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尽弓藏| 听故事学中文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败给了敌国。但他没有放弃,而是任用有才华的大臣,一个叫做文种(wén zhǒng),一个叫做范蠡(fàn lǐ)。他们和全国人民一起努力工作,壮大自己。十年过去,国家变得比敌人更强大,终于消灭了敌国。

国王在宫殿里召开宴会,大家又唱又跳,非常开心。可是范蠡却不见了。不久后文种收到了范蠡的来信,信上说:

打完了鸟儿,弓箭就会被收藏起来;捉光了野兔,猎狗就会被杀来吃掉。国王为人不好,可以和他一起度过艰难的日子,却不能和他一同享乐。你怎么还不走呢?

文种看了信感到非常害怕,装作生病,不再参加国家会议。这时候有人诬陷(wū xiàn)文种,说文种要谋反(móu fǎn)。

国王便送给文种一把剑,对他说:

你教了我七种对付敌人的办法,我只用了三种就打败了敌国,还有四种没用,不如你去已经去世的前任国王那里演示一下。

文种听了,明白国王要杀死自己,只好接过剑自杀身亡。

鸟尽弓藏(niǎo jìn gōng cáng):意思是鸟儿被打光,就把弓箭藏起来不再使用。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就废弃、伤害曾经做出贡献的人。

鸟尽弓藏也和兔死狗烹(tù sǐ gǒu pēng)连用,意义相同。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鸟尽弓藏| 听故事学中文

记李敖去世|月旦评

李敖是谁?那个喜欢用生殖器作比喻的台湾人。台湾是中国的睾丸,李敖就是那根一定要从内裤里钻出来的黑毛毛了。

台湾作家里,大陆人认识最多的,应该属李敖、柏杨、龙应台。不客气的说,这三个人里,唯李敖有真才实学。麻烦的是,越有真才实学的人,他就越不写畅销书。李敖名声虽大,不是因为他扎实的民国和台湾史研究,却总是几个“惊人之语”。

年轻时候,他也没干好事儿。批评蒋介石,喷国民党,几度入狱,关键不仅在于炒作,更要言之有物。那六、七十年代,党国独裁统治,也是中国政治常态。好容易玩出一路“民主”来,又继而骂民主。

民主这东西是一个圈套:给你们自由选择领导人的权力,但只给一堆混蛋给你选。你去选吧,你选白了头也只能选到一个混蛋!你可以把一个很大的混蛋赶下台,接着再把一个还没长大的混蛋选上去,而影响我们公共生活的问题依然一大堆。

李敖是一个不满者。一个要追求公正、追求人民幸福的人,是不可能满足的。它不光是要把专制变成不那么专制、把言论自由再扩大那么一点。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公共生活的不断关注,对不公正的坚持抗争。

很多时候,这人也挺讨人厌。肆意放恣、狂言妄语、神经过敏、歇斯底里,这不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特征。祢衡真是生错了时代,李敖蹲蹲监狱,结果事业开张。

以前觉得李敖说得无味,传统文化是批了一通,可西方现代又好在哪里,却讲不利索。到后来,李敖写当代政局、台湾事务、社会问题顺手了,反而偶有同感。

有的人不喜欢他,是为嬉笑怒骂;有人见不得粗俗;也有的干脆政见不合。我都是,也都不是。嬉笑怒骂,不是我的风格。激情勃发自无不可,但文风一贯如此,就唯恐韵味不足。粗俗大体也无碍,这些天还在说艺术本来就有暴露生殖器的权利。政见不合,那也正常,同为自由主义还要先打几架。

我不太想说,李敖是/不是一个伟人,他的去世是XX的损失,我们如果不XXX就太可惜了云云。他来了,做了想做的事儿,我很羡慕。没有别的了。

无论如何,《北京法源寺》、《传统下的独白》堪称可圈可点,胡适和国民党研究亦不乏洞见。李敖微博粉丝不少,想来又是一场狂欢。爱看书的人,还是看书去罢。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记李敖去世|月旦评

“浮”字漫谈|三个一|月旦评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孔子周游列国,屡屡碰壁,很担心他的学说始终不被认可,遂吐个槽:“要是这路走不通,咱就坐木筏子漂洋过海,另找行得通的地方。”

《说文》曰:“浮,氾也。从水孚声。缚牟切。”

