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了解Steem,从标签开始
1. 标签与新人
对于初来steem的新人来说,标签(tags)是必须理解、但却不能完全理解的概念。
我们一旦开始发第一篇文章,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标签。新手大概有几种常见的情况:
- 有的用户会发布自己擅长的内容,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输入文章内容相关联的标签;
- 或者看到steemit的热门标签,从奖励高或者特定的热门标签中选择自己了解的,来发布相关的内容,比如introduceyourself、life、photography、travel、film、food等;
- 或者中文用户看到cn标签,发现里面全是中文内容、很有意思,于是用来发布中文文章;kr、jp、fr等标签也类似。
第一类是内容导向,根据内容生成标签;第二类是目的导向,根据功利或兴趣选择标签;第三类是语言或地区导向,根据习惯语言或者居住地选择标签。这些都很符合直觉,第一类可以保证标签是与内容相匹配的,第二类可以将帖子与奖励和兴趣相匹配,第三类将帖子与非英语语言和国别相匹配。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重叠,但只有充分结合这三者,才能真正掌握标签的使用。
对于标签的使用,可谓“易学难精”,添加一个标签的操作看似容易,但要选择合适自己的帖子内容的标签,需要对标签的内涵、意义与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很多人初来steem,都是被其功利性的外衣(加密货币)所吸引,所以将大量的学习精力放在了解其加密货币特征上,这并没有错,但不全面,甚至可能一无所获。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人往往不了解steem的社交内涵;而不了解标签的意义,是不了解steem的社交含义的外在表现。
2. 标签与势力
我以为steem的三大支柱(the three pillars of steem)是:
- 包含区块链技术在内的分布式web和数据基础设施;
- 以标签为代表特征的社交网络系统;
- steem独有的货币设计与经济系统;
以此为基础,可以创建客户端、工具、博客、视频、音乐、问答、游戏等等各类应用,或形成各类社区、组织、甚至盈利性公司。凡是达成一定规模的,其明显标志之一便在于其本身的标签、或其支持的标签被大量的使用。最主要的有:
- 客户端:比如#partiko、#esteem、#busy,都有意鼓励自身标签的使用
- dApp:比如#utopian-io、#dtube、#drugwars,一旦应用流行起来其标签便被大量使用
- 组织:比如#cn、#team-cn、#votovzla、#steemitbloggers,虽然不一定有软件可以使用,却借用其他工具实现了对群体的聚拢,形成合力。
有趣的是,这三类基于steem的构建,分别对应到steem的三大支柱:
- 客户端和工具等,主要是基于技术的构建,提供或强化了技术基础设施,网页、移动或桌面客户端。上面几个案例#partiko、#esteem、#busy,包括#steempress、#steemplus等工具在内,都是如此。
- dApp从表面看似乎是提供了新的内容发布方式,但其相比于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和创新性常常在于经济激励。比如dtube对发布视频的激励、utopian对开源代码的激励。
- 社区组织看似什么都没做,但实际上是实现了对人群的构建,形成了强有力的社区。#cn本身并不天然具有群体的凝聚力,但基于#cn社区,利用微信、QQ等群体管理工具实现的半开放组织,却增加了社交的紧密度。
这三种构建方式,由于其得到社区的广泛支持,经常能够得到大量代理,并给代理者、支持者和使用者提供实在的回报,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社区中的价值。围绕其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及其行为,渐渐的形成社区中的一股股势力。
需要特别提一下的是容易被忽视的组织:之前@theycallmedan的SP竞赛中,#team-cn、#votovzla、#steemitbloggers这三股力量在平时看来并不那么流行,但在需要依靠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竞赛中却同时脱颖而出,原因在于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在内部(尤其是#team-cn和#votovzla),有时不具有显性的对外扩张动机,甚至也不在意推广本身标签的使用。比如,@team-cn的目的在于让CN社区更有生命力,所以是#cn标签的活跃度(而不是#team-cn)与@team-cn的努力正相关。
