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的旁观者:《雷蒙·阿隆回忆录》|月旦评|品乐书会|同一本书

雷蒙·阿隆何许人也

雷蒙·阿隆身上有很多标签,爱国者、共和派、右派、反左翼运动者、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世界公民、政治评论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

1977年,阿隆因急性心肌梗死进了急救室。此病虽然痊愈,阿隆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遂全力投入撰写《雷蒙·阿隆回忆录》(以下简称《回忆录》)。在《回忆录》完成之前,阿隆接受了两位年轻人的访谈,整理出《介入的旁观者》。嫌《回忆录》太大的(1000多页),《介入的旁观者》也足以提供一份精神引导。《回忆录》付梓几周后,阿隆去世。

阿隆1905年生,1983年卒。经历过一战、二战、阿尔及利亚独立、五月风暴,也曾担任记者,常年编辑社论,并独立发表政治和国际关系评论。除了柏林墙的倒塌、苏联解体、香港回归是身后事,阿隆堪称20世纪的活历史(伽达默尔了解一下,1900-2002。。)

一战时他年龄尚小,30年代初,二十多岁的他到德国,目睹希特勒上位。亲耳听过几次希特勒演讲,阿隆意识到战争的阴云已近。他不仅是法国人,还是犹太人,继续留在德国已经非常危险,旋即回国钻研哲学。二战时应征加入法军,没打几天法国阵线即崩溃,于是经敦刻尔克撤退到英国,转而在宣传上为法国作战。

阿隆不仅是亲历者,还是观察家。

战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成立。阿隆回国加入报社成为一名记者,通过政治评论对第四共和国施加影响。当记者10年之后,进入巴黎大学(也叫索邦大学或巴黎索邦大学)教授社会学。期间,阿隆始终不懈地研究历史哲学,批判苏联尤其是斯大林主义。

无疑,在当时的学界,他是一个边缘人物。战后的法国思想界普遍亲近苏联。尤其是当时的名家梅洛-庞蒂带来了卢卡奇,萨特推崇黑格尔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国共产党在战时敌后的优秀表现也加分不少。阿隆不为所动,而是慎重地分析了苏联的系列举措及后果——古拉格和奥斯维辛又有什么不同呢?时间证明,阿隆是对的。

可惜,阿隆没能预见苏联的崩溃。晚年,听说苏联入侵阿富汗,他认为苏联有可能形成一个新的世界帝国——而实际上阿隆去世后没几年,苏联就解体了。无论是年轻时候的他,感知到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将会带来大战;还是晚年的他,对苏联的预测出了错——实际上正好体现出一种政治哲学上的坚持:无论何种名义下,极权专制(拥有了现代技术手段)都是极端危险的。

作为一个社会学家,阿隆也不喜欢涂尔干(法国人)传下的实证主义,那是法国社会学的正统流派。阿隆更接近于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使哲学、政治、历史都和社会学联系起来,并亲近韦伯(德国人)的方法论。阿隆认为,政治学就是社会学。在学科分科时,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不同的科目,但思考问题,却必须虑及整体。

大约直到晚年,阿隆才为学界所认可。原本“边缘”的思想,逐渐成为共识的一部分。

乐趣与见闻

《回忆录》内容丰富,涉及战争、政治、学术、社会风俗等等方面。当然啦,阿隆对法国农业没有研究实为一大遗憾。他也懂得气象(和我一样!),在法军中担任气象观察员。这些内容一笔带过,是阿隆心中的倾向太明显——政治、哲学、现代社会,占据了他的全部思考。

政治的内容虽然有趣,但对于不熟悉战后法国局势乃至于美苏对抗的中文读者来说,未免有点无聊。我虽然略有了解,也懒得深究细节,唯梳理纲要而已。本文稍微谈谈阿隆对哲学、社会学的评论。

阿隆在1928~1930年间在巴黎高师学习,选择了康德作为毕业论文题目:

