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名器天下三分,拾真魂同结一心 | 在Tron收购Steemit之后

上回说到 小门童染疾失贵客,大将军横刀斩恶鬼,哪知一波不平一波又起,2月14日,Steemit宣布加入Tron生态系统(也可以看O哥的介绍),引发社区有史以来最大的冲击波之一,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晨与瓜子 @iguazi123 讨论了目前的情形,于此解说一二。



图片来自:https://medium.com/@TronFoundation/steemit-joining-tron-ecosystem-6ad66584d0b

失名器:天下三分

据公告 Steemit Joining TRON Ecosystem 所传:

Steemit Inc., the largest decentralized blockchain-based social media and blogging platform, announced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TRON Foundation. TRON and Steemit’s development teams will immediately begin working together to bring Steemit and other Steem blockchain based DApps to TRON blockchain and its community of over 20 million users,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gether, TRON Foundation and Steemit Inc. will look to create further value for their users and to augment their advancements in decentralized technologies, including moving old STEEM token to a new TRON based STEEM token, giveaways to the existing TRX users with the new TRON based STEEM token, as well as a new accelerator program towards the developer community.

文中虽言strategic partnership云云,看下文之“吞并Steem token与生态系统”便知,名曰战略合作,实为收购(获取了Steemit Inc.的实际控制权)。孙某,营销之才,借情人节搞基之名,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实。孙某收购的目标实为 Steem 的品牌与影响力,同时获取Steem token的控制权,这是 moving old STEEM token to a new TRON based STEEM token 的实际意义。从法律上界定,Steem的品牌已为Tron的囊中之物,交易所上Steem代币的控制权(这一代币的上架/下架等权力,而非定价和买卖权力)也为Tron所辖制。

此之谓“失名器”,Steem 品牌(名)和Steem 代币(财)皆归孙某所有也。Steem社区所拥有的Steem代币的价值几何、去向何处,已非Steem社区所能控制。Tron + Steem 成为一新势力,已成定局。

2月14日,本为EOS的Voice发布之日,岂料Tron + Steemit先声夺人,四野震动,此一时之奸雄也。所谓“去中心化的内容社交媒体”云云,本是黄巾之乱、群雄割据之势,然究其影响力,Steem仍为其中之祖,当仁不让。经此一役,名器失窃,天下三分,风云为之变色。

  1. Tron + Steem:挟“天子”以令诸侯,以险诈为名,此为“曹”;
  2. 真·Steem:Steem 既然失去品牌与代币,Tron必利诱以夺民。Steem 所遗留者,乃与其共存亡、真正认同其理念者、以及基础设施与代码。Witness 们必不能见容于Tron(尚不知是否有收买之策),既无他路,必求图存;信仰Steem之愿景者,感怀Steem之友谊者,不愿其亡。非此辈不能延续Steem之衣钵,此之谓“真·Steem”。此为“刘”,然而“益州疲弊”也。
  3. EOS之Voice:EOS 国险而民附,本乃豪强,欲借Voice以收天下人心,岂知 Tron 出人意表,局势大变。Steem旧主 Dan 奔逃此地,不可不察,勉强可以为“孙”。

以此观之:

  • Tron 与 EOS,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社交媒体之名,以图生态系统之强。其谋事者 Dan 与 Ned,对于Steem社区的本来愿景,已无期望,以 Steem 之名图其他。此辈皆“假·Steem”。然而“以假乱真”之事,未必不可为也。
  • Steem的真精神如欲图存,保存Steem与SMT的本来面貌,以求区块链社区模式的独立发展,必不能与 Tron+Steem 与 EOS+Voice 苟合。唯有分叉求存一路,此绝险之路,非大毅力不能至。

此之谓“天下三分”,真假Steem之争,势不可免。利益、情义、技术、理想的纷争,必将芜杂。无论大鲸、小鱼,于此乱世之中,何以图存,尚未可知。但若要保存Steem的愿景与遗产,则必须先求共识以谋生存,下文继续分解。

拾真魂:同结一心

SMT Testnet is LIVE中所说:

We have long said that our mission is to onboard the masses to the blockchain by tokenizing the web.

从表面看 tokenzing the web 和 onboard the masses 固然是Steem的重要使命,更重要的是,Steem的真正意义(此处或许值得辩论)不仅仅在于将社交媒体的内容和行为货币化,更在于以Steem和SMT等为媒介和机制,形成有凝聚力和正面价值的社区(社交性),而Steem在这个领域的探索远远没有完成。需要说明的是,对于Steem的愿景和价值,个人有个人的理解,在此时机,我们不得不对Steem的愿景、价值、意义、优势进行反思、达成共识,由此Steem的真精神可以显露出来。

随着 Steem 品牌代币被剥夺,其所遗留的主要是社区代码。Tron治下的Steem社区必然不是旧有Steem社区的主要成员,Tron治下Steem社区的运行也必然不在依靠Steem的代码与技术,所以Tron只吸收了Steem的商业价值与品牌效应,但对于宝贵的社区组织与技术遗产,则弃之不顾。

Steem的真灵魂,在于其共同认可的使命与愿景、社区的友情与组织、技术的理想与价值,褪去了商业的外衣,Steem的真灵魂终能更进一步显露出来。

尤其是,在真·Steem精神的引领下,社区能够团结和凝聚,共同协作、宠辱不惊,在我看来,这正是Steem最大的价值(所谓community over code, community over chain)。即便这些组织可能也会迁移到别的地方落地生根,但其精神的根源在于此。