热门标签,要么来自于以上这三种势力,要么是主题或兴趣相关的频道(life、photography、travel、film、food、introduceyourself),要么是语言类频道(cn、kr、jp、spanish、deutch)。所以,通常来说,热门的标签,或者是背后的势力强大,或者是已经有了很多爱好者,这两者往往相互促进。
- 主题或兴趣相关频道涉及较为开放和宽泛,背后的支持力量不明确,所以虽然人气很高,但在势力的力量上有时反而不如上面三种。
- 语言类频道,本身既是语言,也可能是组织;比如CN,本身是文章内容使用的语言(中文),也可以是使用该语言的人的组织(华人社区)。语言频道的强弱与其背后的组织势力的兴衰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比如@oflyhigh在#cn 标签不见了中提到,曾经的CN区由于@abit和@ned的支持而强大,也由于支持的消退而势微。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势力根本不使用标签,或者即使有标签也并不鼓励使用。比如steemit inc.就不需要自己的标签,因为它至少过去承担政府的角色,希望对整个平台的运行负责;它今天开始放权,组织议会,就更加不需要被人提及。又比如steemcleaners扮演的执法角色,反对作品抄袭,也主要不在于标签的使用,而在于暗中的支持。或许也有一些黑社会组织或地痞流氓,他们横行霸道,也未必需要标签。
对于新人来说,常常不了解以上这几类势力和他们相关的标签的存在。好比一个初入武侠世界,以为天大地大,不知天高地厚,没有打算依赖任何门派和师承的新手,或者误打误撞跑到别的门派的地盘上去发拜帖,却完全不懂规矩,于是横冲直撞、处处碰壁、鼻青脸肿、一无所成。当然,自带身家和绝学的人民币玩家,可能可以一出道就呼风唤雨,但独行侠也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
3. 为什么谈标签?
其实看了上面的描述,大体也能理解我们在本文谈标签的原因所在。但这里还是具体给些解释。
(1)新人需要掌握标签的“道”和“术”
现在新人学习steem,常常从操作和技巧开始,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要更进一步,融入社区,则要对steem的本质有更清晰的领悟。
关于标签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在《Steem指南》的1.6.4、2.8、7.1等章节中都有所介绍。另外下面几篇文章(应该还有更多),也介绍了标签的概念和使用技巧,可以作为大家的参考和学习。
- @woolfe19861008, 《Steem 指南》 中级篇 | 善用标签上:标签的基本概念介绍
- @woolfe19861008, 《Steem 指南》 中级篇 | 善用标签下:新手初到Steemit常用的一些标签
- @cherryzz,寻宝活动–tag标签(第一周10个标签)
- @ericet,如果我是一条小鱼(下)新手指南
感谢以上文章的作者贡献的智慧。但我认为这些介绍一定程度上都停留于技巧的层面,对于背后的原理和社会本质缺乏透视性观察;这是本文不从“术”着手、而从“道”着眼的原因所在。
理解steem的三大支柱,就能通过演绎法,从底向上去了解steem的运行规则;如果仅仅是停留于技巧,那么仅仅是看到steem的表面,而忽视了其核心。介绍steem的技术和经济,想必已经有很多文章,但关于社交的问题,我觉得通过标签来“格物致知”是最能了解其本质的。
读懂标签,就是读懂steem内的江湖与人心、读懂社区的运行规则、读懂技术的变迁,对于steem社交原理与变化的内涵,至少能读懂一大半。对于steem上的各种现象和怪现象,也能够通晓一二。
