丛”,一整套我都看了,很有意思,其中对案例的分析也不乏精彩之处。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自由派基本掌握话语权,学者也大多倾向自由派,我们看到的中译美国司法普及书籍往往或明或暗是支持自由派的。保守派书籍在中译学术著作中更多一些。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谁来守护公正?|月旦评|品乐书会

【读杜诗说】卷首|月旦评

我是一个傻fufu的诗歌爱好者,最显著的标志当然是——我的ID啦。来自于Ted Hughes的《Crow’s First Lesson》最后一句”Crow flew guiltily off.”

因为steemit是英文ID,所以选择了最喜欢的英语诗(之一)作为名字。平时能用中文的时候,我叫维参。 《诗·召南·小星》曰:“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大约七八年前,我刚上大学,10点多钟,从图书馆出来。骤风如雨、侵寒彻骨,高考失败、和高中女朋友分手,还有什么呢?

那是抬头看见繁星吧。长沙虽然雅号星城,但夏天总是雾蒙蒙的,连月亮都像贴在纱帐后面,更看不见什么星星。这亦使我伤悲。直到10月,西伯利亚寒流击溃郁积的暖气团,不知不觉间,晚凉天净。

也许是想起了阿西莫夫的《日暮》,也许是眼见恒星燃尽成黑洞。我知道宇宙有生死,可是星空却长存。 “寔命不犹。”

从此就用“维参”作名字。(因为这首诗里其它的起名都很难听啊!)

家人总说,3岁的时候,我把唐诗三百首倒背如流。这可真是毫无印象,现在叫我背唐诗三百首也简直可以说是故意为难。

有记忆的,至少要数到小学。诗词之美什么的,实在懒得多说,这些年来被国学热搞得很心烦。那时可爱的小班长,在春游之后写了一首小诗,倒是让我很是激动。诗,无从记得;人,小学毕业再无联系。只留下辗转诗集的习惯,当时多读王孟、李杜。

初高中来,沉迷物理、数学、哲学、历史、文学理论,读诗唯习惯而已,每天一首,未尝深究。倒是逛书店收了一本好书,《学诗26讲》,写诗没学到多少,游戏反而大行其道。上课无聊,叫上同桌、前后桌,6个人,都爱玩诗谜。例如:“渡头馀落日,墟里()孤烟”,填字,得原诗者胜。

又读《镜与灯》、《阿克瑟尔的城堡》,颇喜T.S.艾略特、E.庞德。见济慈《The Eve of St.Agnes》,惊为天人,一有机会便暗自显摆一句”These lovers fled away into the storm.”

可是还有一点问题,还有一点。那时候我发现我忘了中间一句。“嘒彼小星,维参与昴……嗯,寔命不犹?”

不知道是多数还是少数读诗人有这个麻烦——想不起来。严格来说,除了考试要求,我从未背过诗(3岁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啊)。读来过瘾,深有感触,也就得了。可是激愤之时居然忘词,让我极其不满。

于是大学便开始抄诗,多少记忆会更深刻点吧?效果……额,效果真出人意料。十几年来,读的诗恐怕已近五万。大抵触景深情、要玩游戏,才能想起几句,若问全诗,只凭运气,中国古诗有些诗题相当无趣(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跟我有毛关系啊),也就更不想管。

我还是不记得诗。 反而梳理了一套如何读中国古诗的办法。

虽说读诗主要不是为了背得,但兴之所至,想要抒发一番,还是得要能回忆起来。既不想背,又要记得,那就抄呗,还能练字。当然,以上目的遭遇惨败。

但抄诗时,也容易犯错——知其字句,不见篇章。

我读古籍,约略只用现代做的繁体竖排标点本。一来习惯如此,二来此类书是古籍里质量和性价比最高的。现代繁体竖排有两种注释方式,夹注和笺注。

夹注如下: P80220-131806.jpg

笺注如下: P80220-131617.jpg

经、子夹注稍多,史、集几乎全为笺注(不绝对,大趋势,《王子安集注》就是夹注,头疼得很)。这是因为经、子难点多在自身,字、词古奥,思想深刻,所以注释强调梳理意义;史、集麻烦生于外部,征引典故、风俗习惯、地名人物之类,是作者不一定有意,而现代读者往往不知的。

抄诗时,读一句,写一句,再翻翻注释,很舒坦。回头一看,哈?这诗说啥来着?

