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与五四

上一期梁羽生与《名联观止》[1]中,我们提到过对联有“内学”与“外学”,

所涉均为古今名联,既谈对联的“内学”,涵括各类联体与各式对法;又论对联的“外学”,涉及历史用典、民俗掌故、月旦人物、名士轶闻等。


不止对联,大部分功夫都有内外之分。‌

—‌

内外

《名联观止》中梁羽生谈到对联也可以有“内学”“外学”之分四八〇:对联的内学外学),可以类比曾经火热的“红学”(红楼梦)的“内学”和“外学”:

“内学”是对联语本身的文学分析,包括对其中的典故、史实的注解,等等;“外学”包括对作者生平的研究,以及联中涉及的人和物的研究。“外学”“内学”本来是有紧密联系的,但须防走火入魔。个人意见,似乎应以“内学”为主,“外学”为次。古今名联,有很多是值得从文史两方面去研究它的。


对联一学,多涉及思想、文学、历史等。从表面上看,“内学”多从“文”入手,“外学”多从“史”着眼,实则两者多难分割。有长远价值的联必在思想上也有不凡之处。如林则徐所作: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image source: Wikipedia – 林则徐

—-‌

对联的民间印象,在现代为一些民间故事和影视作品所影响,常用来炫耀主角的“小聪明”。如《唐伯虎点秋香》[2]中华安与“对穿肠”所对,实乃炫技或“比智商”,例如:

对穿肠: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唐伯虎: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又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对穿肠: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童可笑可笑;

唐伯虎:棋盘上,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对穿肠: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唐伯虎: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

对穿肠: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且不论结构上的问题,内容上实为平庸。与唐寅本人的“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相比,境界上也差之甚远。‌

诗中之杰如李杜,以“仙”“圣”闻名,不在于技法之卓越,而在于李的潇洒飘逸、豪迈超越,杜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联也是如此。‌

所以,内外之学,都不应太过精致,游戏文字、沉溺隐事;所求者,不过是抒发胸臆,文以载道。‌

—-‌

五四

“五四”百年,谈五四的文章想必太多,此处并不细谈。只举两事。‌

—-‌

第一,简单谈谈什么是“五四”。五四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一般是说发生于百年前当日的青年学生与知识阶层发起的“学运”(学生运动),并随之有更多社会成员参与的社会游行。所谓“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主要是一种通过舆论、游行的方式进行的士人气节与强国愿望的表达。从学运、游行的层面,“五四”的规模确实也值得重视。‌

但广义的“五四”,即以接纳西方文化(如“民主”、“科学”等)、与传统文化割裂为代表的文化运动,影响则更为深远,至今不息;陈独秀、胡适、鲁迅等确为其代表,如陈之出版、胡之开创、鲁之批判,都可谓意义深远。这一“西学东渐”的历史,在文化上从晚清以林则徐、康梁等为始,至于“五四”为又一变化,至于今日则仍有颇多变化、未有定数。‌

—-‌

第二,火烧赵家楼胡同后,学生在天安门集会时,会场上有一大白旗,上有墨书对联[3]:

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

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上联骂曹汝霖是曹操后代,因缺德而碑无字;下联斥章惇为奸臣(《宋史》中的评价),章宗祥也在此列。此联颇有些趣味,用典也颇合情。(当时,涉日本外交事务的曹、章、陆三人被舆论指责为卖国贼。)但平心而论,曹孟德也未必称不得英雄,章惇恢复新法平定西夏,也未必不是贤臣。‌

相比起来,被学生痛打的章宗祥曾极力主张释放五四被捕学生;曹汝霖晚年在忆及五四运动时则曾说:“此事距今四十余年,回想起来,于己于人,亦有好处。虽然于不明不白之中,牺牲了我们三人,却唤起了多数人的爱国心,总算得到代价。” [4]

image source: Wikipedia – 五四运动

活动

上一期活动,我们以“烟锁池塘柳”为上联,以“五行”相对,看似不凡,实乃末技;但仅为一游戏,也不妨一试。‌

下面为活动结果。‌

参与:‌

  1. @xiaoshancun | 镜染尘梦灰 | 镜沾尘梦烬
  2. @andrewma | 江烽销城檣 | 烽钦江城茂 | 灯钦江城茂 | 云扑百花香
  3. @fyjs | 灯镶净地楼
  4. @llh0519 | 月孤忆中人
  5. @hqy | 雾罩山峰石 | 水拍近岸舟
  6. @julian2013 |漫燃钟楼塔

点评:‌

  • @xiaoshanchun,@andrewma,@fyjs,@julian2013的答案在字形上都符合要求;由于本联在用字上要求较高,所以平仄上放宽要求

奖励:‌

  • @julian2013 |漫燃钟楼塔 一联,颇有巧思、场景形象、用字得体,以迅猛对静柔、以危对安,贴合时事(巴黎圣母院火灾)。取为第一名,奖励3 STEEM
  • @xiaoshanchun,@andrewma,@fyjs 每人奖励0.2 STEEM
  • @llh0519, @hqy 答案不完全符合要求,鼓励0.1 STEEM

—-‌

以下为本期对联活动内容:以“百年五四”为题,写上下两联,句式不限,字数不限。‌

立意“百年五四”为题。‌

举一例:陈独秀在《敬告青年》[6]中曾经提到对青年的要求,其中第一条为“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今天的青年,有众多成了“房奴”、“车奴”、拿了手机做“网奴”、成家做了“爱奴”、“孩奴”,唯独没有“自主”[5]。这要求,似乎依然遥远,青年当何为呢?‌

以上为一立意的角度,作者可另选角度,但总得以“五四”为题。‌

规则:

  1. 满足对联的基本规则
  2. 不许抄袭任何别人的成果;
  3. 不应当使用机器协助,如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的“自动对联”

奖励:3 STEEM,取1名;参与奖,各0.1 STEEM,前10名都有奖 :)‌

参与方式:回复本文‌

评价方式:由@robertyan的评判,以及各回复获得的点赞数,综合评价产生‌

时间:本文发布起7日内有效‌

参考文献

  1. 梁羽生,《名联观止》,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2. 周星驰,巩俐等,《唐伯虎点秋香》,1993年
  3. 白宝泉,白鹤群,《北京街巷胡同分类图志》,金城出版社,2005年
  4. 曹汝霖,《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5. 梁文道,许子东,五四青年比当代青年更优秀吗?,2019年5月3日
  6.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9月15日



Posted from my blog with SteemPress : https://robertyan.000webhostapp.com/2019/05/%e5%86%85%e5%a4%96%e4%b8%8e%e4%ba%94%e5%9b%9b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内外与五四

梁羽生与《名联观止》

近日在读一些“联学”(对联之学),其中梁羽生的《名联观止》无疑是一佳作。‌

想来梁先生在大多人印象中为一当代知名的武侠小说大家,但对其在对联、词话上的功夫不甚明了,故作文以记之。



image source: 豆瓣《名联观止》​‌

​‌

小说

1954年,《新晚报》刊登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梁羽生先生是现代“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创者[1]。‌

所谓“旧派”武侠小说,是以宫白羽的《十二金钱镖》、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等为代表,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文学流派。“旧派”开创了以白话文写作武侠题材的先河。向上则可追溯到明清的演义小说(如《水浒》)、以至于《史记》中的《游侠列传》。‌

新派之有别于旧派在于:(1)文学性、艺术性的改进,作者在文学创作手法、形象塑造和语言提炼上有了适应现代语言审美的新的突破;(2)思想性上,“侠”在“武”之前,兼有厚重的历史感、国家民族意识。‌

相比“旧派”,新派武侠的文学可读性、内容丰富性与思想的深刻性都有了新的进展,这无疑于文学和历史功底深厚的梁羽生的开创之风是有莫大关系的。武侠小说对人物、情节、历史感的成功塑造,加之电视、电影、游戏等现代媒介的助力,使之成为影响现代文学面貌的重要题材,其影响力之深远令人惊叹。‌

梁羽生先生著有武侠35部,字数1000余万,其中《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为读者所熟知。在大众中的知名度,梁羽生或许不及金庸,也自有其缘故。‌

佟硕之在《金庸梁羽生合论》[2] 中评价金梁的历史意义:“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又说“梁羽生的名士气味甚浓(中国式的),而金庸则是现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电影)的影响较重。…… 梁羽生的创新,是在“旧传统”上的创新,不脱其“泥土气息”。这种写法,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有一定中国文化水平的读者,读梁羽生小说,可能觉得格调较高,更为欣赏。一般读者,若是抱着追求刺激的心理,读金庸的小说,可能得到更大的满足。”。‌

—-

金庸有办报和电影的背景,对于小说手法上的创新,确有独到之处。佟硕之写到:“可能因为金庸做过电影导演的缘故,在小说里常有运用电影的手法。如《射雕英雄传》里梅超风要扼杀郭靖之时,笔锋一转,而写梅超风对桃花岛旧事的回忆,但却并非平铺直叙,而是运用电影倒叙手法,复现当年的特写镜头,然后再接入现场之景;《碧血剑》中从袁承志之斗温家五老,重现他们当年暗算金蛇郎君的镜头,也是同样手法,近乎银幕上“谈人”、“淡出”的运用。在小说上运用电影手法,这可说是金庸独有的特点。”‌

梁羽生的作品则多透着“历史小说”的味道,以《萍踪侠影》为最。以土木堡之变为背景,对于谦如何精忠报国,却以忠臣受害收场,对于历史情境的描写甚为真实而深刻。《七剑下天山》中的纳兰容若,《大唐游侠传》中的李白,也都神采飞扬,颇为生动。‌

—-

金庸对商业运作和通俗文化的理解则更胜一筹,擅于在情节上用“奇”、擅于在“情”上制造话题。如张无忌之突丧父母、医绝症、独战六大派,如杨过之断臂、小龙女之失贞、十六年之约,张无忌与杨过在感情上的一男多女,《雪山飞狐》之最后一刀劈还是不劈等等,数不胜数。‌

梁羽生旧派的文人名士风气之重,常见于其在小说中善用对联、诗词。其回目多用集句,“亦狂亦侠真豪杰,能哭能歌迈俗流”,“瀚海风砂埋旧怨,空山烟雨织新愁”。且小说中也不乏诗词的佳作,如《白发魔女传》的题词《沁园春》:“一剑西来,千岩拱列,魔影纵横,问明镜非台,菩提非树,镜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评。且收拾,话英雄儿女,先叙闲情。风雷意气峥嵘,轻拂了寒霜妩媚生。叹佳人绝代,白头未老,百年一诺,不负心盟,短锄栽花,长诗佐酒,诗剑年年总负卿。天山上,看龙蛇笔走,墨泼南溟”。对此,佟硕之也评价到:“梁羽生这个特点有时也成他的缺点,就是非必要的场合,他笔下的人物也往往吟诗作对,这就难免令人有酸溜溜之感了。”‌

—-

人物方面,“金、梁二人各有所长。金庸擅长写邪恶的反派人物,梁羽生则擅长于写文采风流的名土型侠客”。如金庸在《天龙八部》中的四大恶人、星宿老怪,其恶之程度,令人瞠目;如《神雕英雄传》中的“老毒物”欧阳锋、亦正亦邪的黄药师等,也令人印象深刻。如梁羽生在《萍踪侠影录》中的张丹枫,《白发魔女传》中的玉罗刹都颇有名士之风,但梁写坏人却不怎么深刻。‌