从字义上来看,氾、汎现在都简化为“泛”字,但其意义似乎有着微妙的差别。

前者有《氾胜之书》,是一个氾水人写的农书。“氾”常训作“滥”,也就是“泛滥”一词的来源。形容水本身。后者就很常见了,“汎彼柏舟,亦汎其流”,是漂流、浮动的意思。形容在水上、水里的东西。

飞舟浮于云海

现在看来,“浮”字明明是用了“汎”的意思。这部分的是由于古代没有一个“普通话标准”,同一个字异体迭出,有些时候作者不知道某种写法,又忽略了意义上可能存在的差异,便常常写出“通假字”来。反过来讲,也可能氾、汎本来没有意义差别,是后人在传抄过程中有意识地区分了它的用法。无论如何,最后两个字真是相爱相杀,同归于尽,都变成“泛”了。

“浮”字便是“泛舟”而不是“泛滥”。

从读音上看,“浮”的读音是“缚牟切”,用缚的声母f和牟的韵母óu相拼,应该接近fóu。但还有一个问题,牟的韵母真的是óu吗?于是查“牟”字,好吧!《说文》:“牟,莫浮切”,这不是循环定义嘛,反切法最大的弊病正在于此。

好在我们还有韵书,“浮”字和“尤、秋、头、舟、牛、侯”等等在一块儿,看来读作fóu是没有问题啦。

“浮”很早就有相当多样的用法,虽然带着三点水旁,却经常通过隐喻往和水无关的东西里插一脚。

《礼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礼记》大约是汉代成书,这里的“浮”字是“溢出、过度”的意思。全句说,君子与其让俸禄超过自己的所能、所为,还不如少拿点、多干事儿。

后来“食”变成“事”,“人浮于事”是一个贬义词,人比事还多,不能不让人想到现代的某些情况。

《诗·小雅·角弓》有:“雨雪浮浮,见晛曰流。”讲雪花纷扬(雨读第四声,动词,下雨下雪,诗经中的“雨”字多半这么用),但见到太阳也就冰消雪融,乖乖化作流水了。“浮浮”是非常巧妙的措辞。从形象上来说,好像整个世界都是雪,在空气中漂浮、旋转,然而一旦太阳出来,就全部消散,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内涵上说,“浮浮”正与全诗所说小人的行径一致——不踏实、轻巧、肤浅、多变。

此外,古人还喜欢用“浮”字来命名。浮水、浮山、浮竹、浮石、天浮星、罗浮山、云浮城等等。

“浮”字最耳熟能详的用法,可能在以下这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林逋《山园小梅》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浮”字漫谈|三个一|月旦评

【社会学系列】(社会学的始基)孔德:生平、思想、《论实证精神》、评价|月旦评|品乐书会

虽然有的书先介绍孟德斯鸠和托克维尔,但总的来说我们把社会学创始人的冠冕加诸法国思想家奥古斯特·孔德,这是实至名归的。他不仅创造了Sociology这个术语,还开辟了实证主义传统。这两项功绩非常重要,且容后文详述。我们先看看孔德是什么人。

生平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于1798年(这一年还有密茨凯维奇,强推!)出生在蒙彼利埃。孔德小时候,法国很乱。大革命余烬未已,拿破仑旋即称霸西欧,转眼又路易十八复辟。政局动荡是社会变革的表征。英格兰人凭借先进的蒸汽机技术率先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法国则依然在封建领主和资本家的对抗中寻求未来,天主教根深蒂固,各种思想此起彼伏。

孔德进入巴黎综合工业学校的时候,许许多多知识分子已经决心不再踏入教堂——幸福、秩序、进步都明显归因于科学。孔德学习了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学、生物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并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流行思想家的作品。

巴黎综合工业学校由于政治原因关闭,复课后,孔德没有回学校,而是自谋出路去了。他找到克劳德·昂利·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成为了圣西门的秘书,开始与圣西门合著书籍。七年后,两人因为思想分歧与著作署名的问题决裂。

作为一个没有学位的人,孔德无法在学校中获取教职。和土豪圣西门决裂后,孔德经济窘迫,不得不去当家庭教师维持生计。后来他想了一个好主意——向巴黎市政厅申请公共课程,这一活动得到了四十个当时大科学家和知识分子的赞助。