摸摸索索,最后稳定在读-抄-读上。 先读一遍知其要略,想想哪些地方字、词不熟,哪些句子意思不明,整体结构是怎样的。 抄呢,念得很慢,把字的意思理清,精读注释,发散思维。 抄完再读两次。一次重点在构成篇章——搞懂作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递进、转折、收束。最后一次银河落天,自然奔涌,一气呵成,方能余韵不尽。 然后第二天就忘了。 嘛,总之这个过程是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增加环节的。但一首诗如果不长于排律、十四行诗,最好不要读超过15分钟,宁愿第二天再读一遍。

我现在读中国古诗大体如此。别集一册,通常有诗一二百首,其中能有三、四十首令人触动,就大可满足了。故日读数首,抄一首。

去年一日一篇,把诗经捋清了。一直说“最爱杜诗”,也曾通读全卷,但没抄多少,所以今年攻杜诗。

参考书: P80220-131356(1).jpg.jpg)

希望通过【读杜诗说】和朋友们分享读诗的乐趣,不仅在于抒发感情,也有诗法、诗艺、历史和时代之思(借用下伦理学某书名)。原则上我每天既读中国诗,也读外语诗,一共1个小时。如果遇到好玩的外语诗,也放在这里面吧。

PS:喜欢的诗人很多,同好要多交流啊哇。哦不,写了一下发现太多了说不完,单独开一篇好了。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读杜诗说】卷首|月旦评

“计”字漫谈|三个一|月旦评

新年“三个一”活动拿出“计”字,是不是想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呢?“计”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鬒,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蒋捷《蒋捷词校注》

《说文解字》曰:“计,会也,算也。从言,从十。”徐锴补充道:“十者,总成数,会意。”这倒是奇了,会计会计,原来本就是一个意思?

《周礼》曰:“以官府之八成经邦治:一曰……,八曰听出入以要会”,注云:“日计曰成,月计曰要,岁计曰会”。翻译过来便是:官府要做到八件事,来经略国家治理,第一……,第八点啊,是衡量、判断所收获的和所支出的,完成月份和年度的计算、汇总。这种用法从“会”字“聚集、合拢”的意思引申而来,把零零散散的记录合在一块儿,加减出个总数,就知道一月、一年的收支和剩余了。后来形成了上计制度,官员审计收支,向上级汇报,皇帝听计。

“会”更多是“合在一块儿”的意思,显然不够。除了合在一块,还得加加减减,那就是“算”。《论语》有言: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程树德《论语集释》

子贡问孔子:“现在从政的人怎么样啊(是君子吗,见上下文)?”孔子说:“呵呵,都是些气量狭小之人,哪里数得上。”在这里,“数”(动词)和“算”(动词)互训,也就是说,数和算意思大体相同。只不过我们常用“数”来表示比较简单的情况,而用“算”来描述复杂、需要更多过程的。这是因为“算”的名词和“筹”有关,如果简单的数数搞不定了,咱就上工具。

“从言,从十”,是从字形来解析它的意思。“言”好理解,说嘛,“计”这件事要表达出来。“十”是干啥的?徐锴跟上解释了下,“十”是一个整数,用来暗示大家,“计”跟求和有关,要把零散的东西合成总体。


己丑,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恤,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一句话里,量数各有不同。城占多大地方,用计字;城墙多高,用揣字;多厚,用度字;水道深度,用仞字;考察、商量土石的来源、放置,用物字、议字;规划时间,用量字;还要思考召多少人来,需要多少材料工具,诶,这里又有一个计字。

不难发现,这里出现的两个“计”意思相同,都是计算数量的意思。《左传》另有一个小故事:

初,臧昭伯如晋,臧会窃其宝龟偻句,以卜为信与僭,僭吉。臧氏老将如晋问,会请往。昭伯问家故,尽对。及内子与母弟叔孙,则不对。再三问,不对。归,及郊,会逆,问,又如初。至,次于外而察之,皆无之。执而戮之,逸,奔郈。郈鲂假使为贾正焉。计于季氏。臧氏使五人以戈盾伏诸桐汝之闾。会出,逐之,反奔,执诸季氏中门之外。平子怒,曰:“何故以兵入吾门?”拘臧氏老。季、臧有恶。及昭伯从公,平子立臧会。会曰:“偻句不馀欺也。”——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臧会偷了家主的宝龟,叫做偻句,用它来占卜,结果是撒谎对自己有利。好吧,那就死不承认。最后大家都没拿,就臧会有嫌疑,没办法,只能逃到郈去。这人还有点才能,郈这个地方的大夫鲂假让臧会做了贾正。贾正是司徒的属官,负责规范市场物价,那得要去给司徒季大人(季氏世袭为司徒)交账簿查验。这一去就让本家臧式知道了,派人去季家门口堵人。这可得罪了季氏——想想老袁家四世三公,季氏在晋国可比老袁家厉害多了——臧氏在季家门口动刀,还能得了?等到臧氏家主入土,季平子就把臧会扶上臧氏家主之位(顺便多一个附庸家族)。臧会说:“偻句还真没骗我!”