总的来说,梁羽生的小说是颇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十九世纪文艺思潮(要求个性自由、反抗社会不合理)的影响,而金庸则主要受今日西方的文化影响,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从策略上看,金庸更“聪明”,而梁羽生更“古朴”。所以,金庸之受大众、电视、电影、游戏等的欢迎,与当代通俗文化的契合,也自在情理之中。‌

注:以上评述多参考“佟硕之”的文学批评《金庸梁羽生合论》[2] 中的论述。“佟硕之”是陈文统先生的笔名,而陈先生的另一更为人所知的笔名则是“梁羽生”。


image source: 豆瓣《龙虎斗京华》

对联

佟硕之在《金庸梁羽生合论》[2] 中提到:“我不反对武侠小说,我也不特别提倡武侠小说。此时此地,看看武侠小说作为消遣应该无可厚非。若有艺术性较高的武侠小说出现,更值得欢迎。但由于武侠小说受到它本身形式的束缚,我对它的艺术性不抱过高期望。”‌

这确实是梁羽生本人对于小说的态度。‌

梁在散文、历史、诗词、对联、棋评上下的功夫,实远在小说之上,但毕竟曲高和寡,应者甚少。散文、历史、棋评等有《笔花六照》,对联则见《名联观止》。‌

—-‌

《名联观止》集梁在《大公报》所作近千篇“联趣”专栏整理修订而成。

所涉均为古今名联,既谈对联的“内学”,涵括各类联体与各式对法;又论对联的“外学”,涉及历史用典、民俗掌故、月旦人物、名士轶闻等。梁羽生笔下的“联话”有趣、有料、有味,可视为一部联话体的文史百科。


世界上的文字唯有汉字能做对联,故而中国的对联、诗词都别有神韵。《名联观止》一书,将对联的学问,集于近千名联的品读之中,别有风味。‌

—-‌

举例来说,开篇先讲一个妙对。

孙行者(平仄仄)

祖冲之(仄平平)

胡适之(平仄平)


‌“孙行者”是对“祖冲之”还是“胡适之”为佳?很多人恐怕都知道这个故事。梁将与诸读者的对话贴出,更引出陈寅恪在北大考试出题时的掌故。‌

梁从平仄等技术细节,谈及“胡孙”(猢狲)之对是否合理,讲结构与立意之权衡。继而又更谈陈寅恪的本意,来自苏东坡诗:“前生恐是卢行者,后学过呼韩退之”(卢行者即禅宗的六祖慧能)以韩卢(犬名)比猢狲。后又谈怪联与正格之辨、陈寅恪本人的回应、苏轼作诗之缘由。复又以陈寅恪评六祖传法偈讽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之事,以西学东渐之时,比附禅儒相会之际,层层解开,甚得其妙。最后又以“正反合”为结,评胡适诗作之陋,赞胡适开创之功。与一小小趣对之中,引出当时之世,令人赞叹。以此也可见梁羽生学问的功底。‌

—-‌

再举例,有曾国藩联,可见文正公之性情,与文章之“道学气”不同,颇足一看。‌

挽莫友芝:

京华一见便倾心,当时书肆定交,早钦宿学;

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酒樽和泪,来吊诗人。


‌挽胡林翼:

论才则弟胜兄,论德则兄胜弟,数语吾敢承哉?召我我不赴,哭公公不闻,生死暌违一知己;

世治正神为人,世乱正人为神,斯言公自道尔!功昭昭在国,心耿耿在民,古今期许此纯臣。


‌挽乳母联:

一饭尚铭恩,况保暖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论人情物理,也当泣血三年。


—-‌

又举一例,即所谓绝对的“烟锁池塘柳”,五字属五行(偏旁有金木水火土)。‌

梁与读者书信讨论“绝对”,也颇有趣,其中以“港城铁板烧”为绝。

烟锁池塘柳

燕衔泥垒巢

茶烹凿壁泉

港铺灯塔标

烽销漠塞榆

灯深村寺钟

港城铁板烧

桃熛锦浪堤


兼谈陈子升的《柳波曲》中的原句,与诗作四则,这里只录一则。

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

回波初试舞,折柳即闻歌。


—-‌

《名联观止》更录有各地名胜、古往今来名人之联,对于学习对联有一二兴趣者,读之有益。梁式的才学,以此可以见之。‌

“笑看云霄飘一羽,曾经沧海看平生”(梁羽生的自挽联)。俱往矣,然名士风流,自有后人知。


image source: 豆瓣《名联观止》

活动

说到对联,其实入门的著作甚多。对童蒙而言,《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值得一读;年长一些学联入门,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白香词谱》、王力的《诗词格律》,方舟子的《诗律浅说》等等,值得一看。‌

—-‌

本文的最后,出一个旧联,供大家消遣,对得最别致有趣者胜。‌

上联烟锁池塘柳(可参考上文所述,下联须有五行相对)‌

规则:

  1. 满足对联的基本规则
  2. 不许抄袭任何别人的成果;
  3. 不应当使用机器协助,如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的“自动对联”

奖励:3 STEEM,取1名;参与奖,各0.1 STEEM,前10名都有奖 :)‌

参与方式:回复本文‌

评价方式:由@robertyan的评判,以及各回复获得的点赞数,综合评价产生‌

时间:本文发布起7日内有效‌

以后可能会办成一个系列活动,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参加 :)‌

参考文献

  1. Wikipedia – 梁羽生
  2. 佟硕之,《金庸梁羽生合论》,1966年1月
  3. 中国楹联论坛:http://www.duilian.cn/forum.php



Posted from my blog with SteemPress : https://robertyan.000webhostapp.com/2019/04/59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梁羽生与《名联观止》

标签的本质 | The Nature of Tags(一)

引子:了解Steem,从标签开始

1. 标签与新人

对于初来steem的新人来说,标签(tags)是必须理解、但却不能完全理解的概念

我们一旦开始发第一篇文章,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标签。新手大概有几种常见的情况:

  1. 有的用户会发布自己擅长的内容,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输入文章内容相关联的标签;
  2. 或者看到steemit的热门标签,从奖励高或者特定的热门标签中选择自己了解的,来发布相关的内容,比如introduceyourself、life、photography、travel、film、food等;
  3. 或者中文用户看到cn标签,发现里面全是中文内容、很有意思,于是用来发布中文文章;kr、jp、fr等标签也类似。

第一类是内容导向,根据内容生成标签;第二类是目的导向,根据功利或兴趣选择标签;第三类是语言或地区导向,根据习惯语言或者居住地选择标签。这些都很符合直觉,第一类可以保证标签是与内容相匹配的,第二类可以将帖子与奖励和兴趣相匹配,第三类将帖子与非英语语言和国别相匹配。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重叠,但只有充分结合这三者,才能真正掌握标签的使用。

对于标签的使用,可谓“易学难精”,添加一个标签的操作看似容易,但要选择合适自己的帖子内容的标签,需要对标签的内涵、意义与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很多人初来steem,都是被其功利性的外衣(加密货币)所吸引,所以将大量的学习精力放在了解其加密货币特征上,这并没有错,但不全面,甚至可能一无所获。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人往往不了解steem的社交内涵;而不了解标签的意义,是不了解steem的社交含义的外在表现。

2. 标签与势力

我以为steem的三大支柱(the three pillars of steem)是:

  1. 包含区块链技术在内的分布式web和数据基础设施;
  2. 以标签为代表特征的社交网络系统;
  3. steem独有的货币设计与经济系统;

以此为基础,可以创建客户端、工具、博客、视频、音乐、问答、游戏等等各类应用,或形成各类社区、组织、甚至盈利性公司。凡是达成一定规模的,其明显标志之一便在于其本身的标签、或其支持的标签被大量的使用。最主要的有:

  1. 客户端:比如#partiko、#esteem、#busy,都有意鼓励自身标签的使用
  2. dApp:比如#utopian-io、#dtube、#drugwars,一旦应用流行起来其标签便被大量使用
  3. 组织:比如#cn、#team-cn、#votovzla、#steemitbloggers,虽然不一定有软件可以使用,却借用其他工具实现了对群体的聚拢,形成合力。

有趣的是,这三类基于steem的构建,分别对应到steem的三大支柱:

  1. 客户端和工具等,主要是基于技术的构建,提供或强化了技术基础设施,网页、移动或桌面客户端。上面几个案例#partiko、#esteem、#busy,包括#steempress、#steemplus等工具在内,都是如此。
  2. dApp从表面看似乎是提供了新的内容发布方式,但其相比于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和创新性常常在于经济激励。比如dtube对发布视频的激励、utopian对开源代码的激励。
  3. 社区组织看似什么都没做,但实际上是实现了对人群的构建,形成了强有力的社区。#cn本身并不天然具有群体的凝聚力,但基于#cn社区,利用微信、QQ等群体管理工具实现的半开放组织,却增加了社交的紧密度。

这三种构建方式,由于其得到社区的广泛支持,经常能够得到大量代理,并给代理者、支持者和使用者提供实在的回报,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社区中的价值。围绕其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及其行为,渐渐的形成社区中的一股股势力。

需要特别提一下的是容易被忽视的组织:之前@theycallmedan的SP竞赛中,#team-cn、#votovzla、#steemitbloggers这三股力量在平时看来并不那么流行,但在需要依靠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竞赛中却同时脱颖而出,原因在于他们的服务对象主要在内部(尤其是#team-cn和#votovzla),有时不具有显性的对外扩张动机,甚至也不在意推广本身标签的使用。比如,@team-cn的目的在于让CN社区更有生命力,所以是#cn标签的活跃度(而不是#team-cn)与@team-cn的努力正相关。

热门标签,要么来自于以上这三种势力,要么是主题或兴趣相关的频道(life、photography、travel、film、food、introduceyourself),要么是语言类频道(cn、kr、jp、spanish、deutch)。所以,通常来说,热门的标签,或者是背后的势力强大,或者是已经有了很多爱好者,这两者往往相互促进。

  • 主题或兴趣相关频道涉及较为开放和宽泛,背后的支持力量不明确,所以虽然人气很高,但在势力的力量上有时反而不如上面三种。
  • 语言类频道,本身既是语言,也可能是组织;比如CN,本身是文章内容使用的语言(中文),也可以是使用该语言的人的组织(华人社区)。语言频道的强弱与其背后的组织势力的兴衰也存在密切的联系,比如@oflyhigh在#cn 标签不见了中提到,曾经的CN区由于@abit和@ned的支持而强大,也由于支持的消退而势微。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势力根本不使用标签,或者即使有标签也并不鼓励使用。比如steemit inc.就不需要自己的标签,因为它至少过去承担政府的角色,希望对整个平台的运行负责;它今天开始放权,组织议会,就更加不需要被人提及。又比如steemcleaners扮演的执法角色,反对作品抄袭,也主要不在于标签的使用,而在于暗中的支持。或许也有一些黑社会组织或地痞流氓,他们横行霸道,也未必需要标签。

对于新人来说,常常不了解以上这几类势力和他们相关的标签的存在。好比一个初入武侠世界,以为天大地大,不知天高地厚,没有打算依赖任何门派和师承的新手,或者误打误撞跑到别的门派的地盘上去发拜帖,却完全不懂规矩,于是横冲直撞、处处碰壁、鼻青脸肿、一无所成。当然,自带身家和绝学的人民币玩家,可能可以一出道就呼风唤雨,但独行侠也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

3. 为什么谈标签?