每天,我用8~10小时读他的《批判集》。我读了不少书,但心中茫然。我努力理解康德的哲学,却不知道到底理解了多少……而即使对于那些将来不打算从事艰巨的哲学研究的学生来说,钻研也是有必要的。我感觉到,我研读过康德哲学之后,再读其他书时就不吃力了。我认为,书的水平越高,读它就越发需要集中精力。

相比福柯十二三岁就钻研康德,阿隆二十来岁方才上手。我读康德也自十几岁始,现在也不敢说理解了多少。但同样是“不知道到底理解了多少”,阿隆的毕业论文相当优异,我怕是憋不出一篇康德哲学的论文。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啊……

反之,“钻研也是有必要的”。阿隆在文中反复强调,重要的是理解、掌握、运用哲学思维,那是整个人文科学的基础。提倡“博雅”教育、人文主义等等,大略不过是如此:哲学所提供的思维能力与文学激发的感受力相结合。

作为一个成功通过了一系列考试,又成为教师来批评考试的人,阿隆对法国教育的看法也很有可说之处:

我对某些教师资格的会考(如哲学、语言)有亲身体验,而且通过间接的方式,我也了解其他学科的教师资格会考(如古典文学、历史)……都要求具备修辞方面的才能……所有这些传统的考试,与其说是着眼于考生的科学、教育水平,不如说是重在考生的表面优点。法语翻译成外语,或者外语翻译成法语……未来的历史学家将从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研究中获取比训练写作要多得多的好处……

这些话今天看来很有意思,特别是如果置入中国的情况。中国的历史学家很独特,可能是因为中国不仅历史悠久,历史资料丰富多样,史学传统深厚。世界各国的历史学家在想方设法深挖精耕的时候,中国人只需要另找一块人少的福地就能发论文。因此,中国的历史学家可能既不擅长修辞——不像欧洲那样有一大批既严谨又通俗的专业的畅销历史读物,反而造成民间历史小说盛行。也不算精于统计分析,毕竟国学传统深厚,大有可玩之处;做历史统计分析的,只是少部分前沿学者,尤其跨领域的人口史、经济史之类。

乔治·古尔维奇是涂尔干讲座的继承人,和阿隆肯定不对付:

乔治·古尔维奇的课程就像他撰写的书一样,充满了分类和定义……这些课使学生们脱离了日常生活方式,把他们带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带有一点儿神秘色彩,挤满了各种“小集团”,它由于存在多种社交方式而显得颇有生气,同时又被分成了多种不同的层次。

说古尔维奇“充满了分类和定义”,我是极其赞同的!古尔维奇的书,只有一本中译,《社会时间的频谱》。这本书首先比较皮亚杰、黑格尔、柏格森的时间定义,然后扯了几句爱伊斯坦和量子力学(也算法国哲学传统),随即展开了一整个社会时间分类层次。区分不同学科的时间系统,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等,从而引出社会时间;区分持续的时间、欺骗性的时间、不规则的时间、轮回的时间、迟滞的时间、交替的时间、超前的时间、爆发的时间八种“类型”,分别考察它们和特定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关系。这是典型的“类型学”方法,看来古尔维奇对此得心应手。阿隆对古尔维奇的学生“挤满了小集团”的嘲讽,同时也不妨看作对古尔维奇研究方法的微妙概括。

P80404-132915.jpg

布尔迪厄是最重要的当代社会学家之一,也是阿隆的学生,不过他们由于在五月风暴中立场不同而关系破裂。阿隆偷偷在书里黑了一把:

当时他(布尔迪厄)还没有露出未来会变成这样一种人的苗头:宗派的头目,自信而又喜欢支配人,大学里搞阴谋的专家,对那些可能使他不愉快的人毫不留情。

想来阿隆身为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学者,也没必要消费已经断绝来往的学生。这到底是指什么事呢,看起来很有可考证的地方。