此之谓“拾真魂”,社区的核心在于其成员的共同信念以及Steem链的基础设施。

但同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Tron对Steem的商业吞并必将携带着宣传和利诱,而只有反身自省,看到Steem的使命与价值,才能明确Steem社区本身的出路,否则只有灭亡(或者名存实亡)一条道路。Steem社区中会有一部分执着于现有的Steem的使命、利益、友情与技术的人,他们必须保存和发展原来的Steem模式才能实现自身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与ETH的分叉不同,Steem的分叉的目的是保存自身,以避免收购后的改旗易帜、天崩地裂,于是分叉不可避免。但分叉后的真·Steem社区将立刻面临生存发展两大难题。

生存之道

区块链社区生存之道,基础在于经济,而核心在于人心(共识)。

第一,是重新树立品牌与货币。真·Steem生存的关键在于新Steem币何以可能、新的品牌(旗帜)如何树立。随着Steem币迁移到Tron上,现有的Steem Witness机制必然难以运作,所以一个新的货币(如Steem Classic)必须被快速创建和发布出来,并被应用于社区,同时,社区的Witness的选举或许也很可能重新开展,于是真·Steem的经济和组织基础都将发生全面的变化,虽然脱胎于原有的Steem生态,但实际的运行情况也必然发生巨大变化。

第二,是激活经济系统。在真·Steem的品牌和代币得以确立后,一方面,需要选举witness以保证区块链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中witness的边际收益为正,是必须满足的条件;另一方面,从浮游生物到大鲸的利益,也必须依托Steem的机制得到支持,但大鲸是否还是原来的大鲸,或许会有截然不同的答案。但是,更根本的,谁会为这些新的Steem Classic代币买单,经济系统是否正常的运作,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凝聚人心。为了实现以上两个经济系统的实际目标,前提是社区需要立即聚集愿景和利益一致的社区成员,让领导者脱颖而出,展开讨论,达成共识和行动指南。但舆论上必然面对来自 Tron + Steem 支持者的重重挑战、威胁与利诱。

发展之机

当下最紧要的问题是解决真·Steem社区的生存危机,但同时只有立即形成长远的发展目标,社区才有可能更长期的生存下去。

其一,发展的首要问题仍然是在Steem原有的“名”“财”皆去之后,如何辨析其首要的使命和价值,重新凝结社区珍贵的凝聚力。而为了实现Steem的使命,SMT的发布与推进是必须兑现的承诺。

其二,在SMT发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SMT的内涵和价值,改善其在社群组织协作上的效用,在技术上实现跨链等场景,或许能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其三,在真·Steem(Steem Classic)社区形成后,有目标、有计划地行动,快速寻找适合的合作伙伴,拓展实力和价值。

此之谓“同结一心”,在Steem存亡之际,我们自然可以垂手等闲,但我们不愿意真正的Steem就此消失的话,唯有凝聚智力,共同协作,或许才有更多生机。

最后,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欲知后事如何,且思且行而已。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失名器天下三分,拾真魂同结一心 | 在Tron收购Steemit之后’

小门童染疾失贵客,大将军横刀斩恶鬼 | 浅谈迎新与反腐

受多方因素影响,最近CN区面临多方的挑战:例如加入新人较少、遭到恶人袭击等等。本文仅对最近的情形略作点评一二。

遭际不平:怠工与复苏

先从一位少年说起。

话说在那Steem大陆CN县,有一位 小门童 @cn-hello,此子智计不高、武艺不强,却独有一片热心,常不知倦怠、独守村口、寻找新人。每见一新面孔,就手舞足蹈、喜不自禁,或是说:“少年我看你骨骼精奇、天赋不凡,这里有一本《Steem指南》你要还是不要?”,或是生拉硬拽,将惊慌失措的新手,邀请至新手村 @team-cn 一起玩耍。据史料记载,2019年5月以来,小门童总计接待各路新手 362名;虽然贡献不大,但总算也帮到了一些茫然若失的 Steem 新人们。



2019年5月~2020年1月 @cn-hello 接待新人数量,图片来自2020年1月20日周报

如上图所表,2020年1月加入新手甚少。经本县衙役调查,小门童 2020年1月 约有10~20天消极怠工之记录,所以大抵小门童的懈怠是接引的新人变少的主因。这确实让我们错失了一些新人,擅离职守之责确实难以旁贷。

那么,小门童为何消极怠工了呢?经本县衙役进一步深入调查发现,原来小门童在田间玩耍时腿脚意外受伤、且伤情甚重(具体来说,其实是@cn-hello 程序的服务器和数据库的网络配置出现了一些变动,没有及时更新,),于是每当小门童看到新人小哥哥小姐姐,要飞奔过去极力邀请时,却突然两腿无力瘫倒在地了。。。另一方面,由于本文作者 @robertyan 在过去几个月多次染病(所幸与新冠病毒NCP关系不密切)、力有不逮 ,没有做好监护人的工作,童子受伤了竟然都没有注意到(好在童子不是下界去作妖去也。。。)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cn-hello 的病情好转,恢复了活奔乱跳四处搭讪新人的状态了。正所谓“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依”,虽遭逢不幸,但未必不能否极泰来;小门童重新振作,或能助力更多人也未可知。