其实看了上面的描述,大体也能理解我们在本文谈标签的原因所在。但这里还是具体给些解释。

(1)新人需要掌握标签的“道”和“术”

现在新人学习steem,常常从操作和技巧开始,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要更进一步,融入社区,则要对steem的本质有更清晰的领悟。

关于标签的用途和使用方法《Steem指南》1.6.42.87.1等章节中都有所介绍。另外下面几篇文章(应该还有更多),也介绍了标签的概念和使用技巧,可以作为大家的参考和学习。

感谢以上文章的作者贡献的智慧。但我认为这些介绍一定程度上都停留于技巧的层面,对于背后的原理和社会本质缺乏透视性观察;这是本文不从“术”着手、而从“道”着眼的原因所在。

理解steem的三大支柱,就能通过演绎法,从底向上去了解steem的运行规则;如果仅仅是停留于技巧,那么仅仅是看到steem的表面,而忽视了其核心。介绍steem的技术和经济,想必已经有很多文章,但关于社交的问题,我觉得通过标签来“格物致知”是最能了解其本质的。

读懂标签,就是读懂steem内的江湖与人心、读懂社区的运行规则、读懂技术的变迁,对于steem社交原理与变化的内涵,至少能读懂一大半。对于steem上的各种现象和怪现象,也能够通晓一二。

这里顺带简要谈一下《Steem指南》的问题。我们需要《Steem指南》的本质原因在于Steem内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需要提供一种学习方式帮助新人有效、快速地理解与融入社区(实际上世界上其他的社交网络也都不简单,只是作为普通用户不解其中味而已)。《Steem指南》着实帮助了大量的新人深入了解Steem,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内容缺乏有效更新与互动反馈,生命力在逐渐衰弱。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team-cn 新手村依旧能切实帮助到新人,并形成了很强的互动性。这原因在于新人既需要一本武林秘籍,同时也需要一个可以信赖的门派(学校)。而一旦武林秘籍和门派(学校)的关联度降低的时候,在路边捡到静态的、乃至过时的剑法和心法也未必能被新人真正掌握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人不仅仅需要一份攻略,更需要一个学校(事实上是学习、社交、娱乐和活动的场所)。

最近,在得到@dapeng大鹏的认可后,@elizacheng @ericet @julian2013 @m18207319997 @minloulou @olymim @robertyan 对《Steem指南》的现有版本做了审核,大致确定了对其进行修改的范围,并将在近期邀请大家参与修订和编辑工作。毫无疑问,此次对《Steem指南》的修订和维护工作是站在CN社区内创作者们,以及@dapeng、@maiyude等编辑的巨人之肩膀上完成的,其未来的生命力也取决于CN区本身的生命力。同时,这一使命(mission)将促进《Steem指南》#steem-guies和新手村@team-cn的工作的融合(即攻略和学校的融合,是书写文字与多元交流的结合)。对于更具体的内容,我们会在之后发布相应的计划与参与方式。欢迎关注并参与《Steem指南》的修订工作和长期发展!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标签(tags)问题的讨论,并非是对《Steem指南》的投稿。但正如上文提到的,从标签出发,是深入了解在Steem中如何写作、社交,了解社区活动和dApp的一个切入点,也是重新审视《Steem指南》的一个视角,对于新人而言,是有所裨益的。

帮助新人从“道”上理解标签(tags)、掌握steem,这是本文的目的之一。

(2)CN区再次崛起的逻辑


@oflyhigh在#cn 标签不见了中提到#cn标签曾经火热的历史原因,即见证人@abit和创始人@ned的支持。他们对CN区的支持其部分原因是在于对华人在区块链世界中的贡献的认可,也是对华人广阔用户基数的期望,抑或包含对同文同种的同胞的支持。但这种支持在逻辑上并非完美的,代理可以撤销、见证人可以隐退,如果CN区仅仅依赖这些不确定的强力而食其利,毫无疑问随时具有倾颓的可能。

相比之下#kr社区(韩国、南朝鲜、南高丽)表现出了强大的动力,尤其是出自#kr社区的大量dApp,推动了steem社区(至少表面)的繁荣。但我尚不清楚KR社区的历史及其火热的内在逻辑,这有待于我们在后面的分析中进一步挖掘,但毫无疑问KR社区的历史经验值得CN社区的主导者们深入学习,见贤思齐、见不肖而内自省。

基于上面的一些事实,我猜想标签的起落有其内在的逻辑:初期客户端、应用类的标签较少,以文化、语言、地区为主的标签最容易形成,并具有同语言圈、文化圈和地区内的扩张性,而随着新的社会构建与势力的形成,旧的文化/语言/地区社区的影响力必然受到一定影响。除非文化/语言/地区社区能够成为支持新的势力构建的基石,并不断孵化新的自带造血功能的标签/势力,否则其衰退或将不可避免,KR区的崛起、CN区的衰退可能可以作为一组例证。当然,CN区依然出现了大量有价值的应用,如#partiko、#wherein等,但相比起来,对全社区的辐射作用似乎不足,内敛胜于扩张。

如果上面的逻辑不错,CN区希望再次崛起或许依赖于更多、更有价值的由CN区生长出的标签,这包括cn--cn类标签(通常为CN区活动、或全局标签的本地化),以及不带有cn的更通用的标签的出现。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或许需要一个植根于CN区的标签孵化器和投资机构(Tags Incubator),借助CN区和外部力量,整合社区内外的智力、财力和社会资源,孵化更多有助于Steem、甚至有利于全人类的创新应用、工具、组织和活动。这里可能涉及到资源的质量与数量、条件的成熟度,以及“蛋”和“鸡”的关系,等等。另外,由于网络政策的影响,CN区用户的增长遇到一定困难,但即便如此,海外华人5000万以上的体量,也未必不可有所作为;而且,又何须只盯着华人用户呢?

关于这一问题,我们或许无法在后面的论述中做太深入的分析,但希望根据标签热度的历史性变迁规律做一些仔细的考察,如KR与CN区的横向比较。但即使我们无法提供真正的解决方案,只是引起这个话题本身,也达到此文的目的了。

最后,我们或许也可以一问,如果CN区真的衰落了,我们是否还有必要让它重新崛起呢?为什么#cn必须成为热门呢?其实也未必。但感情上、信念上,我们依然希望CN标签(以及它所代表的含义)不会就此消退,甚至可以逐渐壮大。这就是这个话题会引起很多人兴趣的原因吧。:)

从标签(tags)的角度观察社区势力的起落、引发对CN区发展的可能性的思考,这是本文的目的之二。

(3)对“标签”的思想探险

上面这两个为新人、为社区的思考角度,都是功利性的(即便是利他的或者公益的,也是“利”)的思维。这第三方面的原因,即对于标签这一对象本身的考察和研究,才是本文的“求真”主旨。“求力”的智慧固然令人向往,“求真”的理想却更令人沉醉。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steem来谈标签。

首先,“标签”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近代以来,我们是习惯于将物与人做分类或者划分的,比如生物学的分类系统的“域、界、门、纲、目、科、属、种”,比如图书的分类系统(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比如将人群分成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比如人体血型的A型、B型、O型、AB型,比如将数字分类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比如将语言分为en、cn、kr、fr,比如将网络分为中心化、去中心化、分布式,等等。“类”和“群”是一种特殊的标签,比如steem中的首标签或者主标签,一般也被用作类别(category)。

社会中也经常使用大量的身份标签,比如制服、比如角色。制服对于显示权威性、合法性和专业性有显著帮助,比如警服、比如医生的白大褂。父亲的角色、老师的角色,在他人看来也有一种隐含的意味,比如父亲的坚强、老师的慈爱,这些也是隐性的标签。比如聪明、美女、土豪,也都是我们给身边的人打上的标签。比如 @julian2013 机机是满腹经纶,比如 @ericet 村长是百科全书,比如 @softmetal和@pgr是好兄弟。

标签无处不在,我们却没有真正理解,这不断激发着我们的好奇心。

其次,“标签”是一个复杂的研究对象。

标签通常是对一个“类别”或“群体”的对象进行特征描述。按照区块链世界的话术来说,一旦被群体性使用就形成了某种“共识”,比如科学家团体对科学的崇拜、比如军人对尚武的认同、比如商人对利润的追求。“共识”又将影响信任,比如我们原因信任医生们的医术,又比如我们不那么信任罪犯会继续行善,这种信任也确实并非总是正确,毕竟群体的“标签”有时作用于个人会有差别。所以标签有很深入的外延,对标签的研究常常需要对“信任”、“认知过程”、“元数据”等多种社会、信息和生理机制有所了解

另一方面,既然物、人、信息、行为等等都可以被打上标签,就不可避免得进化出了各自的复杂的标签系统。要了解标签的形成、问题和发展,又必须深入到各个领域的语境之中,所以分析其共性便存在各种挑战。分类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博物学、语言学、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数据科学等学科都各自存在对标签的研究,足见其在理论与现实中的影响深远与研究方式的复杂性。

将复杂对象提取出某种本性,也是驱使我们探索的重要动力。

最后,掌握“标签”的本质,是认识自然、理解社会、了解文化的重要环节。

我们的大脑中存在一个“内置的标签系统”,它既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和广发的理解自然、学习文化、理解世人。标签与语言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所以通过向内和向外观察世界中的标签系统,能帮助我们对宇宙和自身有更切实的了解,并借助标签系统对人类的知识、文化、技术和社会进行更有效的创新。正如我们提到的可以对Steem标签进行“格物致知”一样,于宇宙也能如此。

使用标签系统来作为理解世界的一个视角和切入点,也有必要的意义和价值。

理解标签的本质(the nature of tags),以及它在自然、社会、知识、技术和文化中的意义,这是本文的目的之三,也是最根本的目的。

source: Wikipedia – Tag (metadata) | CC BY-SA 2.0

什么是标签?| What

为了引出本文的核心内容的讨论,我们在引言部分以steem为着眼点已经做了很多铺陈,下文我们从起源、自然、社会、信息、技术和文化等各个角度来观察标签的演变与本质。

1. 被忽视的分类学:标签从何而来?