真与诚

在《回忆录》完成之后,阿隆说:“我相信,我已经说出了基本事实。”

以下文稿消失在神秘的异次元中……

PS: 社会学爱好者多有受益于《社会学主要思潮》和《阶级斗争》的;现代国际关系依然需要《战争与和平》;《历史哲学导论》、《历史意识的维度》和《历史讲演录》是对巴黎高师哲学传统的坚持;现代写政论的人若不知《论自由》、《知识分子的鸦片》、《托克维尔与民主精神》,恐怕真是才疏学浅。

法国的教师资格会考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是个内容丰富的话题。自高师成立以来,也许有80%的法国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社会学家出于其门。法国公立中学教师更是社会地位极高的群体,大约只有2万人拥有此种资格。名家辈出之地,故事自然不少,对法国人文社会科学有兴趣的读者,是绝对无法绕过高师的。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介入的旁观者:《雷蒙·阿隆回忆录》|月旦评|品乐书会|同一本书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三个一|月旦评|品乐书会

晏几道是个有情人。

小蕊受春风。日日宫花花树中。恰向柳绵撩乱处,相逢。笑靥旁边心字浓。 归路草茸茸。家在秦楼更近东。醒去醉来无限事,谁同。说著西池满面红。 ——晏几道《南乡子》

小时候随父亲晏殊住在汴京,遇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儿。那正是春风飘絮,柳枝撩乱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情真意浓。

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晏殊被贬离京,去颍川做知府。晏几道才七岁,只能跟着去了。十年之后,晏殊身体有恙返回京师。十七岁的晏几道一到汴京,第一件事便是去找当年那女孩。可是时光冉冉、世情衰薄,哪怕“芳菲绕遍”,又哪里还有当年痕迹、梦中情人?唯有旧恨难消,犹添新愁。

长杨辇路,绿满当年携手处。试逐春风,重到宫花花树中。 芳菲绕遍,今日不如前日健。酒罢凄凉,新恨犹添旧恨长。 ——晏几道《减字木兰花》

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是大宋晏相公殊第八个儿子。只因为家里哥哥晏全节过继给晏殊弟弟晏颖为子,所以说晏几道是第七子也不算错。

晏几道出生时,父亲晏殊已经四十八岁,仕途一帆风顺。几年内便从刑部尚书,做到了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实则就是宰相。是故,晏几道小时候家境优越,生活宽裕。宾客往来无白丁,多赋诗填词以遣兴。加上晏殊老来得子,颇为宠爱,既培养了文才,也使他形成深情、清丽、直率的文风和孤傲、倔强的性格。 P80403-112534.jpg

如果一直是这样的条件,那悠游浪荡也没什么不好。父亲余荫尚在,哥哥们一一步入仕途。晏殊是宋仁宗的侍读,老来生病回到汴京,宋仁宗见他两个小儿子还没有一官半职,俱赐了个太常寺太祝的九品官职。等于不用考科举,直接就能进入体制(权贵呀)。实际上就连晏殊孙子和侄子,没官的都送了官当。

第二年,晏殊因病去世。这时候晏家一家人都有官做,加上御赐的宅子,也还堪称富裕。二十年间,晏几道不断在小官吏的职务上辗转,到过长安、待过商丘。生活无忧,自与歌姬舞女相得。下面这首《满庭芳》便是晏几道自述与一个“西楼歌女”的情谊。读来很像晏殊“小园香径独徘徊”,是淡淡愁肠、浅浅相思,有情却不痴狂。

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重。凭阑秋思,闲记旧相逢。几处歌云梦雨,可怜便、流水西东。别来久,浅情未有,锦字系征鸿。 年光还少味,开残槛菊,落尽溪桐。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此恨谁堪共说,清愁付、绿酒杯中。佳期在,归时待把,香袖看啼红。 ——晏几道《满庭芳》