然而,整体而言,除了小门童的职守不力之外,似乎最近 Steem 整体的士气和热情也有所下降,即便 SMT 似乎将要上线、村长也带领大家开发了 Likecoin 等新的玩法,但要让社区重新恢复生机(not merely to survive, but also to thrive),仍需要更多小伙伴的协作和努力。

难分黑白:警察与匪帮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那边厢说完童子的遭际,以及诸君努力维持社区的热情,这边却有恶霸闯入CN区为非作歹。

前段时间住院的时候,邻床的大伯说:“世上还是好人多啊”。具体的谈话背景不展开讲,但我认同此一判断。此处不谈“性善”与“性恶”的争论;仅从亚达和夏娃吃了苹果便知“羞耻”这一圣经故事,我们可知“存善去恶”至少是一种自然的倾向。可叹之处在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伦理”知识相对不发达的时代,例如,对于技术的去道德化、对于如何明智地选取恰当的手段,常常模糊不清;甚至于曾经的礼仪之邦——中国——也变得面目全非。(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的文章还会再谈。)作为结果,尽管我认同“好人多”的判断,这个时代仍不乏“无耻”之人:弱小时,则懦弱贪婪;强悍时,则恃强凌弱。最近CN区很多人受到的无理之攻击,大抵属于此类。

韩非子说:“侠以武犯禁”。这里的“侠”不同于近代“武侠小说”中的“武侠文化”。当非政府力量的武力、武装达到相当水平,甚至接近政府的武力时,就有了“犯禁”(威胁政府)的可能性,所以彼时“侠”指在野的武力。如果他们对民众、尤其是对官府构成了威胁,在官府看来,“侠”则是“匪”、是“贼”。“侠”可以“为国为民”,也可以“烧杀抢掠”,这取决于侠的道德取向;当代“武侠小说”语境中的“侠”的内涵是高尚的道德。

来自非政府的武力是“侠”或“匪”,在现代,来自政府的武力是“军队”和“警察”。常规情况下,军队对外,警察对内。由于目前 Steem 还不存在网际战争的案例,所以我们看到的大多是社区治安的维护者——警察。得益于香港警匪类型片的熏陶,我们对于“警”“匪”沆瀣一气的桥段以及“无间道”的故事颇为熟悉,而近期闯入CN区的恶人就是正面是“警”、背面是“匪”、“警就是匪”的典型。他们在维护社区正面价值的同时,结成裙带势力,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能量倾轧其他组织和个人,这便是“腐败”;在 Steem 缺少真正的政府的情况下,“腐败者”就成了事实上的难以管制的土匪、恶霸、豪强。如果我们有 Steem “四大恶人”的榜单,或许可以把此类恶霸加进去。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无间道》

毛泽东说:“治国就是治吏”。要“反腐”、要打“大老虎”,前提是官僚集团是可以治理的。对于Steem 见证人的管控与辖制,在监察和选举制度上极不完善,使得见证人之间形成牢固的利益集团,难以打破的权力层出现了。由于权力层本身难以对于“腐败者”进行惩治,一般的组织和个人通常陷入了必须依靠自身力量反对恶人的情景,按照所长的说法,我们必须依靠“大将军”领导我们共同打击入侵的土匪强盗。换言之,我们需要成为“侠”,能够“横刀立马”,才能对警匪一身的腐败者形成有效遏制和反击。对于网络社区治理来说,无疑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成本很高的方式,但或许也是它有趣和值得观察和研究的地方。“祸兮福所倚”,借助这种反抗“暴力”与“腐败”的战斗,我们能更进一步地激发团队的力量,在表面上缓解伤害、在制度上修复错误、从根本上解决社区政治的疑难杂症。

未来的网络社会绝不会缺少腐败与恶霸,有凝聚力的组织才能不惧各种妖魔鬼怪,依靠智慧和努力“自下而上”形成良性的网络社会的制度设计与组织范式。以此,真正的“天下制度”或许才有可能。(天下制度是一种世界政治制度的设想,在之后的文章中也会讨论)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小门童染疾失贵客,大将军横刀斩恶鬼 | 浅谈迎新与反腐’

awesome-steem for Steem developers

You might know the awesome projects on GitHub, such as awesome-php and awesome-vue, which summarized the coolest projects and tools built by community for a specific technology.

As one tiny step of the initiatives to improve the developer experience for Steem developers,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are new to Steem, we’re creating this awesome-steem project to summarize the helpful development resources for Steem ecosystem, including SDKs, tutorials, libraries, example projects with source code, devops, community, etc. to make the learning and building process easier.



image from Wikipedia – GitHub | Public Domain

We believe Steem will be more and more powerful when the dream of SMT comes true, and it’s the time now to review what we have in our toolbox and improve the developer experience and social impact of Steem, in order to eventually drive more innovation, and bring more public goods to the human and universe.

If you have anything in mind want to add into the awesome-steem project, feel free to leave your comments in the post or submit pull request to the project.

Below is a snapshot of the content which you can find from the awesome-steem project.