标签的特点在于对关于周边世界的信息的组织,“组织”(organize)近乎于人的本能。由博物学发展来的分类学,是对人类这一“组织”能力的集中体现,我们由此谈起。

(1)博物学传统中的分类学

我们在【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一)(二)(三)(四)(五)(六)(七)] 这一系列中,谈到了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传统。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也就是知识、科学)是最重要的知识形态;但同时,亚里士多德也做了大量博物学(即natural history,现在也建议翻译为“自然志”或“自然史”,以下用博物学指代natural history)研究,例如《动物的器官》、《动物的运动》、《动物的生成》等。亚里士多德认为博物学/自然志是一种比自然哲学低一级的知识形态,把博物学/自然志认为是自然哲学的准备阶段。博物学/自然志是自然哲学-数理实验科学传统之外的另一种科学传统,指的是对自然的观察、记录、分类和分析等,但随着现代数理实验科学的发达、以及功利主义的盛行,博物学传统在全世界都遇到了极大挑战。

自然志(博物学):追求自然秩序

与自然哲学对永恒不变的追求相比,博物学采取首先收集和鉴别“事实”,然后对其进行描述和命名,最后进行分类编目;其目的是尽可能详尽地描述和了解现象本身,更注重现象和事实的个别性、独特性、不可还原性,而不追究事物背后的原因。博物学的重要特点是追求“自然秩序”,其内容包括动物、植物、天文、地理、气象、水文、矿物等。分类学则是在博物学的这一科学传统的发展中的必然结果。

18世纪的瑞典的伟大博物学家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其贡献主要是建立了以植物的性器官为分类依据的植物分类法,将植物划分为24纲、16目、1000多属、10000多种;以及建立了拉丁语双命名法,结束了生物命名问题上的混乱局面,被称为“亚当第二”(《圣经》说上帝造物,亚当命名)。《自然系统》《植物种志》是林奈在分类学上的伟大成就。

我们打开常见的植物志或者动物志书籍,多半都能被其中生动的图片和描述所吸引。作为一种信息描述方法的“标签”在“自然志”和“博物学”的书籍文字中并不常见,但对于生物性状特征的提取(如体型、分布、毛色等),本身也是一种标签化、特征化的过程,这在对生物迁徙、进化、起源的推理过程中非常必要。而分类,是在各种特征标签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层级化、结构化、占主要地位的标签,是对大量特征标签的抽象,具有唯一性。从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标签”是“分类”的基础,例如林奈根据植物雄蕊和雌蕊的数目和相对位置设计的纲(class)、目(order)的分类法。

分类学与标签:信息组织技术

分类学(taxonomy)是一种从顶向下、系统的、中心化的对世界进行划分的方法,是具有明确的上下层级的树状结构,其本身是对自然秩序的有序观念的一种表现。由博物学发展出的进化论的核心论点(1)所有生物拥有共同的起源(2)现存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反应了同样的思想内容。这与西方的“唯一”的“真”的科学传统相一致。分类学是为博物学建立体系的有效方式,其传承者大多是百科全书式的通才。我们或许可以这么认为,哲学家的使命是发问,而博物学家(naturalist)的使命是分类

与生物分类类似,近代的图书馆系统也采取了类似的分类学方法(图书馆学),如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这既有计算机出现之前人类检索信息方式的影响,也有物理空间放置书籍和文献的原因。今天的图书馆仍然采用严格的分类方法摆放图书,但索引书籍的方法却有了极大改变,信息检索意义上的“标签”的价值得到了真正体现。我们在书籍查询时,有效利用标签和搜索,能快速过滤、发现和定位书籍,并发现相关联的书籍。

从其本质上来说,分类学是一种理解和组织万物信息的“技术”:一方面,它本身是一种求知的行为,有人类内在的寻求秩序、形成组织的动机;另一方面,它的产生也在于解决当时的某领域内的“信息过载”问题,以分类学为骨架,构建生物界和书籍文献的谱系,也为人类在自然探索和知识发现方面的协作提供了基础。作为一种技术,标签既是分类学的基础,也是分类学的补充。

source:Wikipedia – Taxonomy_(biology) | CC BY-SA 2.0

(2)“远古”与“现代”的大众分类法

分类法(taxonomy)是对“自然的秩序”的探寻的伟大成果与集大成者。事实上,近代博物学/自然志(natural history)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刷术的发明和大翻译运动、地理大发现与商业的繁荣、以及医学教育对药用植物志的重视,其中印刷术的普及(即文字传播成本的降低)或许是主因。

但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或之前,书写文字的普及程度并不高,体现为主流文化主要依赖口头交流和记忆,此一时代的信息组织与分类方式会有什么不同呢?

口语文化与大众分类法

沃尔特·翁在《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里,探讨了口语文化到书面文化的变迁,以及书面文化向现代次生口语文化转变的过程。其中提到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相比,具有几个重要的特点(以下列举其中5个,共有9个。《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3.3节):

  1. 附加的而不是附属的:口语文化倾向于线性追加条目,比如“然后……然后……”,而不是建立树状结构。相反,书面文化往往把上下位关系引进话语。
  2. 聚合的而不是分析的:善用套话和格言警句,把重要的信息聚合在一起。
  3. 冗余的或“丰裕”的:经常重复以理清思路并帮助人理解。
  4. 移情和参与式的,而不是与认识对象疏离的:听众的参与是集体参与,有吟唱、呐喊、欢呼等呼应
  5. 情景式而不是抽象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境,一般不会用抽象的词汇和概念,而是用具体的物体名称

可以看到,在书面文字被大量普及之前,人们的表达和思维方式是偏向于更灵活、松散、自由的模式,这与标签的个人化、描述化的特点接近。甚至我们可以认可语音与文字也是借由标签-分类的逻辑创建出来:

  1. 自底向上的自由的标记(加标签),如对某一对象核心特征用语音或象形表示;
  2. 有意识的分类:比如对同一类标签,建立类别,比如同一词源和词根的词语、相同部首的汉字等
  3. 将语音和文字归纳成体系,形成系统的音、形、义相协同的语言。

从这个角度来看,语音和文字构成的语言,是最早的成体系的分类法,而对事物进行识别,形成语音或文字这种标记/标签,是实现语言体系的起始步骤。这种内嵌于人类语言的分类法,和我们的文化缠绕在一起,几乎成为人类的第二天性。由于语言的这种自底向上形成的历史特征(在今天的网络语言中也能观察到),我们可以认为在系统文字生成之前的口语文化,依靠的是一种“大众分类法”(folk taxonomy)进行信息组织,由参与者不断通过添加新的元素、聚合特征、情景式互动、通过反复使用而传播,其特征与我们在上文提到的口语文化的特点几乎一致。

数字媒体与次生口语文化

当文字广泛流行后,世界进入了数千年书面文化的时代,直到数字媒体的出现,我们进入了沃尔特·翁口中的“次生口语文化”(secondary orality)时代

随着电视、广播、互联网媒体的兴起,人们可以不需要阅读书面文字便能获得大量信息、进行娱乐、交流、甚至接受教育,以至于引起了环境媒介学派对《娱乐至死》的担忧,数字媒体与成熟的资本主义相配合,鼓动消费主义与娱乐倾向,加之书面文字被口语文化的排挤,阅读人数急剧下降,让人感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恍若现实。在数字媒体时代,“口语文化”通过数字媒体所建立的新的传播渠道再次降临,同时随着“地球村”的出现,影响比前文字时代大的多、产生的“口语文化”的聆听群体也多得多,这就是现代的“次生口语文化”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身边的群体与媒体,我们上文提到的“口语文化”的思维与表达特征几乎已经泛滥于媒体之间。与之相适应的,网络标签在web 2.0的热潮之中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与应用,社交媒体平台中的标签既继承了原始标签口语文化的自由化、个人化、社交化、非专业化的特点,又发展了书面文化的“记录”的特点,并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变得高度灵活、便于查询与分析。这也是一种现代的大众分类法(Folksonomy

其代表性的系统如 wordpress、del.icio.us、豆瓣、Amazon、LibraryThing等等。其中,steem也充分应用了标签技术并赋予了标签更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权力,比如作者常常会为了获得奖励去使用某个标签,这实际是强化了的标签的社会属性,我们在后一章谈社会性标签时会进一步讨论。

source:Wikipedia – Walter J. Ong | CC BY-SA 2.0

(3)多层次的分类系统

在上面两节,我们讨论了自顶向下设计的“分类法”和自底向上的“大众分类法”,标签在其中都扮演了识别特征以及完善体系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分类系统(classification system)。本小节简要说明此种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组织信息:树状 + 网状

一般而言,以信息管理或知识管理为目标的分类系统存在一个主干骨架,即分类学(taxonomy),基于类别(category)建立,同时也存在标签等辅助信息(或称为元数据)用于方面理解系统中的事物。我们可以认为标签是一个关键字类型的辅助信息(keyword metadata),用1到n个简短的词语来描述对象的特征,作为人或用户理解系统中对象的媒介(如下图所示)。

source: 由作者绘制 | CC BY-SA 2.0

与标签相比,类别通常是唯一的;而标签是多维度的、自由的。就steem而言,如果使用标签系统,我们就能同时向多个社区投稿,比如steempress和cn-stem(如本文所做的那样),而类型就只有一个(主标签或首标签)。

类别系统通常是一个树状的索引系统(但也可能一个对象有两个类别,比如玻璃杯既是玻璃制品也是杯子),标签体系为分类学系统提供了一个网状结构的支撑系统,便于信息更灵活的发现、关联与再生。对标签进行合并、关联、分析,有能产生新的内部结构,这是标签系统的灵活之处。

像现代的图书查询系统、Windows和Mac的文件系统、Evernote或Wiki的文档管理系统、博客系统等,都采用了类似的设计。既保持了结构的有序性,又增加了标签的灵活性。

协调众人:自由 v.s. 控制

从上面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标签是人和事物的媒介。如果只从事物这一侧来看,结构可以是树状的和网状的,这更接近信息管理或知识管理的需要。但如果同时考察人的这一侧,则必须考虑协作、共识、专业与业余、标准与特殊、个人与团体等张力。这也是社会化的标签系统的复杂性所在。

一般而言,这需要考虑到具体的场景进行差别性设计。比如社会系统,既存在一定的金字塔结构,也要提供自由交流和沟通的网络循环,保持社会层级之间的流通。比如电子商务平台,既要允许商家添加标签,也要提供导航栏的类别方便消费者查看,还要根据商品属性,提供可以用户筛选的特性(价位、大小等)。

我们在前面两节提到的生物分类法和图书馆分类法,更倾向于控制,由专业学者和工作人员进行类别划分,但同时也从其他资料同步各类标签和描述以丰富书籍信息(如图书馆系统会参考豆瓣、GoodReads、LibraryThing等信息)。

相对的,自然语言系统、社交媒体,由于几乎没有人能进行顶层设计,一般采取自由的大众分类法的方式,随标签形式自由生长,根据标签的流行逐渐建立类别、谱系、关联等等。

本文中,我们讨论了标签的历史根源标签是人的“组织”本能的思维体现。标签作为对物的整体或部分性状的描述,为分类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思维基础,并共同组成了分类系统,进而丰富了语言、博物学、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

(未完待续)关于标签本质的探讨,我们仅仅将门打开了一条缝,之后我们会从社会、知识、技术、文化、语言等层面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参考文献