这里顺带简要谈一下《Steem指南》的问题。我们需要《Steem指南》的本质原因在于Steem内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需要提供一种学习方式帮助新人有效、快速地理解与融入社区(实际上世界上其他的社交网络也都不简单,只是作为普通用户不解其中味而已)。《Steem指南》着实帮助了大量的新人深入了解Steem,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内容缺乏有效更新与互动反馈,生命力在逐渐衰弱。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team-cn 新手村依旧能切实帮助到新人,并形成了很强的互动性。这原因在于新人既需要一本武林秘籍,同时也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门派(学校)。而一旦武林秘籍和门派(学校)的关联度降低的时候,在路边捡到静态的、乃至过时的剑法和心法也未必能被新人真正掌握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人不仅仅需要一份攻略,更需要一个学校(事实上是学习、社交、娱乐和活动的场所)。
最近,在得到@dapeng大鹏的认可后,@elizacheng @ericet @julian2013 @m18207319997 @minloulou @olymim @robertyan 对《Steem指南》的现有版本做了审核,大致确定了对其进行修改的范围,并将在近期邀请大家参与修订和编辑工作。毫无疑问,此次对《Steem指南》的修订和维护工作是站在CN社区内创作者们,以及@dapeng、@maiyude等编辑的巨人之肩膀上完成的,其未来的生命力也取决于CN区本身的生命力。同时,这一使命(mission)将促进《Steem指南》#steem-guies和新手村@team-cn的工作的融合(即攻略和学校的融合,是书写文字与多元交流的结合)。对于更具体的内容,我们会在之后发布相应的计划与参与方式。欢迎关注并参与《Steem指南》的修订工作和长期发展!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标签(tags)问题的讨论,并非是对《Steem指南》的投稿。但正如上文提到的,从标签出发,是深入了解在Steem中如何写作、社交,了解社区活动和dApp的一个切入点,也是重新审视《Steem指南》的一个视角,对于新人而言,是有所裨益的。
帮助新人从“道”上理解标签(tags)、掌握steem,这是本文的目的之一。
(2)CN区再次崛起的逻辑
@oflyhigh在#cn 标签不见了中提到#cn标签曾经火热的历史原因,即见证人@abit和创始人@ned的支持。他们对CN区的支持其部分原因是在于对华人在区块链世界中的贡献的认可,也是对华人广阔用户基数的期望,抑或包含对同文同种的同胞的支持。但这种支持在逻辑上并非完美的,代理可以撤销、见证人可以隐退,如果CN区仅仅依赖这些不确定的强力而食其利,毫无疑问随时具有倾颓的可能。
相比之下#kr社区(韩国、南朝鲜、南高丽)表现出了强大的动力,尤其是出自#kr社区的大量dApp,推动了steem社区(至少表面)的繁荣。但我尚不清楚KR社区的历史及其火热的内在逻辑,这有待于我们在后面的分析中进一步挖掘,但毫无疑问KR社区的历史经验值得CN社区的主导者们深入学习,见贤思齐、见不肖而内自省。
基于上面的一些事实,我猜想标签的起落有其内在的逻辑:初期客户端、应用类的标签较少,以文化、语言、地区为主的标签最容易形成,并具有同语言圈、文化圈和地区内的扩张性,而随着新的社会构建与势力的形成,旧的文化/语言/地区社区的影响力必然受到一定影响。除非文化/语言/地区社区能够成为支持新的势力构建的基石,并不断孵化新的自带造血功能的标签/势力,否则其衰退或将不可避免,KR区的崛起、CN区的衰退可能可以作为一组例证。当然,CN区依然出现了大量有价值的应用,如#partiko、#wherein等,但相比起来,对全社区的辐射作用似乎不足,内敛胜于扩张。
如果上面的逻辑不错,CN区希望再次崛起或许依赖于更多、更有价值的由CN区生长出的标签,这包括cn-或-cn类标签(通常为CN区活动、或全局标签的本地化),以及不带有cn的更通用的标签的出现。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或许需要一个植根于CN区的标签孵化器和投资机构(Tags Incubator),借助CN区和外部力量,整合社区内外的智力、财力和社会资源,孵化更多有助于Steem、甚至有利于全人类的创新应用、工具、组织和活动。这里可能涉及到资源的质量与数量、条件的成熟度,以及“蛋”和“鸡”的关系,等等。另外,由于网络政策的影响,CN区用户的增长遇到一定困难,但即便如此,海外华人5000万以上的体量,也未必不可有所作为;而且,又何须只盯着华人用户呢?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或许无法在后面的论述中做太深入的分析,但希望根据标签热度的历史性变迁规律做一些仔细的考察,如KR与CN区的横向比较。但即使我们无法提供真正的解决方案,只是引起这个话题本身,也达到此文的目的了。