可是至少出于两方面的原因,孔德被知识界抛弃了。首先,孔德试图建立一个统一所有科学学科(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到艺术、宗教)的体系,也就是实证哲学体系。作为一个在其它任何方面都还没有真正建树的人,这想法难免引人讥笑。其次,孔德性格专断、傲慢,对朋友和敌人同样尖刻。

后来,孔德的听众只剩下巴黎的工人和无所事事的贵妇。婚姻破裂、不得赏识、生活困顿和对下层的了解使孔德不知不觉改变了初衷。当初一心想要以科学方法来促成社会进步的孔德,晚年却自命为“人道教”教父,四处宣传、鼓吹新宗教。

主要思想

1.对于孔德来说,“哲学”是指“人类观念的总体系”。“实证哲学”,便是实证主义思想的体系。

2.孔德研究人类历史,提出“三阶段说”,阐明人类思辨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神学阶段,人们由于极度的无知,反而要探求绝对的知识、世界的根本属性。当然,这是不可能真正达到的。所以这时的人类就拿自己所制造的现象与一切现象相比较,拿自己的模式到处移置,从而产生了最初级的、以想象为主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下,超自然力量居统治地位,本能支配着大部分生活行动。

形而上学阶段介于神学和实证阶段之间,其思辨依然倾向绝对知识,但出现了不同于神学阶段的转变——超自然力量让位于思维抽象,思维方式从想象发展为推理。形而上学阶段是一个过渡阶段,在纯粹的想象和真实之间摇摆不定,是19世纪社会矛盾与结构分化的主要原因。

实证阶段放弃追求绝对知识而进入真实领域,直接面向经验事实,通过观察、实验来认识外界事物,捕捉现象之间的联系。并且要尽量克服主观影响和价值评价,获得关于事物的客观、确定的认识。

3.根据三阶段说,孔德划分了科学等级体系,从基础开始是: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并仔细思考了社会学的对象、任务和一般规律。

4.结合自然科学,孔德提出了四种主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在理性指导下观察客观的社会事实;

实验法,利用自然产生的特殊状况控制变量展开社会实验;

比较法,比较人类与动物、不同社会的发展阶段等,从不同事物的区别与联系中发现规律;

历史法,一种历时性的比较法,注重单个事物的发展过程。

5.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

前者研究社会系统不同部分之间的配合与反应规律,考察构成社会有机体各部分之间的和谐与平衡。这是社会秩序的一面。

后者研究社会发展进步的条件和可能,以三阶段说为核心展开。

6.基于这些研究,孔德认为人类观念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因此,要促进社会进步,就必须首先促进广大人民的精神发展。于是孔德大力宣传实证精神,要求普遍的道德教育、改造和控制社会舆论,并且以牧师为精神权力的代表(人道教的由来)。

《论实证精神》

孔德的核心著作是《实证哲学教程》与《实证政治体系》,都堪称卷帙浩繁、洋洋洒洒。前者深入详细地探讨了人类精神的一般体系,后者试图根据这个体系的发展规律来发动社会改造,追求普遍的进步和幸福。

但对于绝大部分社会学读者来说,孔德是一个活在“社会学史”和“古典理论导论”里的人。毕竟《实证哲学教程》虽然多达数千页,现在还值得一谈的,却很可能已经不足五十页了。这种情况下,《实证哲学教程》和《实证政治体系》自然没有中译本。孔德著作中,目前唯一可见的中文本是《论实证精神》。

《论实证精神》是一本向公众说明何为实证哲学体系的小书。好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本书高度概括了孔德1840~1850年间的思想。如今读来,亦不能不为其知识分子的担当而击节。可惜,孔德穷尽一生的事业到头来仍不过是空想。

《论实证精神》结构清晰完整。首先介绍和“论证”人类精神进步三阶段说,从而提出实证哲学的可能性。然后解释当时的社会问题是来自于精神混乱,强调自然科学体系的成功和有效,以达致实证哲学的必要性。最后根据科学等级体系,结合个人教育和集体进步,说明了共同实现实证阶段的基本方法。

简评

孔德首先为社会学命名,并将社会学定义为一门实证科学。实证科学包含了科学和实证主义两个向度。这意味着社会世界存在可被人认识的规律,从而可以构成稳定的研究对象。

依实证主义发展出来的四种研究方法,无疑具有正确的性质和方向,成为了今天社会科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孔德对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关注,预兆了社会学的两大核心理论取向——倾向稳定的社会秩序(结构)vs发展变化的社会进步(变迁)。在宏观层面而非从个出发研究集体现象,也是涂尔干社会实在论的先声。