  1. Steem中文社区 创作,《Steem指南》,@dapeng / @maiyude等 编辑
  2. @woolfe19861008:《Steem 指南》 中级篇 | 善用标签上:标签的基本概念介绍
  3. @woolfe19861008: 《Steem 指南》 中级篇 | 善用标签下:新手初到Steemit常用的一些标签
  4. @cherryzz:寻宝活动–tag标签(第一周10个标签)
  5. @ericet:如果我是一条小鱼(上)新手指南
  6. @ericet:如果我是一条小鱼(下)新手指南
  7. @oflyhigh:#cn 标签不见了
  8. Gene Smith:《标签》(Tagging: People-Powered Metadata for the Social Web),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9. 吴国盛:《什么是科学》,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
  10. P. A. 查德伯恩 :《博物学四讲》,邬娜 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
  11. 保罗·劳伦斯·法伯:《探寻自然的秩序》,杨莎 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
  12. 吉奥乔·阿甘本 :《万物的签名》,尉光吉 译,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
  13. 詹姆斯·格雷克:《信息简史》,高博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
  14.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 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15. 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何道宽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xonomy_(general)



Posted from my blog with SteemPress : https://robertyan.000webhostapp.com/2019/03/%e6%a0%87%e7%ad%be%e7%9a%84%e6%9c%ac%e8%b4%a8-the-nature-of-tags%ef%bc%88%e4%b8%80%ef%bc%89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标签的本质 | The Nature of Tags(一)

【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七)

【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一)【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二)中我们引出了问题“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并从(1)希腊科学与近代科学的根源、(2)中国文明缺少“求真”的传统、(3)缺少科学精神带来的现实挑战,这三个方面,解释了成年人,尤其是中国成年人,为什么需要STEM教育?的原因。

【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三)【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四)【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五)【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六)中,我们具体讨论成年人需要什么STEM教育的问题。在(三)中,我们对其中的核心问题“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如何落地”展开了分析;在(四)和(五)中,我们讨论了科学读物与科学实践的关联,并详细介绍了推荐的读物和可采取的实践;在(六)中我们讨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

在本文中,我们继续讨论成年人需要什么STEM教育的问题: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应该如何针对不同的人群,采用合适的策略开展,回答“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这是全文的最后一部分。

成年人需要什么STEM教育?(What)

3. 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

上文谈了“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的内涵,这里继续谈如何人以群分地因材施教。

#1 老人

(1)为什么学:终极关怀

为了走向科学的本质,我们从老人谈起。对“老人”的定义未必有严格的生理上的年龄界限,但我们可以认为老人都面对一个共同的问题:“终极关怀”。

“终极关怀”,意指“源于人之存在的有限性,源于人之企盼生命存在的无限性,它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终极关怀”大体可以归于“神”“真”“义”:“神”即“宗教”赋予人的意义,“真”即对世界的真理的探求,“义”即“以天下为己任”、“为万世开太平”。当代中国人归于“神”(佛、道、耶)的有之,但并非文化主流;归于“义”,由于“仁爱”传统的影响,追寻者不少、实现却颇有困难;归于“真”,同样由于传统的关系,追随者太少、实现也不容易。大部分人趋利享乐,其中能谈得上终极关怀的,不是很多。

老年人面向人生的终点,对于“终极关怀”的思考相对更多。“神”、“真”和“义”未必有高下之别,但无疑的,“求真”在面对人生的终点 的问题上,可以是其中一种合理的选择。在离开世界前,真正认识了这个世界的永恒与丰富,是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方式之一。“自由-科学”为实现“真”提供了体系,因此“好奇心、理性思维与求真理想”可以在老人身上萌发,这至少可以回答老人的“为什么学”的问题

西塞罗在《论老年》中所言:老年依然可以参与政治生活及其他很多事物,老年虽然体力衰退、感官快乐减少,却更有理智;…… 这种快乐(写作、演讲等)完全是一种求知的乐趣,对于理智、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这种快乐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增强的。(《论老年》中还有许多其他对老年的的深刻论述,值得思考。)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的生活、事业和社会智慧,是有实际的启发作用和战略指导意义的;给年轻人的经验与鞭策,是有的放矢的。所以,除了“求真”的意义,老年人的智慧对于自己和影响范围内的实际生活,也有实用的(功利性的)帮助

然而,如何正确地传达这种对“求真”的“终极关怀”的理解,并非易事;本文此处只能指出大略的方向。对于更多具体性的商业化、产品化的媒体宣传与市场推广的实现过程,值得我们在更多文章或社会实践(老年大学、社会企业、公益组织等)中进一步具体讨论。

(2)学什么和怎么学:“快乐之学”

前文我们批判了“娱乐化教育”,但我们不反对“快乐之学”。我们反对的是人为设计的、以取悦学习者、通过游戏来“贿赂”和“利诱”学习者的“娱乐化”教育,但不反对自发自主的快乐之学,于老人便更是如此。

“快乐之学”应当以自发的、内在的兴趣(好奇心)的出发点,同时辅之以科学精神的“理性思维”方法,以真理为依归、以传播智慧为乐。

今天的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如养生、健身、语言、书画、摄影、音乐、戏曲等,与兴趣班接近,加之社交的功能,受到许多老人的喜爱。但这其中“理性”、“真理”、“智慧”的生存空间并不大,“娱乐”多于“真理”。

以兴趣驱动的求真之学,未必需要以老年大学为依托,独自便可以开展;但也可以存在较松散的俱乐部、社团或大学,交流与互相学习。如金庸之求学于剑桥与北大,可为一例。“快乐之学”未必需要有严肃的学术规范,但凭热烈的求知之心,可以行到什么程度便是程度,已是甚好;当然能维持高水准、与当世的前沿学术有所交流甚至引领潮流,也未必不可。

“兴趣”是较个人的事情,文、理、工、农、医、商、教育、艺术、法政等等,皆可入手,但方法上总难以离开读书或文献、观察和解释自然和社会、思考推理、分析实验、社会实践、与他人交流等等,在这些方面,很多仍然是老人的智慧与体力可以实行的。(我们在上一节提到的科学教育的四个方面、与前一章推荐的科学读物,也可以作为参考。)

在老年,能以“真”为乐,“活到老、学到老”,又何尝不是一种幸事呢?

#2 职场人士

(1)为什么学:“科学决策”

我们在“科学实践——实践2:建立科学决策系统”这一节中解释过科学决策系统的重要性。我们在这里用“学会决策”作为一种“方便法”来吸引“职场人士”的关注,也是基于他们对于决策的强烈需要与决策能力不足这一矛盾的观察。

决策的主题可以包括投资、教育、房产、战略等多个维度,越是重大的决策,越是容易摸不着头脑。在“知识付费”的热潮里,各种传播科普知识、技能、方法论、致富之道、教育宝典的课程很多,但无论哪一种都无法取代个人在面对决策时的思考、提供的可转化为行动的指导极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决策和技能类似,需要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另一方面重要的复杂的决策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缺乏对整体世界的观察和理解,是无法独立思考、完成高质量决策的

决策依赖于对数理逻辑、“理论体系”、和复杂世界观测的综合把握,如果缺乏对“无用之学”的兴趣,加之现代世界分工的严密与专业化,往往令人陷入自我限定的狭小世界中,于是难以真正做出有效决策。当然,决策未必与商业有关,也可能关乎健康、关乎公益、关乎情感、关乎人类命运与前途。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引用很多职场人士崇拜的乔布斯笃信的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将在这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来自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如果职场人士愿意认同“真”是一种“终极关怀”的话,并且他真的理解了乔布斯的话的内涵,那么“真”至少也可以是他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先从“老人”开始谈起的原因,从终点向前看,我们或许能看得更清晰。

(2)学什么和怎么学:“无用之学”

曾经有人向欧几里得学习几何学,学习几日后问老师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欧几里得闻言大怒,“竟想跟我说有用之学,我从来都只教无用之学”,遂将学生逐出。希腊理性科学的传统,以“无用之学”为理想,“知识”的目的就是它本身。以“利”(金钱、权力)和“力”(技术、方法)为追求的职场人士恐怕很难理解这一点。

但要真正的学会给难题做决策,就不能仅仅学习以满足工作需要为目的的“专业技能”、或者赚钱的“方法论”,必须跳出“井底”,对世界的本质和本源进行观察,了解世界和历史的运行规律,跨越时空与先贤对话。要构建对于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自己的“理论体系”(参见“科学实践——实践2:建立科学决策系统”一节),需要掌握历史、文化、自然科学等无用之学(而非仅仅是更流行的编程、金融、心理等),并结合职场人士在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更高维度做出正确的决策,比如新能源企业的战略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匹配、比如苹果公司对个人电脑的开创性设计。

所以,即便为了在现实中“求力”,职场人士也应该了解“自由-科学”的含义,多了解一些“无用之学”。

#3 父母

(1)为什么学:生命教育和灵魂教育

中年人白天是“职场人士”,到了晚上或者周末就要扮演“父母”的角色。作为父母的角色,也容易被“实用主义”的现实裹挟。比如,让孩子参加大量兴趣班、培训班、补习班,以“抢跑”为荣,一切唯“分数”、“升学”论,但同时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和培训班,自身的思考和陪伴却远远不够。最值得警惕的是,缺乏对“生命教育”和“灵魂教育”的思考。

这里对“生命教育”和“灵魂教育”做如下考察:

生命教育:指帮助孩子实现生命的价值,表现为对生命的尊重、有意义地度过一生“自由-科学”传统的本意是对内在的“本性”的尊重,使人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即我们在“老人”这一部分已经叙述过的“终极关怀”,从这个角度,父母有必要了解科学的真正的含义。

灵魂教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灵魂分为理智、意志和欲望(也称知、情、意);理智统御“意志”和“欲望”,转化为智慧和勇气。灵魂教育的意义在于,令人获得真正的智慧、勇敢的气魄、充沛的情感,同时懂得节制欲望,既是德育、也是智育和美育。孩子智慧的获取,离不开好奇心、理性思维与求真理想,而脱离智慧的勇敢与情感,则是盲目和可怕的。

因此,为了让孩子在生命与灵魂上有更深入的理解,父母也应当关心科学精神(当然还需理解情感、仁爱等),而不仅仅是表面的数学和科学的应试功能。

(2)学什么和怎么学:“身教”大于言传

为了让孩子掌握真正的“自由-科学”的精神,最根本的做法在于家长的“身教”。让家长自身成为一个有问题意识、会主动学习、能独立思考、关心世界、善于思辨与推理分析之人,掌握健全的知识体系,养成理性科学的决策能力,并向更多人传播科学文化,若能如此,孩子必能习以为常、切身了解到“科学”和“教育”对人性的意味之所在。

如果父母仍然无从着手,可以回退到上一节的“无用之学”以及老人的“快乐之学”去寻找答案,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改善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土壤。这实际上也是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一种补充和改善。

#4 青年学生

(1)为什么学:“自由”与“仁爱”

接下来我们谈“青年”,尤其是大学生。大学教育的意义不在于掌握谋生的“专业技能”,而在于为成为未来的世界领袖奠定基石。这基石在于对生命的思考、对未来的选择、对品格的锤炼、对能力的锻造

青年不妨回到我们在前文提到的老人的立场,或者乔布斯的“把每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的视角,去了解自己的终极关怀,回归人性的理想,并养成宽厚、仁人、超然的品格,获得自由的“学习”与“思考”能力,鞭策自己找到真正的志向,这是成为“一流”人物的前提。“自由”是这样的一种志向,它通往“真”;“仁爱”也是这样的一种志向,它通往“善”(也就是“仁”和“义”)。