最后,我们或许也可以一问,如果CN区真的衰落了,我们是否还有必要让它重新崛起呢?为什么#cn必须成为热门呢?其实也未必。但感情上、信念上,我们依然希望CN标签(以及它所代表的含义)不会就此消退,甚至可以逐渐壮大。这就是这个话题会引起很多人兴趣的原因吧。:)
从标签(tags)的角度观察社区势力的起落、引发对CN区发展的可能性的思考,这是本文的目的之二。
(3)对“标签”的思想探险
上面这两个为新人、为社区的思考角度,都是功利性的(即便是利他的或者公益的,也是“利”)的思维。这第三方面的原因,即对于标签这一对象本身的考察和研究,才是本文的“求真”主旨。“求力”的智慧固然令人向往,“求真”的理想却更令人沉醉。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steem来谈标签。
首先,“标签”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近代以来,我们是习惯于将物与人做分类或者划分的,比如生物学的分类系统的“域、界、门、纲、目、科、属、种”,比如图书的分类系统(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比如将人群分成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比如人体血型的A型、B型、O型、AB型,比如将数字分类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比如将语言分为en、cn、kr、fr,比如将网络分为中心化、去中心化、分布式,等等。“类”和“群”是一种特殊的标签,比如steem中的首标签或者主标签,一般也被用作类别(category)。
社会中也经常使用大量的身份标签,比如制服、比如角色。制服对于显示权威性、合法性和专业性有显著帮助,比如警服、比如医生的白大褂。父亲的角色、老师的角色,在他人看来也有一种隐含的意味,比如父亲的坚强、老师的慈爱,这些也是隐性的标签。比如聪明、美女、土豪,也都是我们给身边的人打上的标签。比如 @julian2013 机机是满腹经纶,比如 @ericet 村长是百科全书,比如 @softmetal和@pgr是好兄弟。
标签无处不在,我们却没有真正理解,这不断激发着我们的好奇心。
其次,“标签”是一个复杂的研究对象。
标签通常是对一个“类别”或“群体”的对象进行特征描述。按照区块链世界的话术来说,一旦被群体性使用就形成了某种“共识”,比如科学家团体对科学的崇拜、比如军人对尚武的认同、比如商人对利润的追求。“共识”又将影响信任,比如我们原因信任医生们的医术,又比如我们不那么信任罪犯会继续行善,这种信任也确实并非总是正确,毕竟群体的“标签”有时作用于个人会有差别。所以标签有很深入的外延,对标签的研究常常需要对“信任”、“认知过程”、“元数据”等多种社会、信息和生理机制有所了解。
另一方面,既然物、人、信息、行为等等都可以被打上标签,就不可避免得进化出了各自的复杂的标签系统。要了解标签的形成、问题和发展,又必须深入到各个领域的语境之中,所以分析其共性便存在各种挑战。分类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博物学、语言学、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数据科学等学科都各自存在对标签的研究,足见其在理论与现实中的影响深远与研究方式的复杂性。
将复杂对象提取出某种本性,也是驱使我们探索的重要动力。
最后,掌握“标签”的本质,是认识自然、理解社会、了解文化的重要环节。
我们的大脑中存在一个“内置的标签系统”,它既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和广发的理解自然、学习文化、理解世人。标签与语言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所以通过向内和向外观察世界中的标签系统,能帮助我们对宇宙和自身有更切实的了解,并借助标签系统对人类的知识、文化、技术和社会进行更有效的创新。正如我们提到的可以对Steem标签进行“格物致知”一样,于宇宙也能如此。
使用标签系统来作为理解世界的一个视角和切入点,也有必要的意义和价值。
理解标签的本质(the nature of tags),以及它在自然、社会、知识、技术和文化中的意义,这是本文的目的之三,也是最根本的目的。
source: Wikipedia – Tag (metadata) | CC BY-SA 2.0
什么是标签?| What
为了引出本文的核心内容的讨论,我们在引言部分以steem为着眼点已经做了很多铺陈,下文我们从起源、自然、社会、信息、技术和文化等各个角度来观察标签的演变与本质。
1. 被忽视的分类学:标签从何而来?