晏几道词集《小山词》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词作于这段时间。直到郑侠事件。


那年晏几道三十七岁,郑侠三十四岁。天不下雨,饥民遍地,郑侠在汴京监安上门,身为儒生,见到这种情景又怎能无动于衷?于是画了一幅《饥民图》,附在奏折后面,一并大谈王安石改革、大旱、饥荒等等。

本来神宗就在变法和不变之间摇摆不定,加上变法的实施和王安石的初衷已经差之千里,现在眼见又和天灾联系起来,还能有好?于是王安石罢相,新党(变法派)十之八九被罢免。

王安石倒还算好人,走了也就罢了。可吕惠卿上台,还不如王安石呢。郑侠便再画一副《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指斥吕惠卿之流。可人家是宰相呀,人多势众、亲近皇帝,轻轻松松搞了个讪谤,把郑侠打入监狱,顺便清理异己。

晏几道就倒了霉。本来也不算什么至交好友,不过是正常官场往来罢了,晏几道几个月前写了一首七言绝句送给郑侠。

小白长红又满枝,筑毬场外独支颐。春风自是人间客,张主繁华得几时? ——晏几道《与郑介夫》

既然是要清除异己,那当然打击面越广越好。在郑侠家里搜出来这首诗,也就顺便把晏几道下狱审问。虽然皇帝读了诗感觉不错,把晏几道放了。但一来晏几道本就敏感、脆弱,在精神上大受打击;二来古时候的监狱何等混乱,少不得要被敲诈勒索,让他在经济上也变得捉襟见肘。


虽然被放了出来,可是前途和积蓄都没了,生活日渐清贫。这倒不是说兄弟朋友不支援他,而是既然你没工作了,就该找事儿做呀。可晏几道从容优裕惯了,每天只留恋歌栏瓦舍,自然一日不如一日。大伙儿自己也宽裕不多,不可能长期资助,实属无奈。

后来晏殊当初的下属韩维任许州知府,晏几道手写自己作的词献给他,希望能稍改窘迫之境。韩维回复曰:

得新词盈卷,盖才有余而德不足者。愿郎君捐有馀之才补不足之德,不胜门下老吏之望。

这是韩维看不惯晏几道沉迷于歌台舞榭,成天鬼混。你既然已经这么穷困了,就不能想想怎么做事业吗?还每天游玩娱乐?要是晏几道拿着策论、方略、时政建议来,情况肯定完全不同。可他根本不想这个,寄来的居然还是词集。

惜乎晏几道自视甚高,自己是宰相之子,还用你来教训?这次事件不仅使晏几道深感世态炎凉,更让他从此对富贵人士都深恶痛绝。以至于后来苏轼仰慕其词名,想请黄庭坚约他来谈谈文学人生,晏几道都直接拒绝。

正是出于同样的理由,晏几道傲气十足,总不愿意阿谀权贵。虽然偶尔做小官吏,可也耐不住各方面花销,尤其是他还保持着自小富贵养成的生活习惯。最后,他连买酒的钱都没有了。黄庭坚在《小山集序》里说到晏几道“家人饥寒”。不得已,他继续在各地谋求小官吏的职务,在默默无闻中死去。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临江仙》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从晚唐宫词里拈来,却用得自然优美,好像本该如此。下片“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亦为佳句。《白雨斋词话》曰:“既闲婉,又沉着,当时更无敌手。”评价极是。

何为闲婉?闲是从容,婉是柔美。独立之人见双飞之燕,用现在的话来说真是好一只单身狗了。语言则清丽高雅,极具美感而情景自在。何为沉着?情绪奔涌,却不像普通人一样大喊大叫、痛哭流涕,而是滑入景色,徐徐道来。感情深重不浅浮,内心的力量缓缓推动,使人越品越有味道。


孤傲、倔强的性格、除了填词别无他长、雕鞍游冶、不通世事一齐造成了晏几道贫困潦倒。可也正是这种特质使得他有一颗赤子之心,不佞权贵,不鄙夷底层人民,对歌姬舞女常情真意切、饱含同情。

晏几道的词大多数写妓女情事。在当时看来,这是不务正业、没有抱负,是“词之下者”。今天我们读《小山词》,应能体会他的真挚与悲切。


如果您对中国古诗词有兴趣,也许我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文章也值一阅。感谢您的支持!