Awesome Steem

A curated list of awesome Steem frameworks, libraries, applications and resources

Introduction

Documents & videos about Steem

Infrastructure

The Steem blockchain infrastructure

  • Steem (code) - The blockchain for Smart Media Tokens (SMTs) and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
  • Hivemind - Developer-friendly microservice powering social networks on the Steem blockchain.

SDKs

SDKs for common languages

  • JavaScript
    • steem.js - The official JavaScript library for Steem blockchain
    • dsteem - Steem blockchain RPC client for JavaScript
  • Python
    • steem-python - The official Python (3) library for the Steem Blockchain.
    • beem - A comprehensive Python library to interact with the STEEM blockchain
  • Ruby
    • steem-ruby - the official Ruby library for the Steem blockchain
  • Swift
    • swift-steem - Steem client library for iOS, macOS and Linux written in Swift
  • Java
    • SteemJ - An API Wrapper for Steem written in Java
  • Go
    • go-steem - Golang RPC client library for Steem
  • Rust
    • SteemClientRS - Client library for Steem blockchain built with Rust
  • .NET
    • Steem.Net - .NET library and classes to communicate with STEEM steemd/cli-wallet

Frameworks

  • Web
  • Mobile
  • Game
  • Data

Tutorials

Tutorials for getting started with Steem

Tools / Utilities

Useful tools/utilities when building with Steem

  • Block Explorer
    • steemd - The Steem block, transaction and account explorer
    • Steem World - A visual and powerful Steem information explorer
  • Authentication / Wallet
  • Data Service
    • SteemSQL - A publicly available Microsoft SQL database containing all the Steem blockchain data.
    • eSync - Extracts Steem blockchain data and saves into Mongodb
  • Witness

dApps

Some cool dApps built with Steem

  • Social Blogging
    • Steemit (code) - The 1st official blog dApp for Steem, made by Steemit Inc.
    • Busy (code) - A clean and user-friendly blog dApp for Steem
    • Steempeak - A powerful and performant blog dApp for Steem
    • eSteem (code) - A powerful frontend dApp for Android, iOS, Desktop and Web
    • Partiko - An excellent mobile client for iOS and Android
    • Steempress (code) - A WordPress plugin to power your website
      with blockchain technology.
  • Video
    • DTube (code) - Decentralized video sharing community that rewards creators and curators.
  • Photography
    • nTOPAZ - A platform for talent find, development, and respect and reward artistic endeavors that are fair and transparent.
    • Wherein - Social media platform made for light blogs similar to Instgram
  • Travel
    • Steemit Worldmap - A Google map app and community for sharing travel stories
    • TravelFeed (code) - A dApp for sharing travel experience and earn rewards
  • Food
    • Tasteem - A dApp for sharing recommended food and restaurants
  • Game
    • Splinterlands - A collectible trading card game on the Steem blockchain
  • Science
  • Product
  • Funding
    • Fundition (code) - A crowdfunding and collaboration platform on Steem
  • Automation
    • SteemAuto (code) - An dApp for automatic claiming payouts, automatic curation, and scheduling posts.
    • steemrewarding (code) - A automatic upvote service for Steem

Smart Media Token

A Token Protocol based on Steem

Steem Engine

A platform that empowers creating tokens and tribes on Steem

Services

Online tools and APIs to simplify development.

Continuous Integration

Also see awesome-CIandCD.

  • CircleCI - A CI service that can run very fast parallel testing.
  • Travis CI - A popular CI service for your open source and private projects. (GitHub only)
  • Vexor CI - A continuous integration tool for private apps with pay-per-minute billing model.
  • Wercker - A Docker-based platform for building and deploying applications and microservices.

App Deployment

  • Heroku - a 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 that enables developers to build, run, and operate applications entirely in the cloud.
  • Netlify - an all-in-one workflow that combines global deployment, continuous integration, and automatic HTTPS.

Steem DAO

Steem DAO is dedicated to improve the Steem platform

Resources

Where to find more resources about Steem.

Developer Community

  • SteemDevs Chat - a Discord channel where Steem developers go to discuss Steem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topics

Conferences

  • SteemFest - The annual conference and social events for Steemians

Projects Summary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awesome-steem for Steem developers’

何为历史?(一)| What is History? (1)

之前,我们曾讨论过 成年人需要什么样的STEM教育? 的问题((一)(二)(三)(四)(五)(六)(七):以STEM切入点,谈了一些科学教育方面的Why, What和How等问题。)

本文的系列中,我们想谈谈关于“历史教育”的话题,但我们还是从“历史”本身谈起。

国庆与历史

之前看到 @rivalhw 大伟老师关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的征文活动,本文打算从国庆开始谈。



图片来自豆瓣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海报

今天难得有一些空闲的时间,去电影院看了在国内刚刚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作为献礼片和一定程度上的教育片,其中的内容与风格是可以想见的。

我并不擅长从艺术形式上谈论电影,但通过电影来观察历史的形态,还是有一些兴趣的。从艺术表现的手法而言,本影片中的细腻的感情值得体味和深思,但真正令人触动是对真实历史中逝去的大量同胞的生命的同情与敬意。不夸张地说,今天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南北韩,以及欧洲、美洲、非洲、澳洲等各地的很多人的生存状态,有赖于二战中数千万人(统计而言,大部分是苏联人和中国人的抗争者和无辜受难者)的血肉之躯的付出,使得我们今天无须生存在法西斯统辖的世界之中,避免了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日本民族统治的中国。要知道,那样的历史并非不可能发生的,胜负的天平并不是“决定论”的。