在上文里,“计”就不再是计算的意思了,而是名词化为“计簿、账簿”,这种用法并不常见,往往文献古老才能精简如此。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司马迁《史记》

到了汉代,情况就不太一样。“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如果大王要争霸天下,那除了跟我韩信,就没有别人能一同谋略天下、商议大事啦。同文亦云:“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哪里还有“算数”的意思呢?已经完完全全是“谋划、策略”了。太史公西汉时人,离战国也有百年之久。如此,不妨往前推一点,看看《吕氏春秋》:

命司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
公孙龙说燕昭王以偃兵。昭王曰:“甚善。寡人愿与客计之。”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

如果说前一个“计”还有“计算、规划”的意思,那么“寡人愿与客计之”就彻底倒向了“商量、策划”。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考虑考虑方法、计算计算得失、数数优劣”,但那其实就是“谋略”的含义,是脱离实际物品的抽象的“计算”。

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王先谦《荀子集解》

《荀子》比《吕氏春秋》更早一点,又在《左传》之后。其中出现了“国计”一词,是“国计民生”的出处。这个用法非常有意思。前文说过,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就有了“上计制度”或者说它的雏形,主要是汇总、整理、审查治下的钱粮收支、人口增减之类——依然针对有形的、能实际看着它(们)掰着手指数出来的东西。“上计”是国家的重要行政手段,但不是全部。“国计”则悄悄跳了一步,好像一国之事,没有能出其外的。“计”在这里从“数数”上升成“思考”。


这并不是说,《荀子》开拓了“计”的引申义,产生了新用法。而是希望借《荀子》中出现的“国计”一词,来考虑“计”从“算数”变成“谋略”的来由。至于其发生,时间上应该在春秋战国之间,具体是何时、何处、何人,则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只是趣说,没有任何切实的文字学、音韵学、文献学考证,如有意见,望大家不吝赐教。

简言之,“计”字最初表示“求和算数”,或者直接和“算数”同义。后来逐渐发展出抽象意义,如“计谋”、“计议”、“计较得失”。今天,我们说“计划”的时候,就是在权衡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计”字漫谈|三个一|月旦评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月旦评|品乐书会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笔记

寒花带雪满山腰,著柳冰珠满碧条。 天色渐明回一望,玉尘随马度蓝桥。 ——刘禹锡《西归绝句·一十二》

山又不是人,怎么会有腰?《说文》曰:“腰,身中也”。再查“身”字,段玉裁注云:“躳也。吕部曰。躳、身也。二字为互训。躳必入吕部者。躳谓身之躯。主於脊骨也。从人。”可见“腰”字原本是指人身体的中部。那么中国的读者会把“山腰”视作一个精彩的比喻吗?显然并非如此。不只是文学作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习惯于使用“山头”、“山腰”、“山脚”之类词语,却丝毫不将之视为修辞。这就是一组我们习以为常的本体隐喻——“一座山是一个人”。将适用于人的概念借用于山,有助于区分、指称和理解“山”这一经验对象的特定性质,即山体的不同空间部位。事实上,我们的语言中充斥着这类隐喻,例如: “理论是建筑”隐喻: 这就是你理论的“基础”吗? 你的论证“坍塌”了。 理论“成立”与否取决于论据是否有力。 我们需要“构建”起更“坚实”的论证。

以上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语,而非令人提振精神的比喻、夸张或者对比。正是这些不引人注目的语言现象“构造”了我们的概念系统,并且对人类言说、思维和行动产生影响。《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以下简称《隐喻》)是当代隐喻理论的核心著作,诞生于特殊历史背景之下,深刻分析了隐喻概念系统,并尝试借此进入意义与真理领域的讨论,有力推动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哲学、文学理论、社会理论来说也是一个蕴涵丰富的宝库。笔者将简要整理本书核心内容,并据此给出比较浅近的个人理解。