【略说宋词】 略说宋词(上) 略说宋词(中) 略说宋词(下) 略说宋词(续) 【中国诗人】 秦观:当时面色欺春雪,古藤阴下梦少年 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西风一夜尽残红 叶梦得:青山应却怪,此段久无人 柳永:浅吟低唱,一生赢得是凄凉 我所读过的中国诗人(一) 我所读过的中国诗人(二) 我所读过的中国诗人(三) 我所读过的中国诗人(四) 【读杜诗说】 【读杜诗说】(9)高都护骢马行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三个一|月旦评|品乐书会

致解冻的风|无关爱情好声音#16

随雨来吧,哦,喧闹的西南风! 请带来歌手,带来筑巢者。 给掩埋的花儿一个梦。 使冻住的雪堆冒气。 从白色下找出棕色。 但不管今晚你干什么, 请洗洗我的窗户,让它流动, 让它像冰那样融化。 把玻璃融化留下窗棂 如隐士的十字架。 闯入我狭窄的隔间。 摇动墙上的话。 哗啦啦的翻卷书页。 把诗乱扔在地。 把诗人赶出房门。 ——弗罗斯特《致解冻的风》

To the Thawing Wind Come with rain. O loud Southwester! Bring the singer, bring the nester; Give the buried flower a dream; make the settled snowbank steam; Find the brown beneath the white; But whate’er you do tonight, bath my window, make it flow, Melt it as the ice will go; Melt the glass and leave the sticks Like a hermit’s crucifix; Burst into my narrow stall; Swing the picture on the wall; Run the rattling pages o’er; Scatter poems on the floor; Turn the poet out of door. ——Robert Frost

北半球的春天来啦,让和煦暖风吹开紧闭的门窗,小伙伴们快从冬眠里醒来,出门踏青吧! The spring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s coming on . The warm wind blows the closed doors and windows wide open . Wake up from looooong winter sleep , my Friends , and hike into spring with me~

音频:《致解冻的风》

xs_1519179727316.jpg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致解冻的风|无关爱情好声音#16

【读杜诗说】(9)高都护骢马行|月旦评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歘然来向东。 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 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 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 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 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杜甫《高都护骢马行》

高都护,是高仙芝。在现代各类古代历史小说里,间或提及大唐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的交锋。天宝年间,高仙芝是安西节度使。恰逢阿拉伯帝国崛起,横扫欧亚,打到了大唐边境。当时大唐国内的想法,现在看来非常模糊。

高仙芝出名的一战是对小勃律。

小勃律国地处交通要道,最早和大唐搭关系的王叫没谨忙。这人很聪明,一副甘当儿臣的样子。吐蕃那时也在扩张,多次从高原上冲下来打小勃律,小勃律就向大唐求救。当时的北庭节度使派人吊打吐蕃,稳住十几年。

《新唐书》曰:“没谨忙死,子难泥立。死,兄麻来兮立。死,苏失利之立。”这话有味道。难泥是没谨忙的儿子,麻来兮也是没谨忙的儿子。苏失利是谁?不知道。这关系就很微妙。(写历史小说的就在这些地方见缝插针,脑补一出宫斗大戏吧。。)

旧唐书:“其年,吐蕃西击勃律,遣使来告急。上使报吐蕃,令其罢兵。吐蕃不受诏,遂攻破勃律国。”本来大唐和吐蕃就不对付,李隆基派人“令”吐蕃罢兵?想来大家都不至于那么蠢。这大概就是说,苏失利?跟我不是很熟,大家随意。于是吐蕃攻破小勃律,小勃律也干脆,直接投降,苏失利娶了吐蕃公主。