在电影中,通过普通人的生活展示的历史“节点”,与某些宏观或正面叙事手法相比,可以认为是从“历史的无声处”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而不仅仅是“史书”中的历史。无论是因核辐射早逝的研究者(让我想起一些在核能研究中逝去的科学家),还是在中英协商中“分秒”必争的外交官(让我想起背负卖国之名的李鸿章),都是对历史事件中社会不同侧面的“再现”。

作为一个在混乱与痛苦中重新凝聚起来的国家,其70年经历必然是丰富与复杂的。在本影片中,值得注意的是对“再现”的历史节点的选择。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可以认为影片回避了对前30年历史的叙述,即真正纯粹的社会主义时期的论述(原子弹试验的科学事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回避了文革等“无法言说”的时期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应证了克罗齐关于“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论述。正是对“改革开放”后、以及“冷战”结束后的新的社会形态的合法性的要求,使得政权有选择地诠释和“再现”历史。我不并认为“发展主义”(即社会和人类是永远进步的)这一现代资本主义与科学革命的(近似于乌托邦的)假设是永恒正确的;相似的,前30年的历史,哪怕是今天很多人讳莫如深或者称为“十年动乱”的文革时期,也不乏可取之处,包括比今天的社会更纯粹与光明之内在,但都有意无意地被隐藏在历史的叙事之中了。

从这一影片的简要讨论中,我们可以看见关于思考历史的一些线索:“历史是偶然的,而非必然的”、我们应当看到“历史的无声处”、“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或者说 “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从这些问题或论述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历史的内涵为何。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 / 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

中华文明具有浓厚的“史官文化”,从司马迁开始,我们认为著史者是秉笔直书、不畏强权,我们记录和阅读的历史是真实可信的。“历史感”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官方对过去历史的阐述,都天然的包含了对其“政权”合法性进行解释的述求,这是“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根本动力。从这一点出发,今天的政府不但会重视近期历史的阐述方式(如上文对电影中历史叙事的选择),也会重视对其所继承的政权的合法性的论述,例如在最近一些时期对《清史》的修订。

从西元1840年开始,我们的历史叙事发生了一些根本性变化,最主要的体现为“天下观”的变化,中国的历史成为全球历史的一部分,中国历史的关键节点与世界历史的脉搏息息相关(如二战、冷战、思想史、科学史、技术史、金融危机、货币制度等等)。“西方中心论”的视角,则倾向于将人类历史还原为欧洲历史,这与(西)欧(北)美文明仍然主导世界息息相关,却掩盖了欧洲文明主导和启动的历史,仅仅是近500年的事实。站在欧美历史叙述的视角,中国、印度或者日本的历史,只是“东方学”或人类学的一角;更多的被殖民者抹除的美洲与非洲的古老文明,则几乎湮没无闻了。冷战之后,胜利者们对“苏联”和“东欧”历史的抹除,甚至一定程度上美化纳粹党徒来实现这一目的,并通过电影等文化传播形式来完成,也是其常用的手法。(如,电影《午夜守门人》)

这样的做法不仅限于政治。科学史中着力渲染的布鲁诺、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开普勒等的科学革命的历史,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科学“渐进”发展的历史(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绝对化了教会对科学的迫害,也遮掩了开普勒为第谷证明“地心说”的最初动机。毫无疑问,科学革命的历史叙事中包含了科学作为胜利者对自身和他者历史的裁剪。

更进一步说,为什么大多数历史都是“人类的视角”呢?人类中心主义(人本主义)的狂妄本身也是对这一历史命题的反应。在阅读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时,我们容易发现它并非一本“史书”,而更像一本佛教“福音书”。他将人类的历史作为其中一种物种的历史来讲述,而非凌驾于别的生物之上,这毫无疑问是不同于其他以人类为“胜利者”的观察历史的视角的,因此也带来颇有价值的洞见与深思。



图片来自豆瓣读书,《人类简史》

最后

本文以国庆档电影为起点,探索了几个常见的历史命题,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展开。

有关历史的问题还有很多,例如:

  1. 21世纪以来,历史感的逐渐消失,对父辈与祖辈的记忆、历史和生存方式的传承的失败;
  2. 微观史学的泛滥,渲染伟人的污点、恶棍的优点,例如希特勒的教养、汪精卫的气节与不得已;
  3. 历史的“发展主义”、相似性与退步: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与有巨大流动性的逐资本与金钱为生的经济动物的比较。

我们在这一系列的文章中,会对更多问题进行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何为历史?(一)| What is History? (1)’

如何培养信息素养? / 浅谈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一)| About Information Literacy

问题来源

本文起源于今天看到的两件小事:

第一件是,今天在微信群里看到转发的一则关于 新学期名单:刘小灵童、程门立雪、吴@&&、赵#@……当老师太难了! 的笑话。新生的名单中包含了很多不常用的汉字,和比较搞笑的组合,如“刘小灵童”、“程门立雪”等。

直接印象是这个班级名单中出现非常规的姓名的频次过高了,通过搜索引擎检索后便能发现这是一则伪造的新闻(笑话),与2018年9月的一则新闻高度雷同 李锁铛然、刘小灵童…这届新生名字让人笑崩溃