标签的特点在于对关于周边世界的信息的组织,“组织”(organize)近乎于人的本能。由博物学发展来的分类学,是对人类这一“组织”能力的集中体现,我们由此谈起。
(1)博物学传统中的分类学
我们在【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一)、(二)、(三)、(四)、(五)、(六)、(七)] 这一系列中,谈到了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传统。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也就是知识、科学)是最重要的知识形态;但同时,亚里士多德也做了大量博物学(即natural history,现在也建议翻译为“自然志”或“自然史”,以下用博物学指代natural history)研究,例如《动物的器官》、《动物的运动》、《动物的生成》等。亚里士多德认为博物学/自然志是一种比自然哲学低一级的知识形态,把博物学/自然志认为是自然哲学的准备阶段。博物学/自然志是自然哲学-数理实验科学传统之外的另一种科学传统,指的是对自然的观察、记录、分类和分析等,但随着现代数理实验科学的发达、以及功利主义的盛行,博物学传统在全世界都遇到了极大挑战。
自然志(博物学):追求自然秩序
与自然哲学对永恒不变的追求相比,博物学采取首先收集和鉴别“事实”,然后对其进行描述和命名,最后进行分类编目;其目的是尽可能详尽地描述和了解现象本身,更注重现象和事实的个别性、独特性、不可还原性,而不追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博物学的重要特点是追求“自然秩序”,其内容包括动物、植物、天文、地理、气象、水文、矿物等。分类学则是在博物学的这一科学传统的发展中的必然结果。
18世纪的瑞典的伟大博物学家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其贡献主要是建立了以植物的性器官为分类依据的植物分类法,将植物划分为24纲、16目、1000多属、10000多种;以及建立了拉丁语双命名法,结束了生物命名问题上的混乱局面,被称为“亚当第二”(《圣经》说上帝造物,亚当命名)。《自然系统》和《植物种志》是林奈在分类学上的伟大成就。
我们打开常见的植物志或者动物志书籍,多半都能被其中生动的图片和描述所吸引。作为一种信息描述方法的“标签”在“自然志”和“博物学”的书籍文字中并不常见,但对于生物性状特征的提取(如体型、分布、毛色等),本身也是一种标签化、特征化的过程,这在对生物迁徙、进化、起源的推理过程中非常必要。而分类,是在各种特征标签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层级化、结构化、占主要地位的标签,是对大量特征标签的抽象,具有唯一性。从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标签”是“分类”的基础,例如林奈根据植物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和相对位置设计的纲(class)、目(order)的分类法。
分类学与标签:信息组织技术
分类学(taxonomy)是一种从顶向下、系统的、中心化的对世界进行划分的方法,是具有明确的上下层级的树状结构,其本身是对自然秩序的有序观念的一种表现。由博物学发展出的进化论的核心论点(1)所有生物拥有共同的起源(2)现存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反应了同样的思想内容。这与西方的“唯一”的“真”的科学传统相一致。分类学是为博物学建立体系的有效方式,其传承者大多是百科全书式的通才。我们或许可以这么认为,哲学家的使命是发问,而博物学家(naturalist)的使命是分类。
与生物分类类似,近代的图书馆系统也采取了类似的分类学方法(图书馆学),如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这既有计算机出现之前人类检索信息方式的影响,也有物理空间放置书籍和文献的原因。今天的图书馆仍然采用严格的分类方法摆放图书,但索引书籍的方法却有了极大改变,信息检索意义上的“标签”的价值得到了真正体现。我们在书籍查询时,有效利用标签和搜索,能快速过滤、发现和定位书籍,并发现相关联的书籍。
从其本质上来说,分类学是一种理解和组织万物信息的“技术”:一方面,它本身是一种求知的行为,有人类内在的寻求秩序、形成组织的动机;另一方面,它的产生也在于解决当时的某领域内的“信息过载”问题,以分类学为骨架,构建生物界和书籍文献的谱系,也为人类在自然探索和知识发现方面的协作提供了基础。作为一种技术,标签既是分类学的基础,也是分类学的补充。
source:Wikipedia – Taxonomy_(biology) | CC BY-SA 2.0
(2)“远古”与“现代”的大众分类法
分类法(taxonomy)是对“自然的秩序”的探寻的伟大成果与集大成者。事实上,近代博物学/自然志(natural history)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刷术的发明和大翻译运动、地理大发现与商业的繁荣、以及医学教育对药用植物志的重视,其中印刷术的普及(即文字传播成本的降低)或许是主因。
但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或之前,书写文字的普及程度并不高,体现为主流文化主要依赖口头交流和记忆,此一时代的信息组织与分类方式会有什么不同呢?