大唐这边一看,很好,原本小勃律多少还维持着属国的名分。现在苏失利是敌人啦,可以打了。遂派高仙芝带人去打,一击而溃,属国变成了直属领地,还顺势重创吐蕃。当时中亚的三大势力,便是大食、吐蕃、大唐。平小勃律,不仅打击了吐蕃,也使得周边的大食部族纷纷归附。高仙芝由是天下闻名。

天宝八年,高仙芝入朝,声名正盛,杜甫见之大为膜拜,遂有此诗。

骢,马青白色。 歘(xù),忽也,指声名鹊起。 《相马经》:“马腕欲促,促则健;蹄欲高,高则险峻。” 曾,古代的“层”(層)字常写作“曾”。

诗有“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这样具体描写青骢马英姿的句子。措辞简练雄壮,从姿态写到动作,充满力量感。“云满身”、“万里看”,虽然是在夸张地刻画马儿身体,但却跟上了全诗豪情万丈的基调,不突兀、不浮夸,尤为难得。

人总是主观的人,即使纯粹写一个事物的美,也难免流露出欣赏之意。这是因为事物的特性带来审美、情感体验,或者增加见识、附会讽喻。只有把握住这种情绪、认知,才能写出好的状物诗。

《高都护骢马行》自然是写人,就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个人,既是高都护,也是杜甫自己。“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正是一心报国。

同样要报国,有的人是“一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秣饲恩”。相比《高都护骢马行》这样自信豪迈,就明显格调低下、眼见谄媚。

PS: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实在太有意思了,有岑参、高适、储光羲的诗对照,能玩出朵花来。。然而篇幅实在是控制不住,所以暂且弃了。

【读杜诗说】系列 【读杜诗说】卷首 【读杜诗说】(1)游龙门奉先寺 【读杜诗说】(2)望岳 【读杜诗说】(3)登兖州城楼 【读杜诗说】(4)夜宴左氏庄 【读杜诗说】(5)赠李白 【读杜诗说】(6)春日忆李白 【读杜诗说】(7)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杜诗说】(8)饮中八仙歌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读杜诗说】(9)高都护骢马行|月旦评

难道我要转运啦?|2018年三月小结|月旦评|品乐书会

我也来参加一下@chann的每月总结活动!

以前我每年都有写读书小结的习惯,不过主要是和读书群的朋友们交换书单和感想。作为一个巨大的矛盾体,我很不喜欢计划!毕竟人生宗旨是:追寻更多的可能性。可是反过来说,计划确实是达到特定目标的一个有效环节。大概矛盾的人生就是在无穷的矛盾里扯淡的存在吧。。。

因为二月份才加入steemit,所以就没有计划啦~

三月完成的事儿 1.写作 目标:每天发表一篇 完成情况:除了去北京的一个多星期,其它天都有啦~不过开坑太多,也是填不完。。

【读杜诗说】系列 【读杜诗说】(5)赠李白 【读杜诗说】(6)春日忆李白 【读杜诗说】(7)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读杜诗说】(8)饮中八仙歌

【华语好声音】 月亮是夜晚的伤口 漂洋过海来看你,始信别离情最苦 生死在科尔多巴等我 念菲娜 《相信未来》食指

【三个一】 “累”字漫谈 “浮”字漫谈 “生”字漫谈·生死之事 “底”字漫谈·爱丽丝天底奇遇记

【中国诗人】系列 青山应却怪,此段久无人:叶梦得 浅吟低唱,一生赢得是凄凉:柳永 我所读过的中国诗人(三) 我所读过的中国诗人(四)

【社会学系列】 【社会学系列】(社会学的始基)孔德:生平、思想、《论实证精神》、评价

【听故事学中文】 鸟尽弓藏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其它】 胡说八道之科学必须深奥(1) 【也不算水文?】我的两单书到啦·兼谈买书那些事儿 记李敖去世 读《神的九十亿个名字》·《捉迷藏》:一个机智特工的逃生之路 【也不算水文?】个人说服与辩论