一、日常生活中的隐喻 1.隐喻的本质: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 a.借以理解的事物(始源域/喻体)和被理解的事物(目标域/本体)属于不同的类,具有不同的本质;借以理解的事物和被理解的事物性质具有重叠之处。

2.因此,隐喻概念总是部分地建构,强调、凸显相同或相似的方面,弱化、掩盖不一致的方面。 b.如果两个概念的蕴涵完全相同,则他们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如果两个概念的蕴涵完全不同,那么缺乏隐喻建构的基础。

3.日常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我们思想和行动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就以隐喻为基础。通过建构概念系统,隐喻既关乎我们的思维方式,也管辖我们的行为运作。

c.外在事物约束我们的概念系统,当且仅当我们体验这些事物时这种约束才发生作用。在达至此约束上限之前,概念系统存在多样化的发展策略,但意义与理解是无限度的,作为概念化建构方式的隐喻也就是有约束(基于蕴涵的重叠)而无限度的(这种重叠不可能完全覆盖)。

d.隐喻对日常生活的介入形式为:隐喻建构概念→概念系统支配思想和行动。以“Argument is war”隐喻为例。争论概念作为对话概念的子范畴,具有对话概念全部的要素,并且增加了战争概念的部分特征——以取胜为目的、具备攻击/防守性等等。在我们进行一场争论时,以战争隐喻展开理解,那么可能会顺势提出使用《三十六计》中的策略——金蝉脱壳、指桑骂槐等。如果我们以音乐概念来建构争论概念,就更可能借用和弦、织体、赋格等词汇,争论实践也将变成一场和谐的交响曲而非猛烈碰撞的战斗。隐喻概念系统于此影响了人类实践。反之,这种涉及激烈斗争的争论实践,将会作为经验进一步强化“争论是战争”的隐喻。但争论概念的隐喻建构依然受到对话概念基本范畴的约束,例如,在一场争论中双方忽然发现对方其实听不懂自己说的话,即便战争概念的各维要素然存在,由于对话无法实现,争论也随之无从开展了。这里隐喻概念系统和经验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吉登斯结构二重性概念的运作逻辑来理解:一个文化中普遍共享的隐喻概念系统(社会化)建构了个人的概念系统(意识结构),这一概念系统(意识结构)以个人化的方式在实践中再生产出来,其具体内容和形式将会出现能动或无意识地发展变化,从而影响普遍的隐喻概念系统(社会结构)。

4.隐喻概念系统具有内部和外部的连贯性,这是基于同一概念蕴涵进行多维度扩展的结果。 ①以“We are looking ‘ahead’ to the ‘following’ weeks”为例,ahead和following分别指向前和后两个相反的方向,在同一句子中却共同表示“即将到来”的意思,显示出表面上的矛盾。详细分析后发现,这是由于英语中的时间概念依“时间是运动物体”的隐喻建构。当以人为主体时,我们像“面向运动方向”一样“面向未来”;而当以时间为主体时,未来就被表述为“接下来的、之后的”。看似矛盾的表述实际上正是同一隐喻的不同扩展方式,表达上的不一致乃是基于相同隐喻的内部连贯性。 ②隐喻概念系统的外部连贯性比较复杂。复杂性的原因有二:通常有许多隐喻在部分地构建一个单一的概念;由于我们在讨论一个概念的时候,必须使用隐喻来理解其它概念,必将导致进一步的隐喻重叠。连贯性来源于不同隐喻之间蕴涵重叠的部分。

e.由于概念总是部分建构的,不妨假设概念A、B、C分别发展出了关于概念D的隐喻,如下图所示。显然,如果A、B、C不是相同的概念,那么它们彼此部分不同或完全不同。图中蓝色部分意味着隐喻A和隐喻B共享某个概念A、概念B、概念D都具有的蕴涵而构成一个交叉隐喻。这种情况往往可以更为深刻地揭示概念D的相应特征。 abc.jpg