第二件是,在大伟老师的文章令人失望的媒体APP(自媒体)中讨论的关于当下的新闻媒体的信息质量低下的问题。

“假新闻”与“劣质新闻”这些“问题”,展现了我们当下时代中,面对信息的迷惑与焦虑。这背后,也隐藏着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对峙与分歧的文化挑战。



Partial map of the Internet, with nodes representing IP addresses
By The Opte Project - Originally from the English Wikipedia; description page is/was here., CC BY 2.5,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538544

信息困境的来源

信息与大众

面对“假新闻”与“劣质新闻”,常见的归因是将问题的根源归结于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的变迁,即“互联网”、“社交网络”、“大众媒体”的兴起,但忽视了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例如,假消息为何产生、假消息为何受到追捧,互联网“新闻”为何质量低下,等等,并非技术问题,而是社会问题。

  • 发布假新闻的作者利用“自媒体”获得了原来所不曾拥有的传播能力,但另一方面,是由于存在大量不善于识别假新闻和热衷传播“笑话”的大众读者,才促成了消息的广泛传播。
  • 制造低俗的新闻和文章的作者,通过互联网触及了大量的读者,但这些文章的高阅读量也反应了大众的低俗趣味。

也就是说,至少是“互联网”信息渠道和大众文化的“合谋”,造成了“假新闻”与“劣质新闻”的流行。

通过考察技术史,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对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

  1. 北宋以后,随着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出版业的兴起、教育的普及和市民社会的繁荣,市民的审美趣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元曲、明清小说的发达是大众文化兴起的显著的例子;
  2. 19世纪之后,在欧洲与美国,随着报纸、广播、电报等的出现,都市人口的增加,社会平等得到充分的重视,以及大众消费的增加,大众文化的话语权得到了显著增强。
  3.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好莱坞电影的繁荣与彩色电视的普及,以及21世纪以来的互联网与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大众文化出现了全球性的扩张,颠覆了过去精英文化为主导的格局。

在信息与市场的簇拥下,大众文化已经成了当前媒体传播的主流样式。所以,当我们在思考如何培养或提升“信息素养”的时候,需要面对的不仅是“信息”这一抽象的概念,更是具体的大众文化的形态。以此种对信息和文化的解释为基础,我们能更清晰地分析采用怎样的态度来应对信息的困境。

上智与下愚

《论语·阳货》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在现代强调平等的时代,多半是不合时宜的话,但随着科学的分科化越来越精细,工业时代大规模的分工协作的发展、尤其是流水线的出现,工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专门化,知识领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众锻炼自身智慧、增长本领的机会。例如,我向来觉得农民比工人更有创造力,思维更为系统全面。农民通常需要对作物栽种的整个流程有深刻而具体的了解,了解天时、熟悉市场与乡村社会的规则,而工人则长期锁定在一个狭窄的专业分工中。

再举个信息时代的案例:大型互联网企业中常常基于效率的考量,将软件工程师分工为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项目经理,甚至更多(系统工程师、前端开发工程师、后端开发工程师、游戏开发工程师、数据库管理者、敏捷教练、大数据开发工程师、数据科学家…… 数不胜数)。其中,测试工程师认为开发工程师不应该测试自己的代码而应该由专门的人员来测试,这直接导致一些开发工程师(也就是常说的程序员)的测试水平极为低下,他们却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测试的方法确有精深之处,但掌握基本的方法却毫不困难,因此把作为整体的软件工程划分为琐碎的诸多模块,对于工程师的思考能力与技能的健全发展却是极大的损害。分工的狭隘之处,可见一斑。“全栈工程师”(指掌握全部技能的软件工程师)虽然受工程师追捧,在实践中却远远达不到其理想状态。

这种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大众的智力和能力的衰弱,不仅仅体现在生产的方面,更体现在军事、家务、游戏等诸多领域。[1] 就家务而言,以前的家庭自己制作被褥、衣服、围巾、手套,打造家具,修理水电等等,都不在话下,和现在高度依赖网购、上门服务的城市家庭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孩子常玩各类电子游戏,尽管不乏佳作,但多以制造紧张专注的氛围为长处,以迎合炫耀和虚假的成就感为“钩子”,仅就对智力的要求与锻炼而言,与传统游戏如围棋、中国/国际象棋、桥牌等相比,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除了“大众文化”已经形成的“无需深沉思考、无需费心咀嚼”[2]的特点之外,工业化以及正在发生的智能化趋势,进一步削弱了大众的智力。认识到“大众文化”呈现“弱智化”的多方面历史与社会原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培养“信息素养”的基本思路。

信息素养的基本策略

“信息素养”的形成,充分叙述需要极长的篇幅,这里仅从“动机”、“来源结构”、“文化”这三个方面做简要叙述。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我认为,别无新意,不过是“主动读书”四个字而已。至于复杂而更为有效的方式,则是与富有挑战和深度的生产或生活活动相结合,有目的的运用信息与知识。本文只讲“主动读书”的部分。这里只是根据大部分面对信息困境的普遍情况而提出的策略,具体的实施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提出的方案,恐怕并不能解决我们识别某一则假新闻,或者找到某个合适的新闻客户端的问题,但可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反思自身信息检索的行为模式与应对之策。

