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致未來 之 4

跨年-致未來 之 4


未來,你好。


我這兩天一直在想,該用什麼主題,寫我在2017年的第一篇文章。在還沒有想好主題前,甚至想好了發文章的時間:格林威治時間2017年1月1日00時00分00秒,那會是我這裡的2017年元旦的早上8點吧,因為我身在GMT+8的時區裡。


這兩天是全球瘋狂跨年活動的兩天,送往迎來,送走即將結束的2016年,迎接充滿未知的2017年。看看Steemit吧,我還沒上去多看,就知道會有許多關於反省,總結,回顧,展望,期待,以及許多煙火秀的文章或照片。你也可以說,時間,就是這兩天所有活動的主旋律。


http://holidayheadline.asia/wp-content/uploads/2016/09/taipei-nye.jpg


睿智的古希臘哲學家Heraclitus說過:No man ever steps in the same river twice,河流,常常被人類用來比擬時光的流逝。時光就是一分一秒地過去,沒有感情,沒有差異,在我正在打字的當下,在讀者正在閱讀的當下,即使是未來的你,所有的所有,我們都在自己的時光河流裡,無差異地見證時間的過去。


這樣的流,讓我總有一天流成你,而你則流成更遠更遠的未來。


那麼,這一秒跟下一秒,又有什麼差別呢?2016年的最後一秒,接著2017年的第一秒,那又如何?為什麼我們要互道新年快樂,徹夜狂歡,舉杯祝賀?2017年的第一道曙光,跟第158道曙光,又有什麼差別呢?


難道是因為眾生懵懂,無法體悟老子說的天地不仁?還是因為因循舊慣,只是把這當作享樂的理由?度過無數次跨年煙火,享受過無數次倒數的依依不捨,以及歡欣鼓舞的Happy New Year,我卻從未想過這個問題。


邊寫著,我漸漸心裡有了答案。但我們可以先說一下,什麼是GMT?GMT是Greenwich Mean Time的縮寫,格林威治,在全世界人們心中,幾乎就是時間的同義詞,是一個賦予時間意義的神奇地名。其實,格林威治有個皇家天文台,自1884年起就開始觀測太陽位置,藉以計算一年,再分配為天,小時,分與秒,自此確立其時間原點的地位。另外還有一套時間系統,UTC,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則是從原子震盪次數來先定義秒,再擴及更長時間,但兩者之間的差異是很細微的。


如果時間就是靜靜地流著,GMT,UTC又有何差別?


是的,這就是答案了。時間之流,就是天地不仁。但無論是GMT/UTC,還是歡慶跨年,都是因為有了人,有了跨入河流中的人,而產生意義。人需要定位,來符合自己日常所需,人需要定時回首,以便繼續前行。天地不仁,但萬物有情。


我在格林威治時間2017年1月1日00時00分00秒之後,才想清楚要怎麼落筆。那個設想的時間點已經過去,但其實無所謂了。因為,時間的意義,來自於我們的賦予。在這個說法下,我跟格林威治一樣重要,何必要用它的度量衡呢?


因此,我相信,在與2017年平行的2067年,總之是很久以後的年,的此刻,你們應該也一樣,在歡喜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那就祝你新的2067年,一切順心如意,新年快樂!


@deanliu from the beginning of 2017


此致,未來。




#dearfuture


photo credit: Taipei 101 fireworks holidayheadline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跨年-致未來 之 4’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