口语文化与大众分类法
沃尔特·翁在《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里,探讨了口语文化到书面文化的变迁,以及书面文化向现代次生口语文化转变的过程。其中提到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相比,具有几个重要的特点(以下列举其中5个,共有9个。《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3.3节):
- 附加的而不是附属的:口语文化倾向于线性追加条目,比如“然后……然后……”,而不是建立树状结构。相反,书面文化往往把上下位关系引进话语。
- 聚合的而不是分析的:善用套话和格言警句,把重要的信息聚合在一起。
- 冗余的或“丰裕”的:经常重复以理清思路并帮助人理解。
- 移情和参与式的,而不是与认识对象疏离的:听众的参与是集体参与,有吟唱、呐喊、欢呼等呼应
- 情景式而不是抽象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境,一般不会用抽象的词汇和概念,而是用具体的物体名称
可以看到,在书面文字被大量普及之前,人们的表达和思维方式是偏向于更灵活、松散、自由的模式,这与标签的个人化、描述化的特点接近。甚至我们可以认可语音与文字也是借由标签-分类的逻辑创建出来:
- 自底向上的自由的标记(加标签),如对某一对象核心特征用语音或象形表示;
- 有意识的分类:比如对同一类标签,建立类别,比如同一词源和词根的词语、相同部首的汉字等
- 将语音和文字归纳成体系,形成系统的音、形、义相协同的语言。
从这个角度来看,语音和文字构成的语言,是最早的成体系的分类法,而对事物进行识别,形成语音或文字这种标记/标签,是实现语言体系的起始步骤。这种内嵌于人类语言的分类法,和我们的文化缠绕在一起,几乎成为人类的第二天性。由于语言的这种自底向上形成的历史特征(在今天的网络语言中也能观察到),我们可以认为在系统文字生成之前的口语文化,依靠的是一种“大众分类法”(folk taxonomy)进行信息组织,由参与者不断通过添加新的元素、聚合特征、情景式互动、通过反复使用而传播,其特征与我们在上文提到的口语文化的特点几乎一致。
数字媒体与次生口语文化
当文字广泛流行后,世界进入了数千年书面文化的时代,直到数字媒体的出现,我们进入了沃尔特·翁口中的“次生口语文化”(secondary orality)时代。
随着电视、广播、互联网媒体的兴起,人们可以不需要阅读书面文字便能获得大量信息、进行娱乐、交流、甚至接受教育,以至于引起了环境媒介学派对《娱乐至死》的担忧,数字媒体与成熟的资本主义相配合,鼓动消费主义与娱乐倾向,加之书面文字被口语文化的排挤,阅读人数急剧下降,让人感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恍若现实。在数字媒体时代,“口语文化”通过数字媒体所建立的新的传播渠道再次降临,同时随着“地球村”的出现,影响比前文字时代大的多、产生的“口语文化”的聆听群体也多得多,这就是现代的“次生口语文化”。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群体与媒体,我们上文提到的“口语文化”的思维与表达特征几乎已经泛滥于媒体之间。与之相适应的,网络标签在web 2.0的热潮之中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与应用,社交媒体平台中的标签既继承了原始标签口语文化的自由化、个人化、社交化、非专业化的特点,又发展了书面文化的“记录”的特点,并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变得高度灵活、便于查询与分析。这也是一种现代的大众分类法(Folksonomy)。
其代表性的系统如 wordpress、del.icio.us、豆瓣、Amazon、LibraryThing等等。其中,steem也充分应用了标签技术并赋予了标签更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权力,比如作者常常会为了获得奖励去使用某个标签,这实际是强化了的标签的社会属性,我们在后一章谈社会性标签时会进一步讨论。
source:Wikipedia – Walter J. Ong | CC BY-SA 2.0
(3)多层次的分类系统
在上面两节,我们讨论了自顶向下设计的“分类法”和自底向上的“大众分类法”,标签在其中都扮演了识别特征以及完善体系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分类系统(classification system)。本小节简要说明此种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组织信息:树状 + 网状
一般而言,以信息管理或知识管理为目标的分类系统存在一个主干骨架,即分类学(taxonomy),基于类别(category)建立,同时也存在标签等辅助信息(或称为元数据)用于方面理解系统中的事物。我们可以认为标签是一个关键字类型的辅助信息(keyword metadata),用1到n个简短的词语来描述对象的特征,作为人或用户理解系统中对象的媒介(如下图所示)。
source: 由作者绘制 | CC BY-SA 2.0
与标签相比,类别通常是唯一的;而标签是多维度的、自由的。就steem而言,如果使用标签系统,我们就能同时向多个社区投稿,比如steempress和cn-stem(如本文所做的那样),而类型就只有一个(主标签或首标签)。