2.运动 目标:也不能说是健身,其实就是每天尽量跟着keep运动一下。

春节真的特别特别懒,根本不想动。。于是到了3月。3月初吧接到面试通知,趁机偷懒,每天看书看论文,所以直到两个星期前才重新开始。每天差不多20~30分钟,原本可以做K3等级的了,做了几回感觉完成不了,又从K2开始……这东西真的不坚持就后退。 S80331-222925.jpg

3.阅读 目标:古典社会学、法国当代哲学、纳粹主义与现代性 完成情况:虽然阅读是习惯啦,每天不看点什么不舒服,但我可能天生和计划八字相克,三月看起来离计划越来越远了。。

书目: 保罗·帕顿《德勒兹概念》哲学 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生活》社会理论 雷蒙·阿隆《雷蒙·阿隆回忆录》自传/社会理论 奈吉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人类学 阿瑟·克拉克《神的九十亿个名字》小说 莫里斯·布朗肖《死刑判决》小说 王健《中国史理论前沿》历史学 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社会学 卡尔·G.亨普尔《自然科学的哲学》哲学

应该说读得是太少了点,毕竟这个月前半部分在刷论文,看社会学教科书;后半个月在准备考公务员,写文章。还有一批要卖掉的书,在卖掉之前要刷一遍,任务蛮重的。希望四月可以回到正轨~

4.正事 说起复试来,这次一共有41个人去复试,我的初试分数是其中垫底的,最后只录了20个人。按初试分数排,被录取的人里我是最低分(在参加复试的人里就是最低的。。),倒数第二比我高2分,倒数第三高12分。结果复试分数我是前五,就被录取了。不能不说,如果真的有想法、有准备(其实也就准备了几天,还是靠这么多年看书来忽悠老师-,-),还是有可能抓住机会的。 原本一般是30%的复试差额,也就是说如果要招20个人,按初试分数排名叫26个人去复试,结果这次叫了41个人,才有我的事……这就是运气啊!!! 我感觉是不是@TVB姐给我发了一堆幸运奖之后我走丢多年的运气回来了!!!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难道我要转运啦?|2018年三月小结|月旦评|品乐书会

我所读过的中国诗人(四)|月旦评|品乐书会

14.江淹,字文通,有“梦笔生花”、“江郎才尽”。 个人喜好程度:★★★ 基础版本:《江文通集汇注》 参照版本:《江文通集校注》 相关书籍:《诗品集注》 介绍评价: 《诗品》曰:“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这是成语江郎才尽的由来。 其实江淹后期诗、赋无甚佳作,是有迹可循的。江淹少年丧父,家庭条件不好,也没有什么背景,多年来一直在各种小吏职务上辗转。因此他有《恨赋》、《别赋》这样深情流露的佳作。直到齐高帝萧道成篡宋,江淹献策,才终于发迹,此后又正确站队到梁武帝萧衍那边。在如此混乱的局势下始终找对下家,不能不说是极有智慧。可智慧都用在政治上,文学也就无甚投入了,后期江淹的文章多半是官方文件,确实没什么好看。

例诗: 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 戾戾曙风急,团团明月阴。 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 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江淹《效阮公诗十五首·其一》

15.何逊,字仲言,别称何记室、何水部。 个人喜好程度:★★★★☆ 基础版本:《何逊集校注》 参照版本:无 相关书籍:无 介绍评价: 何逊诗值四星,不过因为他对我的作用很大,所以个人偏爱加半星。小时候多读王孟李杜,里面杜甫最喜欢说南北朝诗人。无论是“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还是“颇学阴何苦用心”(阴铿、何逊),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名家既多,也不急于一时。从来爱逛书店,一次见《何逊集校注》,那岂不是“还如何逊在扬州”的何逊。这才开始进入南北朝,也有七、八年了。南北朝诗人最大的特点,是你可以在唐诗宋词里见到他们诗句的各种化用、妙用形式,往往毫无痕迹。如“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是不是很眼熟呢?当然啦。空阶、夜雨、点滴、暗室、晓灯,都是后代诗人最常用的意象——“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何逊诗作多自然流丽,没有太过复杂的修辞,也不常用典故,而是极力刻画事物、风景本身的美。“日暮江风静,中川闻棹讴”,“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不是很有杜甫的感觉吗。其联句也在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作用,详见《赠李白》