孔德最大的缺陷在于,一边要求做实证研究,立足经验观察,另一边他自己的实证哲学理论,尤其是三阶段说,却是完完全全的玄思。直到涂尔干发表《自杀论》,社会学上的实证主义才算真正确立。

不止如此,孔德精心推出的四种研究方法,自己也没有给出实际应用的例子。孔德虽然为社会学标明了方向,大体划出范围,却着实没有为里面添砖加瓦,就连这个蓝图本身都显得如同镜花水月。

对三阶段说的滥用正是这种空泛的体现。孔德不止用三阶段说来解释人类精神发展趋势,而且对于每个个人、科学整体与各级分支学科、所有不同的社会现象,全都套用三阶段——这未免太过分了——跟“一切都是神的安排”又有何区别呢,“拿自己的模式到处移置”。

总的来说,孔德雄心勃勃,称为社会学鼻祖并不为过,但其理论可挖掘、发明以益于当代的部分太少了。即便有,也多半处于社会哲学的层面,离他自己想要建立的科学社会学差之千里。这既是孔德个人悲剧的一个侧面,也是那个时代社会动荡的绝佳注脚。

参考书目

《论实证精神》奥古斯特·孔德

古典社会学理论》乔治·瑞泽尔

《布莱克维尔社会理论家指南》乔治·瑞泽尔

社会学理论的兴起》乔纳森·特纳

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

社会学思想名家》刘易斯·A.科塞

《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

扩展阅读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杜尔哥

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孔多塞

圣西门选集》圣西门

《圣西门学说释义》罗德里格

《国富论》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政治经济学概论》萨伊

PS:

理解人的思想、事迹,不能不放到特定的时空环境里。不同的人面对着不同的社会历史情境,做出不同的反应,有他内在的路径。虽然很多时候这种路径不可接受、甚至不能容忍,却在一定程度上是可理解的。

特别对于那些今天看来无法理喻的人、事,一旦深入他的时代,多少也会有所感受。

比如朱熹说:“存天理,灭人欲”。什么意思呢?吃饭、喝水、睡觉、生育……这些是自然要有的,是天理。石王斗富、丝绸缠树,这是穷奢极欲,多余的东西,就该灭了。大体提倡生活朴素、自然,“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目的不外乎是讲中庸之道、获知天地之理。而且对象也是个人自身,没说要强制推广。

虽然我个人觉得即使这种理解上的人欲也不宜消除,但无论如何,这肯定不应该是一句罪大恶极的话。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社会学系列】(社会学的始基)孔德:生平、思想、《论实证精神》、评价|月旦评|品乐书会

【读杜诗说】(7)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月旦评|品乐书会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徵,歘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杜甫《奉呈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终于有稍微长一点的啦,二十二联一韵到底。

对读者来说,这其实是个麻烦。世界长诗,多少都要换韵。同一个韵母下就那么多字、单词,大家又不愿意老是重复,只好换韵。

比如《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前面讲留纪念物,韵脚是钿、见;分完东西海誓山盟,就押“i”韵了。

一般换韵发生在内容转变的时候。对于诗歌来说,形式——无论是声律、分行或者书写——都足以并且理应包含在其表达方式之内。马拉美把诗集的留白、诗歌顺序安排、纸张和字体全都融为诗集整体的一部分。T.S.艾略特的《荒原》也因“以注释为诗”而闻名。这些微妙的细节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诗歌的线索。中国诗在某些方面稍弱一点,声律却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如果读着读着发现韵脚押韵变了,那就该想一想,是不是意味着事件进入下一个阶段啦。

有的诗一韵到底,不能通过押韵来做判断。这时候作者往往会通过其它方式表达内容的过渡、转换,比如从七字一句变成五字一句或者两个三字句,太白乐府中这类转变很多。


杜甫这诗没有花活,直接明写。只要能读出叙述的“区块”,整首诗也就清晰明了。

第一部分总领,“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出句没有实意,对句才是重点。全篇便说,儒冠怎么误身。

第二部分是立志。立志不能空谈,得有才学。所以先讲自己的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刻苦学习带来的自信。只有基于这份才学,方能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想要教化天下,是儒生的终极理想。

