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傳單-致未來 之 3

街頭傳單-致未來 之 3


某個上班日的早晨,才剛走出捷運站,就連續收到4張廣告傳單。


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更高,傳單內容都對我沒有用處,原本以前年輕時,我都多半拒拿,因為不喜歡這種”不環保,浪費資源”的行為,然後其實也省得自己多件垃圾要處理。


後來,受老婆影響,其實,發傳單的人多半生活辛苦,早點發完可以讓他們早點休息。原來,環保只是我嫌麻煩的表面正當理由。


所以現在,對於傳單,我一般的原則是,發傳單的人行為有度(不會硬塞,不會妨礙行進等),表情略帶著感謝(而不是一副拿傳單是路人義務貌),我就傾向接收傳單。如果發傳單的人看似值得幫助,那我甚至會主動索取。




http://i.imgur.com/HSZZbSO.jpg?1

那天,略有點意外,4張傳單都是超過50歲,甚至一位可能都快70的老人家在發,傳單內容全部都是附近賣飯的店家,主要是想推銷中午可以外送的餐點便當。



當天剛好是幾天好天氣後,氣溫下降的早晨。老人家們,頂著寒風,在車站湧出的上班人潮中,不斷穿梭兜售,可能發一張才能賺個幾分錢的單子。發上個把小時,看能不能賺到一百塊台幣,都還有些疑問 …



低薪的風,可能比那天清晨的風,還要冷冽。


親愛的未來,不知道,在你們那裡,社會的問題是什麼樣子?


但咱就不談社會問題吧,未來!話說那天,我主動去拿了這些傳單,擱在麥當勞桌上的早餐咖啡旁看著,我心想,這代表什麼?其一,賣飯的店家,多半是獨立經營,廣告效益最高就是附近的上班族與居民,所以發傳單是最好的;其二,訊息的傳遞,直到現在這個時代,在紙張印刷技術大量普及下,以實體紙張來傳遞訊息,還是佔有一定的市場;其三,人力成本必須夠低,上一點更能夠成立。


在未來的街頭,我想發廣告傳單這種事,一定早已消失,只存在歷史經濟活動的百科資料庫裡。在未來,訊息的傳遞,必然,其實現在早已開始,透過電子裝置來進行,而且可以設定傳遞之地理區域範圍。如果這樣,那麼人力成本就成為不相干的話題,就算機器人出現,也沒傳單可以發了。


但是,第一點還成立嗎?賣飯的店家,肯定還存在,但恐怕都是大量連鎖化,中央廚房化,需要的是告知消費者,這附近有這家店,that’s all。不需要說賣些什麼,就像上海來的你不需要知道北京麥當勞的菜單一樣。而這種地圖式服務,必然,其實現在也早已開始,成為各家連鎖餐廳要行銷的重點平台。


再想一步,真的需要中央廚房嗎?或許也不用了。煮飯的機器早已出現,只要送來新鮮物料與相關物品,食物自然可以在店內自動處理。或者,其實根本也就不需要在各地的local stores,只要運送技術能夠確保餐點及時送抵,各地方何需再設點(提供用餐地點可以視為一項特殊服務業)?


再多想一步好了。我們假設消費者決定在A地用餐,生產者接獲訂單,馬上智慧化排程:安排B地的豬肉、C地的青菜、D地的容器,計算出透過物流系統,集合於E地處理,再配合A地的場地提供商,準時完成此一餐點消費訂單。這裡面,E地最有意思,它也可以是A地,甚至可以是帶有智慧烹調功能的物流裝置,沿路按照食物處理流程,接收豬肉、青菜與容器,直接在送抵時,以餐點出貨。喔,我們可別忘了,可能許多需求都還能在大概率意義下,被事先預測了呢!


天啊!我們距離那天在寒風中發送傳單的老人家們,已經有多少光年了?


親愛的未來,我無法停止,對你面貌的描繪,並不是因為我嚮往。而是我知道,


the future is inevitable …


在未來的街頭,當然,如果還有街頭的話,喔,抱歉,如果還有街的話,會有什麼樣的活動每天發生呢?這恐怕,得留到下一次的白日夢時間了 …



此致,未來。




#dearfuture


photo credit: @deanliu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街頭傳單-致未來 之 3’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