f.单个概念存在着无穷多种隐喻建构的可能。在实际语言中,越抽象、复杂的概念越需要多维度隐喻建构,以便指出和解释其多个侧面。

g.隐喻重叠是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物理学上引力场的叠加与之类似。例如,太阳的质量s产生引力场A,引力场A自身具有质量a,质量a产生引力场B,引力场B具有质量b……这是一类由于再生产的自我指涉而构成的无穷迭代。病毒、癌细胞的无限复制亦基于相同原理。然而,引力场的无限叠加并不会自发形成无穷大的质量(太阳的质量当然是有限的,也不存在真的自我复制到充满整个宇宙的病毒或者细胞),这是因为迭代过程中的衰减导致迭代结果收敛,从而具有数学极限。概念系统并不完全相同。用于分析和解释隐喻概念系统的概念自身也是由隐喻建构的。部分建构必然导致概念蕴涵的丢失(衰减),从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析出隐喻概念的基本结构和组织形式——即使用较简单和浅显的概念以隐喻的形式建构较复杂和深奥的概念,不至于陷入隐喻建构无限后退的死循环。另一方面,凡是具有重叠蕴涵的概念都可以互相建构隐喻,意味着存在所有概念都由隐喻互相建构的潜能。这与鲍德里亚“碎片化的拟象秩序”具有契合点。

5.隐喻的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 ①结构隐喻:一个概念以另一个概念来进行隐喻建构。如“Argument is war”。 ②方位隐喻:组织一个相互关联的概念的完整系统。如“Happy is up”。 ③本体隐喻:给经验赋予人为的界限,使其成为一个由表面界定的离散的实体。如“Inflation is an entity”。

h.三种隐喻类型存在重叠而各有侧重。 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都显示出“使用较为浅显、直接的概念来建构较为复杂、抽象的概念”这一特性。结构隐喻倾向于强调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蕴涵内容的结构性相似,以便于理解。例如:“他攻击我观点中的每一个弱点”,战争和争论都需要参与者、以胜利为参与目的、在事件过程中进行攻击等等基本要素。本体隐喻则尝试给无固定边界、非完全离散的目标域划出人为界限,从而能够有效指称、量化和识别。例如:“通货膨胀把我们逼入绝境”,通货膨胀是一个非常抽象、难以掌握的概念,将之视为实体,可以有效指称这种现象。注意到这种隐喻性实体边界的变动不居,能够产生许多理论洞察。

方位隐喻通常是作为空间经验的始源域将其组织形式投射到目标域,出现在需要比较程度差异的单一概念或连续概念组上。例如:“我昨天很低沉,而今天很高兴”,其中低和高(在英语中up和down的使用体现得更加明显)的方位概念进入了情绪概念系统,使我们得以比较和快速理解不好的情绪(低)和较好的情绪(高)。这与本体隐喻在定义上非常接近,二者都将空间的特性给与难以界定的概念(“概念的界定”正是一个本体隐喻)。不难发现,本体隐喻注重将概念“划界”,以此支持对特定概念的有效指称;方位隐喻强调不同概念的相对“区分”,以此达到在一个连续统上得到不同具体情形的目的。

总的来看,三种隐喻类型的划分有赖于其目的和实现形式的不同,但这是彼此渗透、各有侧重的不同。这里可以深入展开分析,本文不再赘言。

6.我们概念系统的基础——直接经验和隐喻建构。 ①如“上”这样的空间概念,由人类居于地球引力场中的身体经验而直接得到理解。实际上,在笛卡儿坐标系框架中就没有上下的概念。我们现有的基本空间概念并不非此不可,而是来源于我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身体”、“物质”、“容器”这样的概念可以直接显现。 ②我们通常用身体经验来概念化非身体经验,即我们用明晰的来概念化模糊的。 ③即使是最基本的概念也以部分自发、部分隐喻的形式建构——自发生成核心概念,然后通过隐喻扩展和复杂化。以“因果关系”为例,因果关系是人类的一个基本概念,但并非不可拆分。 “直接操纵”原型是可以无限分析的自然共现属性的完形,即直接经验中包含施事、受事、状态改变等一系列要素的不同事件的共同特征,我们体验到的并不是这些分离的特征,而是同时具备这些特征的事件(完形),这一经验完形成为“因果关系”概念的核心,并通过隐喻得到进一步扩展。这样的多维结构具有经验完形的特征,是把经验整理成结构化整体的方法,我们经验中自然显露出来的不同类别事物构成不同的维度。

i.此处是本书承上启下的枢纽。 通过将人类基本概念理解为可无限拆分的“经验完形”为核心附加隐喻建构的系统,两位作者避免了“完全无需隐喻建构的直接经验概念”这一致命陷阱:从隐喻方面来看,这意味着隐喻理论将无法有效介入日常生活,即隐喻建构概念→概念系统支配思想和行动的逻辑链条将变为直接经验建构概念→直接经验概念构建隐喻→隐喻构建其它概念→概念支配思想和行动。显然,在此情况下隐喻的基础地位将为直接经验所占据,概念在多维度上互为隐喻的系统也无法成立。从哲学上看,一旦承认直接经验在概念系统中的基础地位,就必须面对经验来源的实在论和客观主义基础。而本书的目的之一则是建立相对主义的经验主义体系。