但无论“志向”还是“品格”、或“学习”与“思考”能力,都不是通过被动灌输知识可以获得的,无一不是通过在现实中的实践与磨练,通过日复一日的提问与思考,逐渐养成。如果青年不满足仅做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螺丝钉”,就应该去尝试回到“自由”与“仁爱”的源头,建立宽广的知识视野,养成宽广的胸怀,获得真正的自由,成为“仁爱”之人

(2)学什么和怎么学:“自由教育”

这种方案其实在大学已经存在了,只是有待改进,这就是“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也叫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自由教育起源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有“自由七艺”的传统,强调的是传授所谓的“无用的知识”,如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哲学传统等等。与之相对的是“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以传授实用的知识为主。

“自由教育”倡导与伟大心灵的交谈,可谓是西方的“国学”。今天中国大陆的许多所谓“国学”班却走向了培养“礼”和“顺从”的误区,却没有促成学生与包括“仁爱”在内的诸子的传统的对话与思辨。中国的“自由教育”,应当一方面,通过真正教授“国学”(中国的和西方的),帮助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反思自己“从何而来”,找到自身在历史和世界中的位置;另一方面,使得学生以此为基础,保持开放的心态,广泛地阅读、思考和交流。

作为结果,经历过“自由教育”的学生,应该学会如何读书、如何思考和如何写作,尤其是非功利的、以思想的成长为目的的读书、思考与写作。郑也夫教授在“我们怎样读书、怎样思考”中对此给出了更多的建议,可以作为参考。

#5 学者 / 智识分子

(1)为什么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青年可以成长为职场人士和父母,可以渐渐老去成为老人;或许她/他也会成为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思想家,或者成为真正的英雄。

文化是人类的生物优势。从近代来看,历史的真正推动者大多是文化、科学、技术和制度领域精英。对于“历史是由人民大众决定”,这是在民主浪潮下的粉饰之言。我们无需否认大众的价值,但真正的历史是由少数人萌芽,而最终慢慢演变成大众的,科学革命是如此、儒学兴起也是如此。人类的真正的智慧在开始时总是少数,在不断变化的环境的自然选择之中,才导致变异的文化逐渐占据主流;“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所以,我们应当重视“精英史观”与“英雄史观”,这与现代的平等、民主观念并不矛盾。

作为真正有志于成为英雄的“学术研究者”(学者)或者自认为智慧和见识在人类中属于卓越者(智识分子),更应对此有高度的自觉。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对这精神的最好阐释。从现代的意义上来看,“为天地立心”既包含了“人”/“仁”的内涵,也可以容纳“求真”的精神,这也表明了“自由”与“仁爱”统一的一面;同时,为了实现“横渠四句”的理想,非有大无畏的“求知”精神与仁人之心不可,此乃“智仁勇”的相统一。文明之脊梁者,莫不如是。

(2)学什么和怎么学:解决真正的问题

今天的学者与智识分子,在功利的浪潮之中,有许多困于功利、损坏风气,或者面临生活艰辛的滋扰。即便几年来学者的经济条件已有所改善,但要养足胸中“求真”的浩然之气,却仍然不易。学者与智识分子应当努力成为时代的智者

人类的历史是不断由挑战与进步推动的。智者的意义,在于识别出当前时代中的重要问题,并有勇气、智慧与耐心去克服他们。“地心说”与“日心说”是这样的挑战,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等构建了数理实验科学的基础,完成了近代科学革命;儒学的衰弱是这样的挑战,周敦颐、张横渠、程颢、程颐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推动了儒学再兴。

成长中的学者与智识分子,应当保有此种使命感。至于诺贝尔奖,也不过是外在的荣耀;真正的解决问题者,历史自能评判之

以上几者的关联

最后,补充一下以上几者的关系,令读者可知其内在逻辑:

  1. “老年”是“成人”的终点,我们以“向死而生”的视角,思考“求真”的意义。
  2. “青年”是“成人”的起点,所以我们更多是谈论如何在早期打好“求真”的基础,使一生受益。
  3. “职场”“父母”是脱离青年与进入老年之间的生活(也叫“中年”)的两面,是“求真”有现实意义、但也面临危机的时刻。
  4. “学者 / 智者”是一种精英史观的视角,这世界需要有人担当的“智慧”的责任,令文化的基因(习俗、制度、技术、科学等)在时间与空间中继承、变异、演化、发展。

联合国 科学-政策-商业 论坛:from Wikipedia – Science | CC BY-SA 2.0

总结

在本文《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中,我们着重分析了两个问题:

  1. 成年人为什么需要STEM教育:从历史根源、文化差异、现实挑战三个方面,分析了科学教育的必要性。
  2. 成年人需要什么STEM教育:用植树做比方,“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在于“播种”求真的人性理想,“科学读物与科学实践”分析了在显示的“知与行”的层面“根、茎、叶”的构造、“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则讨论了如何“栽培、浇水、施肥”的问题。

写在最后

对于“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的问题,我们暂时告一段落。对这个问题本身的回答也远远没有完成,只是刚刚起步;在这个领域我并非有深入思考的专才,所谈也必多有疏漏。

但我们认为,在这个时代追问“自由-科学”的传统,却命中了这个世界的核心,“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五四运动”100年之际,再次回顾“科学”的问题,似乎也有着特殊的意义。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可以延伸出更多的问题,值得当代中国文明深刻反思,并指引我们“鞠躬尽瘁”,向着下一个“轴心时代”前行。

同时,必须承认,追寻苏格拉底的“求真”理想,在当今天下,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在灵魂的“理智、意志与欲望”之间,我们会选择走向哪一个方面,我们仍难以笃定地预料。但我愿意相信,“求真”的理想自有其存在的本质的意义,正如陈寅恪先生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所说:“来世不可知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最后,试枚举与此文相关的话题。我们在未来可以进一步论述:

  1. “逾越政治的价值秩序”是否可能建立:在今天政治获得了自主性并尝试指挥一切的社会中,是否有可能建立“求真”的价值理想(或与“求真”同等地位的价值秩序),同时使得政治回归到手段而不是目的?
  2. 社会科学的教育问题:我们常把“科学”默认为自然科学,对于近代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未来应怎样融入不同人群的教育?除了STEM,我们还需要什么?
  3. 技术和商业精神的反思:今天的技术与商业文化,已经蓬勃发展起来,但如何避免其有害的一面、补足其不足的方面,是使“求力”的社会不至于崩溃、或者陷入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所需要思考的。
  4. 日译汉语的文化与社会影响:“科学”、“自由”、“社会”等词都是晚清的日本学者用汉语翻译的,有些翻译今天看来不见得很好,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对我们思维的潜意识和社会面貌存在哪些影响?
  5. “自由”与“仁爱”的传统如何共处与交融,是我们面对的时代命题,结合当下的文化、经济、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几十年到两百年间,人类是否会迎来一个新的轴心时代?思想混乱、信仰缺失的社会文化局面,如何突围?
  6. 科学基础问题:今天的科学大厦的基础是牢固的吗?归纳法的自身缺陷如何克服?夸大一点说,能否在未来建立一种真正广泛连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紧密而完善的科学基础?是所谓的数理逻辑+大数据吗??
  7. 除了“科学”,还有哪些时代的核心词汇是现代中国人含混不清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封建”、“哲学”、“形而上学”?似乎都是,而且还有很多。澄清概念、反思根源,这也是今天哲学的意义所在。
  8. 面对人类文明成果的急剧增长,教育学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知识的快速增长发生在所有的科学领域,而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与娱乐倾向又进一步压缩了人们的注意力,加剧了这一问题。如何帮助未来的人类在具有好奇心的同时,不被好奇心吞噬,是个巨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Posted from my blog with SteemPress : https://robertyan.000webhostapp.com/2019/03/%e3%80%90%e6%9c%aa%e6%9d%a5%e6%95%99%e8%82%b2%e5%ad%a6%e3%80%91%e6%88%90%e5%b9%b4%e4%ba%ba%e9%9c%80%e8%a6%81%e4%bb%80%e4%b9%88%e6%a0%b7%e7%9a%84stem%e6%95%99%e8%82%b2%ef%bc%9f%ef%bc%88%e4%b8%83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七)

【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六)

【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一)【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二)中我们引出了问题“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并从(1)希腊科学与近代科学的根源、(2)中国文明缺少“求真”的传统、(3)缺少科学精神带来的现实挑战,这三个方面,解释了成年人,尤其是中国成年人,为什么需要STEM教育?的原因。

【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三)【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四)【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五)中,我们具体讨论成年人需要什么STEM教育的问题。在(三)中,我们对其中的核心问题“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如何落地”展开了分析;在(四)和(五)中,我们讨论了科学读物与科学实践的关联,并详细介绍了推荐的读物和可采取的实践。

在本文中,我们继续讨论成年人需要什么STEM教育的问题: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是如何针对不同人群展开。

成年人需要什么STEM教育?(What)

对于成年人需要什么STEM教育,我们在前面打过一个比方。“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在于“播种”人性理想,科学读物和科学实践的三个层面分别对应科学之树的“根”、“茎”、“叶”,同时需要结合“亲身实践”与“以人为本”的教育,进行“浇水”、“施肥”,从自然与社会中汲取“阳光”、“雨露”,这棵科学之树,才能茁壮成长,造福世人。

接下来,我们继续谈如何“以人为本”地“浇水”、“施肥”。

3. 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

这是“成人需要什么STEM教育”的最后一章。

严格来说,前面两章的所写内容有一些拘谨,有些死板、太过干货,说教的味道重;但任何一项学习都需要有系统的基础,由根基打起,促进心灵与认知,并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特质具体化、形象化、个性化(所谓“因材施教”)。有了前面的基础,我们继续讨论“因材施教”,才不会失之偏颇。

“科学”和“教育”:人性的舒展

话说回来,我极不喜欢“教育”这个词,“教”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育”是培育保护,这都有违教育的本真。教育的本质在“学”(即自学、主动学习),而不是“教”;这在《论语》里体现得很明确:“学”出现了56次,“教”出现了7次。根据百度百科–教育词条,对词源的介绍:西方“educate”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提供“土壤”、“阳光”、“雨露”,并引导树木向这自由、强健、伟大的未来,自主发展与探索;“树”也确实都是自己“长”出来的。(相比起来,“学校”一词尚能突出“学”的内涵。)

“科学”的词源,我们在前文“什么是科学”一节中也曾重点解释。如果我们用严复对Science翻译的“格致”(即“格物致知”),就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这里“科学教育”的内涵,即自主的、内在的对于“真”和”知“的探求

不幸的是,这两个词的现代汉语,中国在晚清都采纳了日本学者翻译西方著作时所用的“科学”、“教育”的译法,竟遗祸至今。(此中国有识之士,当警醒慎思之问题;每思至此,莫不痛心于日本民族之狭隘、“康梁”之不察、严复之不成。)

所以,无论是“科学”还是“教育”,本意都应一种自发的、由内而外的人性舒展,但现在的“科学”和“教育”却都带有权威的意味。大众对于“科学”和“教育”的理解的极大扭曲,通过语言在潜意识层面的影响,加剧了现实中“求真”精神的稀缺。