类别系统通常是一个树状的索引系统(但也可能一个对象有两个类别,比如玻璃杯既是玻璃制品也是杯子),标签体系为分类学系统提供了一个网状结构的支撑系统,便于信息更灵活的发现、关联与再生。对标签进行合并、关联、分析,有能产生新的内部结构,这是标签系统的灵活之处。
像现代的图书查询系统、Windows和Mac的文件系统、Evernote或Wiki的文档管理系统、博客系统等,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既保持了结构的有序性,又增加了标签的灵活性。
协调众人:自由 v.s. 控制
从上面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标签是人和事物的媒介。如果只从事物这一侧来看,结构可以是树状的和网状的,这更接近信息管理或知识管理的需要。但如果同时考察人的这一侧,则必须考虑协作、共识、专业与业余、标准与特殊、个人与团体等张力。这也是社会化的标签系统的复杂性所在。
一般而言,这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场景进行差别性设计。比如社会系统,既存在一定的金字塔结构,也要提供自由交流和沟通的网络循环,保持社会层级之间的流通。比如电子商务平台,既要允许商家添加标签,也要提供导航栏的类别方便消费者查看,还要根据商品属性,提供可以用户筛选的特性(价位、大小等)。
我们在前面两节提到的生物分类法和图书馆分类法,更倾向于控制,由专业学者和工作人员进行类别划分,但同时也从其他资料同步各类标签和描述以丰富书籍信息(如图书馆系统会参考豆瓣、GoodReads、LibraryThing等信息)。
相对的,自然语言系统、社交媒体,由于几乎没有人能进行顶层设计,一般采取自由的大众分类法的方式,随标签形式自由生长,根据标签的流行逐渐建立类别、谱系、关联等等。
本文中,我们讨论了标签的历史根源。标签是人的“组织”本能的思维体现。标签作为对物的整体或部分性状的描述,为分类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思维基础,并共同组成了分类系统,进而丰富了语言、博物学、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
(未完待续)关于标签本质的探讨,我们仅仅将门打开了一条缝,之后我们会从社会、知识、技术、文化、语言等层面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参考文献
- Steem中文社区 创作,《Steem指南》,@dapeng / @maiyude等 编辑
- @woolfe19861008:《Steem 指南》 中级篇 | 善用标签上:标签的基本概念介绍
- @woolfe19861008: 《Steem 指南》 中级篇 | 善用标签下:新手初到Steemit常用的一些标签
- @cherryzz:寻宝活动–tag标签(第一周10个标签)
- @ericet:如果我是一条小鱼(上)新手指南
- @ericet:如果我是一条小鱼(下)新手指南
- @oflyhigh:#cn 标签不见了
- Gene Smith:《标签》(Tagging: People-Powered Metadata for the Social Web),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 吴国盛:《什么是科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
- P. A. 查德伯恩 :《博物学四讲》,邬娜 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
- 保罗·劳伦斯·法伯:《探寻自然的秩序》,杨莎 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
- 吉奥乔·阿甘本 :《万物的签名》,尉光吉 译,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
- 詹姆斯·格雷克:《信息简史》,高博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
-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 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 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xonomy_(general)
Posted from my blog with SteemPress : https://robertyan.000webhostapp.com/2019/03/%e6%a0%87%e7%ad%be%e7%9a%84%e6%9c%ac%e8%b4%a8-the-nature-of-tags%ef%bc%88%e4%b8%80%ef%bc%89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标签的本质 | The Nature of Tags(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