二、经验主义新浪潮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尤其是石里克意外身亡、卡尔纳普前往美国之后,西方哲学几乎彻底分裂为欧陆现象学与英美分析哲学两派。前者试图借“意向性”概念弥合主客观二元对立的裂痕,后者则把语言学引入哲学,并尝试为现代科学发展提供最终基础。可惜二者都未能成功。哥德尔证明数学公理系统自身不具完备性,彻底粉碎了罗素与怀特海使逻辑语言公理化尝试。分析哲学家们退而求其次,尝试处理心灵、语言与实在的对应问题。然而,直到二战终了,英美的分析哲学家们依然没能完善“世界的逻辑构造”。蒯因通过《经验论的两个教条》引入自然化路向。波普尔1959年出版《科学发现的逻辑》、1963年又发展为《猜想与反驳》;库恩在1962年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科学哲学界对科技进步的基本信心不得不另寻根基。在此基础上,美国哲学对分析哲学亦日渐失望,D.刘易斯、蒯因等都未能发展出严密的意义理论,而严格的真理理论必然立足于对意义和经验/实在关系的充分研究。

1979年初,是书两位作者莱考夫和约翰逊会面,意识到西方哲学和语言学里关于“意义”的主导观点存在缺陷。《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后三分之一着力处理哲学问题,与当时美国哲学、语言学环境是分不开的。时至1978年,唐纳德·戴维森在《隐喻的含意》一文中依然把隐喻局限在语言使用的范围。由于戴维森认为隐喻与事物的相似性不同,也不是含混性语义,因而无法超出语言在字面上的含义,只能在这一层面上进行解释。换言之,戴维森并未考虑隐喻作为概念系统框架的问题,而是将之置于语言、意义、真理的传统思考之内。《隐喻》则认为隐喻是概念系统的基本系统: j.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行动的根本依据,自然也就是意义、真理和实在问题的根本依据。

k.这一系统具有可拆分的“经验完形”作为根本来源,从而与经验主义相联系;特定的隐喻同时具有内在和外在的连贯性,这种连贯性以蕴含重叠为基础,构成真理问题的核心;同时具有经验基础和社会建构维度,故而既反对主观主义,也反对客观主义。

同年,罗蒂出版《哲学与自然之境》,此书掀起了(作为经验主义的)新实用主义的潮流,意味着相对主义在美国的兴起。《隐喻》所持的相对主义立场包含两个方面:1.不存在客观真理,人类的认知依赖于隐喻概念系统,而这一系统是建构的;2.这一建构的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可以成为价值判断的客观标准。

三、个人看法 首先,《隐喻》一书认为人类隐喻概念系统不仅仅是语言问题,而且影响我们思维和行为的基本方式。书中举出大量例子尝试证明这一点,然而至少有两个问题仍未得到充分处理:其一,所举例子都是语言学分析,而没有实证的行为研究成果,因此,我们无法确证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跨越是否在现实中依然成立。其二,前文已经提到,戴维森尝试处理“相似性”和隐喻的关系,本书中这一部分则相当含混——相似性和“蕴含重叠”的体验是否同一。

《隐喻》无法回答最初的隐喻是如何从经验中“涌现”的,而仅仅提及由于不同的经验完形可能具有类似的结构因素,基于方便理解不同概念(尤其是抽象、复杂的概念)的需要,这些结构因素构成的蕴含重叠导致了隐喻的产生。这只说明了隐喻产生的静态基础,而没有说明其活动因素和实现原理。究竟是蕴含重叠产生了隐喻,还是隐喻产生了蕴含重叠,可能只有在“结构二重性”的框架下才能得到有效理解,而这是原书无法做到的。这一点亦体现于《隐喻》缺乏历时分析,因而无法梳理隐喻系统的起源或断裂问题。

就更广泛的视野来看,《隐喻》没能区分意识和无意识——这几乎是20世纪美国哲学的通病,极其重视意识问题的同时忽略了对非意识领域的讨论——而无意识,以及前意识的“实践意识”正是人类从思维过渡到实践的重要环节。隐喻在无意识或实践意识层面如何展开,本来应当是隐喻研究的重点——人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下意识”地使用隐喻而不自知?又是如何在自身的思维中建构这些隐喻概念系统的?