例诗: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何逊《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16.庾信,字子山,别称庾开府。 个人喜好程度:★★★★ 基础版本:《庾子山集注》 参照版本:《庾信诗赋选》 相关书籍:无 介绍评价:庾信家学渊源,父亲庾肩吾亦有文名,辞藻甚美,在梁朝地位颇高。十五岁时,庾信成了昭明太子(搞《文选》那个)的讲读。不难想象,早年庾信生活无忧,出入宫闱,与徐陵齐名,诗作走的是清新柔靡的路子。人到中年四十多岁,庾信出使西魏。谁知道没多久西魏就攻陷江陵,灭掉了梁朝。于是庾信留在北方,又没别的长处,只好做官,居然做到了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绝对是位高权重。西魏宇文护把持朝政,接连废帝,把西魏变作北周。北周也好不到哪去,庾信最后还见到了杨坚成立隋朝。庾信后期便始终沉浸在一种思念故土的忧郁、南北分裂的痛苦之中,其诗作往往苍凉、雄浑、沉痛。这便是“庾信文章老更成”,晚年远胜徐陵了。

例诗: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庾信《拟咏怀诗·十八》

到此为止,两晋南北朝一共讲了六个诗人。三曹、七子属建安没有计入,陶潜五星放在第一篇里。除此之外,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不那么好玩但也有几个好句子的诗人。

谢灵运,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山水诗人,是谢眺族中的先人(谢灵运死后几十年谢眺才出生)。所以一般称谢灵运为大谢,谢眺为小谢。谢灵运作品大部分是五言诗,优美华丽。

沈约,谢眺的好朋友,主要贡献是提出“八病说”。竟陵八友研究、探讨音律,发现汉语可以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声调。沈约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诗歌和语言习惯,研究诗句里音律的结构与配合,是为“八病说”。“八病说”很多地方要求太多,例如“大韵”,要求一联(两句)之内不能再有与韵脚同韵的字。实际上读一下就知道没有什么不妥。但“八病说”开创了中国诗人有意识地研究诗歌声律之先河,是唐代今体格律诗得以确立的先导成果。

徐陵与早年庾信齐名,擅长宫体诗,正是偏安小朝廷风味。徐陵为人挺好,但诗看点不多,好在留下一部《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收录了自古而至南朝梁的七百余首诗,是后代研究中国早期诗歌的重要资料。“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草,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能保存下来,是徐陵之功。

中国诗歌大概先秦是一段,东汉、魏晋南北朝是一段。前者四言兼杂言,后者绝大部分是五言。内容方面,先秦诗以政治、劳动为重,有祭祀、礼仪、征战、讽喻、物候、采猎、婚嫁等等,涉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后者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文士阶层的诗,隐居、山水诗增多;二是民歌民谣,感情心绪、现实生活、田间嬉戏等等,很有趣味。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比较全面,但无注释,学术研究多用。一般推荐读余冠英《乐府诗选》(民歌)、《汉魏六朝诗选》(雅言)即可。确实有兴趣的话,《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是相当棒的敲门砖。其次《诗品》,《诗品》目前推荐的版本是《诗品集注》。《文选》和《文心雕龙》太多,且文章比诗歌难读,最好有基础。

往期作品 我所读过的中国诗人(一) 我所读过的中国诗人(二) 我所读过的中国诗人(三)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我所读过的中国诗人(四)|月旦评|品乐书会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