所以,我们这里谈“科学教育”,尤其是针对成年人的科学教育,关键在于“启发”,希望谈的是如何启发人们以理性之心寻求真理,并走向实践。这帮助我们,回归科学和教育的本来面目

STEM的一种观察:内在的人性理想

在进一步深入之前,我想再谈一下 @honoru 米高和夫人创办的iCare World的启示。米高 @honoru 在《STEM 教學與親子教育 (上篇 - 共兩篇)》中提到这一事业之核心在于: “要大家製作「親子遊戲」及「親子動畫」。再慢慢從中加插「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將「品格教育」結合「STEM」內容,成為我們活動核心 - 培訓「有品格的遊戲開發者 及 動畫師」

我没有亲身参与iCare World的活动,仅从米高的描述来看,他们通过工程活动(游戏制作(如Unity 3D)、动画制作、App制作等)或使用工具的教育(使用IT技术/资讯技术等),同时借助游戏化(Gamification)、社会化(如亲子活动)等方法,作为实际的活动内容,来启发或显现人性内在的美好(亲情、友情、协作、互助、责任、担当等等)。

工程和产品内在自然包含着一种人性的理想(“自由”、“平等”、“互利”、“协作”) 和为了人而设计的理念。借由非功利的工程和学习,将其内在的人性品质自然显现出来,这是iCare World可以成立的内在逻辑。这是一种充满温情和善意的公益教育模式,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学习。

从我的观察来看,iCare World主要针对的是STEM中的Engineering和Technology,较少涉及Science和Math。其原因在于:

  1. 一方面,工程和技术背后有着具体的技能、需要动手实践,这种技能本身足够有趣、有用,能满足参与者(如父母和孩子)的学习兴趣,而科学和数学在学校和课堂里已经被讲的足够多了,公益机构参与的意义没有那么显著;
  2. 另一方面,相比“科学”,工程和技术对人与人之间协同、交流、互助的依赖性更高,这与中国的“仁爱”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利于“品格”的塑造。

在iCare World的设计中,“非功利”也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这其中的工程和学习的活动,被添加了“功利”的色彩,例如参加考试、参与被官方认可的竞赛,其效果也必然受到一定影响。现代资本主义背景下的工厂与学校,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外在定义人的行为、扼制人的内在动力的倾向,这都某种程度上会阻碍“兴趣”的萌发与生长

这里将 @honoru 米高的文章用来做佐证的原因,在于我在这一章谈到的“科学教育”的方案,事实上也建立在一种相同的逻辑之上:卸掉现代学校制度、商业教育机构、以及功利的社会心态加在“科学教育”之上的重重功利性负担,让它回归自己内在的对人性的期待。

学校教育的误区:批量生产 v.s. 娱乐至死

随着“大众教育”的普及,现代的成年人很多都经历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被认为是教育的核心和主要模式,但这在历史上并非一直如此。“教育的普及”无疑是现代人类重要的成就,各国对教育的极度重视也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但同时也出现了两个极端的问题。

类型一是工业化教育,这与现代的工业化生产密切相关,将人明确分工,对人才提出明确的技能要求,随着这一压力推向学校,人也像产品一样被高效率地批量生产出来,以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家长和孩子为了参与激烈的社会竞争,把满足应试要求、获得学历作为学习的核心目标,进一步压缩了“求知”的内在动力和好奇心。这是一种极端的填鸭式、功利式的教育倾向,“功利化”、“把人当成机器”是这种模式的主要问题。这是一种奥威尔式的《1984》的模式。

类型二是娱乐化教育,与电视、互联网等的普及有密切联系,随着媒体行业、娱乐业、游戏产业的发展,教育也被商品化,教育被要求必须是好玩、有趣、零门槛的。学生像看电视、听故事和玩游戏一般学习,教育者极尽所能地满足学生对趣味性的要求,却从不要求学习者深入思考。这也是波兹曼《娱乐至死》中所揭露的问题,从商业到教育,“消费主义”盛行,以“消费者”的心态对待所有人,包括学生,其结果是扼杀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能力”学生看似课程轻松愉快,其实深度的思考能力已经在无形中破坏,很多商业的“兴趣班”也存在这类现象。这是赫胥黎式的《美丽新世界》的模式。

残酷的是,中国的教育过去曾经由于效法苏联模式,走了工业化教育的路线;当下,随着资本主义文化的侵蚀,又有娱乐化教育的危险。而无论这两种中的哪一类,都没有真正给学生以自由:前者抹杀了选择的自由、而后者腐蚀了思考的自由;前者的诡异很多人都能觉察到,而后者的伤害却更为隐蔽,“温水煮青蛙”。在这种学校教育环境下生长的青少年,扼杀了兴趣、消灭了志向,在成年之后就更难成为面对世界性挑战的英才。由学校标准化教育机制带来的全球化的教育危机,是当下值得重视的问题。

教育的目的在于“树木”的自主生长,“阳光”、“雨露”、“蓝天”、“白云”、“狂风”、“暴雨”是时代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粗暴的“剪枝”与“揠苗助长”固然不可取,谄媚、利诱的富营养化“浇水”、“施肥”同样令人窒息。

并非说学校教育已经没有出路了,但今天“成人”甚至“父母”在“科学精神”、“教育思维”等方面的种种问题,却是在其幼小时就种下了“因”的。要真正回答“成人需要什么STEM教育”的问题,必须同时从学校教育(K-12)去找解决之道;有鉴于“学校教育”问题铺陈开去较为庞大,这一章我们还是先从“成人教育”入手。

成人教育:成人需要什么教育?

成人离开了“学校”这个小“社会”,却进入了社会与自然这个大“学校”。

近期有被叫做“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非常火热,其本质是针对成人的知识产品,是对书籍、博客、电视、音频、视频的延伸和重新包装。但我不认为这是我们需要的“成人教育”,更无须说这种“知识付费”很多是打着“知识”旗号的娱乐化、碎片化的“教育”,把读博客、看说书、听故事当成学习。因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学”,而不在于“教”;知识付费模式成立的部分原因,就在于很多成年人不懂得如何自主学习、如何在实践中增长智慧。

成人教育的关键不在与“谁来教”、“教什么”,而在于怎么启发对“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思考与行动

我们在前文论证了,成人需要真正了解科学的“本源”和“本质”(“自由-科学”(“自由-知识”)的传统)、了解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进行科学实践。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 培养好奇心、理性思维与求真理想
  2. 体系化地追求(无用的)知识、构建理论体系
  3. 运用于生活与工作实践、建立科学决策系统
  4. 传播科学文化与方法

第1部分,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启发“学问思辨行”的启动;第2~4部分,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难点首先在于第1部分。

关于“启发”,我们希望启发的是真正的“人性”与“智慧”,而不是通过娱乐化的糖衣或“贿赂”让“不愿者上钩”。现实落地时,却一定程度上需要使用佛家的“方便法”(譬如禅宗对佛学的简化,较少约束,令更多人可以参与)、“因材施教”,让对方更容易接受观念;但即便初衷美好、向现实做了妥协,又需要控制“实施”不走向理想的反面,如“自由、平等、博爱”是如此,如“民主、科学”是如此,如“共产主义”也是如此。

下文将人以群分,针对“老人、职场人士、父母、青年学生、学者 / 智识分子”分别讨论如何“因材施教”、启发内在的“自由-科学”精神。

柏拉图的学院(Academy)| Source: Wikipedia – Education | CC BY-SA 2.0

(未完待续)在全文的最后一部分,我们讨论不同人群的“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


参考文献




Posted from my blog with SteemPress : https://robertyan.000webhostapp.com/2019/03/%e3%80%90%e6%9c%aa%e6%9d%a5%e6%95%99%e8%82%b2%e5%ad%a6%e3%80%91%e6%88%90%e5%b9%b4%e4%ba%ba%e9%9c%80%e8%a6%81%e4%bb%80%e4%b9%88%e6%a0%b7%e7%9a%84stem%e6%95%99%e8%82%b2%ef%bc%9f%ef%bc%88%e5%85%ad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六)

【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五)

【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一)【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二)中我们引出了问题“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并从(1)希腊科学与近代科学的根源、(2)中国文明缺少“求真”的传统、(3)缺少科学精神带来的现实挑战,这三个方面,解释了成年人,尤其是中国成年人,为什么需要STEM教育?的原因。

【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三)【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四),我们具体讨论成年人需要什么STEM教育的问题。在(三)中,我们对其中的核心问题“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如何落地”展开了分析;在(四)中,我们讨论了科学读物与科学实践的关联,尤其是介绍了重要的科学读物。

在本文中,我们继续讨论成年人需要什么STEM教育的问题:承接(四)中未完成的对科学读物与科学实践的探讨,本文继续分析,作为对科学素质有追求的个人,我们如何进行科学实践。

成年人需要什么STEM教育?(What)

2. 科学读物与科学实践

前面3小节(读物1~3)主要讲哪些科学读物值得深入阅读(知),接下来继续谈以及如何真正亲身进行科学实践(行)的问题。

在“知”的层面,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输入”,即对读物的选择上,并提供了三个层次的关于科学的结构解释 —— 底层(本质与根源)、中层(知识与识见)、表层(世俗与流行)。这好比树的“根”、“茎”、“叶”,依次生长,才能最终“开花”、“结果”;但对于如何“浇水”、“施肥”的问题(读物如何被接纳、吸收的问题),没有做深入的探讨。这一方面应该结合实际,通过科学实践来巩固,另一方面应当是“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对不同地区的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策略;对于后者,我们在后一章“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会进一步论述。

“行”是“知”的延续,也是真实的、内化的“知”的体现。科学实践是主动的行动,不是被动的接收知识。当前的未成年人的STEM教育提倡参与和实践,也是基于同样的思想。参与科学实践的意义,不在于让每个人都从事学术研究,而在于让“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科学普及”、“科幻文学”背后的科学精神、思想与思维,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与问题转化为行动。行动是人性的外在体现,所以,也可以说,科学实践的目的在于让“自由-科学”的成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却又不过分“科学化”,这一过程也分为底层、中层和表层。

实践1:构建(理论)体系

首先是科学实践的底层——构建(理论)体系,这也是智慧的构建。

“构建理论体系”看似是“知”的层面的问题,但真正有效的“体系”无一不是联系历史、结合现实世界、以及通过行动获得的认识构建的。我们前文罗列的科学读物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与养料,不等于个人的“智慧体系”,唯有通过持续地观察、思考、提问、写作与行动,才能成就通达的“智慧”。所以,我们认为这是科学实践的基础。

(1)为什么需要“构建理论体系”?