再者,《隐喻》的两位作者借此涉足哲学领域的努力似乎失败了。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将人类意识的基本要素视为可拆分的经验完形,既不具备哲学基础(其灵感来源是格式塔心理学),也没有举出相应的实证支持。

就相对主义的一般情况来看,相对主义面临着“绝对的相对主义”和“相对的相对主义”两种分支。绝对的相对主义由于预设了相对主义是“绝对的”,因而自相矛盾,显然无法被接受。相对的相对主义意味着承认相对主义存在无法处理的范畴,即相对主义本身无法评论至少是某些部分的实在论问题。《隐喻》尝试建构的相对主义哲学亦然,《隐喻》无法回答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经验完形是否可能具有相同的实在基础,而相同的实在基础可能导致相同的蕴含重叠,最终引出普遍的、客观的隐喻概念。

《隐喻》是语言学方面关于隐喻研究的必读经典著作,关于人类语言、思维和隐喻概念系统的分析尤其精到,至于这一系统如何介入人类实践,影响人类行为,则恰好属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社会学中的话语分析是语言学应用的主要方向,但就福柯、利奥塔等人的研究来看,将语言问题作为话语引入关于权力、主体、视觉等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不同语言的相同与差异也非常有趣,开篇所提到的“山腰”——即“山是人体”的本体隐喻——在英语中是一个孤立的、死的隐喻,英语中只有“山脚”(foot of a hill),没有山腰、山头;在汉语中,这却是一套系统、完整的隐喻。然而,很多基础的隐喻,例如“地位高、低”,则是二者共有的。这将在对文化差异的研究和我们的英语学习中引起注意。

本文是一篇比较松散的读后感,包含了对书本内容的概括、整理、理解和引申、评论。由于缺乏对当代英美哲学、语言学前沿的深入了解,文中一定存在大量谬误和疏漏。总的来说,但愿对《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本身内容的理解没有出现严重的偏差。

扩展阅读: 《乔治·莱考夫认知语言学十讲》乔治·莱考夫 《认知语言学导论》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 《隐喻》戴维·E.库珀 《活的隐喻》保罗·利科 《转喻》热拉尔·热奈特 《真理、意义和方法》唐纳德·戴维森 《心灵、语言和社会》约翰·R.塞尔 《作为隐喻的建筑》柄谷行人 《戏剧、场景及隐喻》维克多·特纳 《疾病的隐喻》苏珊·桑塔格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月旦评|品乐书会

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大吉

大家新年快乐~我还没结婚,我还能收红包! P80217-153054.jpg

别出心裁的红包也许很多,但我收到的很少。也许是大家更在意装了钱、送到手,也就罢了。在红包上用心,也未必讨得了多少好处。

这次最好看的就是这只啦~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蔷浅红深,别有风味~

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春风送暖入屠苏~新年大吉

略说宋词(中)|月旦评

南唐

晚唐词人多入孟蜀,或狭亵歌姬,或忧思故土,温韦之外,无甚可取。花间游戏能救世济民、安宁天下焉?此亦二主、正中所不及也。然则南唐词章纯真精炼、蕴涵深远,比之温韦更上一层。词之道既二、三百年,至此方豁然开朗,南唐之力也。

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人间词话》

南唐中主李璟伯玉及子南唐后主李煜重光合称二主,论者多以为后主尤佳。冯延巳正中者,中主臣僚之首,舞文弄墨自与中主相得。《时贤本事曲子集》云:“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句,元宗尝戏延巳曰:‘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曰:‘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此实南唐词之要害——融情入景,以景写情。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李璟《摊破浣溪沙》

中主词今存者唯四,皆情景和谐之作。“菡萏香销翠叶残”斯起于夏暮、秋至。荷花称“菡萏”、荷叶名“翠叶”,乃变俗入雅。俞平伯曰:“‘容’或作‘韶’。韶光者景,人与之共憔悴,是由内而及外也。容光者人,与之共憔悴,是由外而及内也。取径各异,今以‘容光’为正耳”,极是。触景生情,是兴于景而动于心,不可混淆也。“不堪看”妙用叠音,读来深沉忧郁,喷薄而出。上片秋愁涌起,下片悲远怀人。边塞遥远不可即,惟吹笙而已。诗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寒秋即至,未知远人安好与否。泪珠有限而恨无穷极,独倚阑干。是词珠圆玉润、风华绝代,我谓词至中主已大矣!