1. 动机

相比在某些文章中可能会强调的信息筛选的技术,我觉得最有必要改善的是获取信息的“动机”。

大部分劣质信息(包括假新闻、低俗新闻、商业广告)都是被动推送给读者的(哪怕是我们主动打开的App,其本质仍然是被动“呈上”给读者的,而不是我们主动搜寻的)。信息的制造者早就洞察了读者“懒惰”的本性,他们将或无效或有效的信息(有时也把那些成为知识,即知识付费)包装成美味可口、易于“消化”(实际只是形成情绪或者表层印象)的信息大餐,等待愿者上钩;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却常常是需要一定的“咀嚼”才能发现其中滋味的。

所以,提升信息素养的首要准则是反问自身获取信息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消遣娱乐、猎奇追新,还是为了解决某个更为具体和长远的实际问题、或者满足某种求知欲的需要。有目的的主动的获取信息,主动辨识“被动”推送的信息的来源、真伪和意图,是提升信息素养的首要原则。但这不代表我们完全不需要“被动”的信息,要完全隔离被动的信息本身也是不可能的。

2. 来源结构

互联网的现状是,越来越多的无用信息被生产出来,从中要舀出一碗清水,复杂度会越来越高(但成本随着技术完善,仍然可能是下降的趋势)。即便是受到称颂的百科全书Wikipedia,信息的可信度也值得商榷。从Google或者百度得到的信息,除了搜索浅层次的常规信息,在解决大部分问题时,返回的都只是平庸的见解。信息检索技术(包括搜索引擎)确实大幅度提高了信息查询的效率,但最有效和高密度的信息来源,依然还是书本。人类“心智的圣所”,依然还是图书馆。从技术上而言,互联网在帮助大脑处理深度信息的有效性上,还没有超出图书馆的能力。

而且,除了功利的获取知识或信息之外,书籍的阅读也是养性与修身的过程。所以,在信息的来源结构中,如果能保持一定比例(如20%信息量、或每天1个小时、或每周10个小时,等等)的信息来源为“书”,特别是那些有着长远价值的经典之作,将是提升信息素养的关键手段。

这里书籍的阅读过程也同样应当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听某人“说书”,或者看一些“书评”等边缘信息。当建立“主动”找书、看书、总结、应用等通道后,信息素养的提升应当会容易很多。

3. 文化

大众文化并不等于粗俗或无知,大众文化也有其精深与通达之处,但绝不意味着仅仅以宣扬欲望、物质、暴力等为手法。

浸润在大众文化之中的人可能难以分辨自身文化的诸多特点。例如,对很多人来说,追求物质、鄙视崇高,是一种理所当然,且认为他人的行为无不带有“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意图。在这种假设下观察的信息,也自然局限在自身的“透明玻璃墙”中。

文化的影响是最难以破除的,或许唯有通过“主动阅读”真正拓宽自身的文化食谱,并从一定程度上突破“工业化”、“智能化”和专业分工带来的思维“窄化”与对智力的伤害,才能尽得大众文化之妙、不受大众文化之害吧。

当然,在大众文化之外,“精英文化”也有其局限之处。但更大的问题可能是今天“精英”被污名化太甚,有需要正名之处。这些我们在以后的文章中再谈。

最后

本文实际上是由最近在思考的关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分歧”的问题出发,所引发的一些讨论,而借“信息素养”这个问题进行阐发,但在深度上还有所欠缺。

在当今时代,所谓的“两种文化”之争(科学家与文学知识分子的相互不理解与相互看不起)已经不是文化冲突的主要形态,而是被大众与精英文化的冲突所取代。在之后的文章中,我们会进一步探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立状态,以及调和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郑也夫,“大众的弱智化”问题:科技发展中,我们聪明了还是傻了,2019年4月
  2. 傅守祥,世俗化的文化: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消费性取向,2006年9月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如何培养信息素养? / 浅谈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一)| About Information Literacy’

Cn-Curator: 基于转发的好文推荐系统 | Cn-Curator: Reward Awesome Posts by Resteem



image from: https://github.com/awesome-steem

起因

大伟老师 @rivalhw 最近一直在通过好文推荐来推动社区的活力和发展,对于CN社区的写作者来说,是实实在在的认同与帮助。

但【好文推荐】目前每天手动的编辑量有些大(约0.5~1小时),大伟老师在《Steemit社区好文推荐的一点新想法》 中已经介绍了希望可以自动化部分好文推荐的工作的计划。简言之,系统将自动发布文章,汇总大伟老师已经转发的“好文”,并且根据一定的比例自动点赞。

虽然 Steem 的生态并不仅仅限于“写作”或“文章”,但文章的创作仍然是 Steem 最重要的沟通和交流方式之一,也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核心手段。

就“文章”而言,Steem的默认设置是认为 Vote(投票)是最核心的表达认同、赞赏、反对等 Curation 的方式,但由于经济利诱的影响,使得 Vote 并不那么纯粹,而夹杂了多方利益的博弈。相比之下,一般而言,Reblog / Resteem (转发)似乎更值得信服。一般而言,被转发次数较多的文章或者是确实令人惊叹,或者是与更多人的切身利益或兴趣相关;也就是说,转发也是一种实际上的 Curation 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所以,大伟老师通过转发来表达自己对好文的赞赏,似乎也更在情理之中了。Cn-Curator 系统目前的实现方式也是通过观察 curator 的转发行为,自动汇总报告、自动进行的点赞。