那么为什么要“构建理论体系”呢?其本质是对“自由-科学”传统的一种呼应;追求“理论体系”,是追求智慧、追求自由的具体方式,也就是苏格拉底说的“有知即有德”“无知即缺德”,对“真”的追求,“与真理为友”。

“体系”的传统来同样自于希腊理性科学,即欧几里得的公理化系统和演绎法,以“非功利”和“内在推演”为特征。中国古代的学问有很高的通融性和综合性,但在理论构建方面严格性和完整性不足,即便在今天的学术发展环境中,在本土产生的完整理论体系依然极少,其文化原因就是前文提到的中国没有“自由-科学”传统。

构建理论体系也有其功利效用,也无须否认。依据理论体系,面临问题时,作为个体或组织可以从基本的定义、公理、条件出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合理的决策等。用Elon Musk的话说,First Principles(中文媒体将其翻译为“第一性原理”)是帮助实现创新、认识事物真实情况的推理方法。First Principles意指类似于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必然性推理”或演绎法。

(2)“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

不同于收集“技术”与“技巧”的思维构建模式,“体系”的构建从基本的概念定义、历史起源、相互关联、辩证关系等出发,在理论层面构建结构牢固、逻辑自冾、没有内在矛盾的“体系”或“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体系建构在方向上可以包括深度建构和广度建构,如某专题的学术研究与实验,某学科的通识性了解,等等。

“理论体系”也是对“学问”的更具体的描述: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追溯各理论领域的基本概念定义、公里通则、模型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扩展知识领域,以无知为耻,以学习、思考、提问为日常,以实验为方法,以数据为依据,以技术为助力,以写作为表达,以行动为依归,则理论体系可以日渐壮大。

这是我们提倡的科学实践的底层:理论体系 / 智慧的构建。

实践2:建立科学决策系统

接下来继续谈科学实践的中层——科学决策系统,这是对知识的运用。

(1)为什么要“建立科学决策系统”?

“决策”是日常随处可以的功利性行为。我们可以认为构建理论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决策或其他外在目的,也可以是为了“知识”本身。认为“体系”高于“决策”的,是求真的理想;认为“决策”高于“体系”的,是求力的理想。但无论哪一种,“理论体系”都可以对“决策系统”提供实在的帮助。这是所谓的“能做出选择,是自由;能做好决策,是智慧。”

这里以“决策”为切入点,也在于其普遍性与重要性。现代社会在教育、生产、消费各个层面都存在大量或重要、或频繁的决策,但决策盲从、短视、过于功利,是常见的误区,所谓的“科学决策系统”首要在于以科学思维方法进行价值判断与取舍。

(2)如何“建立科学决策系统”?

“决策科学”是一门需要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对于跨学科的知识有较高要求,要求“理论体系”在广度达到一定水准

决策不仅仅依赖于数理逻辑与“理论体系”,对于决策的目的、环境、信息、权威,都有显著的依赖;实践中,也可以运用决策支持系统(商业智能)、运筹学、机器学习、知识图谱、智能投顾等技术,借助机器的能力提高决策效率与准确度,降低决策成本。但最重要的依然是决策者的知识积累、模型运用、模式识别、领域直觉、事实分析、信息收集的能力。

正如巴菲特说到投资中“理性”与“智商”的比较: “成功的投资生涯不需要天才般的智商、非比寻常的经济眼光,或是内幕消息,需要的只是在做出投资决策时的正确思考框架,以及避免情绪失控保持理性思考的定力。我的成功并非源于高的智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性。我总是把智商和才能比作发动机的动力,但是输出功率,也就是工作的效率则取决于理性。”

比如,以购买不动产为例,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哪些板块价值增幅高、保值性强、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等等,但同样有较多信息需要通过房屋现场观察、社区人员素质的了解、对市场趋势的判断等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对本地区的金融史、宏观经济理论等的了解,如此才能做出较为合理的预测与购买决策。只看“价格”或“追涨杀跌”由于在决策上是极为片面的做法,存在较高的被割韭菜的风险。

对个人和组织而言,在最为关切的核心选择上,建立人机结合的决策模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包括战略目标、金融投资、选址(房产、商业地产)、人才培养(个人教育、员工招募与培训)等。在以上问题中,现有的基于数据和智能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还无法完全取代个人和专业智囊的判断,以支持、咨询、顾问、智囊、信息提供的形式为主,所以个人的自主独立的科学决策思维与直觉,仍是最主要的驱动力,这是对科学精神与思维方法(求知欲、数理逻辑、模型构建等)在日常中最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并提供反馈、促进理论体系的完善。

这是我们提倡的科学实践的中层:科学决策系统 / 知识的运用。

实践3:传播科学文化与方法

最后我们谈科学实践的表层——传播科学文化与方法,这是信息的传播。

与前面两部分类似,我们还是从“我”出发进行讨论:即一个有一定教育水平的成年人可以如何参与“传播科学文化与方法”。

(1)为什么要传播科学文化与方法?

实际上,无论是“构建理论体系”、“建立科学决策系统”,还是“传播科学文化与方法”,都不是必须的义务,只是个体可以追求的一种基于科学精神的实践。

那为什么仍然有必要进行科学传播呢?类比来说,如果我对商业或创业有很强的使命感,我可以极尽努力去学习所有的商业智慧、并创建一家有社会价值的企业,但同时也可以将我的商业思维和方法分享出去,帮助更多潜在的创业者通过商业能力帮助更多人;当然也可以认为这是我的机密,不愿意宣传。

开放和分享精神的价值首先在于利他、在于唤醒和帮助一些人,但同时对于分享者本身也有促进交流、获取建议、建立合作等实际的功利性的意义。无法否认的是,传播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推进,越是具有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人或者组织,进行开放和共享的意义也越大、动机也越强。

(2)科学传播的困难

面向社会进行科学传播,看似轻松愉快,其实挑战最多。

一方面,我们面临“科学崇拜”的局面,大众对科学顶礼膜拜、不容置疑;另一方面,大众对科学却误解颇深(“科”“技”不分、功利化、过分强调科学字面的“分科”的意思),在交流中面对许多潜意识层面的阻碍。这对希望推广真正的科学精神、澄清误解的传播者,和受社会文化影响颇深接受者都提出了很多挑战。

这带来的问题在于,公众的科学素养还不够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常常下猛药,结果却是用了太多“技术文化”的思路来传播“科学”,结果便是南辕北辙,并在长期带来更多问题。

(3)科学传播的现实路径

传播科学文化与方法应当关注内容的“生产”、“传播”、“利用”等环节。

【媒介:深度与广度】

关于传播的内容,我们在“科学读物”这一节中做过一些不完整的总结,但没有深入讨论各种媒介的差异。在传播的媒介形式中,书籍、杂志、电视、互联网媒体、电影(尤其是科幻电影),是最为主要的。

现在的大众传媒的主要平台是电视和互联网,书本的阅读量和阅读率在各国都有显著下降,所以对科学知识普及型内容,也多以电视节目、互联网媒体较为流行,成为科学传播与大众互动的重点之一。如央视经常被吐槽的《走近科学》(被戏称为“走近伪科学”)、松鼠科学会、果壳网、知乎、微信公众号、抖音等。

以互联网为主体的科学传播,借助博客、公众号、播客、论坛等形式,增加了一定的互动性,使得原来单向的从科学界向大众传播的方式,变化为双向的互动与进展;这对于内容的传播者有很好的学习、激励、启发和促进的效果。例如,对于科学传播而言,目前互联网平台微信公众号(或Facebook)、抖音(或Youtube)、知乎(或Quora)等有更高的活跃度与更强的互动性。

近期火热的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科幻电影,则是以电影为载体传播科学文化在中国的显著进展;其作用不在深层次的知识与思想普及,而在于问题意识、探索精神、仰望星空等方面的启发。但电视电影由于生产成本和专业程度相对较高,制作者相对较少。

另外,线下的课堂或者互动性的环境,也有很重要的帮助,但必须承认成人的参与度并不够高,如大学讲座、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商业机构或其他非营利机构组织的科学教育,这些方式对主导者的专业水准和组织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总得来说,对于较为系统化、有深度的思想和科学传播,书籍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博客在互联网环境中属于有一定深度的传播媒介,面对面的线下环境需要考虑如何吸引更多成人参与的问题。对于强调受众广度的科学传播,互联网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知乎,以及电视电影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渠道。

【内容:傲慢、偏见与无知】

我认为科学内容的生产,最大的挑战在于傲慢、偏见与无知。

“傲慢”是以“科学主义”为主要理念,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口号,把自己想象成“科学真理”教的传教士,以“科学家”或“专业人士”的权威,居高临下地传播知识,而不反思受众的需要。这是包裹的“科学”外衣的野蛮。

“偏见”是指以科学方法论为中心,反对对科学的批判和质疑。凡是不通过科学方法来评判的,都是“伪科学”;凡是“科学知识”,就一定是正确的知识。所谓的“求真、质疑、实证的科学精神”,则是用科学去质疑一切,却唯独不能质疑科学本身。唯“数理逻辑”至尊,“博物学传统”一文不名,等等。这是以“科学”为迷信。

“无知”则在于将反科学、无依据的理论进行大肆包装与传播,宣扬“气功”、“养生”等理论,又走向了“知识无用论”和“歪理邪说”的另一个极端。

凭借“傲慢与偏见”,以科学传播为名,却缺少对科学的反思,一定程度上反而阻碍了科学本身的进步与发展。“无知”则通常与有意的骗局相伴,为了达到传播的目的,故意捏造了吸引人的错误信息。

从正面来说,内容生产者应确保自身的公正包容的科学立场与正确的学术思想,切入的角度可以是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史、科学与自然/社会/人文、科学前沿进展和基本科学知识等等。总的来说,具备反思能力的科学传播者,才能产出有意义的内容。

【受众:以人为本】

科学传播的受众应该是全体国民,而不仅仅是传统科普所针对的“青少年”/“未成年人”。科学传播的实行者也不再仅仅是科学家和教师,而是大众传媒与智识分子。

与“青少年”相比,成人的环境要复杂的多,传播者需要深入考察学习者的环境、挑战与需要,将传播的内容(无论是科学的文化、社会属性,还是具体的科学知识)与具体的接受者、使用者相匹配。当然,这样做也必定面对诸多挑战。

既然“科学”是一种人文,那么如同其他文化一样,是从生活的点滴,从观察、思考、交流、行为的各个层面体现出的。一个物理奥赛金牌获得者,未必需要在乘坐飞机师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变化;一个精通数学知识的工程师,未必需要在工作中使用微积分;但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却可以在不同层面得到具体的应用。

所以,有深度、有人文情怀的科学传播,应当不停留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知识)的表层,而是去深入挖掘其背后的人性价值与人性理想。不仅仅让受众感觉到科学的奇妙(近似于一种现代魔法),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科学的历史与社会影响、利用科学解释自然,更应当令学习者张开心灵,感受到科学背后“求真”、“自由”的人性之美,让人成为更完善的人。

“以人为本”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会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按照不同的人群具体分析这一问题。

这是我们提倡的科学实践的表层:传播科学文化与方法 / 信息的传播。


大型强子对撞机 | from Wikipedia – Science | CC BY-SA 2.0

(未完待续)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我们会具体探讨“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如何针对不同的人群展开。

参考文献




Posted from my blog with SteemPress : https://robertyan.000webhostapp.com/2019/03/%e3%80%90%e6%9c%aa%e6%9d%a5%e6%95%99%e8%82%b2%e5%ad%a6%e3%80%91%e6%88%90%e5%b9%b4%e4%ba%ba%e9%9c%80%e8%a6%81%e4%bb%80%e4%b9%88%e6%a0%b7%e7%9a%84stem%e6%95%99%e8%82%b2%ef%bc%9f%ef%bc%88%e4%ba%94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未来教育学】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五)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