后主无人不知,毋庸赘言。亡国前“云鬓裁新绿,霞衣曳晓红”,入宋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多率真自然、文章天成,一代词宗,名副其实。

北宋前期小令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小令颇近诗,晏相公《浣溪沙》词,若连成一片,便是唐人乐府。何况《浪淘沙》本是七绝,《瑞鹧鸪》亦不过七律而已。北宋前期词人张先、晏殊、欧阳修等,皆长于小令,不见长调。

张先子野公兼善诗词,而词名犹胜。同时代人叶梦得言:“俚俗多喜传咏先乐府”。张先与柳永齐名。二人皆熟谙音律,能自创新调,其一也;《张子野词》、《乐章集》俱按宫调编排,今唯此二者犹存唱本面目,其二也,亦知当时传唱之盛。子野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得“张三中”之号。后子野自举生平得意之作有三,曰“云破月来花弄影”、曰“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曰“柳径无人,坠风絮无影”,世称“张三影”。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张先《天仙子》

欧阳修永叔公文名超卓,而以词为诗余。晚年,自取平生佳作编《六一居士集》,其中无一字属词。欧阳永叔之矛盾,即北宋前期文坛之矛盾——何为词?孰为乎词之地位?本文上篇尝引诗曰:“诗言志”,中国文学向以言志为正。志安在焉?在于兼济天下。契丹虎视东、北,西夏崛绩在侧,北宋学人无不以南唐后主为鉴,雕鞍游冶、淫词艳曲,其罪之矣。此亦柳永不为士人所重故。及至苏、秦辈,党争纷起,政局浪荡,有纵情山水以自保、混迹市井而求仁者,抒情小词方成其道。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欧阳修《诉衷情》

然则顾随以为“六一,继往开来。此四字是整个功夫”,颇有见地。欧词承五代之风,多香艳之作,而描画传神,远胜温词之堆砌名物、敷弄色彩。“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较之“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真云泥有别。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欧阳修《朝中措·送刘仲甫出守维扬》

维五代词有近《朝中措》者乎?永叔亦开词作题材、意象之先。我《当时面色欺春雪》文中尝用淮海《望海潮》:“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即出于是。


题外话:

一个小常识,中国诗词中“看”字一律读阴平,也就是第一声。名句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读律诗如“晓月行看堕,春酥见欲消”(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更易知。

在中国要找到能读T.S.艾略特、E.庞德乃至于马拉美、勒内·夏尔的同好实属不易,除了诗歌不宜翻译之外,尚与大多数中国现代读者喜好抒情诗有关。

实际上无论中西诗歌,都不尝以抒情为正。于中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政治难舍难分,我们今天能读《诗》还多亏了采风。在古希腊,荷马史诗意在告诫、说理、记史、叙述,人类和神明的情感情绪皆自然涌现、不问便知,何用专门抒发,萨福诗(我很喜欢)在希腊亦非正道。至于罗马,现代中国人大多知道维吉尔《埃涅阿斯纪》,那是史诗。真正的抒情诗人卡图卢斯、普罗佩提乌斯之类,非拉丁文学爱好者则恐怕闻所未闻——但丁文名亦远胜彼特拉克。

可是不知道哪里出了点偏差,西方貌似始终兼顾义理和抒情。莎翁戏剧和十四行诗并重便是一例。其实杜甫亦然,我最爱杜诗(最高级,没有之一),部分原因便是杜诗“融混一体”,“愿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天下与我同一的最佳写照。

大概那个偏差是在宋朝?我推测,是宋词的审美特性重新塑造了中国人的诗歌观念。

这样一来,就至少有三个问题。

1.(现代)(大多数)中国人是不是偏爱抒情诗,而缺乏阅读史诗、叙事诗等各种长诗和义理诗、讽刺诗等非抒情短诗的能力;

2.如果1成立,那么它从何而来,是不是(主要)由于宋词的影响;

3.如果2成立,那么宋词为什么可以造成这样的影响。

以上希望和诸君共同讨论。


另:本人缺情人一只!求带飞!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略说宋词(中)|月旦评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