有了能力,有了志向,就该去实现理想了。谁知道“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人类世界自有文明以来,绝大部分资源即是权贵捏在手上。要实现理想,需要很多资源,怎么办,蹭投资呗。权贵才不在意什么理想、抱负,他们只关心“投入-产出比”,你教化天下,对投资人也没好处,谁肯干啊。终于,这年李隆基诏天下有一艺之人到京面圣,杜甫急忙来了,可李林甫权势浩大,把这些人全挡下来。是以写诗呈尚书左丞韦济,以伸冤屈。

我的过去说完了,现在呢,时局令人心寒,虽然实在对不住赏识我的人,但确实不想再凑名利场的热闹啦,马上我就浪迹江湖去。只要能报一饭之恩,并辞别交好的人们(呈诗的作用),就可以像白鸥一样,飘渺烟波间去了。


这首诗整体意思很好理解,却写得大开大合、曲折有致。饱读诗书、志存高远与残杯冷炙、青冥垂翅构成强烈的对比。最后一步三回头,受韦济赏识-可功业不成,只能清贫自守-又忍不住回头望长安-还要报恩、辞别-但终归诀别。

其用语亦流芳千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豪兴,“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又何等凄凉,“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多么阔达、潇洒。

此诗直追诗、骚,真当得上“俊逸豪雄,哀而不伤”。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读杜诗说】(7)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月旦评|品乐书会

“累”字漫谈|三个一|月旦评

大家春节过后上班、开学,是不是心累又疲劳~@TVB姐在这时候说“累”字,真是大大的狡猾了。

“累”的小篆字和现代汉字差别不大,历史上也没多少异体。这不得不说是造字优秀,象形简洁、直观的功劳。至于读音上,昆明话读作“lùi”(劳累)或者“lǔi”(积累)。

《说文》曰:“缀得理也。一曰大索也。从糸畾聲。力追切。” 力追切,是指累的读音可以用力的声母“l”和追的声母“ūi”相拼得来。 大概来说,早期的“累”字常读平声,意思和绳索有关:细丝有条理地聚集在一起,就可以形成坚韧、能承重的绳索。因此,那时的“累”字既表示和绳子有关的意思,也用来描述某种聚积。

《左传》曰:“两释累囚”,累囚便是由捆起来的人,引申为监禁。至于《楚辞》:“层台累榭,临高山些”,则是形容一个挨着一个,接连成串。

后来小篆化为隶书,“纍”字从三个“田”,简化为一个“田”,就此稳定下来,两千余年没有更改。

在漫长时间的使用中,“累”字的引申义大放异彩。

“拖累”、“连累”,自然是从“绳索”引申出来,表示因为关系联结而牵涉。这句话挺有意思,关系、联结、牵涉,全都服从于绳索隐喻(参见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说到底,“系”字是绳索,由“系”字构成的字、词也就“摆脱”不了它啦。

另一方面,“危如累卵”、“累赘”则是从“聚积”来,同一类东西不断放在一起,变得越来越多。如果是麻烦又没收益的事儿,就难免变成“累赘”了。这种意思还可以形容抽象的事物,比如“累次”、“累世”。虽然肉眼不能见到次数、世代堆叠在一块儿,却马上就能理解。

再多一点儿呢?比如说“干不完的活儿”、“做不完的事儿”,那肯定是相当的“劳累”。不过这一下就不再是描述外物,而是人的感受。

我们不妨从诗歌来看看这些意思的转变。

《诗·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南边有樛木,葛藟往上爬。这里的“累”字是缠结、攀援。

《汉乐府·孤儿行》:“泪下渫渫。清涕累累。”则是清鼻涕止不住地留,一连连、一串串。

陶潜《感士不遇赋并序》:“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诶~这就有了“疲劳”的意味。再看陶潜《闲情赋并序》:“迎清风以祛累,寄弱志于归波。”更加明显了,就是要祛除“疲累”。这两个“累”字都意味深长,不仅含有以俗务为“累赘”的感觉,也象征着世俗名利是人心中堆积的重物。因此,迎清风可以扫除身体上的疲劳,也可以卸下心头的“负累”。

P70927-181048.jpg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又回到了形容词的正道,醉酒观月朦胧,好似重重累累(咋跟近视一样)。

我也衷心希望大家能多见累月人烟、清风过岗,不为形物所“累”~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累”字漫谈|三个一|月旦评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