实现

这个系统基于 Autopilot 系统的模块构建,实现是十分简单的,大约花费了1h左右实现(包括调试、测试、部署等)。

由于 Autopilot 项目已经实现的一些用于构建自动化工具的模块(材料、食材),我们可以很快地写一些 Recipe(菜谱),用于自动发布文章、自动点赞、自动领取收益、自动转账等操作。

比如,Cn-Curator 系统最主要的代码是实现了两个 cn-reader 的 recipes:

  1. 一个是自动发文的“菜谱”,代码在 https://github.com/awesome-steem/cn-curator/blob/master/recipe/info/cn_reader.py
  2. 一个是自动点赞的“菜谱”,代码在 https://github.com/awesome-steem/cn-curator/blob/master/recipe/vote/cn_reader.py

这两个“菜谱”的核心代码也比较容易理解,这里简单贴一下。通过代码里的几个参数,大家应该能理解 recipe 想要表达的意图。

自动发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RESTEEM_ACCOUNT = "rivalhw"
INFO_ACCOUNT = "rivalhw"
CURATION_CYCLE = 1.01 # days

class CnReaderSummary(InfoRecipe):

def mode(self):
return "query.comment.post"

def config(self):
return {
"account": RESTEEM_ACCOUNT,
"days": CURATION_CYCLE,
"reblog": True
}

def by(self):
return INFO_ACCOUNT

def title(self, data):
return "好文天天赞{}榜上有名".format(get_zh_time_str())

def body(self, data):
date = get_zh_time_str()
count = len(data)
head = ["作者", "文章"]
body = []
for item in data:
row = [
"@" + item['author'],
"<a href=\"{}\">{}</a>".format(self.get_url(item['authorperm']), item['title'])
]
body.append(row)
table = build_table(head=head, data=body)
return POST_TEMPLATE.format(date=date, count=count, table=table)

def tags(self, data):
return ["cn-reader", "cn", "partiko", "zzan"]

def ready(self, data):
# post only there're more than 0 resteemed posts
return data and len(data) > 0

def get_url(self, authorperm):
return APP_URL + "/" + authorperm

自动点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RESTEEM_ACCOUNT = "rivalhw"
VOTER_ACCOUNT = "rivalhw"
CURATION_CYCLE = 1.01 # days

class CnReaderVoter(VoteRecipe):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self.posts_num = 0
self.voted_posts = 0

def mode(self):
return "query.comment.post"

def config(self):
return {
"account": RESTEEM_ACCOUNT,
"days": CURATION_CYCLE,
"reblog": True
}

def by(self):
return VOTER_ACCOUNT

def what_to_vote(self, ops):
if not self.ops.is_upvoted_by(self.by()):
logger.info("We will vote the post {}".format(self.ops.get_url()))
self.posts_num += 1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def who_to_vote(self, author):
return True

def when_to_vote(self, ops):
return VOTE_TIMING # mins

def how_to_vote(self, post):
self.voted_posts += 1
logger.info("voting {} / {} posts".format(self.voted_posts, self.posts_num))
weight = self.voter.estimate_vote_pct_for_n_votes(days=CURATION_CYCLE, n=self.posts_num) * VOTE_PERCENTAGE
if weight > 100:
weight = 100
return weight

def after_success(self, res):
if self.voted_posts == self.posts_num:
logger.info("Done with voting. Exit.")
sys.exit()

我们将部署这些脚本于每天晚上8点执行,所以大伟老师当天的转发会自动生成报告并进行点赞。
如大伟老师所说,随着成本的降低,类似的curation工作或许可以拓展到更多的领域。

Cn-Curator 项目在GitHub以 MIT License 开源:https://github.com/awesome-steem/cn-curator

欢迎参与贡献或提出你的建议和问题~

未来

Awesome Steem #0 | 你欣赏的人生感言或经验 中我提到过,

博物馆的馆长,就常常被称为 Curator。 所以Curator的工作不仅仅是用金钱去奖励别人,而更本质的是让世界上有魅力、有温度的内容可以被留存、传递和发扬出去。

Steem 的美妙之处之一,在于其中有很多精彩而值得驻足观赏(awesome)的人、物和事。
Cn-Curator 的意义之一,也是让这些美妙和精彩(awesome)的瞬间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被更好的保留和发现吧。

与大伟老师的【好文推荐】的努力相对应的,SteemCN 也有计划实现一个【好文推荐】的页面,用于汇总 大伟 @rivalhw 和 @cn-curation 等推荐的文章。此功能也在开发的过程中:https://github.com/steem-driver/condenser/issues/11 欢迎提供建议或贡献你的力量。

最后,感谢大伟老师在【好文推荐】的工作上的坚持与耐心;诚然,这并非一项容易的工作,需要诚意正心,需要兴趣与毅力,也需要合适的工具。同时,也感谢所有坚持在 Steem 创作更好的作品的朋友们,世界因你们而美好 :)


This page is synchronized from the post: ‘Cn-Curator: 基于转发的好文推荐系统 | Cn-Curator: Reward Awesome Posts by Resteem’

Your browser is out-of-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 Update my browser now

×